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中考化学诊断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中考化学诊断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简答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中考化学诊断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我国古代技术无不体现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下古代技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瓷器烧制 B. 纺丝织布
C. 水车灌溉 D. 活字印刷
2. 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图标是( )
A. B.
C. D.
3.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氯化铁:FeCl2 B. 60个碳原子:C60
C. KCl:氯酸钾 D. 钠离子:Na+
4. 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点燃氢气前检验纯度 B. 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C. 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D. a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5. 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硒原子易得电子
B. 硒原子化学性质与硫原子相同
C. 硒原子的质量为78.96g
D. 表示核内有34个中子
6. 关于燃烧、灭火、自救等生活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 B. 实验桌上酒精着火,迅速用水冲灭
C. 面粉厂周围应严禁烟火 D.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7. 下列有关金属或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 B. 合金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
C.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D. 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黄金的熔点很高
8.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B. 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只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C. 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
D.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9. 中国科学家发现:通过简单反应可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前后氮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有所变化
C. 参加反应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0. 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 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C. 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D. 用木条平放在蜡烛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
11.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B. 比较金属锌和铝的活动性
C. 验证空气中的氧含量
D. 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12. 如图是初中阶段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X可能是氢氧化铜 B. 氧化物为氧化铜
C. 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D. 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13. 身边一些物质的pH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
B. 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
C. 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
D. 厕所清洁剂和厨房清洁剂混用去污效果更好
14. 下列实验所选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试剂或方法
A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水
B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硫酸铜溶液
C
鉴别NaOH溶液和HCl溶液除去
紫色石蕊试液
D
CO2中混有的少量CO
点燃
A. A B. B C. C D. D
15. 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1℃时,KNO3的溶解度为20
B. KNO3中有少量的NaCl,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NaCl
C. 从t2℃降到t1℃时,KNO3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多于NaCl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D. t2℃时,KNO3溶液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6. 某垃圾处理广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 ______ 转变为电能。
(2)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 ______ ,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 ______ 。
(3)“溶解”步骤中,产生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除此反应外,溶解步骤还能发生两个反应:①Fe2O3+3H2SO4=Fe(SO4)3+3H2O②Fe+Fe2(SO4)3=3FeSO4,其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______ (填序号)。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改变的是 ______ (填序号)。
(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______ (填操作名称),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______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7. 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1)如图为某服装标签,其成分中涤纶属于 ______ (填“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区分合成纤维和棉的方法是 ______ 。
(2)高锌高钙奶粉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______ 元素,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导致 ______ 病。
(3)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______ ,将自来水通过该净水器后得到的水为 ______ (填“软”或“硬”)水。
(4)图中“火三角”a处为 ______ ,生活中纸箱着火,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7.0分)
18. 根据实验回答:
(1)图1实验,称取0.5g氢氧化钠固体于试管中,依次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现象为:澄清→变红→红色消失。根据现象判断氢氧化钠的性质有 ______ , ______ (物理和化学性质,各填写一条)。
(2)步骤②滴2滴酚酞试液的目的是 ______ 。
(3)步骤③加入1mL稀盐酸,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有的溶质是 ______ ,可能有的溶质是 ______ 。
(4)图1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5)图1实验中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 ______ ,其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 ,当出现 ______ 固体时应 ______ 。
(6)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取0.5g某固体粉末于甲中,加入2mL盐酸 ______ (填操作),并将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出现浑浊,则甲中含有的离子是 ______ ,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7)图2中甲作为发生装置还可制得氧气,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9. 化学兴趣小组对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发生进行了探究。
(1)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
①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烧瓶内压强 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②图乙装置实验前进行了气密性检查,其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 。
③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等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盛有等体积CO2的玻璃容器中。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
④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
①写出图丙中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②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可推知反应过程中浓度不断减小的离子是 ______ (填离子符号)。
(3)氯碱工业生产的烧碱样品中常含有Na2CO3和NaCl等杂质。为测定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称取mg烧碱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VmL的气体(已知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dg/mL)。
①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列出计算式)。
②检验烧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2CO3,还可选择的试剂是 ______ (填字母)。
A.氯化钡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酚酞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20. 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虫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
(1)硫酸铜属于 ______ (填“酸”、“碱”、“盐”),其所含阴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生石灰加水过程中会 ______ (填“放”或“吸”)热。
