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训练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情景默写,名著阅读,文言文阅读,非选择类,选择类,选择题,微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训练卷
一、情景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时,在春天到来之际,人们总是沐浴祈雨,冀望一年的风调雨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也为我们描绘过这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以消除弟子顾虑,让弟子们畅所欲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称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就能取得“__________,__________”的成效,被孔子批评毫不谦让。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认为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他可以用三年时间达到富民的目的。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理想社会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下,成年人带几个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和谐的社会里。
二、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2)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4)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
(5)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论语•子张》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不可以不弘毅 弘:弘大
B.死而后已 已:停止
C.而耻恶衣恶食者 耻:耻辱
D.士而怀居 怀:留恋
4.上述材料中,孔子对“士”提出了哪些要求?请简要概括。
5.上述材料中,孔子认为士要“志于道”“见危致命”,即积极出仕。但在《论语•泰伯》中孔子又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请结合《论语》谈谈你的认识。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节选自《论语·公冶长篇》)
孔子在谈到他的志向时,实际上描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有人认为,这个理想的社会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所描绘的“暮春郊游图”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请你为这个观点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论语》三则,完成试题。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义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7.根据以上材料写出四个成语。
8.请概括上面《论语》章句中孔子及其弟子对“仁”的见解,并选择其中一则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你的启发。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②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子路和孔子的对话。
9.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子路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材料②中“畔”的意思____________。
10.请结合两段材料,谈谈孔子和子路的相处之道。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材料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庄子·人间世》
材料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材料四:“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
——《庄子·人间世》
11.请结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分析韩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12.请指出材料四蕴含的成语,并分析其是如何体现材料二的观点的。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
13.第一则材料阐明 是仁爱的基础,“君子务本”中“务”的意思是
14.请分析两则材料中对“孝悌”认知的异同。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①。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②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③也。”
夫子哂④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⑤,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⑥。”
子曰:“何伤⑦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⑧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节选自《论语集解》)
【注】①子路,姓仲,名由。曾皙,名点。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侍坐:陪侍长者闲坐。②居:闲居,指平时在家的时候。③方:道,指是非准则。④哂:笑。⑤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⑥撰:指为政的才能。⑦何伤:何妨。⑧与:赞成。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B.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庙是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古代届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
B.“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文中这也是公西华的谦词。
C.莫春也称季春,即阴历三月。一年分四季,一季分为三个月,依次为季、孟、仲。
D.冠者指成年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一般在宗庙内由氏族长辈主持加冠。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始交代了谈话的内容与方式,四位弟子环坐在孔子身旁,孔子最先发话,启发大家各言其志,起到了打消顾虑、缓和紧张气氛的作用,既符合孔子作为师长的身份,又表现了孔子随和的性格特征。
B.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相一致。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有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
C.子路谦虚不够、自信有余的态度引起了孔子的微笑。这微笑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表现了孔子的豁达态度。
D.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
18.翻译下列句子。
(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子路率尔而对曰(2)风乎舞雩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1.在曾皙述志之后,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
22.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________的政治主张和他们师生之间________的情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雍也》三十)
②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颜渊》二十二)
③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二十六)
④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公冶长》十)
⑤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十九)
⑥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雍也》二十)
