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普通用卷
展开A. 用一氧化碳炼铁B. 石油经炼制得到汽油等产品
C. 煤炭燃烧D. 用石墨制取人造金刚石
2. 下列物质由离子直接构成的是( )
A. 水B. 氯化钠C. 金刚石D. 二氧化碳
3. 2023年5月,我国北方首条跨海沉管隧道一大连湾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正式通车了,建设大连湾海底隧道需要用到大量钢铁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钢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
B. 生锈的钢材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C.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两者含碳量不同
D. 纯铁比生铁硬度大,纯铁比不锈钢更耐腐蚀
4.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 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D. 该反应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5
5. 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B.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D.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6.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CO2气体验满
C. 点燃酒精灯D. 读取液体体积
7. 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A. B. C. D.
8. 沈阳稻梦空间举办篝火晚会,将木柴架空后发现燃烧更旺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B.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D. 方便添加木柴
9.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放出热量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10.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炼铁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Fe2O3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B. 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 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D. 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蛋白质受强热会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C. 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 人误食重金属盐中毒后服用蛋清可减轻毒性
12. 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民间有挂艾草习俗。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其药用价值非常高。下列关于黄酮素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酮素中含有15个碳原子
B. 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黄酮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
13.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14. 氢气被看作是理想的“绿色能源”,有科学家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能源”。
(一)工业制氢气常用电解水的方法
(1)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______ 。
(2)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水的过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图中 ______ (填“A”或“B”)部分存在错误,理由是 ______ 。
(二)实验室制取氢气
(1)若用A装置制氢气,药品为锌粒和 ______ ,若要获得干燥的氢气,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 ______ 的B装置,再用C装置收集,气体应从 ______ (填“a”或“b”)端通入。
(2)在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能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的操作为 ______ 。
(三)2023年“氢能源”迎来全新突破,氢能时代要来了!
2023年3月25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内首架氢气内燃机飞机在沈阳飞机场完成首飞。下列关于“氢能”的表述正确的字母序号为 ______ 。
A.是清洁能源
B.完全燃烧放热多
C.不污染环境
D.是化石燃料
15.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质。
(一)海洋不仅繁衍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1)海水晒盐。通常采用 ______ 结晶方法使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
(2)海水制镁和烧碱。
上述流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步骤①中所用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它是利用海边大量含碳酸钙的贝壳经过煅烧、再转化而成,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步骤⑥是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制取烧碱,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______ 。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
(1)“碳”排放。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其过度排放会造成 ______ 的加剧。动植物呼吸 ______ (填“能”或“不能”)释放二氧化碳。
(2)“碳”中和。①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吸收CO2的途径是 ______ 。
②工业生产中,利用NaOH捕捉CO2,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碳”利用,近日我国科研团队以CO2和H2为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一步合成C2H6O(乙醇)和H2O,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 ______ 。
(三)土壤为动植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
“共和国助章”获得者、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的成功还源于对水稻种植的每一个环节的重视。
(1)精选种子。农业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选种。若要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需要食盐的质量为 ______ kg。
(2)精选土地。水稻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若土壤酸性太强,可用 ______ 改良酸性土壤。
(3)精选肥料。①常用的硝酸钾属于 ______ (填“氮”、“磷”、“钾”或“复合”)肥。
②碳酸氢铵需要密封保存于阴凉处,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______ 。
16. 化学离不开实验。
(一)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型实验。
(1)由甲处滴入浓氨水,丙处为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花,则丙处出现的现象为 ______ ,这说明微粒在 ______ 。
(2)如果甲处滴入稀盐酸,乙处放置碎块状大理石,丙处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则丙处出现的现象为 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二)某小组同学欲配制一定质量15%的氯化钠溶液,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1)配制该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号为 ______ 。
(2)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 ______ 。
A.减砝码
B.移动游码
C.加砝码
D.加药品
E.减药品
(3)实验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固体药品。他们将8g的该药品放入5g蒸馏水中,并改变溶液温度,得到的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
①该物质的溶解度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②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③B点可知该物质在40℃的溶解度可能为160g
④C点对应的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三)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测定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据上表可知MnO2与KClO3的质量比为 ______ 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可能原因是 ______ 。
17. 我国已成为易拉罐使用的大国。市场上常见易拉罐的主要材质为铝材和马口铁。
【查阅资料】马口铁,是一种镀锡钢板,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能被磁铁吸引。
【探究材质】
(1)“旺仔牛奶”罐的材质为马口铁,“雪碧”罐的材质为铝,鉴别两种易拉罐的简单方案是 ______ 。
(2)常见的碳酸饮料还有用塑料包装的,塑料属于 ______ (填“无机”或“合成”)材料。与铝制易拉罐相比,简单说明两种材料的优缺点(答一点即可)。
【探究性质】
【任务一】铝制易拉罐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的原因是 ______ 。
【任务二】有同学提出质疑:铝罐能存放雪碧等碳酸饮料吗?
