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本章复习提升 试卷

    2023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本章复习提升第1页
    2023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本章复习提升第2页
    2023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本章复习提升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本章复习提升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本章复习提升,共8页。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对燃烧热的概念理解不清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表示硫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S(s)+O2(g) SO3(g) ΔH=-315 kJ·mol-1B.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 CO2(g)+2H2O(l) ΔH=-890.3 kJ·mol-1C.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g)+O2(g) H2O(g) ΔH=-241.8 kJ·mol-1D.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O2(g) 2CO2(g) ΔH=-566 kJ·mol-12.(2022河南焦作期中联考)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A.稀硫酸与0.1 mol/L NaOH溶液反应: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B.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固体17.6 g,放出19.12 kJ热量,Fe(s)+S(s) FeS(s) ΔH=-95.6 kJ·mol-1C.101 kPa,2C(s)+O2(g) 2CO(g) ΔH=-221 kJ·mol-1,C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1D.氢气的燃烧热ΔH=-285.5 kJ·mol-1,25 101 kPa下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 2H2(g)+O2(g) ΔH=+285.5 kJ·mol-1易错点2 忽视ΔH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3.(2022河南南阳一中期中)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C3H5(ONO2)3(l) 6C(s)+5H2(g)+3N2(g)+9O2(g) ΔH1 2H2(g)+O2(g) 2H2O(g) ΔH2 C(s)+O2(g) CO2(g) ΔH3 则反应4C3H5(ONO2)3(l) 12CO2(g)+10H2O(g)+O2(g)+6N2(g)ΔH(  )A.5ΔH2+12ΔH3-2ΔH1B.2ΔH1-5ΔH2-12ΔH3C.2ΔH1+5ΔH2+12ΔH3D.ΔH1-5ΔH2-12ΔH34.(2022山东青岛六校联考)已知下列转化过程的热效应:3N2(g)+2O2(g)+4H2(g) 2N2H4(g)+2NO2(g) ΔH1 N2H4(g) N2H4(l) ΔH2 2NO2(g) N2O4(g) ΔH3<0 2N2H4(l)+N2O4(g) 4H2O(l)+3N2(g) ΔH4 O2(g)+2H2(g) 2H2O(l) ΔH5 根据上述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质量的N2H4(g)N2H4(l),前者具有的能量高B.相同质量的NO2(g)N2O4(g),破坏两种物质中所有的化学键,后者所需的能量多C.2ΔH5=ΔH1+2ΔH2+ΔH3+ΔH4D.2N2H4(l)+2NO2(g) 4H2O(l)+3N2(g) ΔH,ΔH>ΔH4
     思想方法练利用微观与宏观结合的化学思想理解反应热方法概述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在化学键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从环境吸收热量或向环境释放热量。在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时,要分析清楚思考问题的起点,因为微观和宏观判断和计算的基础是不同的,微观上是以反应中键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计算的,而宏观上是以反应物和生成物静态的能量差异来进行计算的。掌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化学思想,可以深入探寻很多知识的本质。1.(2021河南信阳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下列有关反应热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的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B.化学能:2 mol H原子>1 mol H2分子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总能量等于生成物总能量D.运用盖斯定律也无法计算碳不完全燃烧时的反应热2.(2020江苏南京金陵中学月考)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图为N2(g)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 mol O结合形成1 mol O2(g)时需要放出的能量为498 kJB.28 g N2(g)32 g O2(g)完全反应生成NO(g),放出的能量为180 kJC.1 mol N2(g)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D.通常情况下,NO(g)N2(g)稳定3.(2022安徽合肥六中期中)已知各共价键的键能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共价键HHFFHFHClHI键能E(kJ/mol)436157568432298 A.键的稳定性:HI>HCl>HF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FFC.