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庆市育才教育集团中考化学三诊试卷
展开2023年重庆市育才教育集团中考化学三诊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 “减污降碳,保卫蓝天”,校园内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随手关电器 B. 循环用教材 C. 露天烧落叶 D. 分类放垃圾
2. 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与“石”有关的成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玉石俱焚 B. 水落石出 C. 以卵击石 D. 石沉大海
3. 存放药品时,某化学实验员不小心将药品标签撕去了一部分(如图),根据所学知识,你判断该药品一定不是( )
A. 碱 B. 盐 C. 氧化物 D. 酸
4.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KNO3 B. Ca(H2PO4)2 C. K2CO3 D. NH4NO3
5. 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该成分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稀有气体 D. 二氧化碳
6. “面饼+小葱+肉串+蘸料”四位一体的“灵魂”吃法使山东淄博烧烤火爆出圈,下列烧烤食材富含糖类的是( )
A. 面饼 B. 小葱 C. 肉串 D. 蘸料
7. 江津硒玉的发现,填补了重庆一直没有玉石产地的空白。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硒的信息及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C. 示意图中的n=6 D. Se2−的质子数为32
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某同学使用玻璃棒有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 溶解 B. 过滤 C. 蒸发 D. 转移
9.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炼锡(Sn)方法:SnO2+2C=高温Sn+2CO↑,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 )
A. SnO2 B. C C. Sn D. CO
10. 三硝基胺【N(NO2)3】是火箭燃料家族成员之一,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N(NO2)3+O2=点燃4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 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三硝基胺分子中含有3个NO2分子
D. 每个三硝基胺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
11. 科学家利用纳米光触媒TiO2催化分解装修产生的有害挥发物甲醛(化学式为CH2O)和苯(化学式为C6H6),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反应条件:光照和催化剂 B. 反应价值:净化室内空气
C. 注意事项:TiO2必须经常添加 D. 微观角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12.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按如图⑤临时存放
B.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作为发生装置
C. 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c进入
D. 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13. 检验、除杂、鉴别、制备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
B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而冷的烧杯
D
以铜为原料制备硫酸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
A. A B. B C. C D. D
14. 清代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强水”的条目下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五金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金 B. 青铜(铜锡合金)硬度比铜、锡都大
C. 银饰的打制过程主要利用了银的延展性 D. “强水”可能是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
15.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点燃红磷,立即伸入锥形瓶中并塞紧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观察到铝盒中的白磷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B. 红磷和白磷燃烧需要的最低O2浓度不同
C. 锥形瓶中的NaOH固体可以用熟石灰替换
D. 气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瓶内外气压,防止空气污染
16. 图像能直观反映化学反应的过程。向装有一定质量CuO固体的烧杯中先加入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再加入Ba(OH)2溶液,烧杯中固体的质量与加入试剂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
①a→b段和c→d段都有水生成
②b→c段溶液的pH不断增大
③d→e段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
④溶质的种类数:c>b=d=f>e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7.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水处理消毒剂,其净水过程中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钾和氧气。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高铁酸钾中的金属元素有 ______ (填一种即可)。
(2)3个氧分子 ______ 。
(3)3个氢氧根离子 ______ 。
(4)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 ______ 。
18. 《中国制造2025》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
(1)如图所示的汽车部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铝合金轮毂
B.橡胶轮胎
C.塑料保险杠
D.钢板车身
(2)传统汽车使用的燃料是由石油炼制而成的,石油属于 ______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3)下列属于车用新能源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汽油
B.太阳能
C.柴油
(4)我国首个兆瓦级“绿电制绿氢”项目运用质子膜电解水制氢气,促进了氢燃料电池车的推广使用。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19. 2023年5月28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的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C919大型客机使用了性能神奇的钛合金。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是钛矿石之一,目前利用金红石大规模生产钛(Ti)的过程是:
①在高温条件下向金红石与碳粉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反应制得四氯化钛(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
②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与四氯化钛反应制得钛和氯化镁。
(1)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过程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 。
(3)金属钛具有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强、与人体相容性好等优良性能。据此判断,下列有关金属钛的用途不切实际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作保险丝
B.作人造骨头
C.制造航天飞机
(4)若要比较钛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以下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
