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5.3.2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课时作业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904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5.3.2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课时作业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904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5.3.2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课时作业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3904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全册训练题(32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2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5.3.1细胞呼吸的方式和有氧呼吸课时作业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5.4.1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5.4.2光合作用的原理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5.4.3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5.3.2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课时作业
展开这是一份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5.3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5.3.2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课时作业,共7页。
第2课时 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 必备知识基础练 | 进阶训练第一层 |
知识点1 | 无氧呼吸 |
1.如图表示细胞无氧呼吸的过程,①②依次代表两个阶段。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②发生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
B.过程②只释放少量的能量
C.两个②过程产物不同,原因是发挥催化作用的酶不同
D.无氧呼吸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
2.糖酵解是指从葡萄糖开始分解生成丙酮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糖酵解是所有细胞中葡萄糖氧化分解的必经阶段
B.糖酵解产生的NADH均与O2反应生成H2O
C.该过程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D.糖酵解释放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知识点2 | 细胞呼吸方式的比较 |
3.有关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③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
B.物质A是丙酮酸,过程①②③④都会产生[H]
C.人剧烈运动过程中,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D.当O2浓度为0时,线粒体仍能产生ATP
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无氧呼吸不存在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属于细胞代谢
D.细胞呼吸是糖类、脂质和蛋白质代谢的枢纽
5.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②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⑤
知识点3 |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
6.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的生产中应适时的露田和晒田,以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
B.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无氧呼吸
C.人体细胞在进行无氧呼吸时只产生CO2,不消耗O2
D.荔枝在一定湿度、零下低温和无氧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7.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储藏水果和蔬菜
| 核心素养提升练 | 进阶训练第二层 |
选择题:8~11题为单选题,12~14题为不定项选择题
8.如图是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图解,图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X、Y代表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②和⑤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B.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图中能生成ATP的代谢过程有①③④⑤
D.人体细胞内⑤不能进行是因为缺少催化该过程的酶
9.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真菌杀菌剂,为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不影响其他反应。使用该杀菌剂处理真菌细胞后,线粒体会( )
A.停止产生ATP B.继续分解丙酮酸
C.停止消耗O2 D.停止产生[H]
10.如图为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称为酒精发酵
B.图中NADH为还原型辅酶Ⅰ,在细胞质基质中被消耗
C.①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D.细胞的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
11.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12.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闭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量)的水。在25 ℃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细胞的有氧呼吸引起的
B.A种子比B种子的细胞呼吸速率快
C.A、B种子释放CO2的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加
D.在O~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种子进行了无氧呼吸
13.北欧鲫鱼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能在缺氧的深海中长期生存。其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③均能产生大量能量
B.过程②和④在细胞中发生的场所相同
C.酒精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出肌肉细胞
D.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催化过程①的酶相同
14.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N点时,该器官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相等,说明此时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B.M点是储藏该器官的最适O2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C.该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有非糖物质氧化分解
D.L点时,该器官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15.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因素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天时根系细胞中丙酮酸和酒精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处理 | 正常通气, 品种A | 正常通气, 品种B | 低氧, 品种A | 低氧, 品种B |
丙酮酸/ (μ mol·g-1) | 0.18 | 0.19 | 0.21 | 0.34 |
酒精/ (μ mol·g-1) | 2.45 | 2.49 | 6.00 | 4.00 |
(1)黄瓜根系细胞中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场所是 ,此过程 (填“能”或“不能”)生成ATP。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实验结果表明,品种A耐低氧能力比品种B (填“强”或“弱”)。
(3)松土是许多农作物栽培中经常采取的一项措施。请写出农田松土对农作物或环境可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三点)
16.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对萌发的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探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实验开始后观察着色液滴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的作用为 。在装置中分别放置100粒萌发的小麦种子,若装置1中的着色液滴向 (填“左”或“右”)移动,装置2中的着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此时萌发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为 。
