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四校联考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四校联考八年级(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一本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所受到的重力约为( )
A. B. C. D.
2. 下列科学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
A. 亚里士多德 B. 帕斯卡 C. 阿基米德 D. 伽利略
3. 小枫同学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枫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相同 B. 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C. 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D. 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4. 下列实例中增大摩擦的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举重运动员手涂防滑粉 B. 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
C. 长跑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 D. 自行车运动员捏闸刹车
5.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活塞式抽水机
B. 锅炉水位计
C. 茶壶
D. 三峡船闸
6. 如图四幅图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 用力捏橡皮泥 B. 用力拉弹簧
C. 守门员接住球 D. 运动员压弯踏板
7. 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
A. 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 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 两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 无法比较用的臂力大小
8.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轻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点,使细线处于拉直状态,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
A. 在 点保持静止 B. 沿 方向运动 C. 沿 方向运动 D. 沿 方向运动
9. 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缓慢移至竖直位置。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 变大
B. 变小
C. 始终不变
D. 先变小后变大
10. 如图所示,在玻璃槽中装有水,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在水面下的深度为,向管内缓缓注入密度为的硫酸铜溶液,当塑料片恰好脱落时,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为(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6.0分)
11. 跳水运动是我国在国际比赛中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时,施力物体是______,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运动员从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12. 马龙在年的布达佩斯世乒赛的决赛中,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这一现象表明球受到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______,该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球离开球拍后,由于______仍向前运动。
13.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拉弹簧时的情景,图中使弹簧伸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该情景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的______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14.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跟物体的______ 有关,同一物体,运动速度加快时,其惯性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已知此时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物块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______选填“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则木板甲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______。
16. 如图所示,把一个装有盐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
图中的、两点处的压强: ;
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跟盐水的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
如果再往容器中倒入些水并搅拌均匀,则图中的点处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
17. 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方向调零。
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
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物体的质量是______。
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它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字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______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18.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拉动木块前,应将弹簧测力计沿______方向放置,然后进行校零,以减小误差。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当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时,木块与接触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由甲、乙两图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若丙图中物体与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则木块对物体的摩擦力是______。
19.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将棉布铺在 选填“斜面”、“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 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由实验现象可知: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 ;
雨天路滑,为了行车的安全,司机不仅要减速慢行,同时还要 选填“增大”或“减小”车辆间的距离;
请画出图乙中的小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0.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是同一个小桌,同一个砝码,硬度相同的同一块海绵。
这个实验利用海绵受到压力后发生形变大小来显示压力的______ 。
通过比较图中的______ 和______ 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比较图中的______ 和______ 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21.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研究对象是______。向两盘加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可以探究两个力的______对物体平衡的影响。老师指出实验桌面越光滑效果越好,其原因是减小______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
实验中保持和相等,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______。
某同学在进行实验时,将“扭转”错误理解为“翻转”,将车轮朝上放置了,结果小车保持此位置静止,在此基础上他又将小车正确扭转了一定角度,小车仍然静止,则此时小车受的力______平衡力,与______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
22. 某同学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压强计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使用前检查装置的--种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形管中的液体不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
若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根据______两个图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
某同学用水和盐水进行如图戊所示的实验,说明隔板右侧的液体是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3. 如图所示,一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底面积为,杯内水重,水深,水的密度为,。求:
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水对杯底的压力。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一本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则所受到的重力约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
首先要对物体的质量有个初步的了解,运用可得出其重力。
常识性了解物体的质量,熟练运用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解答此题。
2.【答案】
【解析】解:、亚里士多德在很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如最早论述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等,但没有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贡献,故A错误;
B、帕斯卡对压强方面有深入研究,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没有做出贡献,故B错误;
