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导学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导学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导学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导学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导学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年高中化学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2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_电池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导学案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共16页。
    第2节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知识回顾:原电池及其构成条件1.原电池: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称为原电池。2.构成条件(1)能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2)由较活泼的金属和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做电极。(3)两电极均与电解质溶液接触。(4)两电极由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形成闭合回路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1.铜锌原电池 实验设计实验现象铜片上析出红色金属,锌片逐渐溶解,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实验结论化学能可以转化为能,形成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Zn-2e===Zn2+正极:Cu2++2e===Cu总反应:Zn+Cu2+===Zn2++Cu   2.有盐桥的铜锌原电池实验装置实验操作用盐桥将置有锌片的ZnSO4溶液和置有铜片的CuSO4溶液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在中间串联一个检流计,观察现象;取出盐桥,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左边烧杯中的锌片逐渐溶解,右边烧杯中的铜片上有红色金属析出,检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取出盐桥,检流计的指针不再偏转,铜片上不再有红色金属析出,锌片也不再溶解实验结论通过盐桥的连接,构成了原电池;取出盐桥后,不能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Zn+CuSO4===ZnSO4+Cu 3.原电池的电极负极:电子流出——活动性较强——发生氧化反应;正极:电子流入——活动性较弱——发生还原反应。4.电极反应在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两个电极上分别进行的。一个电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变化,另一个电极上发生获得电子的变化,分别相当于氧化还原反应的一半,这种反应常称为半反应。在电极上进行的半反应叫作电极反应5.电极反应式:用来表示电极上物质的变化以及电子转移情况的式子叫作电极反应式。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两极必须是两种不同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工作时总是负极溶解,正极上有物质析出D.原电池的正极是还原剂,总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此被还原答案 B2.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答案 C解析 原电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3.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是(  )答案 C解析 BD项中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之间不发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A项不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C项中Cu与HNO3反应能构成原电池4.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KNO3-琼脂的U形管)构成一个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正极反应式为Ag+e===Ag 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的总反应相同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盐桥构成一个原电池Cu做负极Ag做正极其电极反应分别为负极:Cu-2e===Cu2+正极:2Ag+2e===2Ag盐桥起到了传导离子形成闭合回路的作用电子的流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反因此C正确5. 铜锌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答案 C解析 Zn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负极发生的反应为:Zn-2e===Zn2+,正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而该交换膜是阳离子交换膜,因此Zn2+由甲池交换到乙池,故甲池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几乎不变,B、D错误,C正确。6.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动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B.a是正极,b是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流向b极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答案 B解析 电极a、b与电解质溶液稀H2SO4组成原电池。因活动性a>b(碳棒),所以a为电池的负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a(负)极:a-ne===an(氧化反应)b(正)极:nHne===H2↑(还原反应)由于正极消耗H,溶液中c(H)减小pH增大在外电路中电子由a极流出经检流计流向b极探究 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原电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把一个释放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一个原电池。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成为两个“半反应”,通过电极和导线将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如铜锌原电池:Zn+Cu2+===Zn2++Cu2.设计原电池的基本思路 设计思路实例以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2FeCl3+Cu===2FeCl2+CuCl2把氧化还原反应分解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从而确定电极反应氧化反应(负极):Cu-2e===Cu2+还原反应(正极):2Fe3++2e===2Fe2+以两极反应为原理,确定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负极铜和CuCl2溶液正极碳(或铂)和FeCl3溶液画出示意图 1.