(2)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的原因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若现在有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00g,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瓷器烧制,瓷器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纺丝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水车灌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活字印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纺丝织布、水车灌溉、活字印刷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B
【解析】解:A、图中标志是禁止明火标志,与燃烧有关,故A不合题意。
B、图中标志是循环使用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图中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与爆炸有关,故C不合题意。
D、图中标志是禁止易燃物品标志,与燃烧有关,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根据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判断,化学性爆炸一般是由燃烧引起的,题目的实质是找与燃烧无关的图标。
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图标,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实验室中很多图标关乎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要认真对待,要了解并熟记其含义。
3.【答案】D
【解析】解:A、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则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写法错误;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60个碳原子表示为60C,写法错误;
C、氯酸钾的化学式为KClO3,写法错误;
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用正负号和数字标出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不写,因此钠离子表示为Na+,写法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4.【答案】C
【解析】解:A、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加热时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要验纯,该选项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选项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该选项不正确,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a管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选项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本题考查了电解水实验、水的合成与氢气的燃烧以及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34=2+8+18+n,n=6,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正确;
B.元素的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硫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6,最外层有6个电子,硒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因此硒原子化学性质与硫原子相似,故错误;
C.硒原子的质量为78.96,单位为“1”,不是“g”,故错误;
D.表示原子核带有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可知,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不是中子数,故错误;
故选:A。
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知识即可解答。
6.【答案】B
【解析】解:A、火灾逃生时弯腰前行,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灭,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面粉厂周围应严禁烟火,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A、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容易冶炼,因此不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材料,该选项不正确。
B、合金中可能含有一种金属,该选项不正确。
C、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该选项正确。
D、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金属越活泼,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的越晚。
合金是由金属和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答案】B
【解析】解:A、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不是只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还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刚石、石墨、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但均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一氧化碳有毒,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D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催化剂2N2+3CH4。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氮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A说法不正确;
B、由催化剂的特点可知,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12=1:4,故C说法不正确。
D、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方程式,根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故选项实验中木条的使用能达到目的.
B、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一段时间后木炭变黑,可验证浓硫酸有脱水性、腐蚀性,故选项实验中木条的使用能达到目的.
C、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
D、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用木条平放在蜡烛中,根据碳化的情况能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故选项实验中木条的使用能达到目的.
故选:C.
A、根据氧气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D、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A
【解析】解:A、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的比冷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该选项正确。
B、锌和铝的形状不同,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活动性顺序,该选项不正确。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不正确。
D、水和酒精的体积不同,不能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
A、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的比冷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B、锌和铝的形状不同,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活动性顺序。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水和酒精的体积不同,不能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2.【答案】C
【解析】解:A、氢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化铜属于氧化物,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②中化合物X一定是含铜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氢氧化铜、碳酸铜等,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②不可能有沉淀生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①②,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或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二氧化碳等),均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pH试纸不能直接进入待测液中,以防污染试剂。故错误;
B、橘子的pH大于柠檬的pH,因此橘子酸性弱于柠檬。故错误;
C、蚊虫的汁液显酸性,牙膏显碱性,因此蚊虫叮咬后,可涂牙膏减轻疼痛。故正确;
D、厕所清洁剂显酸性,厨房清洁剂显碱性,两者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pH越小酸性越强分析;
C、牙膏显碱性,能和蚁酸反应,从而减轻疼痛;
D、根据厕所清洁剂显酸性,厨房清洁剂显碱性分析。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酸碱中和反应、pH试纸使用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4.【答案】D
【解析】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该选项正确。
B、铁能够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该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变蓝色,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该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
B、铁能够硫酸铜反应,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变蓝色,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变红色。
D、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5.【答案】B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KNO3的溶解度为20g,故A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KNO3中有少量的NaCl,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NaCl,故B正确;
C、从t2℃降到t1℃时,KN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C错误;
D、t2℃时,KNO3溶液和NaCl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热能 除去烟气中含有的SO2、HCl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少 Fe+H2SO4=FeSO4+H2↑ ① ② 过滤 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解析】解:(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
