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11.2)与妻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4017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同步课时作业(11.2)与妻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44017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同步测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与妻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2)与妻书1.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是吾不是处 是:这B.汝幸而偶我 偶:嫁C.汝可以模拟得之 模拟:想象D.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念:思念2.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汝之有身也A.亦以天下人为念 B.汝可以模拟得之C.汝不必以无侣悲 D.以今日事势观之3.下列加粗的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③汝幸而偶我④瓜分之日可以死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4.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汝可以模拟得之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C.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D.望美人兮天一方5.下列各句中的省略成分,与“必以告妾”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 B.不可数计C.君与俱来 D.一鼓作气,再而衰6.下列句子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A.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B.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C.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D.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7.下列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轻人如果在职场中无法找准自己的定位,是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的,更无法被领导重用。B.古之贤者,不能推行自己的主张时,则独善其身,不失操行;能推行自己的主张时,则以治身之道治理天下。C.他和哥哥在战前就失散了,经历了漫长的抗战后,两人终于又破镜重圆,这让他感到幸运不已。D.演员李雪健在谈感情戏时说:“每种爱情都有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的外放,有的内敛,不一定要卿卿我我才是爱。”8.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陈意映收到了革命党人辗转送来的一个小包裹,打开来看,正是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上写下的两封遗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但林觉民的父母双双跪在她面前②林家还把林觉民哥哥的一个女儿林暖苏过继给陈意映③恳请她念在家中尚有一岁幼儿,而她腹内还有一个小生命,一定要活下去④但陈意映一直没有走出失去丈夫的悲伤,林仲新刚刚两岁的时候,陈意映郁郁而终⑤看过遗书,陈意映立刻想到了死⑥后来,悲伤过度的陈意映早产,生下遗腹子林仲新A.⑤②①③⑥④ B.⑥⑤①②③④C.⑤①③⑥②④ D.⑥⑤②③①④9.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0字。《与妻书》的感人之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到处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而又充满激情,为国捐躯的激情与对爱妻的深情两相交融,相互辉映,让人落泪断肠,感奋不已。虽然已时隔百年,但文章的魅力依然,作者对爱妻的那份真情、那种“以天下人为念”、舍生取义的革命者的气度风范,依然令人动容。10.《与妻书》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可谓“天下第一情书”,从中不难感受到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情。我国古典诗词中亦不乏表现对妻子深爱之情的,诗人通常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情感,使得诗歌意蕴十足。如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作者与妻子伉俪情深,虽生死殊途而旧情难忘。积思成梦,悲喜交加,这是虚写。而实则是写梦醒后的悲伤。这样虚实结合,写出了诗人对亡妻思念之深之切之苦。人们在分析作品中虚和实的关系时常说:“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从所学古典诗词中再举一个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例子,要求引文正确,紧扣虚实关系,并有适当的分析,100字以内。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念”通“廿”,二十的俗称。2.答案:C解析:C项与例句中的“以”都是连词,因为;A项,介词,把;B项,介词,凭;D项,介词,拿。3.答案:B解析:①②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③是名词用作动词,④是名词用作状语,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答案:C解析:依稀:古今含义相同,均为“模模糊糊”。A项,模拟:古义指“想象,揣摩”;今义指“模仿”。B项,福利:古义指“幸福”;今义指“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食、宿、医疗等)的照顾”。D项,美人;古义指“所思慕的人”;今义指“美貌的女子”。5.答案:C解析:例句“以”后省略介词宾语“之”,C项与例句一样,“与”后省略介词宾语“之”。A项,“河北”前省略介词“于”。B项,“数”前省略介词“以”。D项,“再”后省略动词“鼓”。6.答案:C解析:“寸管”代指笔。A项,用典。B项,反问。D项,比喻。7.答案:C解析:C项,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使用对象错误。A项,称心如意:恰合心意,心满意足。使用恰当。B项,独善其身:做不上官,就搞好自身的修养。现在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使用恰当。D项,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使用恰当。8.答案:C解析:通读语段及供排句可知,⑤主要写陈意映看到林觉民的遗书后的第一反应,与横线前的句子联系最紧密,故应为首句。①③两句相连,是写林家人恳请陈意映活下去,应排在⑤后。⑥与③联系紧密,故⑥应排在①③后。④写陈意映郁郁而终,应为尾句。故答案为C项。9.答案:《与妻书》以对妻子的深情和为国捐躯的激情感动世人。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找出语段的关键词,然后将这些关键词连缀成句即可。本段文字的关键词语有“《与妻书》”“深情”“激情”“感人”等。10.答案:【写作示例】例一:白居易《琵琶行》三次写月:“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分别烘托了诗人凄凉的心境、琵琶声的美妙动人和琵琶女孤独悲伤的心境。景是实,通过景物烘托出来的情则是虚。例二:李煜国亡家破,一国之君,沦为囚徒,终身受辱,千古蒙羞,胸中怨恨,难以尽言。词人用一比喻,极言愁苦之多。“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虚为实,以实写虚,把“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将多而不绝的愁绪形象地表达出来。例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塑造了三国时周瑜风流儒雅,才华出众,英俊伟岸的形象,再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赤壁之战时的场景,这是虚写。对历史人物的景仰和歌颂,正包含了诗人对自己的现状的不满,虚实结合,相反相成,在古今对比中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解析:【写作指导】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换言之,就方法而言:详细为实,简略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就对象而言:景为实,情为虚;眼见为实,想象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过去和将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结合,可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同步测试题,共5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2* 与妻书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选择题,选择题组,语言表达,小阅读-课外,小阅读-课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五单元11(谏逐客书 *与妻书)11.2* 与妻书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用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情景默写,语言运用,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