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市区期末调研真题试卷(有答案)
(期末真题精编)2023年江苏南通五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真题精编)2023年江苏南通五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一(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6,下列书写有错误的一组词语是,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南通五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答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2023.06 一.根据拼音,书写汉字,注意写得正确、美观。(8分)ㅤ 小明从小学习wǔ术,长年坚持duàn liàn身体,是个shuāi jiāo高手。每次参加比赛,只要他往台上一站那神shèng不可 qīn fàn的派头,都令对手sù然起 jìng。他动作shú liàn,手 jí眼快,常用绝活一招制胜,赢得评委由 zhōng的zàn xǔ。二、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15分) 1.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A.喧哗huá B.供养ɡònɡ C.血泊 pō D.大喝一声 hē ( ) (2)A.污秽huì B.肥膘biāo C.踌躇 chóu D.拖男挈女 qì ( ) (3)A.澄明 chénɡ B.秉性 bǐnɡ C.矜持 jīnɡ D.一望无垠yín ( )(4)A.憎恶 zènɡ B.手腕wàn C.桅杆 wéi D.风光旖旎.nǐ ( ) 2.下列书写有错误的一组词语是( )。 (1分)A.寻思 蜻蜓 出谋划策 B.飞驰 慈祥 养尊处优 C.纽扣 锻炼 眼急手快 D.由衷 妒忌 抓耳挠腮 3.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1分)A.榜文(官府揭示的公告) B.吾矛之利(锐利) C.孔君平诣其父(拜访) D.忽作玻璃碎地声(一种质地硬而脆的透明合成物体) 4.下列词语中的“然”字,与其他三个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1分)A.肃然起敬 B. 不以为然 C.焕然一新 D.悠然自得 5.用下面每组里的形声字依次填空,恰当的是( )。 (1分)一个月没有下雨了,天气异常干______,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驱走了我内心的烦_______, 就连外面此起彼伏的汽车 音也显得不那么难听了。A.噪 燥 躁 B.燥 噪 躁 C.燥 躁 噪 D. 噪 躁 燥6.下列句子中,带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1分)A.王大叔神机妙算,识破了敌人的诡计。 B.老师一针见血,几句话就将这次比赛失败的原因讲得清清楚楚。 C.家乡发展日新月异,道路纵横交错.,交通非常便利。 D.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景色优美,是一个天造地设的好地方。 7.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骨文是刻在龟甲上的文字,主要在战国时期使用。 B.在汉字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字体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五种字体最为典型。 C.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 D.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象形意味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 8.下列关于口语交际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我们向大人了解他们的童年之前,可以列出问题清单,问题清单要尽可能从多个方面提问,不能只围绕一个话题提问。 B.表演课本剧时,不可以把课文中叙述的语言改为人物的对话,要忠于原作。 C.讲解员讲解前先确定要讲解什么,再搜集相关的资料,根据了解的信息列个提纲,不能根据听众的反应调整讲解的内容。 D.给别人讲笑话时,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蓝天下,绿色的大草原一碧千里。 B.努力学习,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节日到了,社区的工作人员上门亲切慰问孤寡老人。 D.儿童节前后,围绕“红领巾心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0.下面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爸爸的生日蛋糕上写着“不惑之年 生日快乐”,今天是爸爸四十岁生日。 B.古文停顿很重要,“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应这样停 顿。 C.写研究报告之前,我们要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D.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词句段运用。(7分) 1.选择自己学过的一个四字词的情景,照样子写一写。(2分)例:久别重逢——妈妈在机场等着,很快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她激动地跑了过去,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好像时间回到了几年前。选( ) 2.选择一个情景,先补充横线上的内容,再照样子写出其动、静之美。(3分)例: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暴雨 _________ _________ 晚霞 月亮 _________选( ) 3.本学期学习了写形形色色的人,请你运用新学的写人方法,照样子用两三句话具体表现一个人的特点。(2分)例:小弟弟特别喜欢吃肉。每次只要一看到肉,就吵着闹着要吃肉,然后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那样子可有滋味了!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共 8 分,每空0.5 分) 1.诗中有深情。 爱祖国:《从军行》中戍边将士“ , ”的豪情壮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 , ”的殷切期盼都是对祖国的爱。 爱儿童:范成大笔下“童孙未解供耕织, ”中那个天真可爱的乡村孩子,雷震笔下“ , ”中悠闲自在的小牧童,都是惹人喜爱的。 爱自然:宋代诗人翁卷《乡村四月》一诗中“ , ” 一句让我们看到明丽动人的夏日景象。 2.文字有风景。