(3)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标签内容,某同学认为铝罐不能存放雪碧等碳酸饮料的理由是: ______ 。
(4)于是他们走进实验室,完成了以下实验。
【步骤一】打开一瓶新买到的雪碧,将易拉罐拉环打开的瞬间,看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是因为 ______ 。
【步骤二】用剪刀剪下一块易拉罐,将其外表面用砂纸打磨干净,并浸入足量稀盐酸中,等特几个小时后,固体溶解,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一层塑料薄膜。那么加入这层薄膜所起的作用是 ______ 。
【实验结论】铝制易拉罐是可以存放碳酸饮料的。
【回收利用】
(5)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利用物,回收易拉罐的好处是 ______ 。
18. 艾灸,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艾灸是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柱、艾条等熏烤人体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疗的功效。艾叶燃烧后的灰烬中含有草木灰,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对此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决定到实验室进行系列实验探究。
【实验一】从艾叶燃烧后的灰烬中提取碳酸钾
【查阅资料】
第一步:收集艾叶燃烧后的灰烬。
第二步:用60℃的水浸洗灰烬并过滤,再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杂质不溶于水)。结合碳酸钾溶解度表,用60℃的温水而不用冷水浸洗的原因是 ______ 。
第三步:蒸发滤液,当蒸发皿中 ______ 时停止加热,并用 ______ 将固体转移到滤纸上,称量。
【实验二】实验探究所得碳酸钾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三】探究艾草燃烧后的灰烬中碳酸钾质量分数
【设计实验】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步骤如下】
Ⅰ.称取10.0g艾草灰烬装入锥形瓶中,打开止水夹K,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Ⅱ.称量D装置的质量为220.0g;
Ⅲ.关闭止水夹K,滴加足量的稀硫酸于锥形瓶中;
Ⅳ.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Ⅴ.再次称量D装置的质量为222.2g。
【讨论解释】已知艾草灰烬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1)装置A的作用是 ______ 。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步骤Ⅳ中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作用是 ______ 。
【实验结论】灰烬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实验反思】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连入E装置(碱石灰干燥管),那么所得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将会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用一氧化碳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与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铁,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石油经炼制得到汽油等产品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石墨和金刚石不是一种物质,所以用石墨制取人造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青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说法错误;
B、生锈的钢材属于可回收垃圾,说法错误;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两者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说法正确;
D、纯铁比生铁硬度小,不锈钢比纯铁更耐腐蚀,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金属材料的利用来分析;
B、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
C、根据生铁与钢的区别来分析;
D、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材料的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利用、废旧金属的回收、生铁与钢的区别、合金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表示为:。
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都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都是单质,说法正确;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说法错误。
故选:D。
观察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反应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的变化等;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等。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正确,故选项正确;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错误,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A。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正确;B、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错误;D、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
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6.【答案】A
【解析】解:A.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连接装置、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
B.二氧化碳气体验满方法: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到瓶内,如果火柴熄灭,说明集气瓶已经集满了二氧化碳气体,故B错误;
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以防发生危险,故C错误;
D.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考虑;
B.根据气体验满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解答;
D.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爆炸——爆炸品标志,与燃烧、爆炸有关,故选项不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爆炸、燃烧有关,故选项不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与爆炸、燃烧无关,故选项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与燃烧、爆炸有关,故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答案】A
【解析】解:举办篝火晚会,将木柴架空后发现燃烧更旺了,是利用了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木材燃烧更旺。
故选:A。
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描述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烟雾,放出热量,描述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而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描述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描述错误。
故选:A。
根据物质在空气中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的区别。
10.【答案】C
【解析】解:A、Fe2O3俗称铁红,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红棕色的Fe2O3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本实验的缺陷是没有设计尾气处理装置,可将玻璃管改成尖嘴点燃或用气球收集,故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Fe2O3俗称铁红,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俗称磁性氧化铁;
B、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环境,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解答】
A.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但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热可以使蛋白质固化,失去原来的生理功能,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人体所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油脂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后会中毒,服用大量的蛋清,蛋清含有大量蛋白质,可以和重金属反应,变为不被吸收的物质,减弱对肠胃的影响,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解:A、黄酮素是由黄酮素分子构成的,一个黄酮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说法错误;
