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调考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调考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选科调考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中秋月饼的包装盒内常可看到如图所示的脱氧保鲜剂(其主要成分有、铁粉、碳粉、、NaCl),关于其主要成分的分类不包括A.碱 B.单质 C.盐 D.氧化物【答案】A【详解】A.主要成分中不含有碱,A符合题意;B.铁粉和碳粉属于单质,B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和十水合碳酸钠是盐,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硅是氧化物,D不符合题意;故选A。2.某种矿泉水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单位为)为、、、等,则该矿泉水A.不导电 B.能导电 C.是非电解质 D.是电解质【答案】B【详解】矿泉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矿泉水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可以导电。故选B。3.鸡蛋清溶液属于胶体,下列关于鸡蛋清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鸡蛋清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直径约在之间B.用一束光照射鸡蛋清溶液,沿着光线照射的方向观察可看到光亮的通路C.鸡蛋清溶液煮沸后仍然有丁达尔效应D.溶液和胶体是分散系,而浊液不是分散系【答案】A【详解】A.鸡蛋清溶液属于胶体,胶体中胶粒的直径约在之间,A正确;B.要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才可看到光亮的通路,B错误;C.鸡蛋清溶液煮沸后不再是胶体,不具有丁达尔效应,C错误;D.溶液、胶体和浊液都是分散系,D错误;故选A。4.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个CO分子 B.个分子的质量为1.8gC.含有个C原子 D.含有个N原子【答案】B【详解】A.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A未说明温度和压强,A错误;B.个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故其的质量为1.8g,B正确;C.碳酸钙的摩尔质量为100g/mol,含有0,1个C原子,C错误;D.氮气是双原子分子,含有4NA个N原子,D错误;故选B。5.下列化学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是A. B.C. D.【答案】C【详解】A.铜元素和铁元素化合价前后有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氮溶于水涉及到氮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歧化反应,B不符合题意;C.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氧元素化合价前后无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C符合题意;D.次氯酸的分解中氯元素和氧元素化合价前后有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选C。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B.蒸发时,蒸发皿必须放置在垫有石棉网的铁圈上加热C.萃取时,先将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体放出,然后更换烧杯,再将上层液体放出D.过滤时,留在滤纸上面的固体药品一定是不溶于水的,应用大量的水洗涤【答案】A【详解】A.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A正确;B.蒸发时,蒸发皿可直接加热,B错误;C.萃取时,先将分液漏斗的下层液体放出,上层溶液上口倾倒,C错误;D.过滤时,洗涤留在滤纸上面的固体药品应向漏斗中注入蒸馏水直至淹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D错误;故选A。7.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C. D.【答案】C【详解】A.Al2(SO4)3=2Al3++3SO,A错误; B.KClO3=K++ClO,B错误;C.氢氧化钡是强碱,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C正确;D.(NH4)2CO3=2NH4++CO,D错误;故选C。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操作现象结论A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无色溶液的酸碱性溶液变红溶液显酸性B用焰色反应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火焰呈黄色溶液中不含C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D向无色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试纸变蓝溶液中含 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无色溶液的酸碱性,溶液变红,溶液显碱性,A错误;B.用焰色反应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需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才能检验钾离子是否存在,B错误;C.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有硫酸根、亚硫酸根或银离子,C错误;D.向无色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试纸变蓝,则溶液中含铵根离子,D正确;故选D。9.某固体化合物在某温度下受热分解的反应为,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为,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则X的摩尔质量为A. B.C. D.【答案】C【详解】由反应方程式知1molX反应生成4mol气体,根据反应的质量守恒可得,M(x)=,故选C。 二、多选题10.已知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某气体1个分子的质量为a g,1个原子的质量为b g,则该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 B. C. D.【答案】BD【详解】某气体1个分子的质量为a g,1个原子的质量为b g,则该分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另外,1mol某分子的质量为aNAg,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时,摩尔质量和其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则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NA,故选BD。