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1
    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2
    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②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可能会出现纯合子
    ③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④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纯合子是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基因型个体,如AA。
    杂合子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遗传因子组成不相同的个体,如Aa。
    【详解】①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AA和Aa个体的表型相同,但基因型不同,①错误;
    ②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可能会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Aa,②正确;
    ③隐性性状是指杂合子未表现出的性状,隐性纯合子能表现隐性性状,③错误;
    ④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④正确。
    故选D。
    2. 某高等雄性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如图所示,1-4表示染色体,①~⑧表示染色单体。不考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单体①和③可能分配到同一个精细胞中
    B. 该细胞产生的4个精细胞基因型两两相同,共有两种
    C. 染色体1与2上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D. 染色单体⑤和⑥上可能存在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及非等位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1和2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致,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形态大小一致,是另一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此时同源染色体两两靠近,正在进行联会,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详解】A、1和2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致,是一对同源染色体,①和③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1和2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中,由于单体①和③分别位于染色体1和2上,因此1和2分离,导致①和③不可能分配到同一个精细胞中,A错误;
    B、3和4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致,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图可知,单体⑥和单体⑦上端颜色互换,说明在这两个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染色体互换,互换后的染色体经历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由⑤⑥⑦⑧四条单体形成的四条染色体分别进入四个精细胞中,导致形成的4个精细胞基因型各不相同,共有4种,B错误;
    C、染色体1与2上的各对等位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其上的非等位基因由于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因此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
    D、染色单体⑤和⑥上的DNA是复制而来的,同一位置上具有相同基因,不同位置具有非等位基因;若该个体为3、4号染色体上某基因的杂合子,则单体⑦和单体⑥上发生染色体互换后,导致单体⑤和单体⑥对应的交换位置上为等位基因,综上所述,染色单体⑤和⑥上可能存在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及非等位基因,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显性和隐性关系的是
    ① 红花×红花→红花 
    ② 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③ 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④ 牛的黑毛×白毛→98黑毛+102白毛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①和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方法有:
    (1)杂交:A×B后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则出现的即为显性性状,未出现的即为隐性性状(A、B为一对相对性状)。归纳一句话:亲2子1,即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如③盘状南瓜×球状南瓜→盘状南瓜。
    (2)自交:A和B分别自交,若能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显性;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无法确定,可为隐性纯合子也可为显性纯合子。归纳一句话:亲1子2,即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发生性状分离,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如②非甜玉米×非甜玉米→301非甜玉米+101甜玉米。
    故选B。
    4. 生物学家为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到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细胞中的14N/14N-DNA及15N/15N-DNA分离开来,在试管中得到不同密度的DNA带。下列有关DNA复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复制所得子代DNA分子中(A+C)/(T+G)的值为1
    B. 如果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那么第二代细胞中的DNA分子离心后可以得到两条DNA带
    C. DNA分子复制时,边解旋边复制,同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
    D. 连续培养三代(复制了三次),在第三代大肠杆菌中含15N的链占该代DNA分子总链数的1/16
    【答案】D
    【解析】
    【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和证据:DNA分子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两条子链的合成方向是相反的。
    2、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1)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2)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详解】A、在双链DNA分子中,A=T,C=G,故复制所得子代DNA分子中(A+C)/(T+G)的值为1,A正确;
    B、如果DN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那么第二代细胞中的DNA分子离心后可以得到两条DNA带,一条(14N/14N-DNA)位于上部,另一条(15N/14N-DNA)位于中部,B正确;
    C、DNA分子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C正确;