B、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说法正确;
C、黄酮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6×2)=90:5:16,可见其中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D、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5:10,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A
【解析】解:A、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的试剂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铜氧气点燃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选的试剂错误。
C、硝酸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的试剂错误。
D、NaOH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的试剂错误。
故选:A。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答案】 氧气 B 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 稀硫酸 浓硫酸 a 关闭活塞 ABC
【解析】解:(一)(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图中B部分存在错误,理由是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
(二)(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则若要获得干燥的氢气,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B装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
(2)关闭活塞后,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压回长颈漏斗,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故在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能使正在发生的反应停止的操作为关闭活塞;
(三)A、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故A正确,
B、氢气完全燃烧放热多,可作高能燃料,故B正确;
C、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故C正确;
D、氢气不是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故D错误;
故选:ABC。
故答案为:(一;氧气;
(2)B;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
(二)(1)稀硫酸;浓硫酸;a;
(2)关闭活塞;
(三)ABC。
(一)(1)根据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来分析解答,根据正极产生氧气来分析解答;
(2)根据1个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来分析解答;
(二)(1)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来分析解答;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来分析解答;根据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来分析解答;
(2)根据关闭活塞后,试管内压强增大,液体压回长颈漏斗,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来分析解答;
(三)根据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来源广,放热高,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知识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解答。
15.【答案】蒸发 Mg(OH)2+2HCl=MgCl2+2H2O 、CaO+H2O=Ca(OH)2 氯化钠和水 温室效应 能 光合作用 2NaOH+CO2=Na2CO3+H2O 22:3 15 氢氧化钙 复合
【解析】解:(一)(1)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海水晒盐。通常采用蒸发结晶方法使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
故答案为:蒸发。
(2)上述流程中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步骤⑥是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制取烧碱,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
故答案为:Mg(OH)2+2HCl=MgCl2+2H2O;、CaO+H2O=Ca(OH)2;氯化钠和水。
(二)(1)“碳”排放。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其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动植物呼吸能释放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温室效应;能。
(2)“碳”中和。①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吸收CO2的途径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
故答案为:光合作用。
②工业生产中,利用NaOH捕捉CO2,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3)“碳”利用,近日我国科研团队以CO2和H2为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一步合成C2H6O(乙醇)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88:12=22:3。
故答案为:22:3。
(三)(1)精选种子。农业上有时用10%~20%的食盐溶液选种。若要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需要食盐的质量为100kg×15%=15kg。
故答案为:15。
(2)精选土地。水稻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若土壤酸性太强,可用氢氧化钙改良酸性土壤。
故答案为:氢氧化钙。
(3)精选肥料。①常用的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复合肥。
故答案为:复合。
②碳酸氢铵需要密封保存于阴凉处,是因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一)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步骤⑥是电解氯化钠饱和溶液制取烧碱,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氯化钠和水。
(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大量CO2,其过度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动植物呼吸能释放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酒精和水。
(三)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是复合肥。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6.【答案】棉花变红 不断地运动 棉花变红 CO2+H2O=H2CO3 ⑤③④②① D ① 1:10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
【解析】解:(一)(1)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由甲处滴入浓氨水,丙处为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花,由于氨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所以则丙处出现的现象为棉花变红;
(2)稀盐酸与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因此如果甲处滴入稀盐酸,乙处放置碎块状大理石,丙处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则丙处出现的现象为棉花变红,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二)(1)首先计算出需要氯化钠溶质的质量,把称量好的氯化钠转移到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进行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均匀,即可得到所要配制的溶液,配制该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号为⑤③④②①;
(2)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右,说明药品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进行的操作是继续向左盘添加氯化钠,直至天平平衡,故选D;
(3)①根据图像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该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故错误;
②如图A点对应的溶液是10g,根据题意可知溶液中水的质量是5g,故溶质质量分数为10g−5g10g×100%=50%,故正确;
③如图,B点表示溶液质量是13g,由题意可知溶剂质量是5g,加入的物质是8g,则说明溶质完全溶解,但题中未再继续加溶质,故不能说明此时的溶液是否为恰好饱和状态;若是饱和的,根据5g水最多溶解8g该物质,推出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60g溶质,说明该物质在40℃的溶解度为160g,但如果未饱和则该物质在40℃的溶解度大于160g,故正确;
④根据图像可知该物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而B点时溶液已经饱和,故再升温到60℃时,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故选:①;