《威尼斯小艇》展现了水城威尼斯独特的城市风光, 的小艇是水城独有的标志;《牧场之国》描写了 的荷兰风光,让我们认识了真正的荷兰;《金字塔》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向我们介绍了 的埃及金字塔。(填特点) 3. 古人有智慧。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 , ”“ ,小人长戚戚”;《孟子》中写道:“恻隐之心, ”; 《朱子语类》中讲:“人有耻,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6分) (一)非连续性文体阅读(6分)材料一:某小学学生使用网络新词的调查统计表调查年级及人数经常使用偶尔使用从不使用一、二年级(100 人)10 人25 人65 人三、四年级(100 人)65 人19 人16 人五、六年级(100 人)89 人11 人0 人材料二:由于时代的不同,人类的语言也日渐丰富,网络新词也快速席卷校园,它正如一场新的“文化大爆炸”一般, 在校园中“炸”开了。像“锦鲤”“官宣”“逆袭”等网络新词,许多学生口中时常说着,作文里偶尔用着,俨然成为校园里的又一“时尚”。1.阅读材料一,请用简洁的语言全面地总结一下你的发现: (2分)2.关于材料二中网络新词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只要与勤奋相伴,每个人都能收获生活的锦鲤。B.《泰州日报》官宣了:“4月23日胡瑗读书节开幕。”C.夺冠呼声最高的足球队果然逆袭成功,获得了冠军。D.欢迎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献出一份爱,传递正能量。3.如果不说网络新词,别人会说你“老土”;如果老说网络新词,别人会说你“忘本”。面对网络新词,作为小学生的你如何看待?写写自己的看法。(2分) (二)鲸落——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①2020年4月,中国“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完成本年度的首次科考任务,并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鲸落,这也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②但你知道吗?鲸落其实是一个很残忍又悲壮的过程。当一只鲸鱼预感到自己快死亡的时候,它会悄悄寻一片深海域,然后孤独地等待最后时刻的到来。等到气息消绝之后,鲸鱼巨大的身体便会沉落到漆黑的深海。而此刻,那些聚集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便会蜂拥而至,疯狂吞食鲸尸。从鲸鱼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到巨大的身体被分食干净,大概需要4-24个月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除了早就守候在鲸鱼旁边的海洋生物外,还会有成千上万只海洋生物被鲸鱼血肉的腥味吸引过来,等到它身上90%的皮肉被消解之后,这群嗅着味道来的海洋生物才慢慢散去。但这还只是开始,在这些海洋生物离开之后,一些体型较小的甲壳类生物便会在鲸尸上安家落户,接着啃食鲸尸上残余的软组织,它们会在鲸尸上停留大约两年的时间。尽管鲸尸的最后一丝血肉也被蚕食干净了,但鲸落的过程还远远没有结束;等甲壳类生物离开之后,食腐蠕虫和厌氧细菌开始进入鲸骨中,分解并吸食其中丰富的脂类,它们要在鲸骨中生活50到100年。这样,在鲸骨中的养料被吸食殆尽后,鲸鱼的残骸便在海底逐渐化作礁岩,成为一些海洋生物的寄居场所,这场盛大且漫长的仪式才算画上了句号。③所以,鲸落不仅指死掉的鲸鱼缓缓沉入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还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据不完全统计,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至少有43个种类的13490个生物体都是依靠鲸落而生。鲸尸从海平面沉落至深海,然后在长达上百年的被分食、分解的过程中,成为海洋里最温暖的绿洲,给贫瘠的深海带来了巨大的养分,就像《禅定荒野》里面说的那样,“鲸落海底,哺暗界众生十五年”。④一鲸落,万物生,这才是鲸落真正的样子,美丽又残忍,残忍却包容。生于天地,死于天地,最后赠与自然。它给漆黑冰冷的海底带来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___________,它________了深海上百种无脊椎生物,___________这片养育了自己的海洋。鲸落,是一只鲸鱼最后一次拥抱大海的方式。 (有删改)1. 请仔细阅读短文第②自然段,梳理鲸落的相关信息,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 蚕食鲸尸的生物蚕食鲸尸的部位蚕食鲸尸的时长海洋生物________大概4-24个月_________残余软组织_________食腐蠕虫和厌氧细菌________50到100年2. 短文第④自然段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繁荣 供养 反哺 B. 繁华 养育 反哺C. 繁华 供养 哺育 D. 繁荣 养育 哺育3.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错误的涂×。(4分) (1)短文主要介绍了鲸落的过程以及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意义。( )(2)第一自然段中“重要的成果”是指中国“深海勇士”载人潜水器完成本年度的首次科考任务。( )(3)“鲸落不仅指死掉的鲸鱼缓缓沉人海底,不断被分食、分解的漫长过程,还指深海中依赖鲸鱼尸体中所含的有机质而生存的底栖生态系统。”这句话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鲸的赞美与钦佩之情。( )(三)红树林(12分) 我爱森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我留下许多绿色的梦,但我从没想到在大海里也有 这梦幻般的森林。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海上森林——红树林。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初春,我在海南岛琼山碰到海上奇观。A 正是涨潮的时候,一片 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一会儿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 天地。B 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盘根错节,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硕大的树冠。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联织成一张绿色的网。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逸出淡淡的幽香。