由表中数据推断:432 kJ/mol>E(HBr)>298 kJ/molD.H2(g)+F2(g) 2HF(g) ΔH=+25 kJ/mol4.Na2CO3(aq)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abc均大于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H2CO3(aq) CO2(g)+H2O(l)为放热反应B.C(aq)+H+(aq) HC(aq) ΔH=a kJ·mol-1C.HC(aq)+H+(aq) CO2(g)+H2O(l) ΔH=(c-b) kJ·mol-1D.C(aq)+2H+(aq) CO2(g)+H2O(l) ΔH=(a+b-c) kJ·mol-1 答案全解全析易混易错练1.B 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反应生成指定产物。A中应生成SO2(g);C中应生成H2O(l);DCO的化学计量数应为1易错分析  燃烧热从定量、定性两个角度进行了限制:对可燃物限定为1 mol,对产物限定为指定产物。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时,必须严格把控这两个角度。2.B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ΔH应小于0,A错误;9.6 g 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固体17.6 g(0.2 mol),放出19.12 kJ热量,则生成1 mol FeS放出的热量为19.12×5 kJ=95.6 kJ,Fe(s)+S(s) FeS(s) ΔH=-95.6 kJ·mol-1,B正确;C的燃烧热应为101 kPa1 mol C燃烧生成CO2(g)时放出的热量,C错误;氢气的燃烧热ΔH=-285.5 kJ·mol-1,25 101 kPa下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O(l) 2H2(g)+O2(g) ΔH=+285.5 kJ·mol-1×2=+571 kJ·mol-1,D错误。3.C 由盖斯定律知+5×+12×4C3H5(ONO2)3(l) 12CO2(g)+10H2O(g)+O2(g)+6N2(g) ΔH=2ΔH1+5ΔH2+12ΔH3易错分析  某个或多个热化学方程式改变方向时,ΔH+”“-没有随之改变;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扩大或缩小时,ΔH的数值没有随之改变。4.D 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时放热,因此相同质量的N2H4(g)N2H4(l),前者具有的能量高,A正确;2NO2(g) N2O4(g) ΔH3<0,可知2 mol NO2(g)的键能总和小于1 mol N2O4(g)的键能总和,因此相同质量的NO2(g)N2O4(g),破坏两种物质中所有的化学键,后者所需的能量多,B正确;由盖斯定律可知=+2×++,2ΔH5=ΔH1+2ΔH2+ΔH3+ΔH4,C正确;D项中反应编号为,根据盖斯定律,-=,因此ΔH-ΔH4=ΔH3<0,ΔH<ΔH4,D错误。思想方法练1.B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的是在25 101 kPa下测得的反应热,A项错误;H原子转化为H2分子时要形成化学键,会放出热量,B项正确;反应过程中都存在吸热或放热,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不可能相等,C项错误;运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碳不完全燃烧时的反应热,D项错误。方法点津  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化学变化中能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此题B项从微观的角度考查,通过化学键的形成来说明能量变化的原因,H原子形成氢气分子的过程中,会形成化学键,成键会放出热量;C项从宏观的角度考查,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大小不同,说明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2.A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是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与生成物成键释放的能量不相等。原子结合形成分子的过程是化学键的形成过程,是放热过程,2 mol O结合形成1 mol O2(g)时需要放出498 kJ能量,A正确;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N2(g)+O2(g) 2NO(g) ΔH=946 kJ/mol+498 kJ/mol-2×632 kJ/mol=+180 kJ/mol,反应吸热,B错误;该反应为吸热反应,1 mol N2(g)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错误;由题图可知,氮气分子中化学键键能大于NO分子中化学键键能,故氮气更稳定,D错误。   方法点津  此题从物质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入手,从微观角度给出了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最终反映到宏观上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发生了变化。D项通过比较微观上键能的大小,来确定物质能量的高低,也是宏观与微观思想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解题中的重要应用。3.C 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A错误;题表中键能最大的是HF,则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B错误;由题表中键能的大小顺序为E(HF)>E(HCl)>E(HI)可知,卤素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中的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卤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Cl>Br>I,则键能的大小顺序为E(HCl)=432 kJ/mol>E(HBr)>298 kJ/mol=E(HI),C正确;由反应焓变Δ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可得,氢气与氟气反应的ΔH=(436+157) kJ/mol-2×568 kJ/mol=-543 kJ/mol,D错误。4.C 由题图可知H2CO3(aq) CO2(g)+H2O(l)为吸热反应,A项错误;C(aq)+H+(aq) HC(aq) ΔH=-a kJ·mol-1,B项错误;HC(aq)+H+(aq) CO2(g)+H2O(l),此反应为吸热反应,ΔH>0,ΔH=(c-b) kJ·mol-1,C项正确;C(aq)+2H+(aq) CO2(g)+H2O(l)为放热反应,ΔH<0,ΔH=(c-a-b) kJ·mol-1,D项错误。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