盐桥的作用(1)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2)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开来进行如图中Cu2+只能在铜片获得电子提高了能量转化率(3)通过盐桥中离子的移动维持两池中电荷的平衡使电池反应持续进行2.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原电池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来设计原电池先由电池反应写出电极反应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拆:还原剂-ne===氧化产物;氧化剂+ne===还原产物)然后确定电极材料再确定电解质溶液最后形成闭合回路构成原电池说明:设计原电池时若氧化还原反应中无明显的电解质溶液可用水做电解质但为了增强其导电能力往往加入强碱或强酸如燃料电池中一般可加入KOH或H2SO4增强溶液的导电能力(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如在Zn与稀硫酸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Zn能置换出少量Cu在溶液中ZnCu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可以加快产生H2的速率(3)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如金属a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若金属b上有气泡产生根据原电池原理可判断b为正极金属活动性a>b1.如下图所示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②③④ B.②④⑥C.④⑥ D.⑤⑥答案 C解析 中缺少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中ZnCu未用导线连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中ZnCu接触但酒精是非电解质不能导电不能构成原电池;中ZnCu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能发生原电池反应构成原电池;中稀硫酸分装在两个容器中没有形成闭合电路不能构成原电池;中两容器用盐桥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能发生原电池反应构成原电池2.(1)1780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在用银质手术刀触碰放在铁盘上的青蛙时,无意间发现青蛙腿部肌肉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动物体内存在“生物电”。结合你所学的知识模拟该过程,下列触碰铁盘上的青蛙时青蛙腿部肌肉不会产生抽搐的手术刀的材质是________(填字母)。a.铝  b.玻璃  c.银  d.铁(2)1799年,伏打仔细研究了伽伐尼的发现,以含食盐水的湿抹布,夹在银和锌的圆形板中间,堆积成圆柱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电池——伏打电池。将洁净的金属片A、B、D、E分别放置在浸有盐溶液的滤纸(滤纸置于铜片上)上面并压紧(如图所示)。在每次实验时,记录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方向(电压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一致)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金属电压表偏转方向电压(V)AA→Cu+0.78BCu→B-0.15DD→Cu+1.35EE→Cu+0.30已知:构成两电极的金属其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请依据表中数据判断:金属________是最强的还原剂;金属________一定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3)1836年,英国科学家丹尼尔对伏打电池进行改进,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稳定电流的电池,丹尼尔电池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池被制造出来。请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使它的正极反应为Fe3++e===Fe2+,在下面方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装置图并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答案 (1)bd (2)D B(3)Cu2++2e===Cu Zn-2e===Zn2+(4)(合理即可)解析 (1)形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必须是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能导电的非金属铁电极和铁盘材料相同玻璃不导电均不能形成原电池所以当用铁或玻璃材质的手术刀触碰铁盘上的青蛙时青蛙腿部肌肉不会产生抽搐(2)A-Cu连接时电子从A→Cu所以A的还原性大于铜;B-Cu连接时电子从Cu→B所以铜的还原性大于B;D-Cu连接时电子从D→Cu所以D的还原性大于铜;E-Cu连接时电子从E→Cu所以E的还原性大于铜根据题中信息和原电池原理电子流出的一极是原电池的负极是相对活泼的金属所在的一极所以ADE都比Cu活泼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示数越大所以金属D最活泼而金属活动性比Cu差的是金属B即金属B一定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3)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做负极铜做正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4)正极反应为Fe3++e===Fe2+说明电解质溶液是可溶性的铁盐负极为能和铁离子反应的金属正极为不如负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材料所以负极可以用铜正极为碳(1)构成原电池的前提条件原电池总反应为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这是原电池反应的本质。原电池中,电极材料可能与电解质反应,也可能与电解质不反应。(2)电荷的转移路径原电池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在外电路,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在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从而产生电流。形成闭合回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电极直接接触等。本课小结 课时作业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答案 B解析 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能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也可能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棒)和金属B错误2.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C(s)+H2O(g)===CO(g)+H2(g) ΔH>0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g)+10H2O(l) ΔH>0C.HCl(aq)+NaOH(aq)===NaCl(aq)+H2O(l) ΔH<0D.CH4(g)+2O2(g)===CO2(g)+2H2O(l) ΔH<0答案 D解析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C(s)+H2O(g)===CO(g)+H2(g)反应吸热,故A错误;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g)+10H2O(l)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HCl(aq)+NaOH(aq)===NaCl(aq)+H2O(l)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CH4(g)+2O2(g)===CO2(g)+2H2O(l)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放热,故D正确。