(2)石灰浆显碱性,能够吸收酸性气体,所以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除去烟气中含有的SO2、HCl,用石灰浆不用石灰水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少;
(3)溶解步骤中,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产生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②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②Fe+Fe2(SO4)3=3FeSO4中有单质参与的反应,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4)操作②的目的是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基本操作步骤:加热浓缩,然后冷却结晶;再过滤;最后洗涤干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故答案为:(1)热能;
(2)除去烟气中含有的SO2、HCl;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含量少;
(3)Fe+H2SO4=FeSO4+H2↑;①; ②;
(4)过滤;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1)根据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电能分析;
(2)根据石灰浆是碱性分析;
(3)根据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分析;
(4)根据制取硫酸亚铁晶体的基本操作解答。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同学们能够掌握全面的知识。
17.【答案】合成纤维 灼烧,闻气味 锌 佝偻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硬 可燃物 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解:(1)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会产生烧纸的气味,而合成纤维灼烧时无此气味,因此可采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合成纤维和棉;故答案为: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2)高锌高钙奶粉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锌元素,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导致佝偻病;故答案为:锌;佝偻;
(3)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将自来水通过该净水器并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仍为硬水;故答案为: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硬;
(5)图中“火三角”a处为可燃物,生活中纸箱着火,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故答案为:可燃物;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根据材料的分类、物质的鉴别方法来分析;
(2)根据人体所需元素的种类、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3)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4)根据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鉴别物质的方法、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净化水的原理、燃烧的条件以及灭火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溶于水 呈碱性 通过酚酞颜色变化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 氯化钠 氯化氢 NaOH+HCl=NaCl+H2O 蒸发 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 较多 停止加热 振荡 CO32− CO2+Ca(OH)2=CaCO3↓+H2O 2H2O2=MnO22H2O+O2↑
【解析】(1)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变澄清,碱性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故答案为溶于水;呈碱性;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没有现象,借助酚酞变色来证明碱性物质消失,从而证明中和反应发生,故答案为通过酚酞颜色变化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反应;
(3)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色,酚酞红色消失,所得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物氯化钠,也可能有剩余盐酸,故答案为氯化钠;氯化氢;
(4)图1实验是氢氧化钠中加入盐酸的反应,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得到生成物,故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5)图1实验中步骤⑤的操作有蒸发皿、酒精灯加热,所以是蒸发操作,玻璃棒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出现较多固体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答案为蒸发;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液滴飞溅;较多;停止加热;
(6)图2取0.5g某固体粉末于甲中,加入盐酸,要加快反应就应该增大接触面积,所以振荡试管,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原固体含有碳酸根离子。故答案为振荡;CO32−;CO2+Ca(OH)2=CaCO3↓+H2O;
(7)图2中甲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所以是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故答案为2H2O2=MnO22H2O+O2↑;
解题的关键点是酚酞试液红色消失不一定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中和,也可能是酸过量,所以溶质可能含有氯化氢。
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点是中和反应,蒸发操作,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19.【答案】小于 连接好装置,挤压针筒1,U形管中红墨水左边下降右边升高,挤压针筒2,U形管中红墨水右边下降左边升高 U形管中红墨水右边下降左边升高 CO2+2NaOH=Na2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OH− 53Vdg22m×100% AB
【解析】解:(1)①烧瓶内形成“喷泉”,说明烧杯中的液体被吸入烧瓶中,则说明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②检查图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连接好装置,挤压针筒1,U形管中红墨水左边下降右边升高,挤压针筒2,U形管中红墨水右边下降左边升高,说明气密性良好。
③由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右边消耗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压强减小的多,则U形管中红墨水右边下降左边升高。
④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①图丙中的反应为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反应过程中pH不断减小,则溶液中的OH−不断减小。
(3)①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Vdg
10644=xVdg
x=106Vdg44
则烧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6Vdg44mg×100%=53Vdg22m×100%。
②A、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则能鉴别,符合题意;
B、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则能鉴别,符合题意;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不能鉴别,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故答案为:(1)①小于;
②连接好装置,挤压针筒1,U形管中红墨水左边下降右边升高,挤压针筒2,U形管中红墨水右边下降左边升高;
③U形管中红墨水右边下降左边升高;
④CO2+2NaOH=Na2CO3+H2O;
(2)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OH−;
(3)①53Vdg22m×100%;
②AB。
(1)①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引起的压强变化分析;
②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分析;
③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右边消耗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压强减小的多分析;
④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2)①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分析;
②根据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分析;
(3)①根据Na2CO3+2HCl=2NaCl+H2O+CO2↑分析;
②根据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进行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以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题时注意方程式书写要正确,格式规范。
20.【答案】盐 SO42− 放 Fe+CuSO4=FeSO4+Cu
【解析】解:(1)硫酸铜在溶液中会电离出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硫酸铜为盐,硫酸铜中所含阴离子的符号是SO4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
故答案为:盐;SO42−;放;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波尔多液不能用铁质容器来配制的原因是Fe+CuSO4=FeSO4+Cu;
故答案为:Fe+CuSO4=FeSO4+Cu;
(3)设可以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xg
CaCO3=高温CaO+CO2↑
100 56
100g×80% x
10056=×100g×80%x
x=44.8g
答:可以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44.8g。
(1)根据酸碱盐的定义分析回答此题;依据硫酸铜的构成分析;依据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热量变化分析;
(2)依据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分析;
(3)依据煅烧石灰石的反应方程式,结合题中数据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计算,主要是利用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九上化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白蚁能分泌出蚁酸,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中考诊断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推断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