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综合测试卷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 上册
展开期末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 ℃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 s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 cm
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喇叭慢慢靠近肥皂膜,当两者相距5 cm时,肥皂膜被震破了.如果喇叭发出的声音变小,则喇叭与肥皂膜相距3 cm时,肥皂膜被震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液体传播到肥皂膜的
C.喇叭发出的声音变小是指音调变小
D.该实验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3.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红坐在车厢向另一列火车观望.突然她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开始前进了,但是“驶过”对面火车的车尾时,小红发现她乘坐的火车还停在站台上,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向反方向开去了.“开始前进了”和“停在站台上”是因为小红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另一列火车 自己乘坐的火车
B.另一列火车 站台
C.站台 另一列火车
D.自己乘坐的火车 站台
4.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是小乐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
A.阳光下人的影子
B.湖水中有青山的倒影
C.镜子中出现“自己”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5.广州在“回南天”的时候,房间里“湿气”很大,地砖上湿漉漉的.小明打开空调,调节到制冷模式,观察到空调出风口喷出“白气”,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白气”是空调吹出来的冷空气
B.“白气”的形成过程需要放热
C.“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D.地面上的水很快变干主要是因为空气温度低,使水的放热加快
6.利用地震波中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不同可以监测震源的位置.图示两条直线分别表示这两种波从震源开始传播的距离(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若测得这两种波先后到达某监测站的时间间隔为10 s,则震源到该监测站的距离为( )
A.25 km
B.50 km
C.75 km
D.100 km
7.甲、乙两车同时出发,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记录了在相同的时间内两车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 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 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8.如图所示为观察微小形变的装置.平面镜M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光源S发出一束激光射到镜面上,经反射后在标尺上形成光斑P.若在
图示位置用力向下挤压桌面,则 ( )
A.激光束的入射角增大,反射角减小
B.激光束的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增大
C.标尺上的光斑向右移动
D.标尺上的光斑向左移动
9.下列几个实例中,运用了“类比法”的是 ( )
A.用水波来形象地认识声波
B.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C.在探究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时,将一个悬挂着的乒乓球靠近它,观察到乒乓球被反复弹开
D.将闹钟放在钟罩内,通过抽气来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10.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 cm)固定在光具座上40 cm刻度的位置,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将蜡烛从焦点内某处向透镜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B.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若将凸透镜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一半,则光屏上仍是完整的烛焰的像
C.将蜡烛放在10 cm刻度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
D.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在贴近凸透镜左侧的位置放一远视镜片,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下列是关于声现象的实例:①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音叉,声音消失;②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③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其中能说明液体也能传声的是 ;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能反映声音特性变化的是 .(填写实例前的序号,每空只填一个)
12.制作冰雕需要冰砖,水在结冰时,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在寒冷的冬天,公园的冰雕作品会一天天变小,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13.丽丽在阳光下吹泡泡,在空中飞舞的泡泡上出现了彩色条纹,这是光的 现象.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 反射,如图所示,造成“光污染”.
14.李明同学放学回家,正碰上刮风下雨,他以18 km/h的速度由西向东快跑,此时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雨滴成竖直下落的状态,请你判断此时刮的是 风,风速是 m/s.
15.“健康码”已经在我市全面推广使用,当用手机扫描“健康码”时,二维码通过手机镜头成的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若要使二维码的像大一些,应当让手机离二维码 (选填“近”或“远”)一些.
16.现有甲、乙两个灯,一个能产生红外线,一个能产生紫外线,但是灯上无任何标志,小明为了区分它们,就取来一张50元的钞票,发现当钞票放在甲灯下时,钞票上显出闪亮的荧光印记,而放在乙灯下时钞票很快变热,但是不能看出荧光标记.由小明的实验可知,甲灯为 (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灯,这是因为甲灯发出的光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17.假设在某次军事演习中一艘鱼雷快艇以30 m/s的速度追击前面同一直线上正在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L=2 km时,发射一枚鱼雷,鱼雷在水中以60 m/s的速度前进,经过t1=50 s,艇长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鱼雷击中敌舰发出的火光.不考虑光传播的时间,鱼雷击中敌舰前敌舰逃跑的速度v1为 m/s,击中敌舰时鱼雷快艇到敌舰的距离为 m.
三、作图题(共8分)
18.(4分)小明站在教学楼一楼的大平面镜前面,看到了身后很多物体的像,若图中的黑点S表示小明的眼睛,请在图中画出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的景物范围.
