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测评B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1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1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1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课后习题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2单元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第1课时物质的量浓度课后习题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2单元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计算课后习题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高中化学专题2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第3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第1课时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原子核的构成课后习题苏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2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2课时 常见物质的检验及性质和变化探究
基础巩固
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C、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NO3溶液
答案:B
解析:S在检验时,要先加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可以确定含有S。
2.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
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
C.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
D.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
答案:B
解析: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故选择B。钠的黄色焰色可掩盖钾的焰色,故无法确定是否含有钾元素,C项错。
3.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
C.某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某溶液生成无色无味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
答案:C
解析:A项,溶液中可能还存在C、S等离子;B项,溶液中可能还存在C、Ag+等离子;D项,溶液中可能还存在HC等离子。
4.只能用焰色反应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NaCl、CuCl2
B.NaCl、Na2CO3
C.Na2CO3、K2CO3
D.NH4Cl、Ba(NO3)2
答案:C
解析:A项,可用NaOH溶液鉴别;B项,可用稀盐酸鉴别;D项,可用稀硫酸或NaOH溶液鉴别。
5.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3种:
检验方法 | 沉淀法 | 显色法 | 气体法 |
含义 |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 |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或灼烧有特殊颜色的火焰 |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N—气体法 B.Cl-—沉淀法
C.Na+—显色法 D.Ca2+—气体法
答案:D
解析:N的检验可用NaOH与其反应产生NH3;Cl-的检验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AgCl;Na+灼烧产生黄色火焰;Ca2+不能反应生成气体,故D项不合理。
6.检验铵盐时,可将少许待测物放入试管中,然后( )。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置于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加入酸溶液观察现象
C.加入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溶液
D.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答案:D
解析:铵盐受热分解生成氨气的同时,往往也会生成酸性气体,如NH4Cl、NH4HCO3等,挥发性酸、不稳定酸的铵盐易分解;铵盐遇酸无明显变化;铵盐与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证明溶液中有OH-,不能证明生成了氨分子;若加热,生成的氨气逸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可说明有氨分子生成。
7.下列有关金属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
B.铝的熔点高于Al2O3的熔点
C.铝既能溶于稀盐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D.铝是活泼金属,不能与碱反应
答案:C
8.某溶液中含有MgSO4和Na2SO4两种溶质,选择适当试剂将溶液中的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或固体分离出来,设计实验流程如下:
(1)欲证明滤液中存在S、C,选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滤液滴加过量的 ,发现有气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可证明S、C均存在。
(2)如何洗涤MgCO3沉淀?
(3)如何检验MgCO3沉淀是否洗涤干净?
答案:(1)稀盐酸 BaCl2(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2)向漏斗中加蒸馏水直至没过沉淀,然后等待液体从漏斗底部流出;重复操作2~3次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稀盐酸和BaCl2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洗净;反之,已洗涤干净(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1)熟悉C、S检验所用的试剂和先后顺序。常用含有H+的酸来检验C,常用含有Ba2+的可溶性钡盐检验S。因C可与Ba2+反应生成BaCO3沉淀,干扰S的检验,故在检验S之前应先检验C,并将其除去。(2)过滤完毕,固体表面总是残留部分母液中的溶质离子,用蒸馏水在原过滤器中冲洗即可。(3)检验沉淀是否洗净时,实际上是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是否含有母液中的溶质离子,此题可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是否含有S达到目的。
9.有一包白色固体,它可能是KCl、K2CO3、KNO3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下列实验: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
②在所得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③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但不完全消失,同时有气泡生成。
根据上述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 ,可能含有的成分是 。
(2)请写出上述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KCl和K2CO3 KNO3 (2)KCl+AgNO3AgCl↓+KNO3,K2CO3+2AgNO3Ag2CO3↓+2KNO3,Ag2CO3+2HNO32AgNO3+H2O+CO2↑
解析:三种物质溶于水均得到无色溶液,且相互之间不反应;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可能含KCl、K2CO3,或两者中的一种;滴加稀硝酸,沉淀量减少说明固体中含有K2CO3,沉淀不完全消失说明固体中含有KCl。