    D、连续培养三代(复制了三次),第三代大肠杆菌中含15N的链有2条,该代DNA分子总链数为16条,在第三代大肠杆菌中含15N的链占该代DNA分子总链数的1/8,D错误。
    故选D。
    5. 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 3:4:1 B. 9:6:1 C. 3:5:2 D. 1:2:1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A和a两种花粉和卵细胞的比例均为1:1。又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A:a=1:1,而花粉的种类和比例为A:a=3∶1。
    【详解】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A和a两种花粉和卵细胞的比例均为1:1。又由于“产生的a花粉中有2/3是致死的”,因此产生的卵细胞A:a=1:1,而花粉的种类和比例为A:a=3∶1,因此产生的卵细胞为1/2A、1/2a,而花粉的种类和比例为3/4A、1/4a。因此该个体自花传粉,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为AA的比例为1/2×3/4=3/8,Aa的比例为1/2×3/4+1/2×1/4=4/8,aa的比例为1/2×1/4=1/8。因此,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3:4:1,A正确。
    故选A。
    6. 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生理机制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报春花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及比例如图乙所示,错误的是( )

    A. 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C. 种群中白花基因型有6种
    D. 白花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的比例是7/13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甲为基因A与B的作用机制,其中基因A能控制某种酶的合成,这种酶能促进白色素合成黄色素,但基因B抑制基因A的作用,因此黄色报春花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基因型均为白色,即开白色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aB_、aabb;
    图乙中,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说明子一代是双杂合子AaBb,则亲本白花为aaBB,黄花为AAbb。

    【详解】A、根据图甲和图乙杂交结果,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两对基因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定律,A正确;
    B、据甲图可知,黄色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都是白色,图乙中,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13:3,是“9:3:3:1”的变形,说明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
    C、黄色报春花的基因型为A_bb,其余基因型均为白色,即开白色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4种)、aaB_(2种)、aabb(1种),共有7种,C错误;
    D、F2中白花基因型为A_B_(9份)、aaB_(3份)、aabb(1份),共占13份,其中A_BB(3份)、aaB_(3份)、aabb(1份)能稳定遗传,占F2白花藏报春的7/13,D正确。
    故选C。
    7. 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②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假说-演绎法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物理模型建构法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和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探究——差速离心法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追踪某种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可以使用同位素标记法;孟德尔和摩尔根使用的是假说-演绎法,萨顿假说使用的是类比推理法;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建构属于物理模型;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离心法包括差速离心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超速离心法等,如分离各种细胞器使用的是差速离心法。
    【详解】①研究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和噬菌体侵染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①正确;
    ②孟德尔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②正确;
    ③DNA双螺旋结构的模型建构属于物理模型,③正确;
    ④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设置了有氧和无氧2个实验组进行对比,④正确;
    ⑤分离各种细胞器使用的是差速离心法,而DNA的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探究使用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法,⑤错误。
    故选B。
    8. 图为人类某家庭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不可能为(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D.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显性遗传的特点是“有中生无”,即亲本均患病,子代有正常个体。判断显性遗传病是否是伴X遗产口诀是“显性遗传看男患,母女无病非伴性”,即男性患者的母亲或女儿正常,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隐性遗传的特点是“无中生有”,即亲本均正常,子代有患病个体。判断隐性遗传是否是伴X遗传,口诀是“隐性遗传看女患,父子无病非伴性”,即女性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正常,则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A、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则1号为Aa,2号为aa,3、4号为aa,5号为Aa,A符合要求;
    B、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1号为aa,2号为Aa,3、4号为Aa,5号为aa,B符合要求;
    C、男性患者1号的女儿3、4号正常,该病不可能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不符合要求,C不符合要求;
    D、若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1号为XaY,2号为XAXa,3、4号为XAXa,4号为XaY,D符合要求。
    故选C。
    9. 1965年9月,我国合成了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它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人体细胞中胰岛素基因控制合成胰岛素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过程称为转录,催化该过程的酶是DNA聚合酶