3. 下列关于铜锌原电池(如图所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Zn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Cu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铜片上有气体逸出D.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答案 C解析 该装置是原电池,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A错误;Cu作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Cu作正极,H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2e===H2↑,C正确;负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该装置中Zn作负极、Cu作正极,所以电子从锌片沿导线流向铜片,D错误。4.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Zn-2e===Zn2+B.电池总反应式:Zn+Cu2+===Zn2++Cu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正极流向负极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答案 B解析 锌比铜活泼,铜锌原电池中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反应式应为Cu2++2e===Cu,故A错误;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负两极反应式相加,得到电池总反应式:Zn+ Cu2+===Zn2++Cu,故B正确;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错误;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阳离子移向正极,即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故D错误。5.有A、B、D、E四种金属,当A、B、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为A→B;当A、D、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当B、E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则A、B、D、E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A>B>E>D B.A>B>D>EC.D>E>A>B D.D>A>B>E答案 D解析 根据“当A、B、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电子流动方向为A→B”可知金属性:A>B;根据“当A、D、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A为正极”可知金属性:D>A;根据“当B、E组成原电池时,电极反应式为E2++2e===E,B-2e===B2+”可知金属性:B>E,综上可知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D>A>B>E。6. 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测试水果电池的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金属片A是正极,则该金属片上会产生H2B.水果电池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此水果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D.金属片A、B可以一个是铜片,另一个是铁片答案 C解析 桔子中含有大量的酸性液体,起到电解质溶液的作用,A、B电极可为两个活动性不同的金属,用导线相连,形成了原电池,负极上的反应为活泼金属失电子的反应,正极上的反应为桔子中的H得电子产生氢气的反应。7.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Cl向负极移动B.负极反应式:2H+2e===H2C.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D.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答案 A解析 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盐桥的作用是构成闭合回路和平衡两烧杯中的电荷,所以Cl向负极移动,故A正确;铁作负极,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故B错误;左烧杯中pH基本不变,右烧杯中消耗Hc(H)减小,pH增大,故C错误;电池总反应式为Fe+2H===Fe2++H2↑,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8. 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Fe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泼性顺序为X>Y答案 D解析 A项,根据电子的流向可知X是负极,Y是正极,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Y→外电路→X,错误;B项,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Y为碳棒,X为Fe,错误;C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错误;D项,X是负极,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泼性顺序为X>Y,正确。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9.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答案 B解析 活泼金属镁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式为Mg-2e===Mg2+,故A正确;AgCl是难溶物,其电极反应式为AgCl+e===Cl+Ag,故B错误;原电池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Cl在正极产生,由正极向负极迁移,故C正确;镁是活泼金属,与水反应,即Mg+2H2O===Mg(OH)2+H2↑,故D正确。10.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极Ⅰ做原电池的负极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Fe3++Cu===Cu2++Fe2+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K移向FeCl3溶液答案 AC解析 铂电极上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铂电极做正极,故A错误;铜电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B正确;该原电池负极上铜失电子,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所以其电池反应式为2Fe3++Cu===Cu2++2Fe2+,故C错误;盐桥的作用是平衡正负极两池的电荷,盐桥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K移向FeCl3溶液,移向正极,故D正确。11.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到氧化性:Cr2O>Fe3+,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盐桥原电池。盐桥中装有含琼脂的饱和K2SO4溶液。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B.