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044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044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044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共15页。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基础过关练题组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起初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增强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 )A.信息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发展C.现代科技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D.民用技术迅速转化为军用技术2.(2021北京东城期末)有学者指出:我们正处于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之中……(其)深入发展会催生新的经济领域、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从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场新科技革命的“新”具体体现在 ( ) A.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海底探测技术获得突破C.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D.生物工程技术突飞猛进3.(2022辽宁抚顺月考)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入太空,1969年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这表明( )A.航天技术引领现代科技B.航天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激烈C.航天技术领域中国遥遥领先D.美、苏、中才有能力发展航天技术4.(2022安徽滁州月考)随着科技的发展,航天技术越来越“亲民化”。1987年以来,中国已多次成功利用返回式卫星和高空气球进行探索性的航天育种试验,选育出的太空蔬菜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这表明( )A.我国航天技术世界领先B.传统农业日渐衰落C.航天技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D.我国已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5.(2022北京房山期末)从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到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创造了10 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并胜利返航到“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这说明中国 ( )①已经掌握登陆火星的技术②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③科技发展得益于国力增强④科技竞争力居世界第一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2022陕西安康期末)1972年10月6日,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应邀出访美国等国家,在决定代表团名单时,中共中央特意选择了一位参加过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究的年轻科学家。这一选择主要是基于我国在该项目上的成就( )A.得益于美国的援助B.有助于西药国产化C.带来了医学的变革D.具有较强国际影响题组二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7.(2021湖南郴州期末)在现代科技进步的影响下,“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如钢铁、采矿)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生物工程等“朝阳工业”迅猛发展。该现象充分说明这次科技进步( )A.进一步引起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B.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改变C.大机器生产成为生产的主要方式D.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8.20世纪80年代,美国出现了主要从事自动化作业管理的“灰领”工人,以及主要从事电脑程序编制等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灰领”“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的出现 B.社会阶层的分化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D.现代科技的发展9.(2021北京四十三中月考)2014年底,位于浙江慈溪联盛广场的香满轩餐厅开业,里面有5个机器人:两个送餐,能报出各种菜名;三个小机器人在门口跳舞助兴。这反映了( ) A.人们靠科技进步增加利润 B.传统餐饮业必将走向衰落C.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拓展 D.工人的劳动就业受到威胁10.(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月考)2012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网购市场。2017年中国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这说明( )A.电子商务已成为第三产业的主流B.发展中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C.知识经济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D.信息技术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11.(2022湖北鄂北六校联考)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上,AI自动跟拍机器人、防疫机器人、引导机器人、物流机器人、炒菜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等的使用尽显“冬奥科技范儿”。这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 )A.改变着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B.使得社会分工日益严密C.使中国在世界上已全面领先D.将取代人类的生产活动12.(2022北京怀柔期末)肖恩·马洛尼这样评价互联网:“因特网(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 )A.互联网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方便,信息量更大B.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C.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D.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13.“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较为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网络极大地方便了工作和生活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C.国内网站的影响力超越了国际网站D.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能力提升练题组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2022湖北十堰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布局发生变化,新兴工业区不需要建立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方,而是要综合考虑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如美国旧金山以南的“硅谷”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科学公园”等。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的推动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发展C.政治多极化的需要D.国家发展重工业的要求2.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算速度每秒1 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 )A.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C.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D.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3.(2022山东烟台莱州一中月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虽然尚处于初期探索应用阶段,但它们在疫情分析、图像识别、体温监测、病毒检测、辅助诊疗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A.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发展趋势B.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C.科技水平决定了国家主权安全D.科技推动医疗机构职能的转变4.1957年10月4日,苏联宣布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美国官员宣称,他们不仅因苏联首先成功地发射卫星感到震惊,而且对这颗卫星的体积之大感到惊讶。这表明( )A.苏联在宇宙探索方面占据优势B.美苏争霸开始进入了太空领域C.苏联体制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D.美国在新科技革命中甘拜下风5.(2022山东泰安期末)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移,由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 )时间科技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 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题组二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6.有媒体评论,“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对上述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航天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行业B.中国是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C.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中国开始打破大国对空间技术的垄断7.对下图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B.科技是一把双刃剑C.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D.信息化贯穿全过程8.(2021辽宁营口月考)自从有了订餐软件,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了时间。这段材料反映了( )A.交通运输业推动餐饮业的革命B.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C.人们饮食习惯发生革命性变化D.人们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9.(2022湖南永州期末)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技带动了传媒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此的反应是坚守各自的地盘。一种音乐的爱好者也许对其他种类的音乐一无所知。戏迷也许不看电影,影迷也从不去看戏。这说明了( )A.现代艺术流派日益画地为牢B.市场带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C.文化发展催生自我封闭心理D.科技使人们接触文化既丰富又单一10.(2021江西吉安联考)美国现代科技革命爆发后,学者们一般把经济由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向以知识产业为主转变的过程,称为“非工业化”,如图所示:由此可知“非工业化”( )A.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缺乏力度C.意味着实体经济相对削弱D.