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3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3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5月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冲刺模拟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久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钉质量增加C.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2.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水通电能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C.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子构成不同3.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如图为镁、锶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种元素均属于金属元素 B.锶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C.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D.锶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4.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2NH3③SO2⑤Mg2+⑥2OH-⑦H2O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5.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AMg→MgO→MgCl2 BC→CO→CO2CNa2CO3→NaCl→MgCl2 DKOH→KCl→KNO36.下列有关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A.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B.正常雨水显酸性:C.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D.乙醇燃烧: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Ct3时,a点的甲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浓度低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8.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B.向NaOH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D.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9.以下实验方案的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区别氢气和甲烷分别点燃两种气体,火焰上方罩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B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C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取样加水后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D除去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MgSO4加入Ba(OH)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AA BB CC DD10.打开保险柜,同学们发现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测定,其pH2,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组合,推测合理的是ACu2+Na+OHCl BBa2+K+CK+Mg2+Cl DNa+Ca2+ 二、填空题11.应用化学研究所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锂-氮电池(LI-N2),结构示意图见下图,该电池由锂箔作负极,多孔碳布作正极,玻璃纤维作隔板,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锂-氮电池的反应方程式:。请回答:  (1)Li3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2)锂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_____,它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得到失去”)电子。(3)玻璃纤维是玻璃熔融状态下抽成丝制得,它属于_____(填序号)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4)碳布作为锂-氮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碳单质的_____(填一种物理性质即可)12.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35日在北京召开。有关能源、资源、环境仍然是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请回答问题:(1)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属于化石能源的有煤、天然气和__________,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管道输送天然气在启用管道时要先通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12020~2040年煤炭所占比例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2)为防止全球变暖,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利用氢能,如图2是利用太阳能制氢的示意图:如图实现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其中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电解水过程是由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_(填化学能热能②H2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化学式:CH3OH)和H2O,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13.填空(1)《梦溪笔谈》中:古人以剂刚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刚、柔铁均为铁的合金,这主要因为合金比纯金属_____的优良性能。(2)为探究银、铜、铁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所用的试剂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AFeAgCuSO4溶液 BFeCuAgNO3溶液、稀盐酸CCuFeCl2溶液、AgNO3溶液 DCuAgFe、稀盐酸(3)某机械厂金属废料的成分是ZnCuZnOCuO,下图是某化学小组利用该金属废料回收铜并制取氧化锌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I所得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_____(填写化学式)步骤加入试剂甲的名称是_____步骤IV加入适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任写一个) 三、科学探究题14.(1)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兴趣小组同学对蚁酸分解的产物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蚁酸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查阅资料】甲酸(HCOOH),俗名蚁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加热后能发生分解反应;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作出猜想】课外小组同学对蚁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猜想一:H2CO2: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CO2:猜想四:COH2OH2。经小组讨论大家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原因为______【进行实验】将蚁酸分解的产物通入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已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______,证明有水生成:反应过程中,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______错误:③D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B中无明显现象,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猜想______正确,写出蚁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交流反思】该实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请提出改进措施______(写一条)。2)同学们围绕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AB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洁净的烧杯C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结合题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图一实验完成后,B试管中的溶液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为Na2CO3NaOHNaCl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5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但在某些娱乐场所,还有人服用俗称摇头丸的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有一种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xO2N,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09。试回答下列问题:(1)x的数值为__________(2)418g摇头丸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g16.取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73g,逐滴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和混合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碳酸钠溶液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D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2)原混合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参考答案:1D【详解】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因吸收二氧化碳质量会增加,该过程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铁和水、氧气接触生成铁锈,故质量增加,该过程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会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久置在空气中的生石灰质量增加,该过程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是因为吸收了水分,该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A、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以再分的,原子不可分,故选项解释正确;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的香味,故选项解释正确;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温度升高,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3D【详解】A、镁、锶,都带字旁,都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B、锶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比镁元素多,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因此锶的金属活动性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故说法正确;C、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由此可知,锶和镁的化学性质一定极为相似,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说法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是g,故说法错误。故选D4C【详解】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2H中的2表示2个氢原子;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S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在该化合物里该元素或原子团所显的化合价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为+2价; 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2OH-中的2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H2O中的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错误;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错误;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正确;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错误。