C、阿基米德对浮力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没有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贡献,故C错误;
D、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奠定了重要基础,所以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巨大贡献的是伽利略,故D正确。
故选:。
根据对物理学史的了解,结合相关科学家的贡献可做出判断。
了解物理学史的基本知识,根据各个科学家与所学知识的联系进行分析。
3.【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注意要对每一个要素逐一判断。
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作用点。此题中的两个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但方向和作用点不同。
【解答】
手对桶的提力和桶对手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所以作用点不同,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故选:。
4.【答案】
【解析】解:、举重运动员手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B、足球守门员戴防滑手套,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长跑运动员的鞋底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D、自行车运动员捏闸刹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综上分析,只有选项增大摩擦的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
故选:。
本题在考查增大摩擦力的方法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并学会应用,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5.【答案】
【解析】解: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都是上端开口,下部连通,即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
故选:。
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6.【答案】
【解析】解:、用力捏橡皮泥,手对橡皮泥的力使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用力拉弹簧,人对弹簧的力使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守门员接住球,人对足球的力使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运动员压弯踏板,运动员对踏板的力使踏板的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综上分析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选项C。
故选:。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而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要知道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和速度是本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越长,所以在同样拉开三根弹簧的情况下,我们还要比较两位同学谁把弹簧拉得更长。它们都将手臂撑直了,那么手臂长的同学当然就用了更大的力。
故选:。
拉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弹簧的根数,同时与弹簧的伸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弹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长会越长。
都将三根弹簧拉开,这只是“现象”,谁将弹簧拉得更长,这才是“本质”,所以我们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8.【答案】
【解析】解:由于小球被静止释放,不计摩擦,它可在、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摆到点时,小球速度恰好为零,此时若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只受重力作用而竖直下落。所以,将沿方向运动。
故选:。
分析小球到达点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便可得出结论。
此题考查了学生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在此题中,小球由于重力作用将由静止下落。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在点的运动状态。
9.【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当试管从倾斜位置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液体深度变大,由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大。
故选:。
深度是指试管底部到液面的垂直距离,分析将试管由倾斜位置缓慢移至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深度的大小变化,利用分析压强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深度是指液体内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10.【答案】
【解析】解:因玻璃管内外压强相等时,塑料片恰好脱落,
所以,由可得:,
则玻璃管内液柱的高度:
.
故选B.
当玻璃管内外压强相等时,塑料片恰好脱落,根据在水面下的深度为,可求出此时压强,然后即可求出管内硫酸铜液柱的高度.
本题考查了利用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利用好“当玻璃管内外压强相等时,塑料片恰好脱落”是关键.
11.【答案】平衡力 运动员 形状 运动状态
【解析】解: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
运动员将跳板压弯时,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运动员从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平衡力;运动员;形状;运动状态。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力的作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二力平衡条件的认识以及对力的作用效果的了解,属基础题。
12.【答案】运动状态 球拍 惯性
【解析】解:
马龙将迎面飞来的球扣回,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是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球拍把球扣回时,球拍对球施加力的作用,所以该力的施力物体是球拍;
球离开球拍后,球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球拍;惯性。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本题考查了惯性、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属于基本内容。
13.【答案】手 形状
【解析】解:使弹簧伸长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手,说明了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手;形状。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属于基础题。
14.【答案】质量 不变
【解析】解: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同一物体,运动速度加快时,其惯性不变。
故答案为:质量;不变。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与质量有关。
本题考查惯性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15.【答案】水平向右
【解析】解:
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乙处于平衡状态,则乙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此时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方向向左;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与拉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物体乙与木板甲间的摩擦力大小为,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以甲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向右的拉力,同时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和物体乙对它的摩擦力,二者之和为,即,所以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
故答案为:水平向右;。
物体乙处于平衡状态,据此判断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根据摩擦力的概念可判断其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对甲进行受力分析,再进一步确定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小。
本题考查摩擦力的大小计算与方向的判断,要学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知道各个力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16.【答案】: 变大
【解析】解:根据知图中的、两点处的压强为:
:::::;
根据知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如果再往容器中倒入些水并搅拌均匀,点以上液体的重力增大,对的压力增大,
由知图中的点处的压强将变大。
故答案为::;;变大。
根据算出图中的、两点处的压强之比;
根据知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与盐水的重力比较得出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跟盐水的重力的大小关系;
如果再往容器中倒入些水并搅拌均匀,点以上液体的重力增大,对的压力增大,由判断出图中的点处压强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和固体压强公式的应用,熟练公式以及变形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竖直 静止 竖直向下 小虹
【解析】解:
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
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静止状态;
由图可知,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示数为;
由可得,物体的质量为;
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应该在实验中采用不同的物体,这样结论才具有普遍性,故小虹同学的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竖直;静止;竖直向下;;小虹。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二力平衡的特点分析;
