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3课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货币与赋税制度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课后习题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一、基础巩固
1.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规定: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婢加倍。这一规定 ( )
A.体现了轻徭薄赋的税收原则
B.促进人口的增长
C.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D.从政治、经济上打压商人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成年男女每人每年纳税一算,称‘算赋’,计120钱,商人及奴婢加倍”反映了抑商的政策,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轻徭薄赋的税收原则,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的规定不利于人口的增长,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从政治上打压商人,故D项错误。
2.唐朝前期,赋役制度的发展进步之处主要是( )
A.农民向封建国家承担定量田租
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农民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
D.人头税被废除了
答案:B
解析: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针对21—59岁之间的成年男子征收。租、调之外的役,可以用“庸”代替,即缴纳一定的绢或布来替代徭役,这一措施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故选B项。
3.商鞅变法时“舍地而税人”,征收赋税不税田亩而税人丁;唐朝中期,宰相杨炎改革时“舍人而税田”,征收赋税不税人丁而税田亩。推动材料中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改革者的个人意愿
B.土地所有制的变更
C.社会形势的变化
D.弥补财政的亏空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战国时期重在征收人丁税,而唐朝则侧重征收田税,导致征税标准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形势的变化,C项正确;改革者的愿望是主观因素,不是赋税征收标准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A项;从战国到唐朝,土地所有制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B项;弥补财政亏空是目的而非原因,排除D项。
4.唐朝中期以后实行的两税法同以前的租庸调制相比,最主要的变化是( )
A.地租形式的变化
B.赋税种类的变化
C.征税标准的改变
D.税务手续的简化
答案:C
解析:两税法规定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这样就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故选C项。
5.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
A.废除人头税
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
D.按照资产交纳
答案:C
6.有学者评价近代中国某条约内容:协定关税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手工业挤压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此条约为( )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B
7.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在一定程度上( )
A.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B.维护了国际国内市场的稳定
C.保护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的开展
答案:C
解析:提高关税会对对外贸易和商品进口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故A项错误;提高关税有可能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故B项错误;提高关税可以使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优势减弱,从而保护民族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并未提到对关税自主运动的影响,故D项错误。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什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役多则免调,过役则租调俱免,无伤于民矣。
——[宋]郑樵《通志略》
材料二 臣查直隶通属地粮共二百零三万四千七百两有奇,丁银共四十二万零八百两有奇,统为核算,将此四十二万零八百两之丁银均摊于二百零三万四千七百余两地粮之内,仍照上、中、下三则之田,各计其纳粮轻重之数,而分摊其丁银,永无偏累之患。
——[清]李维钧《为酌议直隶地方摊丁入亩奏》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赋役制度各有何特点?
(2)由材料一到材料二,赋役制度的变革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1)租庸调:税种多样,实物税和劳役税相结合,以人口为主要征税依据;摊丁入亩:税种统一,以货币税为主,以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
(2)意义:以财产税取代人头税,说明封建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有利于人口流动;以货币税取代实物税,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8年6月15日,南京国民政府发表《修改不平等条约宣言》称:“今当中国统一告成之际,应进一步而遵正当手续,实行重订新约,以副完成平等及相互尊重主权之宗旨。”7月7日,外交部提出重订新约三原则:一、届满期者废除,另订新约;二、未满期者以正当手续解除而重订之;三、旧约已满期新约未订者,另订临时办法处理一切。同时宣布了改订新约的方法、步骤。此后,改订新约运动便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1928年7月,首先订立《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中美关税条约》),接着签订了《中德条约》,与挪威、荷兰、瑞典、英国、法国订立《关税条约》。与比利时、意大利、丹麦、葡萄牙、西班牙订立《友好通商条约》。1930年,与日本订立新的关税条约,改订新约运动结束。改订新约运动中的主要问题是关税和领事裁判权。订立新约的国家都承认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在与比、意、丹、葡、西等国订立的《友好通商条约》中均有这样的条款:“此缔约国人民,在彼缔约国领土内,应受彼缔约国法律及法院之管辖。”说明这些国家已同意取消领事裁判权。1929年4月27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就撤废领事裁判权问题照会英、法、美、荷、挪等国驻华公使,上述各国均未明确反对。1931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但实施日期一再后延。一直到抗日战争期间,不平等条约才得以废除。
——摘编自聂家华、刘洪森《中国近代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的背景和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
参考答案:(1)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完成统一;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亟需摆脱西方列强的控制。目的: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同时也有扩大税源,解决内战军费的考虑。
(2)评价: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看,具有积极作用,虽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但减少了其在中国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了作为主权国家的地位,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强化了民族意识;关税收入大大增加,成为南京国民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改订新约运动并没有从根本上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更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的处境。
二、能力提升
1.管仲把货币看成是流通手段,“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人君操谷、币金衡,而天下可定也”,抓住“币重则万物轻,币轻则万物重”的对应关系实现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对材料主旨理解准确的是( )
A.肯定市场调节作用
B.注重对赋役制度的变革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
D.强调变革经济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管仲认为要充分利用货币与商品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故C项正确。