    B. 图中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C. 图中①过程与②过程相比,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D. 图中②过程称为翻译,从图中可知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①过程为转录过程,是以胰岛素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②过程为翻译过程,场所是核糖体。
    【详解】A、图中①过程是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称为转录,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催化,A错误;
    B、图中①过程是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②过程是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B错误;
    C、图中①过程为转录,存在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G→C、C→G,②过程为翻译,存在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G→C、C→G,①过程与②过程相比,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C正确;
    D、图中②过程称为翻译,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连的碱基,从图中可知决定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D错误。
    故选C
    10. 人体内苯丙氨酸的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缺乏酶⑤会导致人患白化病
    B. 缺乏酶③会导致人患尿黑酸症
    C. 据图可知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 苯丙酮酸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需给此类患儿提供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
    【答案】C
    【解析】
    【分析】1、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时一个性状受多个基因的控制,一个基因也可能影响多个性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精细地调节者生物的性状,生物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①基因可以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缺乏酶⑤黑色素不能合成,会导致人患白化病,A正确;
    B、分析图示可知,缺乏酶③尿黑酸会积累,导致人患尿黑酸症,B正确;
    C、据图可知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错误;
    D、苯丙酮尿症表现为苯丙酮酸积累,苯丙酮酸积累可阻碍脑的发育,需给此类患儿提供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奶粉,D正确。
    故选C。
    11. 下列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真核细胞中
    B. 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基因的排列顺序,不改变该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
    C.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
    (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也会引起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基因重组可通过有性生殖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也可通过基因工程发生在不同种生物之间,A错误;
    B、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倒位、易位和重复,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错误;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会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进而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原材料,C正确;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没有经过减数分裂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但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可能发生,D错误。
    故选C。
    12. 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
    B. 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
    C. 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
    D. 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
    【答案】C
    【解析】
    【详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这里的DNA为双链结构,在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嘧啶数,由此可推知M基因突变前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不变;A错误。
    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错误。
    C.由于插入了3个碱基,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
    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D错误。
    故选C。
    【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基因的表达过程,涉及核酸分子的内部结构、DNA复制的变化等相关知识点。
    13. 基因重组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基因重组可导致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  )
    B. 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D. 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和交叉互换,可使产生的配子种类多样化,进而产生基因组合多样化的子代。
    【详解】A、基因重组可导致出现不同基因组合的配子,可使兄妹间出现遗传差异,A正确;
    B、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非等位基因),C正确;
    D、基因重组适用于两对以上基因,而杂合的高茎豌豆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14.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针对袁隆平院士“亿亩荒滩变良田”的愿景,湖南衡阳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高产攻关试验基地,同一生态区连续2年双季稻亩产超过1500公斤,这意味着袁隆平院士生前提出的攻关目标实现了。这也标志着我国育种技术水平更进一步。下列有关水稻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迄今为止,杂交育种仍然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B. 将水稻花粉经离体培育后,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单倍体的种子或幼苗
