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历史专练(新高考专用)
专题16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变化与世界物种交流、工业革命-高考历史专练(新高考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6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变化与世界物种交流、工业革命-高考历史专练(新高考专用),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关系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十六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变化与世界物种交流、工业革命
(1)大约1万年前的中国,伴随着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人类由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并形成了北方旱田粟麦农业区和南方水田稻作农业区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明清时期,随着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改变了中国的食物结构。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农业发展,食物储备和食品生产也向现代化发展。
(2)古代形成西亚、东亚和中美洲等农业区,在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多在大陆内部或相邻地区进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食物物种的交流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工业革命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食物的生产、储备实现了现代化。但保障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问题仍是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首要任务。
(3)18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大生产和工厂制度成为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二战后,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发展,智能化生产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重难精粹
内容
55
以农为食一古代经济结构变化
56
哥伦布交换一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57
大生产—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精粹55以农为食一古代经济结构变化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 远古时期,人们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内过着迁徙的生活。
2. 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3.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起源于东亚、西亚和中美洲。
4. 畜牧业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业和定居而产生的。表格如下:
地域
农业
畜牧业
东亚中国
种植水稻和粟,栽培白菜和芥菜等
河姆渡居民饲养猪和狗
西亚
种植大麦、小麦
饲养山羊和绵羊
美洲
种植玉米、甘薯和马铃薯
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羊驼和火鸡
5. 农业出现的意义:
(1)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2)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徒过渡到定居,从临时窝棚到长期住所,并逐渐形成聚落。开始出现手工业劳动,文化艺术获得发展。
(3)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和其他学科逐渐发展。
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 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
王室、神庙和贵族占有大量土地,或出租给佃户,或合伙经营。
2. 尼罗河流域,古埃及
土地主要由王室和神庙占有,尼罗河为发展农业提供了条件。崇拜尼罗河和太阳神。
3.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古代中国
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由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个体经营。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重视修建水利工程,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4. 爱琴海,古希腊
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实行谷物与蔬菜轮作,建立果园,从事农产品加工。城邦公民占有土地,农业中普遍使用奴隶劳动。
5. 美洲,阿兹特克文明
阿兹特克人的土地有贵族私有,还有村社公有。发明了“浮动园地”。
三、生产关系的变化
1. 男女地位的变化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
2. 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加剧——阶级产生——国家形
成
迁移拓展: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1)经济布局:南稻北粟(后为南稻北麦)。
(2)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为主,家庭畜牧业为辅。
(3)耕作模式:不断变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精耕细作模式日益完善。
(4)经营方式:男耕女织的个体农耕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
(5)土地制度:以地主土地私有为主,土地兼并盛行。
(6)区域特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区域之间的多样性、不平衡性、互补性明显。
(7)国家干预:一方面国家通过兴修水利、赈灾和救灾,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业赋税是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
例题展示: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1万年前的稻作遗存,以及打制石器、动物遗骸等。其中动物遗骸包括28种哺乳动物、27种鸟禽类、5种鱼类、33种螺蚌、龟鳖类及昆虫,出土了117种植物的种子。这些证据说明当时居民生活状况是
A.稻谷是唯一的粮食作物
B.农业出现推动科技的发展
C.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
D.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
【解析】遗址发现了稻作遗存以及多种哺乳动物、鸟禽类、鱼类等遗骸,说明当时居民生活以采集渔猎和稻作提供食物,故选D项。
精粹56哥伦布交换一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 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2. 表现: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传到欧洲,后又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地。
3. 玉米的传播
(1)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广泛种植。到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2)明朝时期,由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前,种植已经遍布全国。
4. 马铃薯和甘薯 16世纪末,马铃薯开始在欧洲推广。 马铃薯和甘薯也是在明朝时传入中国的。
5. 番茄的传播
(1)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
(2)明朝万历年间,由欧洲传教士引入中国。清朝光绪年间,开始作为蔬菜在农场种植。
6. 辣椒的传播
(1)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
(2)16世纪后期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中国的西南和中南地区流行。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 传入美洲的欧亚作物有:小麦,大麦,水稻;苹果,葡萄,甜橙,柠檬;黄瓜,甜瓜,豌豆;甘蔗等。其中小麦和水稻对美洲的影响最大。
记忆口诀:小麦大麦和水稻,苹果生气打葡萄,甜橙柠檬来劝架,黄瓜甜瓜哭号号,豌豆甘蔗来讲理。
2. 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后来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3. 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4. 传入欧洲的欧亚畜禽:牛、驴、骡、马、猪、羊和鸡。
记忆口诀:牛驴骡马猪羊鸡,结伴旅游美洲去。
历史影响: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畜牧业、农业的发展。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 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对非洲,对中国,对欧洲。1800年前后,世界人口已经突破9亿。
2.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对欧洲,对北美,对畜牧业。
3. 推进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比如水稻在北美的推广,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4. 对当地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美洲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中国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
迁移拓展: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交流品种更加丰富;范围具有全球性;经济作物大量交流;交流伴随着暴力掠夺;物种交流的速度加快。
(2)影响
①粮食作物的交流提高了粮食产量,丰富了食物种类,促进了人口增长、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动物交流改变了动力和食物来源,促进了工具器物的革新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人口交流使人口扩张和混血人种出现,有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美洲种植园得到发展,导致非洲长期落后。
④传染病导致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引发权力更迭和印第安文明衰落,促进了近代医学发展。
⑤文明交流有利于不同宗教信仰的传播和史学文化的研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殖民文化的兴起。
例题展示:
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马铃薯。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了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这说明
