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14《露和霜》 课件+教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课件.pptx
    • 教案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教案.docx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课件第1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课件第2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课件第3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课件第4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课件第5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课件第6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课件第7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课件第8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教案第1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教案第2页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教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4.14《露和霜》 课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14露和霜 课件+教案,文件包含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4露和霜课件pptx、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14露和霜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4.露和霜1.教学内容本课承接第一课云和雾的认识与探究介绍了另外两种天气现象——露和霜。将这两种天气现象放在一起也是因为其形成条件很接近都是水蒸气受冷凝结并附着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只是一个呈现液态是小水滴一个呈现固态是小冰晶。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比较露和霜的不同整体感知它们在形态及形成条件上的差异这属于经验层面的认知。第二个活动是人造露和霜主要是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两个实验放在一起做也是一种对比两者的形成条件差异主要是温度不同。这是本课动手实践的主体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能力。第三个活动是阅读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这两个节气正好与所学的内容紧密相关意在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更多与节气相关的天气现象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2.教学目标比较露和霜的不同知道露与霜也是常见的天气现象。通过做模拟露和霜的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中与天气现象相关的节气。3.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做露和霜的模拟实验解释露和霜的形成原因。难点做造霜的实验。4.教学准备铁罐、湿毛巾、电子温度计、碎冰、盐、冷水。5.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云和雾这两种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知道了云和雾是如何形成的,明白了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他们漂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水在自然界中的另外两种存在形式3.板书课题14.露和霜学习新课活动一观察露和霜有什么不同1.教师引导你们看到过露和霜吗?什么时候看到过?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露和霜的时间和样子。2.露和霜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下面我们通过观察得出结论3.出示课本40页上面4幅插图,学生观察这4幅插图,分别了解露和霜的样子,体会他们的不同之处。预设露是液体,是小水滴形态,霜是固体,是小冰晶形态。露是无色的,霜一般为白色。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4.过渡:露和霜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来制造露和霜活动二:人造露和霜造露活动1.出示课本40页下面造露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造露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2.所需材料杯子碎冰块湿毛巾冷水温度计3.制造方法在杯中放入碎冰,杯下垫一块湿毛巾。将冷水倒入碎冰中,测量冰水的温度。观察杯子的外壁。4.学生分小组活动根据制造露的步骤,再进行造露活动仔细观察造露过程中的现象。全班交流5.指生说一说,将冷水倒进碎冰块中,冰水的温度是多少?预设0℃6.在实验过程中杯子的外壁有什么现象?预设杯子的外壁有一颗颗的小水珠。小水珠越聚越多,越聚越大。然后沿着杯壁流下去。7.为什么在造露的过程中,杯子的外壁会形成无数的小水珠呢预设因为冷水中的碎冰块需要融化冰块在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当杯子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时就会在杯壁上凝结成小水滴。8.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露是怎样形成的呢?预设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表物体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的空气层随之降温。当地面或地物表面温度降到露点(0°C以上),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就会有水汽凝结,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露。造霜活动1.出示课本41页造霜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张图片,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制造霜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2.所需材料杯子碎冰块冷水湿毛巾食用盐温度计等等3.制造方法在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观察杯子的外壁。4.活动要求仔细观察杯子的外壁情况想一想在加入食用盐前后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5.学生分小组进行制造霜的活动并仔细观察杯子的外壁情况。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加以适当的指导全班交流6.指生说一说,在加入食用盐前后,杯子外壁有什么不同预设加入食用盐之前,杯子外壁凝结有许多的小水珠。加入食用盐之后,杯子外面凝结的小水珠变成了白色的霜花。7.杯子中的温度有什么变化吗?加入食用盐之前,杯子中的温度一直处于0℃加盐后杯内的温度急剧下降明显要比加盐前低,加盐后杯子外面形成了霜花,而不是液态的小水珠。8.如果我们将杯子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儿杯子外壁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学生动手倒掉杯子中的冰水,仔细观察杯子外壁会出现什么现象?杯子外壁白色小冰晶会有变化吗?预设当我们将杯子中的冰水倒掉杯子的温度回升过一会儿就会发现杯子外壁的霜花慢慢融化成小水珠。9.谁能根据这个实验说一说霜是如何形成的吗?预设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活动三:认识和比较露和霜1.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活动制造了露和霜了解了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2.出示课本41页中间的一段文字,学生认真阅读这段文字,进一步了解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预设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露。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C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3.露和霜的区别形成条件不同露水的形成是温度降低到露点以下就可以而霜的形成是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0℃以下。形状不同露水是小水滴霜是冰晶。活动四: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1.教师引导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时期农耕文明的产物,他是上古时期的劳动人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识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有有关露和霜的节气这两个节气分别是白露霜降2.出示课本41页“二十四节气之白露霜降的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段资料初步了解白露霜降的有关知识。3.出示二十四节气歌学生朗读二十四节气歌,了解更多的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露和霜,了解了露和霜的不同之处,通过制造露和造霜活动了解了露和霜的形成。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露和霜的知识。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