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高二(下)期中化学联考试卷(原卷版+教师版)

    新教材高二(下)期中化学联考试卷(原卷版+教师版)第1页
    新教材高二(下)期中化学联考试卷(原卷版+教师版)第2页
    新教材高二(下)期中化学联考试卷(原卷版+教师版)第3页
    还剩3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高二(下)期中化学联考试卷(原卷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二(下)期中化学联考试卷(原卷版+教师版),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有机化合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食品中常用的调味剂——醋酸
    B.水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维生素C
    C.抗击疫情期间,用来杀菌消毒的乙醇
    D.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中,国产雪车使用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
    2.(2分)下列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O3 B.CO2 C.CCl4 D.P4
    3.(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丁烷的实验式:C2H5
    B.乙炔的结构式:H﹣C≡C﹣H
    C.醛基的电子式:
    D.溴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4.(2分)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周围紧邻12个CO2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6个
    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
    D.金刚石为三维骨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5.(2分)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中至少含有两种作用力的组合是(  )
    ①SiC;
    ②NaOH;
    ③干冰;
    ④He;
    ⑤K2CO3;
    ⑥白磷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6.(2分)X、Y、Z为同周期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Y是同周期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的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的氢化物均为分子晶体
    B.Z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Ne]3s23p5
    C.Y元素与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二元化合物
    D.X元素为硅,其氯化物SiCl4为非极性分子
    7.(2分)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就不变,符合这一条件的组合是(  )
    A.C2H4和C2H6O B.C8H10和C4H8
    C.C8H8和C4H8O3 D.CH4O和C2H4O2
    8.(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对应的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Br2+HBr
    取代反应
    B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
    C

    加聚反应
    D
    CH≡CH+H2OCH3CHO
    取代反应
    A.A B.B C.C D.D
    9.(2分)F2和Xe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XeF2、XeF4和XeF6,生成的三种氟化物都是极强的氧化剂,已知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若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晶胞中,每个Xe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原子共有2个
    B.XeF4与水反应时,每生成1molXe转移3mol电子
    C.该晶胞内分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D.该晶胞的化学式为XeF4
    10.(2分)下列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乙烯具有还原性
    B.验证苯和液溴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C.制备乙酸乙酯
    D.分离苯和硝基苯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多选)11.(4分)乙烯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可以合成多种有机物(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制备乙酸
    B.上述转化中,过程①③④属于加成反应
    C.过程⑤所需的条件和试剂:常温、CuO
    D.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均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
    12.(4分)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4;②1s22s 22p63s23p4;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②>①>③
    C.电负性:②>①>③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13.(4分)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元素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
    R
    578
    1817
    2745
    11575
    ……
    ①R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
    ②R元素具有两性
    ③R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④R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多选)14.(4分)蒽林(N)是一种皮肤科用药,用于治疗银屑病,可由有机物M合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的分子式为C14H10O3
    B.N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
    C.M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D.1molM最多能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多选)15.(4分)某原子半径为r的金属的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如图1所示,该晶体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1、2、3、4原子形成正四面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晶胞中含有的金属原子数目为2
    B.该晶胞的高为
    C.图1结构中含4个晶胞
    D.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已知W、X、Y、Z、N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或离子结构 
    W 
    原子核内无中子 
    X 
    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 
    Y 
    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大 
    Z 
    基态原子核外有9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且有2个未成对电子 
    N 
    N+的M层全充满 
    回答下列问题:
    (1)X对应单质的化学式为    ,基态Y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X、Y、Z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上述五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W、X、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4)N2X与N2Z的熔点更高的是    (填化学式),原因是    。
    (5)ZX32﹣和ZX42﹣中键角较小的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原因是    。
    17.(12分)溴苯用途广泛,常用作溶剂、汽车燃料、有机合成原料、医药中间体等。溴苯由苯和溴反应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溴苯的制备原理并检验产物。

    已知:
     