2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举直错诸枉 错:错误
B.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怀:使……怀念
C.于予与何诛 诛:除去
D.非不说子之道 说:宣扬
24.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B.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C.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D.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25.下列对选文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可以做到“仁”。这些都属于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
B.在《公冶长》中,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颜渊的立场是不反对行善,这是最基本的仁德。
C.宰予白天睡觉,孔子对他大加非难,说明发愤进取的孔子对学习懒惰的学生强烈不满。孔子根据这件事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D.在《述而》中,孔子自述其心态,他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②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四、非选择类
27.翻译下面句子。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如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
宗庙之事,如会同 ( ) 逝者如斯夫 ( )
固不如也 ( )
29.古今异义。
①所见无非牛者
古义: 今义:
②)依乎天理
古义: 今义:
③)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 今义:
④视为止,行为迟
古义: 今义:
⑤因其固然
古义: 今义:
3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
①无以,则王乎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④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⑤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⑥危士臣
⑦朝秦楚
⑧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⑨从而刑之
⑩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选择类
31.下列各项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侍:侍奉
B.居则曰 居:平时
C.如或知尔 知:了解
D.以吾一日长乎尔 长:成长
32.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C.唯赤则非邦也与 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3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端章甫,感为小相焉。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风乎舞雩,咏而归。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为国以礼
A.加之以师旅 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 D.毋吾以也
35.下列各句中“尔”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如或知尔
C.子路率尔而对曰 D.尔何如
3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春秋时期,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B.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祭祀在古代是大事。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C.冠者,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人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童子,少年,均指不到20岁的人。
D.小相,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
六、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泳的起源虽无法考证,但我们可以略为窥探。在战国时代,游泳运动( )。《论语》中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记述,大意为鲁人沂水游泳后迎风歌唱。有的史料记载,在一些地方,婴儿刚降世,便需要学习游泳的技能。那远古时候,人们怎样渡过宽阔的河流呢?据《事物纪原》记载显示:“燧人以匏济水。”燧人氏是第一位华夏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祖先,人们把抓着葫芦过河这种创举算在他的身上,按照古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拜情结来看,倒也是( )的。“匏”,就是葫芦之类的飘浮工具,《庄子》中有载,“今子有五石之匏,何不虑以为樽而浮于江湖”,说明当时这样的“装备”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了。
类似于这种借简易的“救生圈”泅渡,在急流之中是行不通的,环境是促使人们提高游泳能力的一个条件,在中国,水网( ),仅《水经注》记载的大小水道应有一千二百余条,我们的老祖宗学习游泳的环境可谓是得天独厚。
(取材于煮酒君《中国古代的游泳运动》)
37.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崭露头角 无可厚非 交错
B.蔚然成风 无可厚非 密布
C.蔚然成风 毋庸置疑 交错
D.崭露头角 毋庸置疑 密布
38.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据《事物纪原》记载:“燧人以匏济水。”燧人氏是华夏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B.据《事物纪原》记载:“燧人以匏济水。”燧人氏是第一位华夏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祖先
C.据《事物纪原》记载显示:“燧人以匏济水。”燧人氏是华夏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D.据《事物纪原》记载显示:“燧人以匏济水。”燧人氏是第一位华夏有文字记载、可以考证的祖先
39.下列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选自《论语·先进》篇,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B.“燧人以匏济水”中的“匏”和苏轼在《赤壁赋》中的“举匏樽以相属”的“匏”不是同一种器物。
C.《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
D.《水经注》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著作。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七、微写作
4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志向远大的人和愿望渺小的人,圆梦后的幸福感会一样吗?
请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某一弟子支持者的身份回答这一问题,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1.浴乎沂 风乎舞雩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2.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方六七十 如五六十 莫春者 春服既成
3.C 4.理想远大、追求仁德、需要持之以恒地坚守、不过高追求物质、见危致命、见得思义、杀身成仁、守礼要遵从本心。(写出5点即可) 5.示例1:孔子一生志道而行,出仕是孔子行道的手段,孔子积极赞同出仕。孔子一生“再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商周,困于陈蔡”,仕途之路备受艰辛,却矢志不渝,从未主动放弃进取,“杀身以成仁”即便身死,孔子不改初衷。这反映了他一生的心愿,这便是以道自任,心怀天下,哪怕是付出生命也在所不辞。
示例2:极力追求入仕的孔子,因长期颠沛流离,不时流露出归隐的想法,他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国无道,隐之可也“。他虽对曾皙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闲逸自在愿望深表赞许。但他偶遇接舆,听到接舆规劝:“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深有感触,此后竟归隐鲁国,不复出仕。临终孔子还慨叹“莫我知也夫!”