    C. 二倍体水稻幼苗低温诱导,可得到四倍体纯合水稻,茎秆粗壮、米粒变大、稳定遗传
    D. 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水稻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答案】A
    【解析】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
    【详解】A、杂交育种可以集合亲本的优良性状,迄今为止,杂交育种仍然是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手段,其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B、水稻花粉离体培养后为单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诱导处理染色体数目加倍,为二倍体植株,B错误;
    C、二倍体水稻经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可得到四倍体水稻,多倍体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所以稻穗、米粒变大,但该四倍体植株不一定为纯合子,C错误;
    D、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杂交得到的三倍体水稻由于联会紊乱,无可育后代,但该过程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D错误。
    故选A。
    二、多项选择题:
    15. 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C. 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D. 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答案】BCD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都经历了减数分裂过程,该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是否需要变形、生殖细胞数目,B错误;
    C、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但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导致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有差别,C错误;
    D、一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因此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25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D错误。
    故选BCD。
    16. 某种二倍体植物不含性染色体,但花的演化受等位基因G、g的调控,当基因G存在时演化为雄花序即雄株,仅有基因g时演化为雌花序即雌株。该植物叶形的长椭圆形(H)对倒卵圆形(h)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倒卵圆形叶雌株的基因型只有1种
    B. 长椭圆形叶雄株的基因型为GgHH、GgHh
    C. 倒卵圆形叶雄株与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杂交,子代中倒卵圆形叶雄株占1/2
    D. 长椭圆形叶雄株和长椭圆形叶雌株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
    【答案】ABD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G控制生成雄花序,仅有g控制生成雌花序,由于雌株不能产生G基因配子,所以群体中雄株的基因型为Gg,雌株的基因型为gg;该植物叶形的长椭圆形(H)对倒卵圆形(h)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据此答题。
    【详解】A、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倒卵圆形叶雌株的基因型只有gghh1种,A正确;
    B、结合以上分析可知,长椭圆形叶雄株的基因型为GgHH、GgHh,B正确;
    C、倒卵圆形叶雄株(Gghh)与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ggHh)杂交,子代中倒卵圆形叶雄株(Gghh)占1/2×1/2=1/4,C错误;
    D、长椭圆形叶雄株(GgH_)和长椭圆形叶雌株(ggH_)杂交,子代可能出现杂合的长椭圆形叶雌株(ggHh),D正确。
    故选ABD。
    17. 甲、乙两图表示某真核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的某些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图中结构⑥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B. 从化学组成上看,甲图中的1和6不同
    C. 乙图中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物质结构相同
    D. 乙图中的①链与甲图中a链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转录过程。分析乙图:乙图表示翻译过程,其中⑤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②③④表示多肽链;①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
    【详解】A、乙图中从右到左多肽链越来越长,故结构⑥(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A正确;
    B、甲图表示转录,b为RNA,1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6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1和6的五碳糖不同,其碱基组成不完全相同,B正确;
    C、乙图中②③④⑤都是以同一条mRNA为模板形成的多肽链,结构相同,C正确;
    D、乙图中的①链是RNA,其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而a链是DNA,其组成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两者基本组成单位不同,D错误。
    故选ABC。
    18.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d表示等位基因)。丈夫表现型正常的孕妇(甲)为该病患者。现用放射性探针对孕妇(甲)及其丈夫和他们的双胞胎孩子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检测基因D的放射性探针为D探针),诊断结果如下图(○表示无放射性,●放射性强度是◆的2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个体1、个体2、个体3分别是表现型正常的男孩、丈夫、患病的女孩
    B. 双胞胎孩子个体1和个体3基因型分别是XdY、XDXd
    C. 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母亲,也只能传递给女儿
    D. 个体1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所生女儿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1/2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知,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颜色圈放射性强度是菱形的2倍,则图中孕妇甲既含有D基因,也含有d基因,是杂合子 (基因型为XDXd) ;个体1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基因型为XDY;个体2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基因型为XdY;个体3只含有d基因,不含D基因,且放射性强度是菱形的2倍,所以其基因型为XdXd。
    【详解】AB、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个体2的基因型为XdY、个体3的基因型为XdXd,分别是患病男孩、正常丈夫、正常女孩,AB错误;