能力提升
1.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 |
C | 灼烧某盐溶液,没有看到紫色火焰 | 说明该溶液一定没有K+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C |
答案:B
解析:A项错,因为不能排除Ag+等离子的干扰。C项错,操作中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来观察,实验结论不可靠。D项错,有可能含有HC等离子。
2.除去NaNO3溶液中的少量NaCl、Ca(NO3)2,所用试剂及其顺序正确的是( )。
A.Na2CO3、AgNO3、HNO3 B.AgNO3、Na2CO3、HCl
C.AgNO3、Na2CO3、HNO3 D.AgNO3、K2CO3、HNO3
答案:C
解析:除杂质时,为了保证杂质被完全除去,所加入的试剂要稍微过量。若先加入过量Na2CO3溶液,再加入AgNO3溶液时会生成Ag2CO3沉淀,过量的AgNO3无法除去,从而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要先加入AgNO3溶液除去NaCl,再加入Na2CO3溶液除去Ca(NO3)2,最后加入HNO3除去过量Na2CO3溶液。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镍丝或铁丝)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NaCl与Na2CO3固体
答案:B
解析: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盐酸可以除去其他元素杂质,且易挥发,不会残留痕迹,B项正确;K的焰色反应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避免钠的焰色对钾的焰色的干扰,钠元素的焰色就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项错误;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NaCl与Na2CO3固体的焰色反应都为黄色,无法利用焰色反应来区分,D项错误。
4.有Na2CO3溶液、AgNO3溶液、BaCl2溶液、HCl溶液及NH4NO3溶液五瓶无标签的溶液,为鉴别它们取4支试管分别装入一种溶液,再向上述4支试管中加入少许剩下的一种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有3支试管中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AgNO3溶液
B.若全部没有明显现象时,则后加入的是NH4NO3溶液
C.若有1支试管中出现气体,2支试管中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HCl溶液
D.若有2支试管中出现沉淀时,则后加入的是BaCl2溶液或Na2CO3溶液
答案:C
5.某水样中可能存在H+、S、Cl-等离子,为检验水样中存在的离子,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不同的实验。
甲同学:取少量溶液先滴加石蕊试液,再加入BaCl2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
乙同学:取少量溶液先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再加入少量NaHCO3粉末。
(1)评价两位同学实验的合理性。甲 (填“合理”或“不合理”,下同);乙 。如不合理,请说明原因 (如合理,此空不填)。
(2)丙同学认为以下做法也能达到实验目的,但要控制试剂的用量:取少量溶液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再加入Ba(OH)2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AgNO3溶液。请说明丙同学如何控制试剂量:
答案:(1)不合理 合理 甲同学加入BaCl2溶液后引入Cl-,干扰Cl-的检验
(2)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不再产生,且溶液红色不褪去
解析:(1)甲同学设计的方案不合理,加入BaCl2溶液时已引入了Cl-,此后再检验Cl-已无意义。
(2)加Ba(OH)2不要过量,保证溶液仍呈酸性为好。否则在碱性条件下后加入的Ag+与OH-反应最终生成灰黑色的Ag2O沉淀,对实验造成干扰。
6.一种溶液中可能含有OH-、Cl-、C、S四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出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向第一支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②向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向第三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显酸性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不产生沉淀。
试判断该溶液中
(1)肯定含有的离子是 ;
(2)肯定没有的离子是 ;
(3)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答案:(1)C、OH- (2)S (3)Cl-
解析:向第一支试管里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应含有OH-;向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至少含有C、S中的一种;向第三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硝酸,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加入稀硝酸使溶液显酸性后,再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含有C,不含S,不能确定是否存在Cl-。
7.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为什么? 。
(2)进行操作①后,如何判断S已除尽,方法是 。
(3)操作②的目的是 ,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再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 。
答案:(1)否,因为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N,后续操作中无法除去 (2)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S已除尽 (3)除去过量的Ba2+ 减少一次过滤操作
解析: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如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钠,解题关键是牢记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易复原。
NaCl、Na2SO4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除去S,但此过程中引入了Ba2+,故需在后续过程中把Ba2+除去,可加入Na2CO3,其中操作①不能改为硝酸钡溶液,因为在后续过程中无法除去N。检验S是否除尽可用以下方法:取滤液的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说明S已除尽。BaSO4、BaCO3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可在这两种物质沉淀完全后进行一次过滤即可。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课时当堂达标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实验室制取 的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第1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第1课时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利用硫酸铜晶体来配制1,0 g,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2 L 1,欲配制500 mL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1课时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