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2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2.5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2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3.2.1细胞器之间的分工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2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3.2.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3.1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共7页。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能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②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能排出细胞③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④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2.如图是细胞膜功能的漫画,该图不能体现的是( )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B.激素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病毒等有害物质不易进入细胞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的探索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荧光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推出了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C.科学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这种假说或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他能否与以后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的解释现象D.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结构,提出了“暗—亮—暗”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4.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即流动镶嵌模型。下列不符合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说法的是( )A.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B.每个磷脂分子的疏水端都向内C.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分子大多能运动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之间没有联系,所以才具有流动性5.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因具有图中1表示的基本支架而具有对称性B.动物细胞吸水时,图中1的厚度会变小C.图中A侧具有糖蛋白,是细胞膜的外侧D.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与图中1、3都有关6.下图是人体肝脏细胞的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③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的B.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C.①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密切关系D.将该细胞中的③这种物质全部提取出来,发现其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膜面积的两倍选择题:7~10题为单选题,11~13题为不定项选择题7.提取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将其放入水中可以形成双层磷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所示),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相应细胞,下列关于细胞膜和脂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是因为其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B.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C.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该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是利用它们都具有流动性这一功能特点8.如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图示能说明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B.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C.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9.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观察到的B.此图无法判断哪侧是膜内,哪侧是膜外C.大多数①与②可以运动,所以形成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若用荧光对细胞膜进行标记,一般标记在②上10.某研究小组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出细胞膜,用一定手段从细胞膜中提取出所有磷脂分子,将磷脂分子依次放在空气—水界面上、水—苯混合溶剂中以及水中,观察磷脂分子铺展的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和各种膜性的细胞器B.空气—水界面上的磷脂分子面积应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C.水—苯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会形成头部与水接触,尾部与苯接触的单分子层D.水中磷脂分子会排列成尾部在外侧、头部在内侧的双分子层11.如图为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与细胞表面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密切相关B.②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亲水、外部疏水C.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膜上的蛋白质都可以自由移动D.科学家通过研究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推测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1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温度超过15 ℃,细胞膜流动性开始增强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D.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13.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将绿色荧光蛋白共价结合在膜蛋白上,细胞膜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淬灭(漂白)膜上部分区域绿色荧光,被照射部分荧光蛋白将不会再发出荧光;检测淬灭部位激光照射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如图甲,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结果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可能将延长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14.以下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形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是 ,需要通过 的运输到达B 。(2)C的化学本质是 ,它可以接受另一细胞发出的 。(3)E是 ,能使植物细胞相互连接,也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相当于图甲、图乙、图丙中的图 。(4)细胞膜含有 等成分,B细胞膜与D细胞膜的功能差异,主要与 成分有关。(5)除信息交流外,细胞膜还具有 、 等功能。15.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1)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由 (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 (填“内”或“外”)。(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 (填“鸡的红细胞”“人的红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1]表示 ,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②如果这是肝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最可能是图中的[ ] 。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后,能加快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向是 → (用图中字母表示)。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 和 的功能。(4)细胞学研究常用“染色排除法”鉴别细胞的生命力。