B.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
C.利用金属钛片和金属铁片相互刻画
20. 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甲、乙、丙三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甲、丙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和溶解度分别是 ______ (填序号)。
A.t2℃、20g
B.t2℃、25g
C.t1℃、20g
D.t1℃、25g
(2)25g甲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所需的最低温度是 ______ 。
(3)t3℃时,将20g固体乙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能得到溶液的质量是 ______ 。
(4)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到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C.t3℃时,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剂质量:乙<甲=丙
D.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固体
21. 过氧化钙(CaO2)能杀菌消毒,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渔业等领域。以石灰石(含SiO2杂质)为原料制取CaO2的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CaO2在潮湿空气及水中会缓慢放出O2,温度较高时会分解生成CaO和O2。
(1)操作1的名称是 ______ 。
(2)通过上述流程可以得出SiO2的一条性质是 ______ 。
(3)已知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且另一产物为该流程可循环使用的物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该反应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是 ______ 。
(4)结合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装CaO2的容器着火,应喷水灭火
B.CaO2可用于长途运输鱼苗
C.CaO2适合在雨天环境中进行运输
D.需干燥密封保存CaO2
22. 棉花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常被使用。
(1)仪器m的名称是 ______ 。
(2)实验①中,试管内的药品名称是 ______ 。
(3)实验②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
(4)实验③中,产生的火焰颜色是 ______ ,集气瓶口放置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现代造纸使用NaOH蒸煮捣碎后的造纸原料,腐蚀软化原料中的纤维素制成纸浆,纸浆经加工烘干后即成纸张。腐蚀软化时,原料中的木质素溶于碱液中,过滤后得到废液。图1是废液产生及处理的流程图。现对废液Ⅱ开展相关探究(假设废液中其他成分不参与相关反应)。
【任务一】验证废液Ⅱ中的成分
(1)废液1经处理后含有Na2CO3,据此推测“喷燃”过程中燃烧产物可能含 ______ (填化学式)。
(2)验证废液Ⅱ中含有NaOH、Na2CO3。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步骤一
取少量废液Ⅰ向其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 ______ 生成
废液Ⅱ中含有Na2CO3
②步骤二
取上述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 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废液Ⅱ中含有NaOH
(3)通过上述实验不能得出废液Ⅱ中含有NaOH,需要对上述实验快作进行修改,修改的内容为 ______ 。
【任务二】测定废液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及药品进行测定。装置丙中的NaOH溶液可以完全吸收装置甲产生的CO2。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前后均需通一段时间氮气,测量两次通氮气后装置丙的质量,经计算可得废液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
(4)装置甲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5)综合分析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若将装置甲中稀硫酸换成浓盐酸,会使测定结果偏大
B.若去掉装置乙,会使测定结果偏大
C.若去掉装置丙中的碱石灰,会使测定结果偏大
D.若去掉装置丁,会使测定结果偏大
24. 碱式碳酸镁【Mg2(OH)2CO3】是一种高效的新型阻燃剂,一种工业制备原理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H4)2CO3+2NH3+2H2O+2MgCl2=Mg2(OH)2CO3↓+4NH4Cl。现向475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MgCl2溶液中加入649kg(NH4)2CO3溶液并通入一定质量的NH3,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MgCl2−95;Mg2(OH)2CO3−142;NH4Cl−53.5
(1)Mg2(OH)2CO3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______ (填元素符号)。
(2)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欲将475kgMg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20%变为24%,求需要加入MgCl2固体的质量。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随手关电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因燃烧化石燃料燃烧发电而产生的污染物,不合题意;
B、循环用教材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不合题意;
C、露天烧落叶会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而加重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D、分类放垃圾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C。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考查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对环境的保护.使用难降解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2.【答案】A
【解析】解:A、玉石俱焚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水落石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以卵击石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石沉大海的过程中,只是石头的位置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答案】D
【解析】解:酸是由H+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根据图片上,已经有金属阳离子了,所以不可能是酸。
故选:D。
此题考查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关键是根据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析解答。
4.【答案】A
【解析】解:A、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5.【答案】C
【解析】解: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还能供给呼吸;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做保护气,液氮是很好的制冷剂,氮气还是工业上生产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常做保护气,充入电光源还中可以产生不同颜色的光;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灭火,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碳酸饮料等;
故选:C。