    苯 
    溴 
    溴苯 
    沸点/℃
    80 
    59 
    156 
     水溶性
    微溶 
    微溶 
    微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装置丙中应该盛装    (填试剂名称),当装置丁和戊中现象分别为    、   时,则说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若撤去装置丙,   (填“能”或“不能”)说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3)当反应结束后,为了让甲中的蒸馏水倒吸入乙中,需进行的操作是    。
    (4)取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纯净的溴苯:
    ①水洗,分液;
    ②用NaOH稀溶液洗涤,除去    ,分液;
    ③水洗,分液;
    ④用干燥剂干燥,过滤;
    ⑤   ,分离溴苯和苯。
    (5)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可用溴水代替液溴进行实验
    b.装置己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装置丁和戊中的导管可以插入溶液中
    d.洗涤分液后,可用CaCl2干燥产物
    18.(12分)配位化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经济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1)在配合物中部分分子或离子与中心离子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组成在溶液中能够稳定存在的整体,称为“内界”{书写时用“[]”与外界分离}。与中心离子结合不够紧密的离子则处于“外界”。内界和外界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如CoCl3与NH3形成的三种配合物A、B、C,Co3+的配位数均为6,但它们的颜色各异,如果各取1molA、B、C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分别产生1mol、2mol、3mol白色沉淀。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C:   ,它们的配体分别是A:   ;B:   ;C:   。
    (2)甲醇和CO合成乙酸时,使用铑羰基化合物[Rh(CO)2I2]作为催化剂,使得原本需要高压下才能进行的反应在低压下也能进行。其催化机理如图:

    ①根据Rh的化合价可将Ⅰ、Ⅱ、Ⅲ、Ⅳ、Ⅴ分为:
    1)化合价    价,包含    ;
    2)化合价    价,包含    ;
    3)化合价    价,包含    。(有几种化合价填几类,可不填满,也可增加)
    ②上述机理中包括    步反应,其中一步为氧化加成,该步反应的方程式为    。
    19.(12分)氮化铬常用于薄膜涂层,是一种良好的耐磨材料,同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工业上以铬铁矿(FeO⋅Cr2O3)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备氮化铬和铬单质的工艺流程如图1:

    (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2)制备CrCl3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r2O3+3CCl42CrCl3+3COCl2。
    ①光气(COCl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光气分子的空间结构是    。
    ②CrCl3的熔点(83°C)比CrF3的熔点(1100°C)低得多,这是由于    。
    (3)氨解CrCl3制备氮化铬:先将CrCl3装入石英舟,再将石英舟放入反应炉中,通入氨气,在高温下保温5小时,即得到结晶性能良好的纯立方相CrN粉末。氮化铬的熔点为1770°C,它的一种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则该晶胞中含有CrN的数目为    ,若其密度为ρ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CrN的晶胞边长a=   (列出计算式)nm。

    20.(12分)以芳香族化合物A为原料制备某药物中间体G的路线如图:

