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9245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9245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39245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 ml·L-1·s-1, 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实验高级中学2022-2023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
A. 7种 B. 8种 C. 9种 D. 10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C5H12可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则一氯代物有3+4+1=8种,故选:B。
2. 已知某有机物A的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1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红外光谱可知,A属于芳香烃
B. 由核磁共振氢谱可知,A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C. 若A的分子式为,则其结构简式可能为
D. 由A的核磁共振氢谱可获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有机物含有O,属于烃的衍生物,故A错误;
B.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个峰,说明有5种不同环境的H原子,故B错误;
C.结构简式为时,其有机物结构和等效氢种类符合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故C正确;
D.核磁共振氢谱只能说明氢原子种类,不能获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应该由质谱图获得,故D错误;
答案选C。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烯烃的通式是,所以符合此通式的烃一定是烯烃
B. 下列物质的沸点按由低到高顺序为
C. 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
D. 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2-甲基-3,5-二乙基己烷
【答案】C
【解析】
【详解】A.符合通式的有机物可能是烯烃或环烷烃,故A错误;
B.烷烃的C原子数目越多,沸点越高,如果C的数目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所以沸点大小为,故B错误;
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聚乙烯为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故C正确;
D.没有选取最长碳链为主链,该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2,5-二甲基-3-乙基庚烷,故D错误;
故选:C。
4. 乙酸橙花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图,它含有的官能团有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碳碳双键、酯基(-COOR),只有2种官能团;
故答案B。
5. 反应4A(s)+3B(g) 2C(g)+D(g),经2 min后,B的浓度减少了0.6 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正确表示是
A. 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8 mol·L-1·s-1
B. 在2 min末时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 mol·L-1·min-1
C. 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D. 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相同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A是固体,不能用A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
B.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反应物B来表示是0.3 mol·L-1·min-1,故B错误;
C.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故C正确;
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比都是3:2,故D错误;
故选C。
6. 科学家研究出一种新的催化剂能有效处理汽车尾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温
B. 乙图中温度,纵坐标可代表NO的百分含量
C. 丙图中压强,纵坐标可代表NO的体积分数
D. 丁图中a、b、c三点只有b点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即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于正反应,故甲图中改变的反应条件为升温,A正确;
B.由乙图所示信息可知,T2时反应速率更快,故温度,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而纵坐标所示的数值越小,则纵坐标不可能代表NO的百分含量,B错误;
C.由丙图信息可知,P2时的反应速率更大,故压强,增大压强上述平衡正向移动,而纵坐标所示的数值越大,故纵坐标不可能代表NO的体积分数,C错误;
D.曲线表示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曲线上各点都是平衡点, 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D错误;
故答案为:A。
7. 以NaCl为原料,可制取Na、Na2O2、NaOH和Na2CO3等。Na2CO3,可用侯氏制碱法制取,主要涉及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Na2CO3+CO2↑+H2O
对于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ΔS>0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C. 其他条件相同,增大,H2转化率减小
D. 使用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焓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气体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析,该反应的ΔS p3 > p2 > p1 ②. 4p/9
(4) ①. ④ ②. ③
(5)CO2+H2O+2e-=HCOO-+OH-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CH4(g)+2O2(g)=CO2(g)+2H2O(g) ΔH1=a kJ•mol-1
②CO2(g)+H2(g)=CO(g)+H2O(g) ΔH2=b kJ•mol-1
③2CO(g)+O2(g)=2CO2(g) ΔH3=c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③×2得CO2(g)+CH4(g)2CO(g)+2H2(g)的ΔH4= akJ•mol-1 -2b kJ•mol-1-2c kJ•mol-1=(a-2b-2c)kJ/mol;
【小问2详解】
温度超过250℃,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所以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
【小问3详解】
①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增大,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甲烷转化率降低,由图可知,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4 > p3 > p2 > p1。
②在压强为p4、投料比n(CH4)/n(CO2)为1、950℃的条件下,甲烷的转化率为50%;
X点平衡常数Kp=;
【小问4详解】
若反应CO2(g)+H2(g)CO(g)+H2O(g) ΔH2=+41.17kJ•mol-1 的正、逆反应速率分别可表示为v正=k正c(CO2)•c(H2)、v逆=k逆c(CO)•c(H2O),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k正、k逆都增大,pk减小;反应达到平衡,k正c(CO2)•c(H2)=k逆c(CO)•c(H2O),,正反应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增大,即增大,温度对k正影响更大,①②③④四条斜线中,能表示pk正随T变化关系的是斜线④,能表示pk逆随T变化关系的是斜线③。
【小问5详解】
根据图示,二氧化碳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为甲酸根离子,阴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CO2+H2O+2e-=HCOO-+O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 ml·L-1·s-1, 已知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会泽县实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