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从b极到a极C.电池工作时,盐桥中的SO移向乙烧杯D.乙烧杯中的电极反应式为2Cr3++7H2O-6e===Cr2O+14H答案 AB解析 由于氧化性:Cr2O>Fe3+,即Cr2O可以将Fe2+氧化为Fe3+,故在原电池中,Fe2+失电子被氧化,则a极为负极;Cr2O得电子被还原,则b极为正极。Fe2+失电子被氧化,即甲烧杯的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外电路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由b极流向a极,B正确;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则SO移向甲烧杯,C错误;乙烧杯中Cr2O得电子被还原,则电极反应式为Cr2O+6e+14H===2Cr3++7H2O,D错误。12.某小组同学用如下图所示装置研究电化学原理。下列关于该原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电池的总反应为Fe+Cu2+===Fe2++CuB.若盐桥中是KNO3溶液,则NO移向乙烧杯C.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稀硫酸,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H+2e===H2D.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导线中通过0.2 mol电子答案 B解析 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正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则原电池的总反应为Fe+Cu2+===Fe2++Cu,故A正确;若盐桥中是KNO3溶液,则NO移向负极,即移向甲烧杯,故B错误;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稀硫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则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C正确;电池总反应式为Fe+Cu2+===Fe2++Cu,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则Fe+Cu2+===Fe2++Cu   56 g              64 g      120 g   2 mol                           12 g    n解得n=0.2 mol故D正确13.根据下图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2Ag(s)+Cd2+(aq)===2Ag(aq)+Cd(s)B.Co2+(aq)+Cd(s)===Co(s)+Cd2+(aq)C.2Ag(aq)+Cd(s)===2Ag(s)+Cd2+(aq)D.2Ag(aq)+Co(s)===2Ag(s)+Co2+(aq)答案 A解析 第一个原电池装置中Cd做负极Co做正极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是Co2+(aq)+Cd(s)===Co(s)+Cd2+(aq)金属活动性:Cd>Co;第二个原电池装置中Co做负极Ag做正极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是2Ag(aq)+Co(s)===2Ag(s)+Co2+(aq)金属活动性:Co>Ag故金属活动性:Cd>Ag可以发生2Ag(aq)+Cd(s)===2Ag(s)+Cd2+(aq)BCD三项都正确Cd2+不能氧化AgA项不正确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1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______。(2)银电极为电池的______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从________电极流向________电极。答案 (1)Cu AgNO3溶液(2)正 Ag+e===Ag Cu-2e===Cu2+(3)X(或Cu) Ag解析 (1)根据题给装置和电池反应分析电极X的材料是铜(Cu);电解质溶液Y是硝酸银(AgNO3)溶液(2)银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g+e===Ag发生还原反应做电池的正极;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做电池的负极(3)外电路中的电子是负极流向正极即从铜电极流向银电极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1Mg、Al稀盐酸偏向Al2Al、Cu稀盐酸偏向Cu3Al、石墨稀盐酸偏向石墨4Mg、AlNaOH溶液偏向Mg5Al、Zn浓硝酸偏向Al 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2中Al所做的电极是否相同?________(填“是”或“否”)。(2)写出实验3中的电极名称和电极反应式:铝为________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墨为________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4中的铝为________极,写出电池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解释实验5中灵敏电流计指针偏向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在原电池中金属铝做正极还是做负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否(2)负 2Al-6e===2Al3+ 正 6H+6e===3H2(3)负  2Al+2NaOH+6H2O===2Na[Al(OH)4]+3H2(4)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做负极,Al做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偏向铝(5)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铝是否参与反应,金属铝参加反应,失电子,做负极,反之做正极,与另一种材料的活泼性、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以及电解质溶液的氧化性强弱等因素有关解析 (1)实验1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镁和稀盐酸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镁为负极实验2中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金属铝和稀盐酸之间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负极所以实验12中Al所做的电极不相同 (2)Al石墨稀盐酸构成的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铝做负极电极反应为2Al-6e===2Al3+;石墨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为6H+6e===3H2(3)实验4中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可以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失电子的是金属铝为原电池的负极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即为电池的总反应(4)实验5中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做负极Al做正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偏向铝(5)在原电池中金属铝做正极还是做负极一定要看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铝是否参与反应金属铝参加反应失电子做负极反之做正极根据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判断正负极是最准确的方法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