根据空气中各气体成分的用途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面饼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该选项富含糖类,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小葱富含维生素,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肉串富含蛋白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蘸料富含无机盐等,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糖类、脂肪既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又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据此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熟记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7.【答案】D
【解析】解:A、硒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故正确;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n=34−2−8−18=6,故正确;
D、Se2−是由Se得到2个电子形成的,其中质子数不变,则Se2−的质子数为34,故错误。
故选:D。
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气”字头,液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氵”字旁。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Se2−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而不是搅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转移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转移固体,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B。
根据溶解、过滤、蒸发、转移操作中玻璃棒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在SnO2+2C=高温Sn+2CO↑反应中,碳夺取了SnO2中的氧元素,体现了还原性,则还原剂为C;
故选:B。
能够夺取氧化物中的氧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还原剂、氧化剂的概念及判断等相关知识,掌握有关概念的基本含义是解答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A.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氧化反应,故A正确;
B.O2中氧元素显0价,N(NO2)3、NO2中氧元素显−2价,所以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B正确;
C.三硝基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另一种分子,故C错误;
D.每个三硝基胺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氧化反应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方程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
C.根据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解: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在光照和纳米光触媒TiO2催化作用下发生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该反应能除去甲醛,因此能净化室内空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C、TiO2为催化剂,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因此不需要添加,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微观过程示意图,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化学反应的原理、能量变化来分析。
本题主要从分析微观模拟图入手,重点比较前后粒子的变化情况以及物质的微粒构成情况。
12.【答案】D
【解析】解:A、⑤为集气瓶,且氧气和二氧化碳密度均大于空气,则集气瓶口正放可临时存放氧气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氧气,反应也不需要加热,即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固液常温装置,则可用装置②为发生装置,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和二氧化碳均能用浓硫酸干燥,且气体应长进短出,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和二氧化碳密度均比空气大,用③装置收集时,气体应从长导管,即a口通入,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B、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发生装置;
C、根据气体的干燥方法来分析;
D、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3.【答案】A
【解析】解:A、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可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B、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C、H2和CH4燃烧均能生成水,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均会出现水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制备硫酸铜,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故选:A。
A、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B、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4.【答案】D
【解析】解:A、金、银、铜、铁、锡中,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该选项正确。
B、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纯金属的硬度大,该选项正确。
C、打制银饰主要利用了银的延展性,该选项正确。
D、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银、铜位于氢元素后面,均不与盐酸或硫酸反应,则“强水”不可能是盐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并且金属越活泼,越容易和盐反应。
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5.【答案】C
【解析】解:A、因为有气体参加反应,因此实验前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正确。
B、红磷熄灭,消耗了一定量的氧气,白磷能够燃烧,说明剩余氧气仍然能使白磷燃烧,说明红磷和白磷燃烧需要的最低O2浓度不同,该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装置温度升高,而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溶解时温度几乎不变,则不能用熟石灰替代,该选项不正确。
D、气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瓶内外气压,防止空气污染,该选项正确。
故选:C。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
16.【答案】B
【解析】解:①a→b段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d段是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都有水生成,正确;
②b→c段不断加入稀硫酸,溶液酸性增强,所以溶液的pH不断减小,错误;
③d→e段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有沉淀生成,但溶液中还有水,所以溶液的质量不一定减小,错误;
④b点时溶液中含有硫酸铜;c点时含有硫酸铜、硫酸;d点时含有硫酸铜,e点时恰好完全反应,只有水;f点时加入的氢氧化钡溶液过量,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钡,所以溶质的种类数:c>b=d=f>e,正确;
错误的有②③。
故选:B。
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对应图像可知,a→b段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b→c段是加入的稀硫酸过量;c→d段是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d→e段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钡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K或Fe 3O2 3OH− KOH