    已知:①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不稳定,易发生反应:RCH(OH)2→RCHO+H2O。
    ②R1CHO+R2CH2COOHR1CH═CHR2+CO2↑十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C→D 的反应类型是    ,C 的分子式为    。
    (3)E的结构简式为    。
    (4)F→G的化学方程式为    。
    (5)H是D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H有    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①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且峰的面积之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    (写一种即可)。
    (6)根据上述路线中的相关知识,设计以和乙酸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名校联盟高二(下)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有机化合物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食品中常用的调味剂——醋酸
    B.水果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维生素C
    C.抗击疫情期间,用来杀菌消毒的乙醇
    D.第二十四届冬奥会中,国产雪车使用的高性能碳纤维材料
    【分析】A.醋酸是乙酸的俗名;
    B.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
    C.乙醇属于醇类;
    D.碳纤维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答】解:A.醋酸是乙酸的俗名,乙酸属于羧酸,是有机物,故A不选;
    B.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生素,维生素均为有机化合物,故B不选;
    C.乙醇属于醇类,属于有机物,故C不选;
    D.碳纤维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有机物,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熟悉常见物质的类别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2分)下列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
    A.O3 B.CO2 C.CCl4 D.P4
    【分析】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分子为极性分子。
    【解答】解:A.O3为V形,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故A正确;
    B.CO2为直线形分子,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B错误;
    C.CCl4为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
    D.P4为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判断,为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3.(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丁烷的实验式:C2H5
    B.乙炔的结构式:H﹣C≡C﹣H
    C.醛基的电子式:
    D.溴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分析】A.丁烷的分子式为C4H10,据此写出实验式;
    B.乙块的结构简式为CH≡CH,分子中含有C﹣H键;
    C.醛基中C、O原子间共用2对电子,O原子外围达到8电子结构;
    D.溴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Br,原子半径:Br>C>H。
    【解答】解:A.丁烷的分子式为C4H10,则实验式为C2H5,故A正确;
    B.乙块的结构简式为CH≡CH,结构式为H﹣C≡C﹣H,故B正确;
    C.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HO,C、O原子间共用2对电子,C原子的外围电子数为7,其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溴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Br,原子半径:Br>C>H,其分子比例模型为,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涉及电子式、分子式及实验式素、结构式、比例模型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规范答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4.(2分)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周围紧邻12个CO2
    B.氯化钠晶体中,每个Na+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Na+共有6个
    C.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周围紧邻8个Cl﹣
    D.金刚石为三维骨架结构,由共价键形成的碳原子环中,最小的环上有6个碳原子
    【分析】A.干冰是分子晶体,CO2分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上;
    B.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在体心和棱心位置;
    C.氯化铯晶体中,铯离子的配位数是8;
    D.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解答】解:A.干冰是分子晶体,CO2分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上,则每个CO2周围紧邻CO2==12,故A正确;
    B.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在体心和棱心位置,每个Na+周围距离相等的Na+个数==12,故B错误;
    C.根据氯化铯晶体晶胞结构知,每个晶胞中含有一个铯离子,每个顶点上的氯离子被8个晶胞共用,则每个Cs+周围紧邻且距离相等的Cl﹣有8个,故C正确;
    D.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根据图可知由共价键形成的最小碳环上有6个碳原子,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晶体的空间结构,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计算及空间想象能力,明确典型的晶体类型、结构、晶胞为解答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5.(2分)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中至少含有两种作用力的组合是(  )
    ①SiC;
    ②NaOH;
    ③干冰;
    ④He;
    ⑤K2CO3;
    ⑥白磷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分析】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以共价键结合的物质可能为原子晶体,也可能为分子晶体,在分子晶体中还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①SiC为共价晶体,只含共价键,故①错误;
    ②NaOH中Na+和OH﹣之间形成离子键,OH﹣中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故②正确;
    ③干冰分子内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而分子与分子间为范德华力,故③正确;
    ④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不存在化学键,分子间只存在范德华力,故④错误;
    ⑤K2CO3中K+和CO32﹣之间形成离子键,CO32﹣之中氧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故⑤正确;
    ⑥白磷分子内磷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而分子与分子间为范德华力,故⑥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和晶体类型,注意化学键的形成规律及分子晶体中存在分子间作用力,难度不大。
    6.(2分)X、Y、Z为同周期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Y是同周期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的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的氢化物均为分子晶体
    B.Z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Ne]3s23p5
    C.Y元素与氧元素只能形成一种二元化合物
    D.X元素为硅,其氯化物SiCl4为非极性分子
    【分析】根据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2,则X的原子序数为14,X为Si元素,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X、Y、Z为同周期元素,且Y是同周期除稀有气体外半径最大的元素,则Y为Na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Z原子的3p轨道上有3个电子,则Z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Z为P元素,依此作答。
    【解答】解:A.由分析知,X、Y、Z的氢化物分别为SiH4、NaH、PH3,其中NaH为离子晶体,故A错误;
    B.由分析知,Z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是[Ne]3s23p3,故B错误;
    C.由分析知,Y为Na元素,它与氧元素可形成Na2O、Na2O2两种二元化合物,故C错误;
    D.由分析知,X元素为硅,其氯化物SiCl4为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的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的结构和性质,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核外电子排布式的写法是做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7.(2分)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就不变,符合这一条件的组合是(  )
    A.C2H4和C2H6O B.C8H10和C4H8
    C.C8H8和C4H8O3 D.CH4O和C2H4O2
    【分析】根据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也一定,则说明混合物中各组分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最简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一定符合。
    【解答】解:A.C2H4扩大为C3H6,C3H6与C2H6O子中氢原子数目相等,但二者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分子中的含H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C8H10中C、H原子数目之比为4:2.5,与C4H8中H元素质量分数不相同,故B错误;
    C.C8H8和C4H8O3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104,均含有8个氢原子,二者含氢量相同,符合题意,故C正确;
    D.CH4O、C2H4O2分子中氢原子数目相等,但二者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分子中的含H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燃烧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也一定,则说明混合物各组分的分子中含H量相等。
    8.(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对应的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Br2+HBr
    取代反应
    B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取代反应
    C