11.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质量为22gB.个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C.同温同压下,质量均为14g的和CO,体积相同,原子数均为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所含原子数为【答案】CD【详解】A.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关,A错误;B.水在标况下是液态的,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B错误;C.氮气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都为28g/mol,则14g的氮气和一氧化碳都是0.5mol,温度压强一样,体积相同,原子数均为NA,C正确;D.在标准状况下,22.4L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mol,氮气和氧气都是双原子分子,所含原子数为2NA,D正确;故选CD。 三、单选题1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现象和结论中错误的是A.将两片打磨过的铝片分别放入3mL 20%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只有盐酸中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能说明铝片只与酸反应不与碱反应B.将铁丝插入装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取出,可以看到铁丝上面有红色附着物,能说明铁比铜更活泼C.分别取2~3mL 3%、6%的双氧水于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等量的粉末,6%的双氧水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快于3%的双氧水,能说明催化剂对浓溶液作用明显D.取2~3mL 15%的双氧水于试管中只有少量气泡产生,如果将试管置于75℃的热水浴中,气泡会明显增多,能说明升高温度反应会加快【答案】A【详解】A.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产生氢气,两溶液都能看到气泡产生,A错误;B.铁丝置换出铜,说明铁比铜更活泼,B正确;C.加入催化剂,溶液浓度大,反应速率快,催化剂对浓溶液作用明显,C正确;D.升高温度反应会加快,D正确;故选A。13.新时尚城市生活的“无土栽培”需要配制植物营养液,已知某植物营养液的配方为0.3molKCl、、和1L水,若以KCl、、和1L水为原料配制这种植物营养液,需三种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mol)分别为A.0.2 0.3 0.1 B.0.1 0.3 0.1C.0.3 0.2 0.1 D.0.3 0.2 0.2【答案】B【详解】以KCl、、和1L水为原料配得相同组成的营养液中各离子物质的量与0.3molKCl、、和1L水的营养液中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同,营养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Zn2+)=0.1mol,n(Cl-)=0.3mol,n(K+)=0.7mol,n(SO)=0.3mol,根据锌离子守恒可知,需要n(ZnCl2)=0.1mol,此时也提供了氯离子0.2mol,再由硫酸根离子守恒得n(K2SO4)=0.3mol,由氯离子守恒,则n(KCl)=0.3mol-0.2mol=0.1mol,所以KCl、K2SO4、ZnCl2的物质的量各是0.1mol、0.3mol、0.1mol。故选B。 四、填空题14.华素片又称西地碘含片,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分子碘,每片含分子碘1.5mg。利用分子分散技术将碘制成分子态西地碘(糊精包裹碘),并含适量薄荷脑等。(1)华素片中含有的活性成分的分子式为_______。(2)三个探究学习小组为研究华素片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甲组同学取2片华素片研细,置于锥形瓶中,加入约10mL蒸馏水溶解,再加入约2mL_______(填标号),溶液变为蓝色,证明含有活性成分。A.酒精 B.NaOH溶液 C.淀粉溶液 D.四氯化碳②乙组同学取2片华素片研细,置于锥形瓶中,加入约10mL蒸馏水溶解,再加入约2mL_______(填标号),溶液分层,且_______层为_______色,证明含有活性成分。A.酒精 B.NaOH溶液 C.淀粉溶液 D.四氯化碳③丙组同学用乙组同样方法验证后,将溶液转入_______,进行_______操作,将两层液体进行分离。(3)你认为丙组同学还应该通过_______操作将活性成分分离出来。【答案】(1)I2(2) C D 下 紫 分液漏斗 分液(3)蒸馏 【解析】(1)华素片又称西地碘含片,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分子碘,故分子式为I2;(2)碘单质与淀粉变蓝;碘单质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在下层且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的颜色是紫色;转入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操作,下层溶液下口放出。(3)对于互溶在一起的液态混合物可以通过沸点的不同采用蒸馏的操作进行分离。15.下表是一种加碘食盐的配料表,回答下列问题:配料表精制海盐、碘酸钾含碘量储藏方法密封避光、防潮使用方法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 (1)碘酸钾和氯化钠在分类上都属于_______,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2)根据含碘盐的使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已知碘酸钾与氯化钠不反应):碘酸钾在受热时易发生_______反应,若产物中有KI,则该反应属于_______(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3)已知电解饱和NaCl溶液可以制取和。,若电解时生成20g NaOH,则同时能得到和的总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L。(4)每千克该加碘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最多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mg。【答案】(1) 盐 214g/mol 0.2mol(2) 分解 氧化还原反应(3)11.2L(4)67.4 【详解】(1)碘酸钾和氯化钠在分类上都属于盐;的摩尔质量为214g/mol,水溶液中KIO3=K++IO,故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2)烹调时待食品熟后加入,因为碘酸钾受热易分解,碘酸钾中碘元素是+5价,碘化钾中碘元素是-1价,前后有价态的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3)电解时生成20g NaOH即0.5mol,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知生成0.5mol混合气体,标况下为11.2L;(4)含碘量最大为40mg/kg,每千克该加碘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最多为40()=67.4mg。