A.新物种冲击了教会的权威
B.新物种的传播是曲折的
C.教会对人们的控制很严格
D.当时欧洲阶级矛盾尖锐
【解析】由材料中教会禁止食用新食物,而饥饿的穷人迫于生计打破禁忌,使新食物迅速普及,可知新物种的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B项正确。
精粹57大生产—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一、大机器生产与工厂制度
1. 背景:(1)工业革命前,英国的手工工场由分散向集中发展,逐步实现了生产过程专业化。
(2)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大批产业工人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
2. 形成:工业革命期间,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工厂制度随即形成。
3. 内容(特点):(1)厂房要有一定规模,工人实行倒班制。
(2)制定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对工人进行管理。
(3)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各部门协同劳作,进行标准化生产。
(4)原料由工厂统一分发,合理调配。
(5)制定市场方案,开拓产品销售渠道。
4. 历史作用:
(1)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使工业革命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创造的全部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
4. 扩展:19世纪中后期,中国的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引进了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张謇、范旭东等人投身实业救国。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 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城市人口猛增,不少小城镇发展为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成为英国城市化的典型。
(2)鸦片战争后,上海、青岛等地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
(3)20世纪至今,西方国家逐渐重视城市规划,促使城市布局日益宜居化。
2. 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1)英国兴建大量铁路;修建人工运河,曼彻斯特、伯明翰是著名的水运枢纽。
(2)英国港口同陆上交通连接,形成了不列颠的水陆运输网,被称为“运输革命”。
3. 城乡差别逐渐缩小。
英国等西方国家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和城市连为一片。
4. 人们的时间观念空前加强,生活节奏加快。
坚持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许多人戴表,大城市多处设有标准钟。
5.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
(1)英国等西方国家开始由政府发展教育,通过立法、经费支持等措施促进初等教育的发展。
(2)20世纪初,中国开始推广义务教育,还出现了工人学校。
6. 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如劳动时间过长,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和职业病时常发生等。
迁移拓展: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2)促使工业现代化转型:工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大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1815年以后种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5)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例题展示:
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对此解释最合理是
A.体现了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推动了法国民主政治发展
D.适应了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
【解析】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材料中法国政府做法的目的是培养技术人员,适应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需求,D项正确。
1.(2022·海南·模拟预测)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发现的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铲、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等实用性器物。这些“器物”说明,当时( )
A.打制石器技术发达 B.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C.农耕经济已经产生 D.手工业开始独立化
2.(2022·辽宁大连·一模)据《周易·系辞下》记载,神农氏之前存在包牺氏。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通“畋”)以渔”。后来,由于民人众而禽兽少,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体现了( )
A.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 B.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
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D.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
3.(2021·四川德阳·一模)战国时代,“五谷”之说已相当普遍地使用,但所涵盖的内容却不尽相同,或无稻,或无麻,或无黍,但必有粟(稷)、菽(大豆)和麦。据此可知,当时
A.北方农业生产领先南方 B.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D.经济作物生产存在地区差异
4.(2021·陕西渭南·二模)宴飨在汉代成为一种风气,有肉有酒,是美好生活的写照,汉代人称他们享用的酒是“天之美禄”,是上苍的恩赐。下图汉画
A.体现了汉代食物生产现状 B.是汉朝鼎盛时代真实写照
C.证实了汉代民众生活水平 D.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发达
5.(2021·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许倬云教授认为: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
C.群居生活的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
6.(2010·江西宜春·一模)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不同 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 D.历史传统不同
7.(2018·浙江·高考真题)有学者指出: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17·海南·高考真题)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9.(2017·天津·高考真题)1830 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困扰。1880 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10.(2022·全国·高考真题)蒸汽机发明后,日益成为欧美国家雇佣大农场机器动力的重要来源,需要多人协同操作。20世纪初,农业机器的使用变得个人化、小型化,家庭农场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缩小了与雇佣大农场的差距,后者日趋衰落。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内燃机的应用改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 B.农业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C.蒸汽机成为农业生产的机器动力来源 D.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
11.(2017·全国·高考真题)根据表格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条件愈发恶劣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12.(2021·浙江·高考真题)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20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8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 B.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 D.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
13.(2012·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 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灯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探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14.(2020·北京·高考真题)“茶”字发音的传播史
材料一 茶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即开始对外传播。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传入亚、非、欧等地。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 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 tea 发音系统。明清时期, 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英、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茶”读作 tea。
材料二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1)读上图,cha 与 tea发音系统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分析不同发音系统形成的历史原因。
参考答案
1.C
【详解】依据材料“裴李岗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铲、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等实用性器物。”,可以看出这些工具都是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表明当时已经产生农耕经济,C项正确;裴李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社会贫富差距状况,排除B项;手工业独立是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时期,和农业之间的分离,材料涉及的是农耕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依据材料“包牺氏‘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通‘畋’)以渔”、“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从采集和渔业发展为农耕经济,这说明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晚期中国生产方式的进步,不能体现“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排除B项;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是小农经济的特点,小农经济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