例如,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时,活细胞不着色,死细胞则被染成蓝色。①“染色排除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某同学为验证“染色排除法”的原理,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及台盼蓝染液等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分成两组:一组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杀死,另一组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不做处理。步骤二:用相同浓度的台盼蓝染液染色相同时间,然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 。步骤三:使用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必备知识基础练1.答案:A解析:环境中某些有害的物质有可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2.答案: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A正确;细胞内合成的抗体和激素等物质会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B正确;该图只表明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并没有体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对细胞有害的病毒、病菌能被细胞膜拦截在外,不易进入细胞,D正确。3.答案:B解析: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推出了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脂质,没有确认具体的脂质成分,B错误。4.答案:D解析: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D错误。5.答案:A解析:细胞膜两侧的分布不具有对称性,A错误;动物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1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会变小,B正确;图中A侧具有糖蛋白,是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的识别功能有关,C正确;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依赖于1磷脂双分子层能够流动和大多数3蛋白质可以运动,D正确。6.答案:D解析:该细胞中除了细胞膜还有多种膜结构,因此其磷脂单分子层面积大于该细胞膜面积的两倍,D错误。核心素养提升练7.答案:D解析:该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是利用它们都具有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D错误。8.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但脂质和蛋白质在膜成分中占的比例很大,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糖类不是主要成分,A错误;由图示可知,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没有涉及细胞的信息交流功能,D错误。9.答案:D解析:①是蛋白质,②是磷脂双分子层,用荧光对细胞膜标记时一般标记在①上,D错误。10.答案:D解析:水中磷脂分子会排列成尾部在内侧、头部在外侧的双分子层,D错误。11.答案:AD解析:②是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磷脂双分子层,外表亲水、内部疏水,B错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但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可以自由运动(比如锚定蛋白),C错误。12.答案:AB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嵌合体形成的多少与温度有关,但图中数据无法说明与融合时间的关系,D错误。13.答案:ACD解析:应用该技术不能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只能测定群体蛋白质的流动速率,B错误。14.答案:(1)激素 血液 靶细胞 (2)糖蛋白(蛋白质) 信息 (3)胞间连丝 乙 (4)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蛋白质 (5)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5.答案:(1)单 内 (2)人的红细胞 (3)①磷脂双分子层 ②4 糖蛋白 A B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①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死细胞失去此功能 ②临时装片 显微镜 细胞是否被染成蓝色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1细胞膜的功能知识点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知识点3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核心素养提升练进阶训练第二层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1.能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①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②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能排出细胞③细胞内的核酸等重要成分不会流出细胞④环境中一切有害的物质都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2.如图是细胞膜功能的漫画,该图不能体现的是( )A.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B.激素等物质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C.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病毒等有害物质不易进入细胞3.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的探索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荧光标记法将小鼠和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做标记的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推出了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大量的磷脂和少量的固醇C.科学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这种假说或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他能否与以后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的解释现象D.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的结构,提出了“暗—亮—暗”的三明治结构是一种静态模型4.1972年,辛格和尼科尔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即流动镶嵌模型。下列不符合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说法的是( )A.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B.每个磷脂分子的疏水端都向内C.嵌入磷脂双分子层的蛋白质分子大多能运动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之间没有联系,所以才具有流动性5.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膜因具有图中1表示的基本支架而具有对称性B.动物细胞吸水时,图中1的厚度会变小C.图中A侧具有糖蛋白,是细胞膜的外侧D.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与图中1、3都有关6.下图是人体肝脏细胞的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③在细胞膜上不是静止的B.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C.①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密切关系D.将该细胞中的③这种物质全部提取出来,发现其单分子层面积等于该细胞膜面积的两倍选择题:7~10题为单选题,11~13题为不定项选择题7.提取生物膜中的磷脂分子,将其放入水中可以形成双层磷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所示),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相应细胞,下列关于细胞膜和脂质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分子在水中能自发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是因为其具有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B.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C.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该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是利用它们都具有流动性这一功能特点8.如图表示各种细胞膜组成成分的含量,图示能说明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B.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C.细胞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多D.蛋白质在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9.