19.(4分)如图所示,一条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CC'的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的N点(平面镜与主光轴平行),该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与主光轴CC'相交于B点,过N点作平面镜的法线与主光轴CC'相交于A点,O点为凸透镜的光心.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前和折射后的光路图,并找出凸透镜右侧的一个焦点F.
四、实验探究题(共25分)
20.(7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甲 乙 丙
(1)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温度计此时的读数为 ℃.
(2)实验中,如果出现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 的现象,说明水已经沸腾.
(3)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丙可知,水在第6 min时开始沸腾.
①根据图丙可得出结论:水沸腾时, .
②根据图丙可知,水沸腾前,温度上升得越来越 .
(4)实验得到的沸点不是100 ℃的原因可能是: .
21.(8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 ;如果有3 mm厚和2 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的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玻璃板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未点燃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经过三次实验,在坐标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坐标纸上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小华也用上述器材进行该实验,可是他在实验中发现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使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22.(10分)请你补充完整“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测量小车运动全程的、上半段的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
(2)实验器材:长木板、小车、小木块、刻度尺、金属片、停表.
(3)实验步骤:
①将长木板的一端用小木块垫起,形成一个坡度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斜面,如图所示;
②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固定在斜面底端,用 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1,用 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撞到金属片的时间t1,并将s1、t1记录在表格中;
③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并固定,再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 ,用 ,并将s2、t2记录在表格中;
④根据公式 及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并将计算出的结果填入表格中;
⑤根据v3= (请用s1、t1、s2、t2表示)及测量数据,计算出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并将v3记录在表格中.
(4)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提示:本实验要测量运动小车全程的、上半段的及下半段的平均速度,请在表格内填入要测量的和要计算的物理量及单位)
|
|
|
|
|
|
|
|
|
|
|
|
|
|
|
|
五、综合应用题(共9分)
23.“拥堵延时指数”是指汽车在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的比值.武汉交管部门借助大数据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统,使武汉的拥堵延时指数明显下降.小明一家准备开车去往武汉体育中心观看军运会比赛项目,从某电子地图上得到了两套出行方案,方案①路程较短,方案②用时较少.如图所示,两套方案中,道路限速和拥堵延时指数均在图中标明.其中方案①的路程是18 km.若畅通状态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最高限速的90%,拥堵延时指数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1)“拥堵延时指数”越大,表示道路越 (选填“畅通”或“拥堵”).图中限速标志内的“40”表示汽车在该道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为40 km/h,则方案①中,畅通状态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2)方案①中,求畅通状态花费的时间.
(3)若在拥堵状态下,方案②比方案①少花14分钟,则方案②的路程是多少?
期末综合测试卷
1.D 2.D 3.B 4.A 5.B 6.C 7.D 8.C 9.A 10.D
11.③ ① ②
12.保持不变 升华
13.色散 镜面
14.西 5
15.实像 近
16.紫外线
17.20 1 500
18.如图所示.
19.如图所示.
20.(除标注外,每空1分)(1)97 (2)变大(2分)
(3)①温度保持不变 ②慢 (4)此时气压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2分)
21.(除标注外,每空2分)(1)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 mm(1分)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1分) (3)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或物、像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合理即可) (4)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
22.(除标注外,每空1分)(3)①较小 ②刻度尺 停表 ③刻度尺测出车头到金属片的距离s2 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撞到金属片的时间t2 ④v= ⑤ (2分)
(4)如下表所示.(合理即可)(2分)
路程 | 通过的距离/m | 所用时间/s | 平均速度/(m·s-1) |
全程 |
|
|
|
上半段 |
|
|
|
下半段 |
|
|
|
23.(1)拥堵(1分) 10(2分)
(2)由v=可知,方案①中,畅通状态花费的时间为t===0.5 h=30 min (2分)
(3)由图可知,方案①中的拥堵延时指数为1.8,即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的比值为1.8,则拥堵时间为t'=30 min×1.8=54 min (1分)
由图可知,方案②中的拥堵延时指数为1.0,即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的比值为1.0,则拥堵状态花费时间与畅通状态花费时间相同,故畅通状态的时间t″=54 min-14 min=40 min= h (1分)
则方案②的路程s'=v't″=60 km/h×90%× h=36 km (2分)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卷(A):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卷(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卷(B):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卷(B),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综合测试卷(二)(试题)---2023-2024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测试卷(二)(试题)---2023-2024学年度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