【解析】解:(1)高铁酸钾中的金属元素有铁、钾元素,元素符号分别为Fe、K;
(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其化学式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3OH−;
(4)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氢氧化钾的化学式为KOH。
故答案为:(1)K或Fe;
(2)3O2;
(3)3OH−;
(4)KOH。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8.【答案】BC 不可再生 B 2H2O=通电2H2↑+O2↑
【解析】解:(1)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橡胶轮胎中的橡胶为合成橡胶,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D、钢板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2)石油为化石燃料,是经过亿万年缓慢形成的,在短期内的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3)A、汽油属于化石燃料,不是新能源,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属于新能源,符合题意;
C、柴油属于化石燃料,不是新能源不符合题意。
(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故答案为:(1)BC;
(2)不可再生;
(3)B;
(4)2H2O=通电2H2↑+O2↑。
(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2)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3)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
(4)根据电解水的原理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能源的分类、材料的分类、电解水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TiO2+2C+2Cl2=高温TiCl4+2CO 置换反应 A AB
【解析】解:(1)过程①中在高温条件下,向金红石与碳粉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反应制得四氯化钛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2C+2Cl2=高温TiCl4+2CO。
(2)过程②是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与四氯化钛反应制得钛和氯化镁。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A、金属钛熔点高,故不适合做保险丝;故A不切实际;
B、金属钛与人体相容性好,故适合做航天飞机,故B符合实际;
C、金属钛密度小、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强,故适合制造航天飞机;故C符合实际;
(4)A、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若钛能置换出铁,则说明钛的活动性比铁强,否则比铁弱;
B、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若铁能置换出钛,则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钛强,否则比钛弱;
C、利用金属钛片和金属铁片相互刻画,只能判断钛与铁的硬度强弱,无法判断活动性。
故答案为:
(1)TiO2+2C+2Cl2=高温TiCl4+2CO;
(2)置换反应;
(3)A;
(4)AB。
(1)在高温条件下在往金红石与碳粉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反应制得四氯化钛(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进行分析解答。
(2)过程②是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用过量的镁跟四氯化钛反应制得钛和氯化镁,进行分析解答。
(3)钛合金具有优良性能,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了学生整合基本化学知识的能力。
20.【答案】D t1℃ 80g BD
【解析】解:(1)甲、丙在t1℃时有交点,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根据饱和溶液中ω=SS+100×100%计算出t1℃时溶解度为SS+100×100%=20%,S=25g,故甲、丙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和溶解度分别是t1℃,25g,故选D;
(2)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故25g甲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
(3)t3℃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故20g固体乙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能得到溶液的质量是20gmg×100%=25%,m=80g;
(4)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为说明溶液的质量,故其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说法错误;
B、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升高温度到t2℃后,甲、乙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等于t1℃时的数值,故乙>甲,丙由固体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三者升温后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故选为:乙>甲>丙,说法正确;
C、t3℃时,甲、乙、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丙,故等质量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降温到t1℃,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仍为甲<乙<丙,说法错误;
D、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受温度影响较大,故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也大,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固体,说法正确;
故选BD。
故答案为:(1)D;
(2)t1℃;
(3)80g;
(4)BD。
(1)根据甲、丙在t1℃时有交点,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进行分析;
(2)根据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进行分析;
(3)根据t3℃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进行分析;
(4)根据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t3℃时,甲、乙、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丙,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受温度影响较大,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过滤 难溶于水或不能和盐酸反应 CaCl2+H2O2=2HCl+CaO2 防止H2O2分解或防止CaO2分解 BD
【解析】解:(1)操作1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是过滤操作;
(2)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后,过滤出二氧化硅,说明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不溶于水;
(3)反应②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氯化钙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过氧化钙和HCl,化学方程式为:CaCl2+H2O2=2HCl+CaO2;根据资料:CaO2在温度较高时会分解生成CaO和O2,过氧化氢加热也易分解,所以该反应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主要原因是防止H2O2分解或防止CaO2分解;
(4)A、CaO2在潮湿空气及水中会缓慢放出O2,所以装CaO2的容器着火,不能喷水灭火,故A错误;
B、CaO2会缓慢放出氧气,可用于长途运输鱼苗,故B正确;
C、CaO2在雨天环境中进行运输,会加快反应,故C错误;