    加聚反应
    D
    CH≡CH+H2OCH3CHO
    取代反应
    A.A B.B C.C D.D
    【分析】A.甲苯与Br2的蒸汽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是发生在侧链上,Fe或FeBr3作催化剂时,取代反应发生在苯环上;
    B.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C.苯乙烯制聚苯乙烯,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D.乙炔水化制乙醛,反应类型不是取代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解答】解:A.甲苯与Br2的蒸汽应该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物是和HBr,在FeBr3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是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取代,故A错误;
    B.醋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的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是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B正确;
    C.苯乙烯制聚苯乙烯,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反应产物聚苯乙烯化学式写错,应该是,故C错误;

    D.CH≡CH+H2OCH3CHO反应方程式正确,反应类型不是取代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反应的方程式的书写,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9.(2分)F2和Xe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XeF2、XeF4和XeF6,生成的三种氟化物都是极强的氧化剂,已知6XeF4+12H2O═2XeO3+4Xe↑+24HF+3O2↑。若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晶胞中,每个Xe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原子共有2个
    B.XeF4与水反应时,每生成1molXe转移3mol电子
    C.该晶胞内分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
    D.该晶胞的化学式为XeF4
    【分析】A.根据图示,该晶胞中,每个Xe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原子共有2个;
    B.XeF4的Xe化合价为+4,XeF4与水反应时,Xe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为+6生成XeO3、由+4降低为0生成Xe,O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0;
    C.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
    D.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Xe原子个数为:=2,F原子个数为:×8+2=4。
    【解答】解:A.根据图示,该晶胞中,每个Xe原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F原子共有2个,故A正确;
    B.XeF4的Xe化合价为+4,XeF4与水反应时,Xe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为+6生成XeO3、由+4降低为0生成Xe,O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为0,每生成1molXe转移4mol电子,故B错误;
    C.分子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故C错误;
    D.根据均摊原则,晶胞中Xe原子个数为:=2,F原子个数为:×8+2=4,故原子个数比Xe:F=1:2,其化学式为XeF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晶胞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晶胞的计算方法解答该题,难度不大。
    10.(2分)下列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乙烯具有还原性
    B.验证苯和液溴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C.制备乙酸乙酯
    D.分离苯和硝基苯
    【分析】A.乙烯及挥发出来的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液溴与苯在Fe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溴苯和HBr,挥发的Br2被CCl4溶解,HBr气体不能溶解;
    C.乙酸乙酯及挥发的杂质乙酸都能够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蒸馏时作接收器的锥形瓶不能密封。
    【解答】解:A.乙烯及挥发出来的乙醇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不能根据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判断乙烯具有还原性,故A错误;
    B.液溴与苯在Fe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溴苯和HBr,挥发的Br2被CCl4溶解,HBr气体不能溶解,进入含有HNO3的AgNO3溶液,反应产生AgBr沉淀,因此可以验证苯和液溴的反应为取代反应,故B正确;
    C.乙酸乙酯及挥发的杂质乙酸都能够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应该盛装饱和碳酸钠溶液,以便除去杂质乙酸和乙醇,并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故C错误;
    D.蒸馏时作接收器的锥形瓶不能密封,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题是每年高考的热点,因此对于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要清楚、熟练。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多选)11.(4分)乙烯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可以合成多种有机物(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制备乙酸
    B.上述转化中,过程①③④属于加成反应
    C.过程⑤所需的条件和试剂:常温、CuO
    D.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均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
    【分析】A.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B.上述转化中,过程①是乙烯和氢气加成反应生成乙烷,③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④乙烯和水加成反应生成乙醇;
    C.过程⑤乙醇在加热条件和氧化铜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
    D.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均是等效氢原子。
    【解答】解:A.乙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制备乙酸,故A错误;
    B.过程①是乙烯和氢气加成反应生成乙烷,③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④乙烯和水加成反应生成乙醇,都是加成反应,故B正确;
    C.过程⑤在加热、氧化铜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醛,故C错误;
    D.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每个分子中的氢原子完全相同,均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氢,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结构、化学性质和应用,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12.(4分)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4;②1s22s 22p63s23p4;③1s22s22p5。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②>①>③
    C.电负性:②>①>③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
    【分析】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①1s22s22p4为O元素,②1s22s 22p63s23p4为S元素,③1s22s22p5为F元素,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
    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
    D.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注意F、O元素一般没有正化合价。
    【解答】解:由核外电子排布式可知,①1s22s22p4为O元素,②1s22s 22p63s23p4为S元素,③1s22s22p5为F元素,
    A.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主族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减小,故第一电离能F>O>S,即③>①>②,故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S>O>F,即:②>①>③,故B正确;
    C.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自上而下电负性减小,故电负性F>O>S,即③>①>②,故C错误;
    D.O、F元素无最高正化合价,S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6,故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电子排布规律推断元素、元素周期律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3.(4分)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元素
    电离能/(kJ⋅mol﹣1)
    I1
    I2
    I3
    I4
    ……
    R
    578
    1817
    2745
    11575
    ……
    ①R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