(2)若装置1中的着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的着色液滴移动,则此时萌发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为 。装置2开始后一段时间内移动速度逐渐加快,则说明小麦种子 。
(3)若在装置中分别放置100粒萌发的玉米种子,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1、2的着色液滴都不再移动,且玉米种子仍然保持生物活性,则可推测此时的细胞呼吸产物是 。
(4)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应如何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B
解析: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A正确;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B错误;两个②过程丙酮酸被分解成不同的产物,所以起催化作用的酶不同,C正确;无氧呼吸属于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最终产生的是酒精和乳酸,所以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乳酸当中,D正确。
2.答案:A
解析:图示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糖酵解释放的能量部分储存在ATP中,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错误。
3.答案:C
解析:过程①③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仍储存在酒精中,释放的能量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A错误;物质A是丙酮酸,过程①④都会产生[H],同时释放少量能量,而过程②③不会产生[H],也不释放能量,B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所以剧烈运动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线粒体,C正确;当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以线粒体中不会产生ATP,D错误。
4.答案:B
解析:无氧呼吸也分解有机物,只是有机物分解不彻底,B错误。
5.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都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①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酶的催化,②正确;无氧呼吸不需要消耗氧气,③错误;有氧呼吸能生成大量ATP,无氧呼吸能生成少量ATP,④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都生成丙酮酸,⑤正确。故选B。
6.答案:A
解析:水稻生产中适时露田和晒田,可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根系的细胞呼吸,A正确;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有氧呼吸,B错误;人体细胞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的是乳酸,不产生CO2,C错误;适宜的湿度能保证水果水分的充分储存,从而保证水果肉质鲜美;低温能降低细胞中酶的活性,使细胞代谢活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减少;低氧条件下,有氧呼吸较弱,又能抑制无氧呼吸,细胞代谢缓慢,有机物消耗少,所以一定湿度、零上低温、低氧环境有利于荔枝的保鲜,D错误。
7.答案:C
解析:图乙中DE段无氧呼吸逐渐减弱,有氧呼吸逐渐加强,C错误。
核心素养提升练
8.答案:C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过程②和⑤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A正确;物质Y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B正确;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以及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能产生ATP,故图中能生成ATP的代谢过程有①②③,C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细胞内⑤不能进行是因为缺少催化该过程的酶,D正确。
9.答案:B
解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的内膜上,此细胞呼吸抑制剂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合成ATP的过程,不影响其他反应,用该抑制剂处理动物细胞后,只抑制线粒体内膜上由ADP合成ATP的过程,但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会生产ATP,A错误;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并不受这种新型真菌杀菌剂的影响,B正确;此细胞呼吸抑制剂不影响[H]与氧的结合,所以能继续消耗O2,C错误;[H]的产生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D错误。
10.答案:B
解析:发酵是微生物无氧呼吸的过程,而植物细胞无氧呼吸不能称为发酵,A错误;图中NADH为还原型辅酶Ⅰ,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该过程中的NADH的消耗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①过程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只有少部分储存在ATP中,C错误;细胞的无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D错误。
11.答案:B
解析: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少量ATP,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第二阶段由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不会生成ATP,B错误。
12.答案:ABD
解析:在温度、水分、O2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种子萌发时细胞呼吸类型主要为有氧呼吸,消耗O2,使瓶内O2含量降低;A种子比B种子的细胞呼吸速率快,可以通过图中曲线斜率来判断;由题图可知,种子萌发初期进行了无氧呼吸,释放CO2;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先递增后递减。
13.答案:BD
解析:过程①和③都能产生少量的能量,A错误;过程②和④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所以发生的场所相同,B正确;酒精为小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排出肌肉细胞,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是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和[H],所以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催化过程①的酶相同,D正确。
14.答案:ABD
解析:N点后O2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说明消耗的有机物不只是糖类,因此N点时,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虽然相等,但此时不一定只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由图可知,M点时细胞中CO2释放量最低,适合储藏该器官,但此时无氧呼吸强度不是最低的,B错误;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N点后,O2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说明该器官细胞呼吸过程中不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C正确;L点时,O2浓度为0,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
15.答案:(1)细胞质基质 不能 (2)通气量(或通入氧气量)和黄瓜品种 强 (3)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除去杂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避免根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根部造成伤害;松土有利于土壤需氧微生物分解作用产生更多CO2,增加局部CO2浓度;松土不当,破坏植物根系,对农作物造成伤害;松土导致水土流失
解析:(1)黄瓜细胞中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该过程不能产生ATP。(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通气量(或通入氧气量)和黄瓜品种;与品种B相比,品种A的丙酮酸增加较少,而酒精增加较多,说明品种A耐低氧能力比品种B强。
16.答案:(1)吸收CO2 左 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强度增强(或无氧呼吸速率加快) (3)乳酸 (4)其他条件不变,将种子灭活
解析:(1)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的作用为吸收CO2;在装置中分别放置100粒萌发的小麦种子,若此时萌发的小麦种子的细胞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则装置1中的着色液滴向左移动,装置2着色液滴不移动,说明细胞呼吸释放CO2的体积等于消耗O2的体积。(2)如果装置1中的着色液滴不移动,说明小麦种子不消耗氧气,不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中着色液滴移动,说明小麦种子进行无氧呼吸释放CO2。装置2中的着色液滴开始一段时间内移动速度逐渐加快,则说明小麦种子无氧呼吸强度增强。(3)若在装置中分别放置100粒萌发的玉米种子,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1、2的着色液滴都不再移动,且玉米种子仍保持生物活性,说明细胞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可推测此时的细胞呼吸产物是乳酸。(4)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实验误差,应设置对照组:其他条件不变,将种子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