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综合拔高练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综合拔高练第1页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综合拔高练第2页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综合拔高练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练习题,共18页。
     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考点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2022湖南,1113)我国西北某内流河下游河岸地带发育着荒漠植物群落,胡杨为主要建群种,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下表反映该植物群落属性及影响因子随离河岸距离增加的变化情况(其中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据此完成下面三题。离河岸距离(m)群落属性影响因子群落结构群落盖(%)海拔(m)土壤含水(%)土壤容重(g/cm3)土壤电导(mS/cm)5030.339165.731.410.3620034.009175.041.500.5935040.339144.421.500.3750046.6791418.511.412.5665074.3391319.271.370.4080068.6791315.231.381.0295045.009127.781.400.501 10040.339163.061.580.661 25034.339152.321.621.981.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 (  )海拔      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含盐量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主要得益于 (  )A.胡杨涵养水源B.草本植物水分竞争力强C.地下水埋深浅D.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3.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土壤有机质减少B.乔木与灌木水分竞争C.土壤含盐量增加D.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  (2022全国甲,1011)蒙古族将靠近山林的优质草原称为杭盖草原。杭盖草原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通常鼠类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而杭盖草原的河谷中鼠害却很轻。杭盖草原是古时游牧民族最喜爱的牧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的缓丘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缓丘上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弱C.温度较高      D.径流较少5.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是因为河谷 (  )A.缺乏鼠类食物      B.冷空气易集聚C.地下水位高      D.鼠类天敌多考点2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2022浙江6月选考,1516)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6.图示①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7.图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深入内陆,其影响因素是 (  )A.纬度 洋流      B.地形 洋流C.纬度 大气环流      D.地形 大气环流  (2022山东,34)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8.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9.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  )灌丛草地      草甸沼泽落叶阔叶林      常绿硬叶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2山东,89)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 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0.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C.地形      D.岩性11.b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  )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12.(2022江苏,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区域自然带及该区域局部冰川、河流分布图(1)写出图中自然带的类型,并简析其向南凸出的原因。(2)根据右图中冰川、河流的分布,简述该局部区域的地势特征;结合地势特征,用曲线绘出虚线框内M河流域与N河流域的分水岭。(3)分析右图中R处附近冰川较多的原因。13.[2022海南,19(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分别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分别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气候资料。  分别说出那波利及其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的陆地自然带。三年模拟练  (2023河南豫南9校联考)敖包圪垯位于贺兰山中部哈拉乌北沟底,是贺兰山主峰,海拔3 556米。下图为敖包圪垯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影响敖包圪垯东侧山麓附近甲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    B.水分    C.地形    D.光照2.敖包圪垯甲自然带西侧比东侧海拔上限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东侧光照较强B.东侧人类活动较少C.西侧气温较高D.西侧大气降水更少3.该山地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体现了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023重庆一轮检测改编)植被不仅可以反映气候变化趋势,同时也对气候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目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指数,干湿变化对植被生长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目前常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来表征干湿状况,植被对干湿变化具有敏感性。下图为秦岭陕西段南北坡NDVISPEI相关系数随海拔变化图及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4.关于秦岭陕西段南北坡NDVISPEI相关系数随海拔变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拔500m以下没有统计数据,是因为人为活动干预强烈B.