示例3:孔子的出仕观应为“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孔子秉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积极出仕,但多年的奔波,多次的碰壁,让他心灰意冷,“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可见孔子并不拘泥于必仕必隐,不变的是志于道,可变的是通达于道的形式。依据孔子之见,士人的仕与隐唯“道”是依,入仕从政还是不仕而隐可迎“道”而解。
6.孔子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使老年人得以安逸,朋友相互信任,年轻人得以爱护和关怀。曾皙所描绘的“暮春郊游图”是太平盛世的图景,是礼治的结果,与孔子的“仁政”“教化”的主张相符。他们都描绘了一个和谐的大同社会,本质上都主张“礼治”“仁政”“教化”,所以本质上是相同的。
7.推己及人 能近取譬 杀身成仁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8.能够推己及人是实现仁的途径;践行“仁”需要牺牲精神;士应当以“仁”为己任,坚持远大理想,坚定信仰。
9.直率 通“叛”,反叛、发动叛乱 10.孔子和子路亦师亦友,两人相处时和谐平等,讲究民主。
11.韩愈因上书《论佛骨表》反对唐宪宗拜迎佛骨这一迷信举动,被贬遥远的潮州,明知此举不能成功,但依然不改初衷,不肯珍惜自己年老的生命,宁可葬身瘴江之边。 12.螳臂当车(螳臂挡车)明知道不能胜任,就不要强求,庄子是让我们明白自身的局限性,要顺势而为。而螳螂却高举双臂,妄图阻挡车轮的前进,从反面论证了“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的观点。
13.孝悌;致力,从事 14.①这两则材料,都体现出儒家对孝悌的认知,那就是孝顺双亲、尊敬兄长。②不同的是:孔子认为,推行仁道必须从孝悌入手,遵从孝悌,就不会冒犯父兄,更不会犯上作乱。孟子认为,“仁”和“义”是人不必通过学习和思考就具有的“良知”“良能”。孟子则从性善的角度提出,人人固有的是良心和本心,自然而然会做到爱亲敬兄,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15.C 16.C 17.D 18.(1)这种说法与拿刀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3)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家。
19.(1)轻率急忙的样子 (2)吹吹风 20.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我陪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 21.因为曾皙的话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和谐自由的生活图景,是太平盛世的社会景象,这正是孔子不辞辛劳、四处游说、为之奋斗的理想。孔子的称赞既是对曾皙言志的赞许,也表现了孔子对曾皙所勾画的理想境界的无比向往。 22.为国以礼 促膝谈心、亲密无间
23.B 24.D 25.B 26.①孔子说:“为什么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皮袍和我的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感到遗憾。”
②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得忘记忧愁,不知道自己的老年快要来到,如此而已。
27.(1)朴实多于文采就会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就会虚浮。
(2)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都会称赞你的仁德。
(3)见到贤能的人就要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有没有和他一样的误)。
28. 如果 至于 或者 如同、像 比、比得上
29.①古义:没有不是。今义:只;不外乎。②古义:生理上的天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③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④古义:动作因此。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⑤古义:本来(的结构)。今义: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30.①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③形容词作动词,远离。④形容词作名词,视力。⑤第一个老、幼,形容词作动词,敬爱;爱护。第二个老、幼,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幼儿。⑥使动用法,使……处于险境。⑦使动用法,使……朝见。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势力、大的势力、少的一方、多的一方、弱小的力量、强大的力量。⑨名词作动词,用刑法处置。⑩名词作动词,穿。
31.D
32.C
33.B
34.A
35.C
36.C
37.B
38.A
39.C
40.(示例)(子路支持者)志当存高远,远大的志向不但能成就自我也能惠及他人。要实现远大志向必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这样的人圆梦后才能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会因为对社会的贡献而得到旁人的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精品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活动课标分析,教材分析,活动背景分析,【活动学习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子路,评价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随堂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混合默写,名著阅读,语言表达,选择类,文言文阅读,小阅读-课内,古代诗歌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选择类,名著阅读,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