    ②R元素具有两性
    ③R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
    ④R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3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分析】该短周期元素R的第四电离能剧增,说明该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处于ⅢA族,可能为B、Al等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①R的第四电离能剧增,说明该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故正确;
    ②R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R位于第ⅢA族,R可能为Al,具有两性,故正确;
    ③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ⅡA最外层为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大于ⅢA族,则R元素第一电离能小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错误;
    ④R可能为B,也可能为Al,R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可能为2s22p1,也可能为3s23p1,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率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电离能与价电子数关系,难度不大。
    (多选)14.(4分)蒽林(N)是一种皮肤科用药,用于治疗银屑病,可由有机物M合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N的分子式为C14H10O3
    B.N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
    C.M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共面
    D.1molM最多能与6molH2发生加成反应
    【分析】A.有机物N分子中含有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
    B.N分子苯环上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C.苯环及其连接的原子是平面结构,碳氧双键及其连接的原子是平面结构,2个平面结构在同一平面内;
    D.M分子中苯环、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解答】解:A.有机物N分子中含有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故N的分子式为C14H10O3,故A正确;
    B.N分子苯环上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N分子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故B错误;
    C.苯环及其连接的原子是平面结构,碳氧双键及其连接的原子是平面结构,2个平面结构在同一平面内,故M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共面,故C正确;
    D.M分子中苯环、羰基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M最多能与8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熟练掌握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与转化,注意常利用等效氢判断一元取代产物,根据甲烷的四面体、乙烯与苯的平面形、乙炔直线形理解共面与共线问题,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多选)15.(4分)某原子半径为r的金属的堆积方式为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如图1所示,该晶体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1、2、3、4原子形成正四面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晶胞中含有的金属原子数目为2
    B.该晶胞的高为
    C.图1结构中含4个晶胞
    D.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
    【分析】A.图2为晶胞结构,有1个原子处于晶胞内部,另外的8个原子处于晶胞顶点,均摊法计算晶胞含有原子数目;
    B.图2种1、2、3、4原子形成正四面体,则晶胞的高为该正四面体高的2倍,如所示四面体,原子半径为r,则四面体边长为2r,根据几何知识可知AE长为×2r=r,HE长为r×,再根据勾股定理计算高AH;
    C.由图可知,图1结构中含3个晶胞;
    D.均摊法计算晶胞中原子数目,计算晶胞中原子总体积,晶体空间利用率=×100%。
    【解答】解:A.图2为晶胞结构,有1个原子处于晶胞内部,另外的8个原子处于晶胞顶点,晶胞含有原子数目为1+8×=2,故A正确;
    B.图2种1、2、3、4原子形成正四面体,则晶胞的高为该正四面体高的2倍,如所示四面体,原子半径为r,则四面体边长为2r,根据几何知识可知AE长为×2r=r,HE长为r×,设AH的长为a,根据勾股定理,则a2+(r×)2=(r)2,解得a=,故该晶胞的高为,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图1结构可以分割成3个图2结构,即图1含3个晶胞,故C错误;
    D.图2中原子数目为1+8×=2,原子总体积为2×πr3,底面为平行四边形,棱长为2r,锐角为60°,则晶胞体积为2r×(2r×)×=8r3,晶体空间利用率==,故D正确;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晶胞计算,掌握均摊法进行晶胞有关计算,需要学生具有一定数学计算能力,题目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已知W、X、Y、Z、N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或离子结构 
    W 
    原子核内无中子 
    X 
    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 
    Y 
    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大 
    Z 
    基态原子核外有9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且有2个未成对电子 
    N 
    N+的M层全充满 
    回答下列问题:
    (1)X对应单质的化学式为  O2或O3 ,基态Y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1 。
    (2)X、Y、Z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O2+SO2=Na2SO4 。
    (3)上述五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Na (填元素符号,下同);W、X、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O>S>H 。
    (4)N2X与N2Z的熔点更高的是  Cu2O (填化学式),原因是  均为离子晶体,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半径 。
    (5)ZX32﹣和ZX42﹣中键角较小的是  SO32﹣ (用离子符号表示),原因是  SO32﹣中含1对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有排斥 。
    【分析】W、X、Y、Z、N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W原子核内无中子,W为H;X基态原子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X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4,X为O;Z基态原子核外有9种不同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且有2个未成对电子,Z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4,Z为S;结合原子序数及Y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最大,Y为Na;N+的M层全充满,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N为Cu,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X为O、Y为Na、Z为S、N为Cu,
    (1)X对应单质的化学式为O2或O3,基态Y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
    故答案为:O2或O3;1s22s22p63s1;
    (2)X、Y、Z任意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SO2=Na2SO4,
    故答案为:Na2O2+SO2=Na2SO4;
    (3)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减小,上述五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Na;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向右电负性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减小,则W、X、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S>H,
    故答案为:Na;O>S>H;
    (4)Cu2O与Cu2S均为离子晶体,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半径,则熔点更高的是Cu2O,
    故答案为:Cu2O;均为离子晶体,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半径;
    (5)SO32﹣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含1对孤对电子,为三角锥形;SO42﹣中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4,不含孤对电子,为正四面体形,键角较小的是SO32﹣,原因是SO32﹣中含1对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有排斥,
    故答案为:SO32﹣;SO32﹣中含1对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有排斥。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电子排布规律、元素的性质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7.(12分)溴苯用途广泛,常用作溶剂、汽车燃料、有机合成原料、医药中间体等。溴苯由苯和溴反应制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溴苯的制备原理并检验产物。