故选C5C【详解】A、镁与氧气点燃可以一步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可以一步生成氯化镁和水,故A不符合题意;B、碳与氧气点燃可以一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可以一步生成二氧化碳,故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与盐酸可以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钠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镁,故C符合题意;D、氢氧化钾与盐酸可以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氯化钾与硝酸银可以一步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6B【详解】A、氢氧化镁与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选项方程式错误,故选项错误;B、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显酸性的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 H2CO3 ,故选项正确;C、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银不能与硝酸酮溶液反应,故选项错误;D、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选项方程式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B7B【详解】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没确定溶液是否饱和,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放入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故A说法错误;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析出晶体的多少,取决于10g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多少,即在该温度下,溶解度大的物质,析出晶体多,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所以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故B说法正确;Ct3时,a点在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上方,所以a点的甲溶液比乙的饱和溶液浓度大,故C说法错误;D、因为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D说法错误;故选B8B【详解】A、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反反应方程式计算可知: 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大,且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反应速率比铁快,故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B、向NaOH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与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故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水的同时,硫酸根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故图像错误,符合题意;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当溶液呈碱性时pH大于7,当溶液呈酸性时pH小于7,故图像正确,选项不符合题意;D、高温煅烧石灰石,反应后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图像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A【详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通过分别点燃两种气体,火焰上方罩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的方法检验,A正确,符合题意;B.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根离子始终存在于溶液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证明,B错误,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变质是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变质即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先向溶液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将碳酸钠除尽,再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溶液不变色,则氢氧化钠全部变质,C错误,不符合题意;D.硫酸镁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除去了硫酸镁;但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也除去了原物质,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10C【分析】pH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详解】pH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OH-Cu2+不能大量共存,OH-H+能结合生成水,也不能共存,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Ba2+能结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D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不能在酸性溶且Ca2+不能共存,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还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11(1)-3(2)     3     失去(3)A(4)导电性  【详解】(1)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的锂离子,故锂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Li3N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3+x=0,解得x=-32)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1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3)玻璃纤维是玻璃熔融状态下抽成丝制得,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A4)碳布作为锂-氮电池的电极,是利用了碳单质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12(1)     石油     CH4+2O2CO2+2H2O     排净管道内的空气,防止爆炸的发生     减小(2)     2H2O2H2↑ + O2     化学能     CO2+3H2CH3OH+H2O 【详解】(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当甲烷中混有氧气或空气时,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在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排净管道内的空气,防止爆炸的发生。由图1知,2020~2040年煤炭所占比例变化的趋势是减小。2如图实现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 + O2,其中电解水的过程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②H2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H2O,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13(1)硬度大、韧性好(合理即可)(2)D(3)     ZnSO4CuSO4H2SO4     稀硫酸       【详解】(1)合金比其组分纯金属熔点低、硬度大、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剂刚、柔铁均为铁的合金,这主要因为合金比纯金属硬度大、韧性好的优良性能;2A、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说明铁比铜活泼,而银不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故说明铁>铜>银,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B、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铜不反应,说明铜排在氢后,铁排在氢前,即说明铁比铜活泼,铁和铜都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铁和铜都排在银前,故说明铁>铜>银,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C、铜不与氯化亚铁反应但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铜在铁后在银前,故说明铁>铜>银,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D、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铜、银不反应,说明铜、银排在氢后,但无法验证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方案不可行,符合题意;故选:D3金属废料的成分是ZnCuZnOCuO,步骤I加入过量稀硫酸,铜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步骤I所得滤液a中溶质的成分是硫酸锌、硫酸铜和过量稀稀硫酸,化学式为:ZnSO4CuSO4H2SO4滤液a中含有硫酸锌、硫酸铜、硫酸,步骤加入过量锌粉,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过滤得到滤渣为铜和过量的锌,滤液b为硫酸锌,根据滤液b、滤液c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得到的是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锌沉淀,说明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锌,故根据步骤II滤渣中的物质是过量锌和生成的铜,铜不与硫酸反应,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步骤加入试剂甲的名称是稀硫酸;步骤IV加入适量NaOH溶液,氢氧化钠和剩余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稀硫酸反应完全后再与硫酸锌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14     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产物一定有水,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氢元素     白色固体变蓝色                    增加处理尾气装置     NaClNa2CO3     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过滤I中的溶液,加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详解】(1[作出猜想]经小组讨论大家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原因为反应物中含有氢元素,产物一定有水,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不含有氢元素。[进行实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中白色固体变蓝色,证明有水生成;反应过程中,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气体中不含有二氧化碳,则猜想一错误;[实验结论]D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E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气体中不含有氢气,说明猜想二正确,蚁酸受热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交流反思]该实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即一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改进措施是增加处理尾气装置。(2) ①图一B试管是碳酸钠与盐酸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AB混合产生白色沉淀,说明B中碳酸钠过量,故反应后剩余溶质为未反应的碳酸钠和生成的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Na2CO3溶质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氯化钠为生成物一直存在,需要验证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可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含有碳酸钠,溶液过滤后此时若加入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因此证明含有氢氧化钠;故实验步骤I: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步骤:过滤中的溶液,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滤液中的溶质为Na2CO3NaOHNaCl【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5(1)19(2)28 【详解】(1摇头丸的化学式为C12HxO2N,相对分子质量为209,则12×12+1×x+16×2+14=209x=192418g摇头丸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6(1)     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Na+Cl-(2)解:设原混合溶液中盐酸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有则原混合物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答:原混合溶液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为2% (3)解:C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AB段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2.34gBC段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则有故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为2.34g+1.17g=3.51g  【分析】取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73g,逐滴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过程中盐酸不断减少,则酸性减弱,pH不断增大,当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7,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发生变化,完全反应后,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的pH又增大,由图可知,AB段即为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BC段即为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详解】(1)由分析可知,加入碳酸钠溶液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C点表示氯化钙反应完全,D点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含有的离子是钠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即为Na+Cl-;   2)见答案;3)见答案。 

    相关试卷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经开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