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3.3《队列表演(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3.3《队列表演(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第1页
    3.3《队列表演(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第2页
    3.3《队列表演(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教案,共9页。
    单元 乘法3课时  队列表演(二)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与乘法口诀、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以及上节课学习14×12的横式笔算的基础上,继续学习14×12的竖式计算。本节课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第二个问题结合点子图解释第一个问题中竖式每一步的意思,促进对竖式的理解;第三个问题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笔算的计算方法,能根据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目标: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结合点子图说明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理解算理。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每一次数字运算的结果都应该写在它合适的位置。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继续带领你们进入数学王国,让我们一起探索数学的秘密,下面先让我们比一比,看看谁是口算小能手。1.口算比赛。3×4=        5×12=         12×4=       25×2=       32×10=      51×1=51×10=      23×200=         2. 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下面的算式。25×12 =           33×22 =     3.用竖式计算下面的题         1 4         2 3 1      ×    2      ×     3 师:上面的计算,我们会用很多方法计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跟着老师一起去看看吧。   生:3×4=12         5×12=60         12×4=48        25×2=50       32×10=320      51×1=5151×10=510      23×200=4600     125×10=250   25×2=50250+50=30025×12=300         26006060672633×22=726 生:这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多位数乘一位数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通过口算及回顾旧知识为本节课热身。口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多练习对学生好处多多。       课堂上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回顾旧知就是告诉学生上节课我们把新知转化成旧知解决了新的问题,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渗透教学方法就是把旧知转化成新知来解决。环节二探究新知1.自主探究,研究算理。师:你能用竖式计算14×12吗?这个竖式与我们之前学的竖式有什么不同? 提问:写竖式时12的数字“1”要写在什么位上?“2”呢?谁知道我们现在列乘法竖式要注意什么? 集体交流,讨论以下问题:1)先算谁乘谁?2)再算谁乘谁?3)每次乘积的结果写在什么位置上? 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师:让我们再来结合点子图,理解竖式计算。每行有14个,有12行。先算14×2,也就是214,是上面这2行。还剩了10行,每行14个,也就是14×10,接下来应该怎么算呢? 师:请你拿出这个点子图,把你的竖式写在它的旁边,并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看一看你想的对不对。 学生试做、交流,教师巡视。 师:用十位上的“1”乘14的积是140,末尾的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可以省略不写。 2.算一算。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现在大家做几道题,检验一下学习成果吧。教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2师:大家运用上面的方法独立完成下面各题。 2 1          3 4           3 3 ×   2 3       ×  1 2       ×   1 3   学生独立完成各题,教师巡视,随时指名板书。注意: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是什么呢?         生:这个竖式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但是其中没有整十数。  生:“1”141对齐,24对齐。注意相同位数要对齐。 生1:先算14×2=28生2:再用12的十位数字114生310×14等于140,十位数字1表示110,所得的积是1410,即140。因此,“14”的“4”应该写在十位的数位上,“1”写在百位上。                   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个位上的0可省略不写,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找到竖式计算的方法。对于算理的理解是保证学生正确计算的基础。     在这个环节中,借助点子图,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乘法竖式的算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为以后的计算扫除障碍。此环节明确竖式计算的方法,找到最简的办法学习知识。         利用不同的算式及时检测学生算法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环节巩固练习1.计算23×13(1)   23×10= (       )23×3=  (       )(      )+(      )=(      )  (2)2 3×  1 3  2.计算42×23=     4 2              ×   2 3                  1 2 6                   8 4                      2 1 0                师:我这样做对吗?应该怎样做?                     3.一座水塔高16米,一座电视塔的高度是这座水塔高度的11倍,电视塔的高度是多少?             师:你能列出竖式吗?   4.李老师带领14个小朋友到游乐场游玩,每个小朋友的门票价钱是22元,每个成人的门票价钱是30元。李老师一共要付多少元门票钱?师:14个小朋友再加上一个成年人。     生:  23×10= ( 230      )23×3=  (  69     )( 230    )+(  69   )=(   299   ) 生:          生:不对1应把第二个积的末位与第一个积的十位对齐。2: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242,实际上是2042,应该得840,而不是84                4 2   ×  2 3                    1 2 6               8 4                    9 6 6 生:16×11= 176 (米)生:                   答:电视台的高度是176米。  生:14×22=308(元)308+30=338(元)答:李老师一共要付338元门票钱。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和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拓展学生思维。环节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2:用点子图表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意义。3: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通过课堂小结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搭架桥梁,埋下伏笔。环节五拓展延伸   “+”、“-”、“×”、“÷”的来历“×”“÷”符号是为了简化数学问题才创造使用的。 符号是1849年德国的数学家维德曼首先创造出来的,维德曼当时的工作是帮助政府和商人进行数字计算。由于政府和商人业务繁忙,维德曼经常因为繁琐的运算而身心疲惫。于是,他决心找到一种简单些的运算方法。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维德曼最后终于找到了理想的解决方案,他决定用  符号代替加、减运算的语言叙述,其他人在使用了这些符号之后也都感到了运算的便利和快捷。从此以后, 符号就开始被广泛应用了。“×”“÷”符号是在 出现很长时间以后才被创造出来的。“×”的创造者是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奥特雷德十分喜欢发明符号,他在17世纪初所著的《数学之钥》中造出了150多个数学符号,可是使用到现在被承认的符号只有包括“×”在内的3个符号。17世纪的瑞士人拉恩是第一个使用“÷”的人,可在当时并未被大家接受,使用范围并不广泛。又过了一段时间,英国的约翰贝尔在其数学著作中使用了此符号之后,“÷”才逐渐被大家所接受。       课外知识延伸,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初步了解“+”、“-”、“×”、“÷”的的由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环节布置作业教材P35 2题、第3   

    相关教案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学,引发思考,新知探学,培养思维,提炼领学,强化重点,应用固学,解决问题,当堂验学,检测目标,收获悟学,提升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训练,探究新知,达标检测,拓展延伸,畅谈收获,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