海拔500~800m,随海拔上升秦岭南北坡相关系数快速上升,表明植被对干湿变化均越来越敏感C.海拔1 200~1 900m,北坡整体比南坡相关系数大,北坡植被响应更加敏感D.海拔1 900~2 300m,秦岭南北坡差异较大,秦岭北坡相关系数上升,表明北坡植被覆盖率更高5.导致海拔2 500~3 000m秦岭南北坡随海拔上升相关系数均快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A.植被类型的变化      B.植被覆盖率下降C.降水减少      D.积雪增多  (2023广东广州调研)气候变化影响山地林带的上限和下限。下图示意阿尔泰山西南坡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6.该山地森林生长所需水分主要来自 (  )A.大气降水      B.地表径流C.永久冻土      D.冰川融水7.该山地森林带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      B.针叶林C.落叶阔叶林      D.硬叶林8.气候暖湿化期间,该山地森林带 (  )A.上限上移,下限下移B.上限下移,下限下移C.上限上移,下限上移D.上限下移,下限上移9.(2022广东华南师大附中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东段最高峰,山脉南北坡气候差异显著。南坡沟谷众多且沟谷内冰川发育典型(如图1),雪线较北坡高。该区以裸露冰川(冰川表面冰碛物少)和表碛冰川(冰川表面多冰碛物)为主,表碛冰川表层冰碛物总体厚度大(表面冰碛物厚度较小时能够加速冰面消融),且自上而下厚度变化明显。其中X冰川为该区山谷表碛冰川的典型代表,冰川内部多混杂着众多的冰碛物。19802015,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该区冰川数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2)12(1)描述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冰川的变化规律。(2)分析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相较于北坡高的原因。(3)推测X冰川自上而下表面冰碛物厚度的变化并说明理由。(4)判断裸露冰川和表碛冰川消融速度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1.B2.A3.B4.D5.C6.C7.D8.B9.A10.C11.C     1.B 读表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群落盖度大致先增后降,海拔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含水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容重大致先降后增,土壤电导率变化规律不明显。材料信息表明,土壤容重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负相关,土壤电导率与土壤含盐量呈正相关,因此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致先增后降,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不明显。由此可知,随离河岸距离的增加,变化趋势与群落盖度总体相似的影响因子有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即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正确。2.A 材料信息表明,该地地下水平均埋深3~4米,浅根系草本植物很难直接获得地下水,但该地胡杨为主要建群种,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作用,从而为浅根系草本植物提供水源,因此浅根系草本植物在该植物群落中分布广泛,A符合题意,排除C;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因此水分竞争力并不强,排除B;该区域地下水埋藏较深,盐碱化现象并不严重,因此草本植物耐盐碱能力强不是其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排除D。3.B 干旱地区植物得以生存主要是由于水分条件好,乔木与灌木的根系较深,在缺水地区存在明显的水分竞争状况,由于乔木比灌木水分竞争能力更强,使得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该植物群落中灌木消失,B符合题意;草本植物根系较浅,在与灌木的水分竞争中,灌木竞争能力更强,因此灌木消失不是草本与灌木水分竞争的结果,排除D;在离河岸950米到1 250米的地段,乔木与草本植物均能生长,因此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含盐量增加不是导致灌木消失的主要原因,排除A、C。4.D 相对于周边坡度较大的草原,杭盖草原缓丘上的坡面径流较少,下渗的水分较多,故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也更好。杭盖草原的主体为缓坡丘陵区,而坡度较大的丘陵、山地,因其牧草生长稀疏,植株矮小,不能称为杭盖草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在相对小的范围内,丘陵坡度可能差异很大,但降水、热量、蒸发差别很小,故A、B、C项与实际不符。5.C 据材料可知,鼠类通过打洞、啃食等,对草原多有破坏,打洞为其提供栖息和生活的场所,在河谷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洞穴常常被地下水淹没,导致无法栖息,所以鼠类往往远离河谷地区生活繁衍,故导致杭盖草原的河谷鼠害很轻,C正确。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鼠类食物丰富,A错误。河谷位于缓坡之间,冷空气集聚作用不明显,B错误。河谷与缓坡空间距离并不远,天敌数量差异不大,D错误。6.C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②③④自然带呈现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体现的是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正确。7.D 根据所学知识及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西北部为东欧平原,地形比较平坦。且该地受西风带控制,由于该地西北部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西风带来的暖湿气流可以深入内陆,形成较多降水,进而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大气环流,D正确。深入内陆的分布区距离海洋较远,受洋流影响较小,A、B错误。纬度位置主要影响热量分布,不会导致同一植被如温带落叶阔叶林深入内陆,C错误。8.B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分散林地和农场面积增大,A错误;雨林景观变得破碎,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B正确、C错误;雨林遭受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D错误。9.A 该地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较多,地表水充足,灌丛草地、草甸沼泽广布,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导致该类景观类型退化,①②正确;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海拔较低,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硬叶林分布,③④错误。故选A。