3.A
【详解】材料“或无稻,或无麻,或无黍,但必有粟(稷)、菽(大豆)和麦”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种植数量较多,同南方尚未开发的状态相比,得出北方农业生产领先南方的结论,A项正确;当时我国民众的饮食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B项;当时铁质农具并未普遍使用,排除C项;材料中的作物主要是粮食,不属于经济作物,排除D项。故选A项。
4.A
【详解】材料“酿酒过程”“烩鱼图”体现的是汉代的食物状况,A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汉朝处于的具体时代状况,B排除;当时普通的下层民众是十分贫困的,民主也“有酒有肉”的生活水平说法不符合史实,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
5.D
【详解】根据材料“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是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的。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可知,新石器时代人类从采集食物变为生产食物,结合所学可知,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原始农业的兴起,故选D;材料强调的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变化,未涉及到天然火的运用,故排除A;材料反映了新旧石器时代以人类获取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而不是以打制石器的使用和磨制石器的使用为分界线,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群居生活的出现是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说法与材料不符,故排除C。
6.A
【详解】在东方的农耕文明中,牛是最重要的农用畜力,所以不可能会出现多吃牛肉的现象;西欧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内,畜牧业较为发达,所以食牛肉的较多。归根到底,生产方式的不同造成了饮食文化的不同,故选A项;是否食用牛肉与宗教信仰没有必然关系,故B项排除;C饮食文化本身属于生活习俗的一个方面,C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饮食文化的区别本身就是历史传统不同的一个表现,因此D项是表象,不是原因,排除。
7.C
【详解】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是在新航路开辟后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欧洲的,这种作物的交流本身也是文明链接的方式,所以②错误,排除所有含②的选项。故C项正确。
点睛: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这一题的选项都是其中的三项,所以只要是排除到其中的一项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了。
8.D
【详解】材料信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农业和市场联系加强,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D正确;“传统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出现衰退,故A错误;明清时期,人口大大增长,粮食需求应该加大,故B错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会带来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农业••古代农业的发展••明清农业
点睛:明清社会转型是新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到了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明清社会经济的转型表现有:赋税制度的调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高产农作物引进、租佃制盛行、人口增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帮和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江南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朝贡贸易、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等。
9.B
【详解】依据材料“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可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不得不依据规定的标准时间,可见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制约,B项正确;材料强调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而不是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统一的时间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没有强调时间的精确是生活的必要性,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统一的时间是为了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没有体现出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详解】根据材料可得出,20世纪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内燃机的使用,使农业的机械化的逐步实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及组织形式发生变化,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人口增长,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内燃机的影响,排除C项;农业生产效率依赖于科技,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本题情境聚焦第二次工业革命,试题的落脚点并未落在常见的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化工业领域,而是另辟蹊径,突出内燃机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蒸汽机过于笨重,不便于个人使用,内燃机轻巧),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特点的深度理解,学生如果仅靠生搬硬套教材内容和作答套路,则无法进行正确推理。
11.D
【详解】对比表中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可知工人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增加速度,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项正确;依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增长,排除A项;表中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排除B项;工人工资在1797—183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人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改善,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18世纪后半期开始英国进入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英国陶瓷逐渐将中国瓷器挤出欧洲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制度的建立,产品产量和效率方面有了明显提升,故选C;瓷器不需要进行组装,因此和通用部件标准化无关,排除A;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并不是英国瓷器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D。
13.(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
(2)主要科技成果: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3)改善的方面: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等)。
【详解】(1)结合题中1868—1914年的三段材料,可归纳出工业革命、城市化、交通运输工具变化等背景。
(2)结合题中材料(20世纪范围内),可从交通信号灯的服务对象(汽车和行人)、物质条件(电灯和电力)及控制技术的改进(计算机、实时智能网络)等角度指出主要科技成果,主要应该限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时限内。
(3)应进行多角度分析,比如城市环境、城市整体管理水平、市民素质等角度
14.示例
(1)cha: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非);东欧、葡萄牙。tea: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西欧和北欧等。
(2)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达,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形成了新的海上茶叶贸易商路。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形成了cha的发音。荷兰、英国多从厦门进口茶叶,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于是由厦门方言形成的tea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到这些地区。
【详解】(1)地区:根据材料中的图例及传播路线可知,cha的发音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非)和东欧、葡萄牙。; tea 的发音主要分布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及西欧和北欧等。
(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ha的发音分布主要和丝绸之路开通、新航路开辟引起的贸易中心转移有关; tea 的发音主要早期殖民扩张有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二部分要点专练16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共5页。
这是一份专题18 人口迁移与文化交流-高考历史专练(新高考专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讲主要讲述三大主题, 影响, 现状, 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9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及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实践-高考历史专练(新高考专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统一,德意志统一,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扩展的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