    C、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只能传递给女儿,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故该致病基因只来自于母亲,也只能传递给女儿,C正确;
    D、个体1的基因型为XDY,其X染色体一定会传给女儿,故所生女儿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概率为1,D错误。
    故选ABD。
    19. 在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将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进而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甲基化引起的变异能遗传给后代,属于基因突变
    B. 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被甲基化有关
    C. 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腺嘌呤配对
    D. 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D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甲基化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
    【详解】A、DNA甲基化并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
    B、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说明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添加了甲基的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C错误;
    D、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使得基因的表达有差异,D错误。
    故选B。
    三、非选择题:
    20. 甲图表示某高等动物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该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中:10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_______,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1~7和_______________,发生基因重组的区间为________、_______。
    (2)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5~6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_条,7~9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____________。
    (3)乙图中导致时期7与13数目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甲图中B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①. 受精作用 ②. 11-13 ③. 1-2 ④. 3-4
    (2) ①. 10 ②. 0
    (3)着丝粒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4) ①. 4
    ②. 3-4(3-5) ③. 次级卵母细胞 ④. 第一极体
    【解析】
    【分析】分析甲图:A细胞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分析乙图:乙图是该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及核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曲线A表示核DNA含量变化曲线,曲线B表示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
    0~9表示减数分裂;10位点表示受精作用;10~16表示有丝分裂。
    【小问1详解】
    乙图中,10处染色体和DNA含量瞬间加倍的原因是发生了受精作用;染色单体从间期染色体复制后出现到着丝粒分裂后消失,图中1和11表示染色体复制完成,7和11表示着丝粒分裂,因此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1~7和11~13;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因此发生基因重组的区间为1~2和3~4。
    【小问2详解】
    图中5-6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该时期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5~6时期染色体数目为10条;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即7~9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对数为0。
    【小问3详解】
    乙图中导致时期7与13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小问4详解】
    甲图中B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甲图中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3~4(3-5);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细胞称为初级卵母细胞,其形成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21. 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和一个家族中患此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甲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①____,②____。
    (2)α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β链的碱基组成为____。
    (3)从图乙可看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属于____性遗传病。
    (4)Ⅱ8基因型是______,Ⅱ6和Ⅱ7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从理论上讲,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___。
    (5)若图甲中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__。
    【答案】(1) ①. DNA复制 ②. 转录
    (2) ①. CAT ②. GUA
    (3) ①. 常 ②. 隐
    (4) ①. BB或Bb ②. 1/8 ③. BB
    (5)不会,因为翻译形成的氨基酸没有变,所以生物性状也不会发生改变
    【解析】
    【分析】甲图中,图中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
    乙图中的Ⅰ3和Ⅰ4正常而他们的女儿Ⅱ9患病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小问1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图中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
    【小问2详解】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判断,α链碱基组成为CAT;根据左边转录过程分析可推知,β链是以α链为模版转录形成的mRNA链,所以β链碱基组成为GUA。
    【小问3详解】
    乙图中的Ⅰ3和Ⅰ4正常而他们的女儿Ⅱ9患病可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小问4详解】