D、CaO2能与水反应,所以需干燥密封保存,故D正确。
故答案为:(1)过滤。
(2)难溶于水或不能和盐酸反应。
(3)CaCl2+H2O2=2HCl+CaO2;防止H2O2分解或防止CaO2分解。
(4)BD。
(1)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
(2)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后,过滤出二氧化硅,说明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不溶于水;
(3)氯化钙和过氧化氢反应生成过氧化钙和氯化氢;
(4)CaO2在潮湿空气及水中会缓慢放出O2,所以装CaO2的容器着火,不能喷水灭火;CaO2会缓慢放出氧气,可用于长途运输鱼苗;CaO2在雨天环境中进行运输,会加快反应;CaO2能与水反应,所以需干燥密封保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答案】酒精灯 高锰酸钾 吸附色素和异味 蓝紫色 2NaOH+SO2=Na2SO3+H2O
【解析】解:(1)仪器m为酒精灯;
(2)实验①中,试管口有棉花,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3)实验②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4)实验③中,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污染空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SO2=Na2SO3+H2O。
故答案为:(1)酒精灯;
(2)高锰酸钾;
(3)吸附色素和异味;
(4)蓝紫色;2NaOH+SO2=Na2SO3+H2O。
(1)根据仪器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试管口有棉花,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进行分析;
(4)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污染空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空气污染,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的净化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3.【答案】CO2 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 把步骤一中足量氢氧化钙溶液换成足量氯化钙(或硝酸钙或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 2NaOH+H2SO4=Na2SO4+2H2O C
【解析】解:(1)废液Ⅰ中有氢氧化钠,废液Ⅱ中产生碳酸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推测“喷燃”过程中燃烧产物可能含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和废液中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
(2)①步骤一:结论是废液II中含有Na2CO3,则加入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步骤二:结论是废液II中含有NaOH,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故滴加酚酞溶液;
(3)加入的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钠,所以无法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可以将氢氧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钙(或硝酸钙或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
(4)装置甲: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水、二氧化碳,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所以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5)A、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盐酸挥发出HCl会被装置丙中的氢氧化钠吸收,则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结果偏大,故A正确;
B、若去掉装置乙,则二氧化碳气体带出的水蒸气也会进入装置丙中,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B正确;
C、气流会将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带出,碱石灰可以吸收装置丙中溶液挥发出来的水蒸气,若去掉装置丙中的碱石灰,则会使测定结果偏小,故C错误;
D、若去掉装置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会进入装置丙中的碱石灰中,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
(1)CO2;
(2)白色沉淀;无色酚酞;
(3)把步骤一中足量氢氧化钙溶液换成足量氯化钙(或硝酸钙或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
(4)2NaOH+H2SO4=Na2SO4+2H2O;
(5)C。
(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据此解答;
(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据此解答;
(3)氯化钙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据此解答;
(4)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据此分析;
(5)依据实验数据具体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解决本考点需要根据实验现象,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此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24.【答案】O
【解析】解:(1)Mg2(OH)2CO3中Mg、O、H、C元素的质量比为(24×2):(16×5):(1×2):(12×1)=24:40:1:6,所以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O。
(2)475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MgCl2溶液中MgCl2的质量为:475kg×20%=95kg,
设生成NH4Cl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NH3的质量为y,生成Mg2(OH)2CO3的质量为z。
(NH4)2CO3+2NH3+2H2O+2MgCl2=Mg2(OH)2CO3↓+4NH4Cl
34 190 142 214
y 95kg z x
190214=95kgx,34190=y95kg,190142=95kgz
x=107kg,y=17kg,z=71kg
则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7kg475kg+649kg+17kg−71kg×100%=10%。
答: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3)设需要加入MgCl2固体的质量为m。
475kg×20%+m=(475kg+m)×24%
m=25kg。
答:需要加入MgCl2固体的质量为25kg。
故答案为:
(1)O;
(2)10%;
(3)25kg。
(1)根据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2)根据MgCl2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3)根据溶质的质量相等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重点教育集团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重点教育集团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生活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重庆市开州区书院教育集团中考化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重庆市开州区书院教育集团中考化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成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小明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重庆市渝北区育才中学教育集团第三次自主作业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市渝北区育才中学教育集团第三次自主作业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