2.汉文帝时,算赋(汉朝对成年人所征的丁口税)由每人每年120钱减至每人每年40钱,徭役则减至每3年服役一次。汉景帝时,把秦朝时17岁傅籍(秦汉时适龄男子必须在专门的名册登记,并开始服徭役、兵役)的制度改为20岁始傅。上述措施( )
A.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
C.抑制了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D.推动征税标准的重大变革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汉文帝、汉景帝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了人民负担,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减轻赋税和徭役的情况,没有体现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B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汉文帝、汉景帝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没有涉及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情况,C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汉文帝、汉景帝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没有反映征税标准的重大变革,D项错误。
3.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赋役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役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
A.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答案:A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赋役制度是两税法。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故选A项。
4.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户分九等,按户等征税。宋朝则按土地权益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其中主户分五等,纳税当差,客户指的是佃户。造成这种纳税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朝( )
A.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
B.土地政策的改变调整
C.均田制的实施
D.积贫积弱局面的发展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初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户,这使得原有的税收政策不再适用,故有所调整,故B项符合题意。
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道,明朝如果某户有田百亩,卖去二十亩,则造册曰:“旧管百亩,今卖,当开除户下田二十亩,彼买者新收二十亩,而此户实在则止八十亩。”如此造册的直接原因是( )
A.赋役制度改革
B.土地兼并严重
C.户籍制度的完善
D.专制集权的强化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故出现题干材料中的现象,A项正确。
6.明朝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朝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役改革( )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有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答案:B
解析:一条鞭法把赋役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均表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减弱,有利于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故选B项。
7.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策因素是( )
时期 | 耕地面积 | 人口 |
明初 | 8.5亿亩 | 6 600余万 |
清前期 | 10亿亩 | 4.1亿 |
A.大量开垦耕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B.“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
C.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雍正时期实行“摊丁入亩”政策,把丁银分摊到田赋中,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故人口比明初增加,B项正确。大量耕地开垦不属于政策因素,故A项错误;一条鞭法是明朝的政策,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无法解释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原因,故D项错误。
8.清初的赋役制度因袭明朝的一条鞭法,地有地税银,丁有丁税银。雍正时把丁银分摊到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这项赋役制度的改革,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负担。据此推论可知( )
A.有利于中国人口增长
B.不利于土地自由买卖
C.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贫困无地者的负担”,可知人头税的取消,有利于中国人口增长,故A项正确。
9.据统计,1916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南京国民政府废除苛捐杂税
B.关税收入在逐年增加
C.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934年已上升到40.6%。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关税收入增加,故C项正确。
10.在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中,各国在承认中国关税自主的同时,又都提出了“待遇不得有所差别”的规定,即对各国都要使用相同的税率。这表明( )
A.当时中国在关税自主的前提下对各国一视同仁
B.改订新约运动的目的是协调各国在华利益冲突
C.改订后的新约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翻版
D.当时中国实际上仍不能自主决定关税税率
答案:D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次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清朝入关之初,赋役制度仍沿袭明朝旧制,赋税分田税和丁税两种,折银征收。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把全国征收丁税总额固定下来。
——摘编自褚鸿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变革的三大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两税法在征收方式上的特点。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清朝赋役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的趋势。
参考答案:(1)特点:财政开支以“量出以制入”为原则;以户等(财产)为标准征收;分夏、秋两次征收。
(2)积极作用:简化赋役征发手续;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趋势:赋役征发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赋役种类由繁杂(多样)变为单一(简单);征收内容由以实物为主逐渐向以货币为主转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清代全史》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在低关税条件下受到世界市场的制约和冲击作用开始凸显出来。低关税导致了大量商品进口,形成对国内的巨大冲击,一些与洋货直接对抗的手工业先后衰落,甚至破产。在国外商品冲击及高额利润的刺激下,中国实业界开始探索抵御洋货、不让利益外流的振兴之道,因而,进口替代工业在竞争中相继兴起。近代状元企业家张謇提出的棉铁主义就是进口替代的体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棉纺织业纷纷筹建或扩建纱厂,而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规模尤大。
——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形成低关税的主要原因和特点。
参考答案:(1)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清朝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关税自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2)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特点:被动性低关税;被迫开放市场;受外来冲击的结果。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综合训练题,共7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西汉陆贾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