![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及组成的研究课后习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899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及组成的研究课后习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899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及组成的研究课后习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8990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全册训练题(33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测评B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课后习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专题1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研究与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课后习题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测评A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化学专题2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测评B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试卷 0 次下载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1课时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1课时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操作中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及组成的研究课后训练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N95口罩在疫情期间起到了比较好的防护作用。我国科学家在疫情期间的中药治疗研究,卓有成效。下图在中草药煎制步骤中,与口罩起到类似作用的操作是( )。 ABCD冷水浸泡加热煎制箅渣取液灌装保存 答案:C解析:口罩可以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加热煎制,主要使草药的成分进一步浸出。箅渣取液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属于过滤,与口罩的作用一致。灌装保存只是把药液转移到容器中保存。2.下列关于蒸馏的实验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实现分离B.蒸馏烧瓶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开始蒸馏时,应该先加热,再开冷凝水;蒸馏完毕,应该先关冷凝水再撤酒精灯D.苯和水的混合物最好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答案:A解析:由于蒸馏烧瓶瓶底面积较大,直接加热受热不均匀,在使用时必须垫石棉网。蒸馏时先加热后冷凝管通水会造成冷凝管受热不均匀,可能使冷凝管破裂。蒸馏完毕,为防止蒸气外逸,应该先撤酒精灯,待冷却后再关冷凝水。苯不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3.精油是从香料植物或泌香动物中加工提取所得到的挥发性含香物质。如图是工业常用的精油提取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提取方法的原理为蒸馏B.提取过程中采用了水浴加热C.在实验室中乙部分可以用蛇形冷凝管代替D.丙部分利用水与精油的密度差异进行了分离答案:B解析:题图中精油提取是利用植物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为蒸馏法,A项正确;由富含精油的水蒸气可知,温度应不低于100℃,不能采用水浴加热,B项错误;乙为冷凝装置,可用蛇形冷凝管代替,C项正确;丙中水与精油的密度不同,精油难溶于水,可分液分离,D项正确。4.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C、H、O个数之比为1∶2∶3B.分子中C、H个数之比为1∶4C.分子中一定含有氧原子D.此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H4答案:B解析:根据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只能确定该有机物中C、H个数之比为1∶4,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原子。5.下列操作中选择的仪器正确的是( )。①分离汽油和氯化钠溶液 ②从含Fe3+的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 ③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④从食盐水中提取溶质A.①—丁 ②—丙 ③—甲 ④—乙B.①—乙 ②—丙 ③—甲 ④—丁C.①—丁 ②—丙 ③—乙 ④—甲D.①—丙 ②—乙 ③—丁 ④—甲答案:A解析: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不互溶,可用分液法分离;②从含Fe3+的自来水中得到蒸馏水,可利用蒸馏法;③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溶解后过滤分离;④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溶质氯化钠,可加热蒸发分离。6.按如图所示实验方案可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1)需要过滤装置B.步骤(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C.步骤(3)需要用到坩埚D.步骤(4)需要蒸馏装置答案:C解析:分离不溶性物质用过滤的方法,A项正确。分离水层与有机层需要用到分液漏斗,B项正确。溶液蒸发结晶应用蒸发皿,C项错误。可用蒸馏的方法从有机层中分离出甲苯,D项正确。7.以下为关于混合物分离的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实验一:通过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含有的氯离子等杂质制取纯净水,如图所示。(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仪器②中常加入碎瓷片,这样做的目的是 。 (3)若利用以上装置分离酒精和四氯化碳两种溶液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 ,①的进水口是 (填“f”或“g”)。 实验二: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I2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4)当把CCl4加入碘水并进行振荡、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其中下层呈 色。 (5)萃取碘水中的I2单质时要用到萃取剂,下列关于所加萃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选用汽油、酒精作萃取剂B.碘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该萃取剂与水不互溶且密度不同D.不与碘反应答案:(1)冷凝管 圆底烧瓶 (2)防止液体暴沸 (3)温度计 g (4)紫红 (5)BCD解析:(1)根据仪器构造可知,①为冷凝管,②为圆底烧瓶。(2)加热液体混合物时,常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3)如果用蒸馏的方法分离酒精和四氯化碳两种溶液的混合物,还需要使用温度计测定温度。冷凝管的冷却水应从下口进入,这样才可以使水充满整个冷凝管,所以进水口为g。(4)碘溶于CCl4后溶液呈紫红色,所以把CCl4加入碘水并进行振荡,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其下层液体呈紫红色。(5)酒精和水互溶,酒精不能萃取碘水里的碘,故A项错误。能力提升1.实验室处理废催化剂 FeBr3溶液,得到溴的苯溶液和 FeCl3·6H2O。下列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B.用装置乙使 Br-全部转化为溴单质C.用装置丙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D.用装置丁将分液后的水层蒸发至干,再灼烧制得 FeCl3·6H2O答案:C解析:1mol·L-1的盐酸为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不能制备氯气,应用浓盐酸,A项错误。图中气体的进入方向不合理,应为“长进短出”,B项错误。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的小,则溴的苯溶液在上层,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先从下口放出水层,再从上口倒出有机层,C项正确。蒸发时促进FeCl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盐酸,而盐酸易挥发,蒸干后得到Fe(OH)3,灼烧得到氧化铁,D项错误。2.3.2 g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物依次通入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和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实验测得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增重3.6 g,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增重4.4 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D.不可能同时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答案:A解析:3.2g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的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3.6g和4.4g,则生成水的质量是3.6g,所以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4mol,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碳原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根据质量守恒,可知3.2g该有机物中含有0.1mol碳原子和0.4mol氢原子,m(H)+m(C)=0.4mol×1g·mol-1+0.1mol×12g·mol-1=1.6g<3.2g,故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A项正确。3.(双选)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混合物试剂分离方法A溴苯(液溴)NaOH溶液分液B乙烷(乙烯)氢气加热C乙醇(水)生石灰蒸馏D苯(甲苯)蒸馏水分液 答案:AC解析:由于溴苯与NaOH溶液通常情况下不反应,而溴与NaOH反应生成易溶于水不溶于溴苯的NaBr、NaBrO,故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溴苯中的少量液溴,然后进行分液,A项正确;乙烯虽然在加热情况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但H2用量不易控制,易引入新的杂质,B项不正确;乙醇能与水互溶,故可以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但因为乙醇和水能够按一定比例形成恒沸物,故需先加入CaO来吸收水再进行蒸馏,C项正确;甲苯与苯是互溶的沸点相差比较大的两种液体,且均不溶于水,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可用蒸馏法进行分离,D项不正确。4.氯化苦(CCl3NO2)是一种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可用于粮食害虫熏蒸,还可用于木材防腐、房屋和船舶消毒等。制备氯化苦的反应原理为CH3NO2+3Cl2+3NaOHCCl3NO2+3NaCl+3H2O。已知氯化苦、硝基甲烷(CH3NO2)的性质如下表所示:名称相对分子质量溶解性氯化苦164.51.66-69.2112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硝基甲烷611.14-28.6101.2溶于水、乙醇 (一)氯化苦的制备(1)仪器X的名称是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二)氯化苦的提纯(4)步骤1:将上述制得的氯化苦混合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分液,氯化苦应该从分液漏斗 (填“上”或“下”)口倒出。 步骤2:将步骤1分离出的氯化苦混合溶液进行蒸馏,将温度控制在101.2~110 ℃范围内,其目的是 。 答案:(1)圆底烧瓶(2)MnO2+4H++2Cl-Mn2++Cl2↑+2H2O(3)除去Cl2中的HCl 吸收多余的Cl2(4)下 最大程度地蒸出硝基甲烷,提高氯化苦的纯度解析:根据制备氯化苦的反应原理和装置图可知,装置A用来制备氯气,装置B用来除去氯气中的HCl,装置C用于制备氯化苦(CCl3NO2),装置D用于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环境。(4)根据已知信息中氯化苦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的物理性质可知,氯化苦应该从分液漏斗下口倒出;蒸馏利用的是沸点不同将液体混合物分离,制备过程中还有硝基甲烷剩余,已知硝基甲烷的沸点为101.2℃,氯化苦的沸点为112℃,则为了最大程度地蒸出硝基甲烷,提高氯化苦的纯度,需将温度控制在101.2~110℃范围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课后复习题,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二课时课后复习题,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专题1 有机化学的发展及研究思路第二单元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第一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