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使我陶醉了, 我好像在梦中走进了龙宫的大花园。 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这响声是告诉人 们,一棵新的小红树降生了。”因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点。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才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去破土而生。就算被海水冲走,也能在海水中漂流上两三个月,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 红树林和北国沙漠中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它既不 要肥沃的土质,又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脊.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带来的自然灾害。 1.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盘根错节: 。 贫瘠不毛: 。2. 这篇文章围绕“红树林”先总写红树林是大海里梦幻般的森林,二、三自然段按照 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红树林的 ,第四自然段又接着介绍了红树的 ,最后赞颂了红树林的 。(3分) 3.认真读读文中 A、B 两处语句,再前后比较一下,A 处画线句子采用了 描写,B 处画线句子采用了 描写。其中,我最喜欢 处的描写,因为 (3分)4.结合文章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开头写长白山的茫茫林海是为了和红树林进行对比,表现红树林比茫茫林海更让作者喜爱。 B. 第三自然段从颜色、形态、香味等几个方面向我们具体介绍了近赏红树林时的发现。 C. 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海南琼山的海上奇观——红树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D. “因为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特点。”这句中“胎生”上引号的作用是表示特殊含义。 5.本文采用“借物喻人”的写法,表面上写的是树,实际上歌颂了什么样的人呢?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用几句话向大家介绍介绍。(2分 ) 六、表达与书写“活力精彩新省运,强富美高新江苏”。校园里也彰显着同学们的活力。活力是运动会赛场上,生龙活虎的蓬勃画卷;活力是校园活动中,精彩纷呈的各类比赛;活力是课堂上,让人激动的精彩画面……请以“充满活力的 ”为题,选择典型事例,突出“活力”主题,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武 锻 炼 摔 跤 圣 侵 犯 肃 敬 熟 练 疾 衷 赞 许二、1.(1)D(2)D(3)C(4)A 2.C 3.D 4.B 5.C 6.D 7.A 8.D 9.C 10.B 三、1.兴高采烈 我得知舞蹈比赛得了全校第一名,内心激动无比,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恨不得马上冲回家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2.过后 雨后的 升起 暴雨过后电闪雷鸣消失了,雨声渐渐地变小,最后停止了。经历了暴雨冲洗的森林变得安静了,只有几只小鸟忽飞忽落。3.我的弟弟非常的调皮,我姥姥的腿又一瘸一拐的,走路非常不方便,但我的弟弟还是很调皮:跑过来,又跑过去,偶尔又撞我姥姥一下。四、 1. 爱祖国: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 一年。 爱儿童:也傍桑阴学种瓜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爱自然: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2. 又窄又小(操纵自如) 幽静(美丽、悠然寂静) 雄伟壮丽(不可思议) 本题答案不唯一,符合课文内容即可。 3. 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 仁之端也 则能有所不为 五、(一)1.(答案不唯一)某小学学生使用网络新词的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多2.C3.(答案不唯一)示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与时俱进,既要接受新事物,又要发扬优良传统。(二)1.①身体 ②甲壳类生物 ③大约两年 ④鲸骨中的脂类 2. A 3. ①√ ②× ③√ ④ √(三)1. 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4 分) 盘根错节:指树根弯曲,枝节交错。 贫瘠不毛:土地不肥沃,不生长草木庄稼。 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2. 从远到近 样子 繁殖 精神3. 动态 静态 第四格要结合相关的语句内容写出动静态描写的作用及景物的特点。(前三格一格0.5分,第四格 1.5分。) 示例: 我最喜欢 A 处的描写,因为这句话写出涨潮时红树林在海浪中浮荡,退潮时 又随着海风不断摇曳的动态之美,表现红树林的茂盛之态。 我最喜欢 B 处的描写,因为作者在近赏红树林时,抓住红树林的树干、树冠 进行静态描写,写出红树林蓬勃生长之态,凸显了红树林的茂盛、美好与生机勃 勃。 4. A 5. 不求索取、默默奉献。联系生活恰当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真题精编)2023年江苏南通三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一(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积月累,读文答题,根据提示填写诗句,交际与实践.,读书交流,习作(27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真题精编)2023年江苏南通三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二(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积月累,读文答题,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真题精编)2023年江苏南通五年级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二(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6,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 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