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可逆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因为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所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应转化为同一种物质。
【详解】A.由于X为固体,其浓度视为常数,故不能用其单位时间浓度变化量表示反应速率,故A不选;
B.v(Z)=0.3mol/(L•s), v(Y)= 32v(Z)=0.45mol/(L⋅s) ;
C.v(Q)=0.1mol/(L•s), v(Y)=3v(Q)=0.3mol/(L⋅s) ;
D.v(Y)=3.6mol/(L•min)=0.06mol/(L•s);
比较以上数据可得出,选项中B反应速率最快;
故选B。
2.足量块状铁与100mL0.01mol·L-1的稀硫酸反应,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采用如下方法中的
①加Na2SO4溶液 ②加KOH固体 ③将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 ④升高温度 ⑤将块状铁改为铁粉
A.①② B.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
【答案】D
【详解】①加Na2SO4溶液,溶液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产生氢气量不变,①错误;
②加KOH固体,氢氧化钾消耗硫酸,硫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产生氢气量减少,②错误;
③将稀硫酸改用98%的浓硫酸,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不产生氢气,③错误;
④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产生氢气量不变,④正确;
⑤将块状铁改为铁粉,固体表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增大,产生氢气量不变,⑤正确;
综上分析,④⑤正确,答案选D。
3.反应C(s)+ H2O(g)CO(g)+ H2(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①升温 ②增加C的量 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 ⑤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 ⑥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②C是固体,增加C的量不影响其浓度,对其反应速率无影响;③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气体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参与反应的气体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⑤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容器体积增大,参与反应的气体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⑥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使体系压强增大,水蒸气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综上所述,选D。
4.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着某一反应,X气体、Y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时,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
C.时,X的反应速率与Y的反应速率相等
D.Y的反应速率:时刻时刻时刻
【答案】B
【详解】A.O~t1时X的物质的量增大了:4mol-2mol=2mol,Y的物质的量减小了:10mol-6mol=4mol,则X为生成物、Y为反应物,Y、X的计量数之比为:4mol:2mol=2:1,t3时反应达到平衡,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Y(g)⇌X(g),A项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t1时X的物质的量为4mol,Y的物质的量为6mol,由于容积相同,则二者的浓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所以Y的浓度是X浓度的=1.5倍,B项正确;
C.t2之后X的物质的量继续增大、Y的物质的量继续减小,说明反应仍然正向进行,X的反应速率与Y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2,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C项错误;
D.Y的浓度在减小,则Y的反应速率:时刻时刻时刻,D项错误;
答案选B。
5.已知:在300 K时,A(g)+B(g)2C(g)+D(s)的化学平衡常数K=4,在该温度下,向1L容器中加入1mol A和1mol B发生反应,下列叙述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
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2a mol C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①③④⑥ B.①② C.③⑤ D.②④⑥
【答案】A
【详解】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消耗速率相等,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A,一定同时消耗2a mol C,和是否平衡无关,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该反应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
④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该反应一定达到了平衡状态;
⑤由于D是固体,所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相等,在恒容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一直不变,所以压强不再变化不能作为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⑥混合气体的密度等于混合气的总质量除以容器的体积,由于D是固体,所以在没有达到平衡前,混合气的总质量在增大,容器体积一定,所以混合气的密度一直在增大,当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可以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①③④⑥,故选A。
【点睛】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可以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物质的量、质量、分数等不再改变来判断。也可以用混合气体的总压强(在恒温恒容下)、混合气体的体积(在恒温恒压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密度等不再改变判断是否平衡,但这些判据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反应,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这些量在没有达到平衡前是变化的,才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的判据。
6.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NO比N2稳定
B.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
C.1molN2(g)和1mol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80kJ
D.1molN2(g)和1molO2(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molNO(g)具有的总能量
【答案】C
【详解】A. N2键能为946kJ/mol,NO键能为632kJ/mol,键能越大,越稳定,则通常情况下,N2比NO稳定,选项A错误;
B. 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反应生成NO需要一定的条件,不能直接生成NO,选项B错误;
C. 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为946kJ/mol+498kJ/mol=1444kJ/mol,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2×632kJ/mol=1264kJ/mol,则1mol N2(g)和1mol 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444-1264)kJ=180kJ,则1mol N2(g)和1mol O2(g)反应吸收的能量为180kJ,选项C正确;
D. 吸收能量为1444kJ/mol,放出的能量为1264kJ/mol,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1mol N2(g)和1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7.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
装置一
装置二
装置三
装置四
部分实验现象
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
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
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
电流从a极流向d极
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b>c>d B.b>c>d>a C.d>a>b>c D.a>b>d>c
【答案】C
【详解】装置一:形成原电池,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加,a极为负极,b极为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b;
装置二:未形成原电池,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c;
装置三:形成原电池,d极溶解,所以d是负极,c极有气体产生,所以c是正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c;
装置四:形成原电池,电流从a极流向d极,a极为正极,d极为负极,所以金属的活动性顺序d>a;
所以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d>a>b>c;
故选:C。
8.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图I水果电池
图II干电池
图III铅蓄电池
图IV氢氧燃料电池
A.图 所示电池中,电子从锌片流出
B.图 所示干电池中石墨作负极
C.图 所示电池为二次电池
D.图 所示电池中正极反应为:
【答案】B
【详解】A.图I水果电池中,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A正确;
B.图II为酸性锌锰干电池,锌为金属,锌作负极,石墨作正极,B错误;
C.图III为铅蓄电池,铅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是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的电池,C正确;
D.图IV为氢氧燃料电池,氢气作负极失电子,氧气作正极得电子,氧气得电子生成氧离子,氧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要找氢结合,而电解质溶液呈酸性,因此正极电极反应式为:,D正确;
答案选B。
9.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球的浮力变化)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
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
【答案】C
【分析】当杠杆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铁球作负极,失电子Fe-2e-=Fe2+,质量减轻,铜球作正极,溶液中铜离子得电子Cu2++2e-=Cu,质量增加,A端低B端高;当杠杆为绝缘体时,不能形成原电池,铁球与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在铁球表面析出铜,使其质量增加,则A端高,B端低。
【详解】A.由分析可知,A错误;
B.由分析可知,B错误;
C.由分析可知,C正确;
D.由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C。
10.下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和反应②均属于氮的固定
B.在反应①和反应②中,均有极性共价键形成
C.在催化剂a、b的作用下,提高了反应速率
D.在催化剂b作用下,氮原子发生了氧化反应
【答案】A
【详解】A.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变为化合态的氮,因此反应①属于氮的固定,反应②不属于氮的固定,故A错误;
B.在反应①有氮氢极性共价键形成,反应②有氮氧极性键形成,故B正确;
C.在催化剂a、b的作用下,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了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在催化剂b作用下,氨气中−3价氮化合价升高变为+2价,因此氮原子发生了氧化反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1.一定条件下,将1.0molCO和1.0mol H2O(g)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Δ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4,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原理综合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有关乙醇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