根据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得到钩码重力,然后根据得到物体质量;
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应该在实验中采用不同的物体。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
18.【答案】水平 匀速直线 等于 接触面粗糙程度
【解析】解:拉动木块是沿水平方向,故校零也是水平方向,以免弹簧测力计重力影响实验;
只有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可知,弹簧测力计所示的水平拉力大小测力计示数才等于木块与长木板摩擦力的大小;
甲、乙两图中,木块对接触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甲、乙两图可以探究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丙图中物体与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与木块相对静止,物体与木块间既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趋势,物体不受摩擦力,摩擦力为。
故答案为:水平;匀速直线;等于;接触面粗糙程度;。
从弹簧自重对测量结果影响的角度进行考虑;
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显示拉力大小,要使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要使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使木块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分析甲、乙两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即可得出实验探究的目的;
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分析,知道实验原理、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清楚图示实验情景即可解题,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答案】水平木板 斜面顶端 远 增大
【解析】解: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让小车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故应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
去掉棉布后,为了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应让小车从斜面顶端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由实验可知,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就减小得越慢,运动时间越长,向前滑行的距离就越远;
雪后路滑,为了行车安全,司机在减速慢行的同时,还应适当增大汽车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路面越光滑,阻力越小,刹车时汽车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作用点在小车的中心,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水平木板;斜面顶端;远;增大;。
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要控制物体到达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让小车在不同粗糙程度材料的表面上运动,比较通过的距离大小;
由实验现象回答;
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阻力越小,汽车速度减小的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分析;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且作用在物体的重心。
本题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考查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的运用、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及实验操作过程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20.【答案】作用效果 甲 乙 乙 丙
【解析】解:根据转换法,这个实验利用海绵受到压力后发生形变大小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大小不变,通过比较图中的甲和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通过比较图中的乙和丙两次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故答案为:作用效果;甲;乙;乙;丙。
根据海绵程度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是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据此分析回答。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1.【答案】小车 大小 摩擦力 在同一直线上 是 不是
【解析】解:
由图知,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拉力的作用,可利用小车来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即研究对象是小车;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砝码的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实验中向两盘加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可以探究两个力的大小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实验中桌面越光滑越好,小车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小,摩擦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小;
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两个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发现,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这一目的是为了探究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是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
若将小车扭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小车静止,小车仍然静止,则此时小车受的力是平衡力,此时两边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二力不平衡,即与不是平衡力。
故答案为:小车;大小;摩擦力;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是;不是。
根据图示受力物体即可确定研究对象;实验中通过调整砝码盘中砝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表明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实验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是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当两个力满足四个条件时,才是一对平衡力,即“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决此类实验的关键是探究力的大小关系、方向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保证它们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22.【答案】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 漏气 甲、丁 盐水
【解析】解:压强计是通过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形管中的液体不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漏气;
甲、丁量图液体的密度相同,液体深度不同,可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深度的关系;
当容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盐水时,会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出,橡皮膜向压强小的一侧凸出,右侧压强大,由可知,右侧液体密度大为盐水。
故答案为: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漏气;甲、丁;盐水。
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中用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掌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时,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看液体能否灵活升降;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其中一者之间的关系,需用控制变量法;
根据,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此题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考查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同时考查了检查压强计是否漏气的方法,并考查了液体密度和深度对压强的影响。
23.【答案】解:
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杯子内水的深度:,
水对杯底的压强:,
由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
答: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解析】水杯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和水的重力之和,根据求出水杯对桌面的压强;
知道杯子内水的深度,根据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利用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力。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同时出现固、液体压力压强,要注意先后顺序:液体,先计算压强,后计算压力;固体,先计算压力在水平面上,后计算压强。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大岗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大岗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共6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八号镇第一中学中考三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