使世界经济处在深刻调整中题组三 综合题组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交往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网络技术与人际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与解析基础过关练1.B2.C3.B4.C5.C6.D7.A8.D9.A10.D11.A12.A13.B 1.B 由题干中的“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起初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等信息可知,军事需求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迅速发展,这说明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发展,故选B项。2.C 根据“新的科技革命”“催生新的经济领域、新的经济运行方式”可知,这场革命应该是信息革命,其“新”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故C项正确。3.B 材料体现了苏联、美国、中国在航天领域各自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表明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现代科技以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引领,排除A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世界前沿水平,并非“遥遥领先”,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4.C 材料反映了航天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表明航天技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故C正确;材料反映我国航天技术的“亲民化”,并未突出世界领先地位,排除A;材料没有比较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排除B;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材料对此没有体现,排除D。5.C 据材料可知,中国成功发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而不是掌握了登陆火星的技术,①不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我国的现代科技发展迅速,而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国国力的增强,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我国科技竞争力居世界第一位,④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6.D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在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生物学成就,因此选择一位参加过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研究的年轻科学家作为代表团成员,D项正确;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自主研究成果,排除A项;B项内容与题干无关,排除;该项目成就并未直接带来医学变革,排除C项。7.A 材料反映了钢铁、采矿等“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电子计算机、原子能、生物工程等“朝阳工业”迅猛发展,由此可知科技革命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故选A项。8.D 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出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出现了“灰领”工人和“白领”工人,未体现阶级分化,故B项错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是“灰领”工人和“白领”工人出现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第三产业发展壮大,“灰领”“白领”等新阶层兴起,故D项正确。9.A 机器人的使用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表现,开餐厅是为了追求利润,机器人的使用体现了人们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利润,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餐厅营业模式刚刚兴起,对传统餐饮业还未产生毁灭性的打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企业管理制度,故C项错误。题干未涉及对工人的劳动就业的威胁,故D项错误。10.D 据材料信息可知,信息技术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企业经营发展从利用传统平台到利用新的信息平台,推动了企业经营方式的革新,故D项正确。“主流”无法体现,排除A项;发达国家是“新经济”的主要受益者,排除B项;网络零售不是知识经济,排除C项。11.A 根据材料可知,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大量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而使北京冬奥会尽显“冬奥科技范儿”,这表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社会分工,排除B项;“全面领先”“取代”的表述均错误,排除C、D两项。12.A 根据“因特网(互联网)……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互联网的特点及作用,即比其他媒介更加快捷方便,信息量更大,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排除B项;“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只能体现材料部分内容,不能突出互联网信息量大的特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排除D项。13.B “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说明了网络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故B项正确。能力提升练1.B2.C3.B4.A5.B6.C7.C8.B9.D10.C 1.B 根据材料可知,建立新兴工业区要综合考虑人才、交通、环境等条件,如美国旧金山以南的“硅谷”和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的“科学公园”,这体现了二战后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受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B项正确。2.C 从材料可以看出当时我国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体现了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C正确;据材料时间可知,当时处于“大跃进”时期,我国各个领域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人才匮乏,A错误;材料体现的并不是“左”倾冒进现象,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与欧美等国家的比较,D错误。3.B 材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发挥巨大作用,说明人工智能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故选B项;信息技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但是无法改变社会发展趋势,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主权安全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人工智能对医疗机构职能的影响,排除D项。4.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强调了20世纪50年代苏联在宇宙探索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令美国震惊,表明苏联在这一时期的宇宙探索方面占据了优势,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仅是提及美国对苏联在太空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惊,不涉及美国的举动,无法体现美苏争霸开始进入太空领域,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5.B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会根据当时国内外的大背景和国家需要进行调整,表明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B项正确;“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主要针对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排除A项;材料中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无法体现意识形态的导向,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突出服务民生”,排除D项。6.C 依据题干中“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的信息可知,科技的发展进步,能够推动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故选C项。A项表述错误,故排除。B项属于“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的意义,故排除。D项属于“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的意义,故排除。7.C 材料反映了科技发展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故选C项。8.B 依据材料“自从有了订餐软件,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送餐上门服务”可知,这体现的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交通运输业对餐饮业的影响,也没有体现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排除A、C、D三项。9.D 根据材料“科技带动了传媒的飞速发展,市场对此的反应是坚守各自的地盘”等信息可知,科技进步推动了传媒的发展,但人们的娱乐活动逐渐单一化,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人们的娱乐活动逐渐单一化,而非现代艺术流派日益画地为牢,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对立,排除B项;文化发展能丰富人们的生活,与催生自我封闭心理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10.C 据材料中“现代工业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示意图可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工业比重急剧下降,这说明实体经济相对削弱,故选C项;依示意图可知,“非工业化”使国民经济比例更加协调,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各产业之间的比重,而未涉及政府干预经济,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结构变化,而未涉及世界经济调整,故排除D项。11.答案 示例一论题: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打破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阐述: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技术,其信息量庞大,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速度快,它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具有开放性,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资源共享。在网络世界里,可以方便地找到在现实世界中不易觅得的好友,可以与众多千里之遥的知音畅谈,互联网增加了更多人之间从陌生到变为朋友的可能性。即使亲人、友人之间相隔遥远,也能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便于感情的交流与升华。示例二论题:互联网的发展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阐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很多人沉浸于网络空间,减少了与他人的亲密交往。在家看手机、玩电脑、缺少与家人的沟通;在外与朋友聚会时各自低头玩手机,也缺少与朋友的交流,从而使亲情、友情变淡。另外,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往往会出现虚假购物、网络欺骗、不良信息泛滥等现象,造成人与人之间失去信任,增加了孤独、抑郁等负面因素,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解析 结合材料,围绕“网络技术与人际关系”,可提炼出两个论题:一是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二是互联网的发展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结合史实阐述时必须从多角度着手,史实必须准确。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