    已知:
     
    苯 
    溴 
    溴苯 
    沸点/℃
    80 
    59 
    156 
     水溶性
    微溶 
    微溶 
    微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3Br2=2FeBr3 、  。
    (2)装置丙中应该盛装  四氯化碳 (填试剂名称),当装置丁和戊中现象分别为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生成浅黄色沉淀 时,则说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若撤去装置丙, 不能 (填“能”或“不能”)说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3)当反应结束后,为了让甲中的蒸馏水倒吸入乙中,需进行的操作是  关闭K2,打开K1 。
    (4)取反应后的混合物,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纯净的溴苯:
    ①水洗,分液;
    ②用NaOH稀溶液洗涤,除去  Br2和HBr ,分液;
    ③水洗,分液;
    ④用干燥剂干燥,过滤;
    ⑤ 蒸馏 ,分离溴苯和苯。
    (5)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填标号)。
    a.可用溴水代替液溴进行实验
    b.装置己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c.装置丁和戊中的导管可以插入溶液中
    d.洗涤分液后,可用CaCl2干燥产物
    【分析】乙中溴和铁反应生成溴化铁、溴化铁催化下,苯和溴反应生成溴苯和HBr,丙为CCl4溶液,用于除去溴蒸气,丁中HBr遇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戊中的硝酸银溶液遇到HBr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AgBr,己用于尾气吸收,据此解答。
    【解答】解:(1)装置乙中溴和铁反应生成溴化铁、溴化铁催化下,苯和溴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Br2=2FeBr3,
    故答案为:2Fe+3Br2=2FeBr3;;
    (2)装置丙中应该盛装四氯化碳溶液,用于除去蒸气中的溴;当装置丁和戊中现象分别为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生成浅黄色沉淀时,则说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若撤去装置丙,不能说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这是因为溴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
    故答案为:四氯化碳;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生成浅黄色沉淀;不能;
    (3)当反应结束后,为了让甲中的蒸馏水倒吸入乙中,需关闭K2,打开K1,
    故答案为:关闭K2,打开K1;
    (4)①水洗,分液;
    ②用NaOH稀溶液洗涤,除去Br2和HBr,分液;
    ③水洗,分液;
    ④用干燥剂干燥,过滤;
    ⑤蒸馏,分离溴苯和苯,
    故答案为:Br2和HBr;蒸馏;
    (5)a.苯和溴水不反应,不可用溴水代替液溴进行实验,故a错误;
    b.反应产生的HBr有污染,装置己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故b正确;
    c.装置丁和戊中的导管不可以插入溶液中,防止倒吸,故c错误;
    d.洗涤分液后得到苯、溴苯,两者均可用CaCl2干燥,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溴苯的制备,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防倒吸装置以及分离提纯的方法等,掌握物质的制备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12分)配位化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在经济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1)在配合物中部分分子或离子与中心离子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组成在溶液中能够稳定存在的整体,称为“内界”{书写时用“[]”与外界分离}。与中心离子结合不够紧密的离子则处于“外界”。内界和外界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如CoCl3与NH3形成的三种配合物A、B、C,Co3+的配位数均为6,但它们的颜色各异,如果各取1molA、B、C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分别产生1mol、2mol、3mol白色沉淀。则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A: [Co(NH3)4Cl2]Cl ;B: [Co(NH3)5Cl]Cl2 ;C: [Co(NH3)6]Cl3 ,它们的配体分别是A: NH3和Cl﹣ ;B: NH3和Cl﹣ ;C: NH3 。
    (2)甲醇和CO合成乙酸时,使用铑羰基化合物[Rh(CO)2I2]作为催化剂,使得原本需要高压下才能进行的反应在低压下也能进行。其催化机理如图:

    ①根据Rh的化合价可将Ⅰ、Ⅱ、Ⅲ、Ⅳ、Ⅴ分为:
    1)化合价  +1 价,包含  I、V ;
    2)化合价  +3 价,包含  II、III、IV ;
    3)化合价  空 价,包含  空 。(有几种化合价填几类,可不填满,也可增加)
    ②上述机理中包括  5 步反应,其中一步为氧化加成,该步反应的方程式为  +CH3I= 。
    【分析】(1)CoCl3与NH3形成的三种配合物A、B、C,Co3+的配位数均为6,说明“内界”有6个配体,如果各取1molA、B、C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分别产生1mol、2mol、3mol白色沉淀,说明“外界”Cl﹣的个数分别为1、2、3个;
    (2)①由图示可知,CO可以认为化合价为0,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Ⅰ中Rh化合价为+1价,Ⅱ中Rh化合价为+3价,Ⅲ中Rh化合价为+3价,Ⅳ中Rh化合价为+3价,Ⅴ中Rh化合价为+1价;
    ②由图示可知,上述机理中包括5步反应,其中I到II的反应,Rh化合价由+1价变成+3价,作为还原剂被氧化。
    【解答】解:(1)CoCl3与NH3形成的三种配合物A、B、C,Co3+的配位数均为6,说明“内界”有6个配体,如果各取1molA、B、C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分别产生1mol、2mol、3mol白色沉淀,说明“外界”Cl﹣的个数分别为1、2、3个,故化学式分别为A:[Co(NH3)4Cl2]Cl;B:[Co(NH3)5Cl]Cl2;C:[Co(NH3)6]Cl3;由以上结构可知,配体分别是A:NH3和Cl﹣;B:NH3和Cl﹣;C:NH3,
    故答案为:[Co(NH3)4Cl2]Cl;[Co(NH3)5Cl]Cl2;[Co(NH3)6]Cl3;NH3和Cl﹣;NH3和Cl﹣;NH3;
    (2)①由图示可知,CO可以认为化合价为0,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Ⅰ中Rh化合价为+1价,Ⅱ中Rh化合价为+3价,Ⅲ中Rh化合价为+3价,Ⅳ中Rh化合价为+3价,Ⅴ中Rh化合价为+1价;故为Rh+1价,包含I、V;Rh+3价,包含II、III、IV,
    故答案为:+1;I、V;+3;II、III、IV;
    ②由图示可知,上述机理中包括5步反应,其中I到II的反应,Rh化合价由+1价变成+3价,作为还原剂被氧化,故氧化加成反应的方程式为+CH3I=,
    故答案为:5;+CH3I=。
    【点评】本题以图象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机理,侧重考查对比、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明确催化剂含义、反应中断键和成键方式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原子守恒的灵活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9.(12分)氮化铬常用于薄膜涂层,是一种良好的耐磨材料,同时在超级电容器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工业上以铬铁矿(FeO⋅Cr2O3)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制备氮化铬和铬单质的工艺流程如图1:

    (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2)制备CrCl3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r2O3+3CCl42CrCl3+3COCl2。
    ①光气(COCl2)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sp2 ,光气分子的空间结构是  平面三角形 。
    ②CrCl3的熔点(83°C)比CrF3的熔点(1100°C)低得多,这是由于  固态时,CrCl3为分子晶体,CrF3为离子晶体,离子键比范德华力强得多 。
    (3)氨解CrCl3制备氮化铬:先将CrCl3装入石英舟,再将石英舟放入反应炉中,通入氨气,在高温下保温5小时,即得到结晶性能良好的纯立方相CrN粉末。氮化铬的熔点为1770°C,它的一种晶体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则该晶胞中含有CrN的数目为  4 ,若其密度为ρg⋅cm﹣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CrN的晶胞边长a=  (列出计算式)nm。

    【分析】(1)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2)①COCl2分子中,C原子形成1个π键3个σ键,不含孤电子对,C原子采用sp2杂化;
    ②固态时,CrCl3为分子晶体,CrF3为离子晶体,离子键比范德华力强得多;
    (3)该晶胞中Cr原子数目为=4,N原子数目为=4,则该晶胞中含有CrN的数目为4;晶胞的质量为g,体积为(a×10﹣7cm)3,=g⋅cm﹣3,据此解答。
    【解答】解:(1)基态铬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轨道表示式为,
    故答案为:;
    (2)①COCl2分子中,C原子形成1个π键3个σ键,不含孤电子对,C原子采用sp2杂化,COCl2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为:sp2;平面三角形;
    ②固态时,CrCl3为分子晶体,CrF3为离子晶体,离子键比范德华力强得多,因此CrCl3的熔点(83℃)比CrF3的熔点(1100℃)低得多,
    故答案为:固态时,CrCl3为分子晶体,CrF3为离子晶体,离子键比范德华力强得多;
    (3)该晶胞中Cr原子数目为=4,N原子数目为=4,则该晶胞中含有CrN的数目为4;晶胞的质量为g,体积为(a×10﹣7cm)3,=g⋅cm﹣3,解得a=nm,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晶胞计算,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解熟记中学常见晶胞结构特点,掌握均摊法进行晶胞有关计算。
    20.(12分)以芳香族化合物A为原料制备某药物中间体G的路线如图:

    已知:①同一碳原子上连两个羟基时不稳定,易发生反应:RCH(OH)2→RCHO+H2O。
    ②R1CHO+R2CH2COOHR1CH═CHR2+CO2↑十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酯基、羟基 。
    (2)C→D 的反应类型是  取代反应 ,C 的分子式为  C7H5O2Br 。
    (3)E的结构简式为   。
    (4)F→G的化学方程式为   。
    (5)H是D的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H有  9 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①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且峰的面积之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  或 (写一种即可)。
    (6)根据上述路线中的相关知识,设计以和乙酸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分析】A发生水解反应然后酸化得到B,根据B的分子式知,B为,B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C中溴原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中甲氧基,D发生信息②的反应生成E,根据E的分子式知,E为,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F,F为,根据G的结构简式知,F和R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R为;
    (6)以和乙酸为原料制备,水解生成,和乙酸发生信息②的反应生成,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解答】解:(1)G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酯基、羟基,
    故答案为:酯基、羟基;
    (2)C→D 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C 的分子式为C7H5O2Br,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C7H5O2Br;
    (3)E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F为,R为,F和R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F→G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H是D的同分异构体,H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酯基,根据其不饱和度知,除了酯基、苯环外不含其它环或双键;
    ③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取代基为酚﹣OH、HCOOCH2﹣时,两个取代基有邻位、间位、对位3种异构;如果取代基为酚﹣OH、CH3COO﹣,两个取代基有邻位、间位、对位3种异构;取代基为﹣COOCH3、酚﹣OH,两个取代基有邻位、间位、对位3种异构,所以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且峰的面积之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9;或;
    (6)以和乙酸为原料制备,水解生成,和乙酸发生信息②的反应生成,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合成,侧重考查分析、推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正确推断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解本题关键,采用知识迁移、逆向思维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题目难度中等。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4/15 1:11:38;用户:一;邮箱:orFmNt4wY2woThCHSPWeWvTp-oRM@weixin.jyeoo.com;学号:25716926

    相关试卷

    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20(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20(原卷版+教师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15(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15(原卷版+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酸在生产、实验中有广泛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14(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14(原卷版+教师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盐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