    根据(3)题分析可知,Ⅰ3和Ⅰ4的基因型均为Bb,他们的儿子Ⅱ8表现正常,所以Ⅱ8基因型是BB或Bb;Ⅱ6和Ⅱ7正常,但是其儿子患病,因此二者的基因型都为Bb。Bb×Bb→BB︰Bb︰bb=1︰2︰1,因此,Ⅱ6和Ⅱ7婚后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1/2=1/8;Ⅱ9是患者,基因型为bb,要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BB。
    【小问5详解】
    若图中正常基因片段中CTT突变成CTC,则转录成的信使RNA上的密码子由GAA变成GAG,但两个密码子决定的氨基酸均为谷氨酸,所以生物的性状不变。
    22.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的功能。下图甲表示T2噬菌体某些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④部分的放大。请回答:

    (1)图甲所示过程表示___________,模板为_______________。
    (2)图乙所示过程表示___________,发生场所在__________,图乙中各物质或结构含有核糖的有_________________,图乙所示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图甲中①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填“完全相同”或“不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
    (3)实验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___。

    (4)大肠杆菌细胞中的RNA,其功能有_____________。
    A. 传递遗传信息 B. 作为遗传物质 C. 转运氨基酸 D. 构成核糖体
    (5)科学家在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时,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

    实验中搅拌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搅拌时间应至少大于______min,否则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说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但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仍达到3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的意义是作为对照,如果明显低于100%,则上清液放射性物质32P的含量会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转录 ②. DNA的一条链
    (2) ①. 翻译 ②. 核糖体 ③. mRNA、tRNA、核糖体(rRNA) ④. 不完全相同
    (3)④① (4)ACD
    (5) ①. 使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 ②. 2 ③. 部分噬菌体未侵染进入细菌 ④. 增高
    【解析】
    【分析】中心法则的证内容: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中心法则的后续补充有: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的实验结果直接说明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而不是蛋白质,根据后续子代噬菌体放射性出现的部位可推测,能够在亲子代之间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小问1详解】
    图甲过程中RNA聚合酶在起催化作用,且模板为DNA,因此,该过程为转录过程,转录的模板为DNA分子的一条链。
    【小问2详解】
    图乙所示过程表示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即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图乙代表翻译过程,该过程中的场所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翻译的模板为mRNA,转运氨基酸的工具为tRNA,RNA组成成分中含有核糖,因此图乙中各物质或结构含有核糖的有核糖体、tRNA和mRNA,图乙代表的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发生在RNA之间(A和U、G和C配对),而图甲中①过程为转录过程,该过程发生的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DNA和RNA之间(A和U、G和C、T和A配对),可见这两个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完全相同”。
    【小问3详解】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前者存在于氨基酸的R基,即存在于④中,后者存在于DNA的磷酸①中。
    【小问4详解】
    RNA在细胞中能作为酶,能起催化作用;作为rRNA,能参与组成核糖体;作为mRNA,能作为翻译的模板,传递遗传信息;作为tRNA,能转运氨基酸。即RNA在大肠杆菌细胞也能担负上述功能,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即ACD正确。
    故选ACD。
    【小问5详解】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离,据图分析搅拌时间应至少大于2min,否则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无法充分分离开,因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时,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说明DNA进入细菌,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但上清液中32P的放射性仍达到30%,其原因最可能是部分噬菌体未侵染进入细菌,进而出现在上清液中;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的意义是作为对照,如果明显低于100%,则意味着子代噬菌体从细胞中裂解出来,经过离心、分层进入到上清液中,因而上清液放射性物质32P的含量会上升。
    23. 大肠杆菌DNA呈环状,下图表示其复制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环状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连接____个脱氧核糖,基因的特异性是由____决定。
    (2)复制原点是DNA分子中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该序列中A-T含量很高,有利于DNA复制起始时的解旋,原因是____。
    (3)图中酶1表示____,作用时需要由____直接供能。酶2表示____,它催化DNA子链的延伸。
    (4)大肠杆菌DNA的复制属于 。
    A. 单起点连续复制 B. 单起点半不连续复制
    C. 多起点连续复制 D. 多起点半不连续复制
    (5)科学家为探究DNA的复制方式,利用大肠杆菌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____。
    ②要证明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应记录并比较离心后试管____ (选填“①②”、“②③”或“①②③”)中DNA带的位置。若已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则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增殖三代后,含15N的DNA分子占____%。
    【答案】(1) ①. 2##二##两 ②. 脱氧核苷酸(碱基)排列顺序
    (2)A与T之间的氢键数量少,容易打开
    (3) ①. 解旋酶 ②. ATP(腺苷三磷酸) ③. DNA聚合酶 (4)B
    (5) ①. 同位素标记、密度梯度离心 ②. ①②③ ③. 25
    【解析】
    【分析】1、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小问1详解】
    由DNA的结构可知,链状DNA分子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但环状DNA分子中每个磷酸基连接2个脱氧核糖,游离的磷酸基有0个,其上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
