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的混合运算3 分数的混合运算(三)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的混合运算3 分数的混合运算(三)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导入,分组观察,讨论,交流,巩固练习,总结全课,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搭积木比赛(一)核心素养 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2.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察。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从上面、左侧面和正面观察物体教学难点:能辨认相应的视图的形状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准备:学具盒、课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观察两32简单的物体。先请同学们根据32页上的立体图形,将它摆出来,看看哪个小组摆的又快又好。二、分组观察,讨论,交流1.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你们桌面上的立体图形。两个物体的形状相同吗?2.学生活动:分组摆出两个立体图形,进行观察,交流.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获得相应的结论。如图:从正面看: 从侧面看: 从上面看:
3.比赛二:搭一搭。
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状如右图。搭成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几个小正方体?先想象一下,说一说。学生想象,大胆猜测。动手摆一摆,验证一下。学生尝试独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的做法可能有以下情况:小结: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8个小正方体。4.比赛三:看谁搭得多。
用6个小正方体搭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右图所示。看谁的方法最多。学生尝试自己搭,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学生交流展示结果,可能出现的情况:
活动结束,评选出比赛的最后获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5课堂小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拼摆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小正方体的个数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根据同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可以摆出多种几何体。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所搭成的几何体是确定的,摆法唯一。三、巩固练习课本33页练一练第1-3题。四、总结全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识?五、作业必做题:《配套》第25页第1、2题;选做题:《配套》第26页第3、4题;优生提高题:《配套》第27页第5题。板书设计
观察的范围核心素养 1.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从不同面,观察两个简单的物体,能辨认相应的视图,教学难点:体会物体的相对关系 。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吗?意思就是要想看得更远一些,就要再上一层楼,也就是“站得高,望得远”的意思。其实这句话从数学的角度分析就是,所处的位置不同,我们的观察范围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观察范围”的问题。二、探究新知1.猴子看桃。出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一。小猴子在图上A处时,老师用一条线表示出小猴子的视线,可以看出来小猴看到墙内距离墙最近的点为A'。你发现了什么?视线就像一条射线,是直直的。你能这样画出小猴子爬到B处和C处时,看到墙内距离墙的点B'和点C'吗?试一试,在教材第34页的图上画一画。学生尝试画草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展示交流画图结果,对画图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小猴子爬得越高,看到的情况有什么变化吗?(小猴子爬得越高,看见的桃子越多。)2.行驶的汽车。课件演示:教材第34页情境图二。请看图中客车行驶到位置①时,司机能够看到建筑物B的一部分;客车行驶到位置②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可以跟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交流。我们可以把位置②和建筑物A之间连一条线,这条线就好像是司机的视线。结果发现司机看不到建筑物B了,因为被建筑物A挡住了。3.拓展交流。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与同伴说一说。4.课堂小结。强调: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范围也在发生变化。三、巩固练习课本35页练一练第1-4题。四、总结全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识?五、作业必做题:《配套》第27页第1题;选做题:《配套》第28页第2-3题;优生提高题:《配套》第29页第4题。板书设计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范围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范围不同 天安门广场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一些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2.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的拍摄位置和方位。3.通过观察、想象、判断与推理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正确判断出照片的拍摄位置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出照片的拍摄位置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有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有雄伟的毛主席纪念堂。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领略天安门广场的雄伟壮丽!二、调动生活经验,整理成数学认识。1.广场拍照。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说明:第一幅图片是从①号位置拍摄的,因为拍摄的景物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正面,只有在①号位置才能拍到。第二幅图片应该是在④号位置拍摄的,因为图片中的毛主席纪念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右面,只有我们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右面时才能拍到这样的景物关系,所以应该是站在④号位置拍摄的。从③号位置拍摄的话,拍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应该在图片偏左一些的位置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应该挡住了毛主席纪念堂的一部分,所以右面的图应该是从位置③拍摄的。从②号位置拍摄能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关系是分在两边的。小结:当我们想象有困难的时候,用身边的事物模拟原景摆一摆,观察一下,就很容易得到正确的结果了。现在我们已经弄清了从各个角度拍摄的照片,按照②③①④的顺序把四幅图连起来看一看吧。学生动手操作,交流看法。2.试一试。乘船游览:出示教材第37页情境图。淘气乘坐的游船从A处出发,你能知道淘气看到下面这四幅图片的先后顺序吗?可以跟小组同学讨论。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发现1:我们是用三个物品代替这三个建筑物,按图中的位置摆一摆,亲自试验观察,得到的结果是b、c、d、a这个顺序。发现2:我们是先想一想,航行中看到的三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是怎样变化的,然后才排列出淘气看到的先后顺序是b、c、d、a。小结:这些办法都可以,只要自己开动脑筋,就一定能想出好的方法解决问题。3.实践操作。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长方体盒子,同桌之间你摆我说,问:从什么位置看到的是什么面。4.课堂小结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不同。三、巩固练习课本37-38页练一练第1-2题。四、总结全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识?五、作业必做题:《配套》第29页第1题;选做题:《配套》第30页第3题;优生提高题:《配套》第30页第3题。板书设计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不同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数学三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教学设计,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