10.C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的海拔差异较小,热量条件差异较小,A错误;该地位于黑龙江省小型山间盆地,空间范围较小,降水的差异较小,B错误;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导致水分的空间差异较大,植被分异明显,C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岩性的相关信息,D错误。11.C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厚,缺失淋溶层;丙处为塔头薹草,该植被为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湿生环境缺失淋溶层,符合示意的土壤剖面,C正确。甲处、乙处、丁处都有淋溶层分布,不符合示意的土壤剖面,A、B、D错误。12.答案 (1)类型:苔原带。原因:该地为南北向(乌拉尔)山脉,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两侧低,因此为苔原带。(2)中部自(东)北向(西)南地势升高,向西(北)、东(南)两侧地势降低。绘图如下:(3)靠近海洋,水汽在极地东风吹送下,受地形抬升影响,降雪多;纬度高,气温低,积雪消融少,积累多,冰川多;山谷发育,积雪易留存,冰川数量多。解析 (1)从图中信息可知,Ⅱ自然带主要位于北冰洋沿岸附近,靠近北极圈,其南部Ⅲ自然带位于大陆内部,面积广大,为亚寒带针叶林带。故Ⅱ自然带应为苔原带,Ⅰ自然带位于北极圈以内,靠近极点附近,应属于冰原带。向南突出的原因:从图中位置来看,该地位于东经60°附近,其自然带向南突出的位置大致为南北方向,该地位于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附近,乌拉尔山大致为南北走向,其海拔相对较高,其西侧为东欧平原,东侧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较东西两侧海拔高,气温更低,因此其自然带发育成苔原带。(2)河流由高向低流动,因此根据河流的流向一般可判断地势的走向。从该地区河流分布来看,其东部河流向东侧流,西部河流向西侧流,说明其地势中部高、东西两侧低;从中部山峰高度来看,其北部山峰大致为1 200~1 300米左右,南部山峰大致为1 400~1 500米左右,中部地区南高北低。因此,M河流域与N河流域支流的源头的中间地带为分水岭,将中间地带连接成线,即为M河流域和N河流域的分水岭,如下图:(3)从图中可知,R处纬度较高,其北部靠近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部,受极地东风影响较大,北冰洋水汽在极地东风的吹送之下向南运动,R处为乌拉尔山北部,受地形抬升影响,该地降雪较多。同时该地纬度较高,常年气温较低,积雪融化相对较少,大量积雪易累积,易形成面积较大的冰川。从河流分布图可以看到R处附近河流众多,河流多从山谷流出,山谷发育较多,谷地受太阳辐射影响相对较小,其积雪更易储存,故其谷地冰川数量较多。13.答案 那波利: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解析 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那波利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同纬度(40°N)亚欧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三年模拟练1.B2.D3.D4.D5.A6.A7.B8.A1.B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敖包圪垯所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山地山麓附近甲自然带应为温带荒漠带,影响该自然带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B正确。2.D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敖包圪垯东侧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因此西侧荒漠草原带的分布范围更广,海拔上限更高。3.D 图示山地东侧是迎风坡,降水较多,西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导致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差异明显,体现的是非地带性。故D正确。4.D 由材料可推知,图中相关系数表示植被对干湿变化的敏感性。海拔500m以下人为活动干预强烈,不好统计自然植被生长状况;海拔500~800m,随海拔上升秦岭南北坡相关系数快速上升,表明植被对干湿变化均越来越敏感;海拔1 200~1 900m,北坡整体比南坡相关系数大,北坡植被响应更加敏感,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海拔1 900~2 300m秦岭南北坡差异较大,秦岭北坡相关系数上升,只能表明北坡植被对干湿变化更敏感,不能说明北坡植被覆盖率更高,D错误,符合题意。5.A 海拔2 500~3 000m秦岭南北坡主要植被由针阔叶混交林向针叶林过渡,针叶林相对于阔叶林对水分需求较低,导致随海拔上升相关系数均下降,A正确;植被覆盖率高低不能反映相关系数的高低,降水与积雪的数量不是此海拔区域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B、C、D错误。6.A 阿尔泰山的降水主要是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遇山地抬升形成的地形雨,西南坡处在西风带的迎风坡,由于地形雨一般在山腰处降水量最大,所以山腰处为森林和森林草原带,A正确;森林可利用的地表径流、冰川融水较少,B、D错误;永久冻土不会为森林生长提供水分,C错误。7.B 该地区海拔较高,深入内陆,气温较低,降水较少,针叶林更能适应这种寒旱环境,B正确;常绿阔叶林适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环境,A错误;落叶阔叶林适应温带季风气候区环境,C错误;硬叶林适应地中海气候区环境,D错误。8.A 气候暖湿化期间,阿尔泰山降水量增加,气温升高,森林带范围扩大,所以其上限上移,下限下移,A正确,B、C、D错误。9.答案 (1)1980—2015年南迦巴瓦峰冰川持续萎缩;3 800~5 300米范围内冰川萎缩最显著(或最多);5 800米以上的冰川相对稳定。(2)南坡为阳坡,冰雪融化多;北坡为阴坡,气温相对较低,冰雪较稳定;南坡沟谷多,热量不易散失,冰雪消融多。(3)厚度增加。自上而下冰川消融增多,冰内物质出露增多;风化物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低海拔处堆积,冰川表面冰碛物厚度增大。(4)裸露冰川比表碛冰川消融速度快。原因:裸露冰川表面冰碛物少,隔热效果差,冰川吸收热量多,融化速度快;表碛冰川表面冰碛物总体厚度大,隔热效果好,融化速度慢。解析 (1)该区冰川的变化规律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描述。(2)本题主要从气温的角度来分析。据图可知,该区位于北半球,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冰雪融化多,雪线较高;而北坡为阴坡,气温相对较低,冰雪融化量少,冰雪比较稳定,雪线较低。沟谷地形比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由材料“南坡沟谷众多”可知,南坡气温较高,冰雪消融多,雪线较高。(3)自上而下,海拔逐渐降低,气温不断升高,冰川消融不断增多,导致冰内物质出露增多,所以自上而下表面冰碛物厚度不断增大;同时山谷两侧的风化物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向下移动,最终在低海拔处堆积,所以自上而下表面冰碛物厚度不断增大。(4)据材料“表面冰碛物厚度较小时能够加速冰面消融”可知,表面冰碛物具有明显的隔热作用。所以表面冰碛物少的裸露冰川吸热较多,融化速度快,而表面多冰碛物的表碛冰川,因表面冰碛物厚度总体较大,隔热效果好,融化速度慢。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综合训练题,共8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后复习题,共7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