    【小问2详解】
    DNA分子中A-T之间有2个氢键,C-G之间有3个氢键,所以复制原点是DNA分子中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该序列中A-T含量很高,有利于DNA复制起始时的解旋,原因是A与T之间的氢键数量少,容易打开。
    【小问3详解】
    酶1将DNA双链解开,所以酶1是解旋酶,解旋酶作用时需要由ATP直接供能;酶2是DNA聚合酶,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
    小问4详解】
    分析图可知,原核生物DNA复制时只有一个起点,且DNA复制的时,由于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延伸的方向是5'→3',所以是不连续复制,因此大肠杆菌DNA的复制最可能是单起点半不连续复制,B正确。
    故选B。
    【小问5详解】
    科学家运用了同位素标记、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探究DNA的复制方式,记录并比较离心后试管①②③中DNA带的位置,若①中只有重带,②中只有中带,③中有中带和轻带,证明DNA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若已证明DNA是半保留复制,则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增殖三代后,一共得到23=8个DNA分子,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则含15N的DNA分子占2/8=25%。

    24. 果蝇的红眼与紫眼受基因D、d控制,灰体与黑檀体受基因H、h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取A、B两个培养瓶,选取红眼黑檀体雌果蝇和紫眼灰体雄果蝇若干放入A培养瓶中,再选取紫眼灰体雌果蝇和红眼黑檀体雄果蝇若干放入B培养瓶中,分别置于常温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与紫眼是果蝇眼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_______,控制该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填“常”“X”或“Y”)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放入A瓶的红眼黑檀体基因型为______,B瓶内羽化的F1果蝇基因型为_______。
    (3)将A瓶中的F2红眼灰体雄果蝇与B瓶中的F2紫眼灰体雌果蝇移入新的培养瓶内培养,一段时间后,所得后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4)观察发现各代果蝇的翅型均为直翅,但在连续繁殖中偶尔出现一只裂翅雄果蝇。将其与直翅雌果蝇杂交,后代出现若干裂翅与直翅的雌雄果蝇。选用灰体裂翅雌果蝇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杂交,F1果蝇中灰体裂翅194只、灰体直翅203只;选用F1灰体裂翅雌果蝇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杂交,F2果蝇中灰体裂翅164只、黑檀体直翅158只。据此推测,控制翅型的基因与体色的基因的位置关系最可能是______,而F2只出现两种表现型的原因是_______。
    (5)将裂翅雌雄果蝇分成多组杂交,发现其中大多数杂交组合获得的子代中裂翅占2/3,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1) ①. 相对性状 ②. 常 ③.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表型相同(均为红眼)
    (2) ①. DDhh ②. DdHh
    (3)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紫眼灰体∶紫眼黑檀体=16:2:8:1
    (4) ①. 分布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控制裂翅(直翅)和灰体(黑檀体)的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②. F1灰体裂翅雌果蝇产生配子时,控制翅型和体色的基因间没有发生互换
    (5)裂翅基因纯合致死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选取红眼黑檀体雌果蝇和紫眼灰体雄果蝇若干放入1号培养瓶中,再选取紫眼灰体雌果蝇和红眼黑檀体雄果蝇若干放入2号培养瓶中,相当于正反交实验,结果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说明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红眼、灰体为显性。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眼与紫眼是果蝇眼色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属于相对性状;A与B两个培养瓶中的杂交相当于正交与反交,且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即正反交结果相同,判断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小问2详解】
    据题意可知,A培养瓶中红眼♀和紫眼♂果蝇杂交,B培养瓶中紫眼♀和红眼♂果蝇,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说明形成正交和反交,且结果一致,推测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对紫眼为显性;A培养瓶中黑檀体♀和灰体♂果蝇杂交,B培养瓶中灰体♀和黑檀体♂果蝇,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灰体,说明形成正交和反交,且结果一致,推测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又由于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眼色与体色两对相对性状满足自由组合定律,推测A培养瓶中红眼黑檀体雌果蝇的基因型为DDhh,紫眼灰体雄果蝇基因型为ddHH,B培养瓶中紫眼灰体雌果蝇基因型为ddHH,红眼黑檀体雄果蝇基因型为DDhh,F1红眼灰体果蝇基因型为DdHh。
    【小问3详解】
    A瓶中的F1自交,产生F2有9D_H_、3D_hh、3ddH_、1ddhh;同样B瓶中的F1自交,产生F2有9D_H_、3D_hh、3ddH_、1ddhh,将A瓶中的F2红眼灰体雄果蝇与B瓶中的F2紫眼灰体雌果蝇移入新的培养瓶内培养,说明进行自由交配,用配子法可知,A瓶中的F2红眼灰体雄果蝇产生的雄配子为1/9DDHH→1/9DH,2/9DDHh→1/9DH、1/9Dh,2/9DdHH→1/9DH、1/9dH,4/9DdHh→1/9DH、1/9Dh、1/9dH、1/9dh,综合可得共产生雄配子4/9DH、2/9Dh、2/9dH、1/9dh;B瓶中的F2紫眼灰体雌果蝇产生的雄配子为1/3ddHH→1/3dH,2/3ddHh→1/3dH、1/3dh,综合可得共产生雌配子2/3dH、1/3dh。故后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6D_H_(红眼灰体)、2D_hh(红眼黑檀体)、8ddH_(紫眼灰体)、1ddhh(紫眼黑檀体)。
    【小问4详解】
    分析题意,裂翅对直翅为显性,灰体基因与裂翅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黑檀体基因与直翅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满足连锁遗传,观察发现各代果蝇的翅型均为直翅,但在连续繁殖中偶尔出现一只裂翅雄果蝇,由于F1灰体裂翅雌果蝇是双杂合子,减数分裂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互换),产生两种配子,所以F2只出现两种表现型。
    【小问5详解】
    题意分析可知,裂翅对直翅为显性,当亲本都是裂翅(为显性杂合子)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将会发生性状分离,获得的子代中裂翅占2/3,当亲本都是裂翅(为显性纯合子)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将会稳定遗传,获得的子代全部为裂翅。

    相关试卷

    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嘉兴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