如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是无法观察到的B.此图无法判断哪侧是膜内,哪侧是膜外C.大多数①与②可以运动,所以形成的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若用荧光对细胞膜进行标记,一般标记在②上10.某研究小组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出细胞膜,用一定手段从细胞膜中提取出所有磷脂分子,将磷脂分子依次放在空气—水界面上、水—苯混合溶剂中以及水中,观察磷脂分子铺展的情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和各种膜性的细胞器B.空气—水界面上的磷脂分子面积应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C.水—苯混合溶剂中磷脂分子会形成头部与水接触,尾部与苯接触的单分子层D.水中磷脂分子会排列成尾部在外侧、头部在内侧的双分子层11.如图为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绘制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与细胞表面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密切相关B.②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其内部亲水、外部疏水C.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膜上的蛋白质都可以自由移动D.科学家通过研究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推测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12.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用不同的荧光染料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是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A.温度超过15 ℃,细胞膜流动性开始增强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D.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13.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将绿色荧光蛋白共价结合在膜蛋白上,细胞膜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淬灭(漂白)膜上部分区域绿色荧光,被照射部分荧光蛋白将不会再发出荧光;检测淬灭部位激光照射前后荧光强度的变化情况。实验过程如图甲,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乙结果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应用该技术可以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C.降低实验温度,漂白区域荧光强度恢复到F2的时间可能将延长D.理论分析,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14.以下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形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是 ,需要通过 的运输到达B 。(2)C的化学本质是 ,它可以接受另一细胞发出的 。(3)E是 ,能使植物细胞相互连接,也具有信息交流的作用。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相当于图甲、图乙、图丙中的图 。(4)细胞膜含有 等成分,B细胞膜与D细胞膜的功能差异,主要与 成分有关。(5)除信息交流外,细胞膜还具有 、 等功能。15.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1)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由 (填“单”或“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 (填“内”或“外”)。(2)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很可能是 (填“鸡的红细胞”“人的红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3)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1]表示 ,它构成膜的基本支架。②如果这是肝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最可能是图中的[ ] 。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后,能加快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率。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向是 → (用图中字母表示)。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 和 的功能。(4)细胞学研究常用“染色排除法”鉴别细胞的生命力。例如,用台盼蓝染液处理动物细胞时,活细胞不着色,死细胞则被染成蓝色。①“染色排除法”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某同学为验证“染色排除法”的原理,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及台盼蓝染液等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分成两组:一组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杀死,另一组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不做处理。步骤二:用相同浓度的台盼蓝染液染色相同时间,然后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 。步骤三:使用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必备知识基础练1.答案:A解析:环境中某些有害的物质有可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2.答案: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A正确;细胞内合成的抗体和激素等物质会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B正确;该图只表明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并没有体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对细胞有害的病毒、病菌能被细胞膜拦截在外,不易进入细胞,D正确。3.答案:B解析:欧文顿利用了化学上的“相似相溶原理”,推出了脂溶性物质更容易进入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具有脂质,没有确认具体的脂质成分,B错误。4.答案:D解析: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D错误。5.答案:A解析:细胞膜两侧的分布不具有对称性,A错误;动物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1磷脂双分子层的厚度会变小,B正确;图中A侧具有糖蛋白,是细胞膜的外侧,与细胞的识别功能有关,C正确;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依赖于1磷脂双分子层能够流动和大多数3蛋白质可以运动,D正确。6.答案:D解析:该细胞中除了细胞膜还有多种膜结构,因此其磷脂单分子层面积大于该细胞膜面积的两倍,D错误。核心素养提升练7.答案:D解析:该脂质体与细胞膜融合是利用它们都具有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D错误。8.答案:B解析:细胞膜的成分有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但脂质和蛋白质在膜成分中占的比例很大,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糖类不是主要成分,A错误;由图示可知,膜中脂质和蛋白质的含量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B正确、C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该图没有涉及细胞的信息交流功能,D错误。9.答案:D解析:①是蛋白质,②是磷脂双分子层,用荧光对细胞膜标记时一般标记在①上,D错误。10.答案:D解析:水中磷脂分子会排列成尾部在内侧、头部在外侧的双分子层,D错误。11.答案:AD解析:②是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磷脂双分子层,外表亲水、内部疏水,B错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但并不是所有蛋白质都可以自由运动(比如锚定蛋白),C错误。12.答案:AB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嵌合体形成的多少与温度有关,但图中数据无法说明与融合时间的关系,D错误。13.答案:ACD解析:应用该技术不能测定膜上单个蛋白质的流动速率,只能测定群体蛋白质的流动速率,B错误。14.答案:(1)激素 血液 靶细胞 (2)糖蛋白(蛋白质) 信息 (3)胞间连丝 乙 (4)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蛋白质 (5)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15.答案:(1)单 内 (2)人的红细胞 (3)①磷脂双分子层 ②4 糖蛋白 A B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①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死细胞失去此功能 ②临时装片 显微镜 细胞是否被染成蓝色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知识点1细胞膜的功能知识点2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知识点3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核心素养提升练进阶训练第二层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