(4)①据上表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时1:10,反应速率最快;
②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可能原因是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
故答案为:
(一)(1)棉花变红;不断地运动;
(2)棉花变红;CO2+H2O=H2CO3;
(二)(1)⑤③④②①;
(2)D;
(3)①;
(4)①1:10;②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接触面积小,因此催化作用不明显。
(一)(1)氨气的水溶液显碱性,酚酞遇碱变红,据此分析;
(2)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显酸性,石蕊遇酸变红,据此分析;
(二)(1)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进行分析;
(2)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题文中溶液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图进行分析;
(4)①据表中信息进行分析;②从催化剂的催化作用慢的角度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托盘天平的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等相关知识,知识点较多,难度适中,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17.【答案】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是马口铁,不能被吸引的是铝 合成 打开后便于储存和携带 摄入过多的铝不利于人体健康 4Al+3O2=2Al2O3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位于氢前面,易与酸反应,雪碧中的柠檬酸,以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均可能与其反应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阻止铝与酸反应,防止铝元素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解析】解:(1)马口铁是一种镀锡钢板,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能被磁铁吸引,铝不能被磁铁吸引,则“旺仔牛奶”罐的材质为马口铁,“雪碧”罐的材质为铝,鉴别两种易拉罐的简单方案是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是马口铁,不能被吸引的是铝;
(2)合成材料有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则常见的碳酸饮料还有用塑料包装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铝制易拉罐的缺点是摄入过多的铝不利于人体健康,塑料包装的优点是打开后便于储存和携带,不易被腐蚀,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则铝制易拉罐不需要进行防锈处理的原因是4Al+3O2=2Al2O3;
(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位于氢前面,易与酸反应,则铝罐不能存放雪碧等碳酸饮料的理由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位于氢前面,易与酸反应,雪碧中的柠檬酸,以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均可能与其反应;
(4)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来,则打开一瓶新买到的雪碧,将易拉罐拉环打开的瞬间,看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铝位于氢前面,易与酸反应,摄入过多的铝不利于人体健康,则加入这层薄膜所起的作用是阻止铝与酸反应,防止铝元素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5)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则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利用物,回收易拉罐的好处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故答案为:(1)用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是马口铁,不能被吸引的是铝;
(2)合成;摄入过多的铝不利于人体健康;打开后便于储存和携带;4Al+3O2=2Al2O3;
(3)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铝位于氢前面,易与酸反应,雪碧中的柠檬酸,以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均可能与其反应;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阻止铝与酸反应,防止铝元素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5)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1)根据马口铁能被磁铁吸引,铝不能被磁铁吸引来分析解答;
(2)根据合成材料种类来分析解答;根据摄入过多的铝不利于人体健康来分析解答;根据塑料包装打开后便于储存和携带来分析解答;根据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来分析解答;
(3)根据易与酸反应来分析解答;
(4)根据气体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来分析解答;根据铝元素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来分析解答;
(5)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方法来分析解答。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8.【答案】温度越高碳酸钾溶解度越大,能够溶解更多的碳酸钾 出现较多固体 玻璃棒 加入足量水溶解,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K2CO3+H2SO4=K2SO4+H2O+CO2↑ 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 69% 偏大
【解析】解:【实验一】第二步:用60℃的温水而不用冷水浸洗的原因是温度越高碳酸钾溶解度越大,能够溶解更多的碳酸钾。
故答案为:温度越高碳酸钾溶解度越大,能够溶解更多的碳酸钾。
第三步:蒸发滤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并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滤纸上,称量。
故答案为:出现较多固体;玻璃棒。
【实验二】
故答案为:加入足量水溶解,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讨论解释】(1)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装置B中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H2SO4=K2SO4+H2O+CO2↑。
故答案为:K2CO3+H2SO4=K2SO4+H2O+CO2↑。
(3)步骤Ⅳ中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作用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
故答案为: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
【实验结论】设灰烬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
K2CO3+H2SO4=K2SO4+H2O+CO2↑
138 44
10.0gx 222.2g−220.0g
13844=−220.0g
x=69%
故答案为:69%。
【实验反思】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连入E装置(碱石灰干燥管),那么所得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将会偏大,是因为D装置也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偏大。
温度越高碳酸钾溶解度越大。
蒸发滤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并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滤纸上,称量。
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步骤Ⅳ中再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作用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
D装置也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选项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
B
CO2(CO)
适量氧气
C
盐酸(硫酸)
适量Ba(NO3)2溶液
D
NaCl (NaOH)
适量稀硫酸
MnO2与KClO3的质量比
1:40
1:20
1:10
1:5
1:3
1:2
2:3
1:1
2:1
生成1LO2所需的时间/s
124
79
50
54
75
93
106
153
240
铝制易拉罐
塑料包装
优点
避光性好
______ 。
缺点
______ 。
透光,保质期相对短
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100
碳酸钾溶解度/g
107.0
109.0
110.0
114.0
117.0
126.0
139.0
156.0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称取1g第三步所得固体于试管中, ______ 。
______ 。
碳酸钾溶液呈碱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称取1g第三步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溶解,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碳酸钾溶液呈碱性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2年初三二模化学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2年初三二模化学试卷,共7页。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