16.粗盐提纯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必修课。现有混有、的NaCl固体,某自主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提纯方案,以获取纯净的NaCl固体。(1)操作④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_______,操作①和④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2)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已经达到上述目的:_______。(3)操作③发生的两个反应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方程式)(4)操作⑥的名称为_______,理论上最后得到的纯净NaCl固体质量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5)有同学认为操作②加入的试剂可以换成溶液,你认为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吗?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答案】(1) 漏斗 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2) 除掉硫酸根 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继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经达到目的(3) Ca(HCO3)2+Na2CO3=CaCO3+2NaHCO3 BaCl2+Na2CO3=BaCO3+2NaCl(4) 蒸发 大于(5)可以 【解析】(1)操作④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漏斗,操作①溶解和④过滤都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搅拌,加速溶解、引流。(2)加入足量氯化钡的目的是沉淀硫酸根,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继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经达到目的;(3)过量碳酸钠是为了除碳酸氢钙和第二步加入的过量氯化钡,Ca(HCO3)2+Na2CO3=CaCO3+2NaHCO3,BaCl2+Na2CO3=BaCO3+2NaCl(4)蒸发操作可以让过量的盐酸挥发同时获得氯化钠固体,因除杂的过程中生成过氯化钠,故理论上最后得到的纯净NaCl固体质量大于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5)操作②加入的试剂可以换成溶液,既可以除掉硫酸根还能与碳酸氢钙反应生成碳酸钙,过量的氢氧根后续的盐酸可以中和除去。 五、实验题17.膨松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面坯发起形成多孔组织的,使食品具有松软和酥脆特点的一类物质,其有效物质为。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某膨松剂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①碱石灰是固体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各装置中试剂皆过量。②在加热情况下的产气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1)A中NaOH溶液的作用为_______,E中碱石灰的作用为_______。(2)将一定质量的膨松剂置于B中,B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3)实验时先连接好A、B和C,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连接上D、E;点燃酒精灯开始实验;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应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4)实验结束后称量_______装置的质量差即为膨松剂的产气量。(5)如果取5g膨松剂样品,测得产气量为0.44g,则该膨松剂的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产气体积为_______mL(标准状况下)。【答案】(1)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到D装置被吸收影响实验(2)2NaHCO3Na2CO3+H2O+CO2(3)排干净装置中的空气,排干净生成的二氧化碳,让其全部被吸收;(4)D(5) 224 33.6% 【详解】(1)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到D装置被吸收影响实验;(2)膨松剂的有效物质为,碳酸氢钠热稳定性不好,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2NaHCO3Na2CO3+H2O+CO2;(3)实验时先连接好A、B和C,通入一段时间空气,排干净装置中的空气(CO2),再连接上D、E;点燃酒精灯开始实验;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应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干净生成的二氧化碳,让其全部被吸收,准确测量膨松剂的效果;(4)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膨松剂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5)5g膨松剂样品,测得产气量为0.44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标况下的体积为224mL,根据2NaHCO3Na2CO3+H2O+CO2知5g膨松剂样品中含0.02mol碳酸氢钠,则该膨松剂的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为=33.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调考第二次联考(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碘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治疗肿瘤,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选科调考第三次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保定高一上学期选科调考第二次联考(期中)试题化学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碘元素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治疗肿瘤,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