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综合拔高练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综合拔高练第1页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综合拔高练第2页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综合拔高练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综合拔高练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四单元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综合拔高练,共11页。
    综合拔高练五年高考练考点 古今中国城镇的发展1.(2022全国乙,27)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2.(2022浙江6月选考,5)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诗作反映出 (  )A.草市渐成规模,交易商品丰富B.富商大贾辟建会馆C.商业活动未曾受到官吏的监管D.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3.(2021浙江1月选考,4)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4.(2021湖南,8)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  )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5.(2020浙江7月选考,6)南宋有学者记述: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外郡未见其比。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其盛壮如此。这反映了南市在当时(  )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已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贸易通宵达旦,往来不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6.(2020浙江1月选考,5)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B.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D.原有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7.(2019江苏单科,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三年模拟练1.(2022陕西咸阳一模)唐宋时期,城市居民户等的划分与缴纳房屋作为财产的税负有关,即房屋已经成了城市居民重要的财产收入来源。这反映了(  )               A.城市经济功能增强B.城市居民负担沉重C.城市管理更加细化D.坊市制度已被打破2.(2021浙江百校秋季联考)明代弘治年间,苏州府的盛泽形成村落,居民五六十家。嘉靖年间盛泽成为市集,居民达到数百家,以绫绸为业,随着绫绸业的发展,日繁民齿,声文过昔。这说明(  )A.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B.草市已经演化为地方商业中心C.丝织业区域分工形成D.人口增长推动农村贸易网络化3.(2022四川成都一模)19世纪40年代以后,上海地区的农民多从传统的棉稻种植转向蔬菜种植,每年六七熟,获利较多,洋葱、马铃薯、欧洲种花菜等种植者日多,蔬菜在当地种植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这种转变(  )A.得益于稻粮产量的迅速提升B.实现了传统产业向近代转型C.满足了民族工业的市场需求D.反映了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张4.(2021湖南怀化一模)1901,天津城墙被拆除。1906,汉口绅商要求拆除同治年间为抵御捻军修筑的城墙堡垣,张之洞同意了这一请求,并在原址基础上修筑一条马路。在绅商的强烈要求下,1914,上海城墙被拆除。城墙被拆除反映了(  )A.中国近代的城市半殖民地的性质B.清朝统治阶层适应外国侵略需要C.商品经济作用下城市的自由发展D.封建统治力量在城市的不断弱化5.(2021山西二模)1921,北京成立电车公司。京城初次设立电车,谣疑迭起,困难滋多。京师总商会认为,若势必兴办电车,定需拆毁民房,直接蒙害者既巨,利不抵害,益少损多,名为便民,实则害民。这一现象本质上是(  )A.城市建设损害了市民的利益B.城市近代化与旧观念的冲突C.旧的商会组织阻碍社会进步D.北京的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6.(2022山西吕梁一模)永乐时期,大同驻有重兵。乾隆时期,大同驻兵数量减少,工商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推动其城市职能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疆域扩展 B.抑商政策松动   C.对外贸易发展 D.商帮日益活跃7.(2021重庆模拟预测)古代雅典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伸到郊区和乡村。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唯其如此,雅典人创造了独特的文明。以上材料能说明雅典的城市设计 (  )A.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体制产生  B.导致其民主政治出现脱节现象C.与其行为和观念形成互动效应  D.足以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8.(2022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月考)16世纪以后,意大利城市的粮食供应日渐缩小,保证粮食供应成为城市头疼的问题。热那亚成立了粮食办公室,威尼斯的小麦进口及销售由政府严格控制,那不勒斯由于缺粮甚至在1591年解散了城里的大学。这反映出当时意大利(  )A.经济命脉被英荷所控制      B.工业化导致粮食消耗增加C.奴隶贸易导致人口增加      D.城市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9.(2021江苏苏锡常镇二模)19世纪中叶起,英国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对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管理;1909年颁布了《住宅与规划法》;1936,伦敦郡通过了《绿带开发限制法案》,引导城市建设开发,减少对乡村环境和利益的损害。这一系列政策从侧面反映了(  )A.城市经济建设倒退,推动法制建设B.民主政治体制建设的发展和完善C.工业革命后城市化建设问题突出D.政府从自由放任调整到国家干预10.(2021辽宁沈阳五校协作体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化进程表时间概况19491957应快速工业化和战后经济恢复的需求,中国城市化率由10.6%升至15.4%19581960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发动,大量农村人口流进城市,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畸形发展19611965国家进行工业调整,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出现了中国式的逆城市化现象19661977我国城市化进程停滞不前1978至今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成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与解析五年高考练1.D2.A3.A4.D5.B6.B7.D 1.D 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江南地区市民财富不断积累,奢靡之风逐渐盛行,流行好名喜夸之风,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人对千金之产之家修建园林的批判,说明士人的传统观念并未颠覆,排除A;B项错在初现,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明后期史实,排除。2.A 根据材料信息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可知诗作反映的是草市,再据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可知,唐代的农村集市贸易不断发展,交易的商品品种比较多,A项正确。会馆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B;唐代政府对商业活动有严格的管理,故排除C;俞大娘航船是唐代的一种大型运输船,但材料反映不出该街市有俞大娘航船,排除D项。3.A 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说明庙会集市定时一聚,A项正确。宋代的商业活动只是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但没有脱离官吏的监管,B项错误;草市是指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的民间集市,材料反映的是城市中的庙会集市,C项错误;中国古代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这一政策在宋代相对宽松,商人地位有所提高,但不会远比一般平民优越,因此D项错误。4.D 从材料信息可知,20世纪初,武汉三镇商业发达,经济繁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发展推动了武汉地区思想解放,这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了经济和思想条件,故选D项。材料信息显示武汉地区商业发达,但仅是其盛不亚于上海,无法说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A项错误;武汉三镇经济繁荣不等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B项错误;武汉三镇经济繁荣未必会导致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C项错误。5.B史料解读判断南市在城外,沿江数万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南市突破了政府在空间上的限制正确午至鄂渚,泊鹦鹉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南市是城市的外延,未成为独立的商业都会错误列肆如栉,酒垆楼栏尤壮丽饮食服务设施比较完备正确货物之至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外地来此贸易的货物在一日之内售罄,但没有体现出通宵达旦错误 6.B 根据两宋这一时间信息和材料开放的城市设计”“全天候的生活方式”“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项正确。夜市并不能表现出更为开放的城市景象,A项错误;宋代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而非不管,且材料并未体现官吏对市场的管理,C项排除;原有的管理不再适应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7.D 从材料信息看,宋代当涂县黄池镇商业发达,商人聚集,州县官所需之物都能够从该镇购买。据此可知,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故选D项。材料信息未涉及商税情况,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C项错误。
    三年模拟练1.A2.A3.D4.C5.B6.A7.C8.D9.C        1.A 根据材料房屋已经成了城市居民重要的财产收入来源可知,唐宋时期,城市房屋的商品功能增强,反映了这一时期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A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2.A 盛泽由村落发展为市集,并逐渐走向繁荣,体现了工商业市镇经济繁荣,故选A;材料未体现草市成为地方商业中心,排除B;材料未体现区域分工,排除C;材料也未体现农村贸易网络化,排除D项。3.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后,外商云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因此符合外国人口味的蔬菜(洋葱、马铃薯、欧洲种花菜等)的种植规模日益扩大,D项正确;材料与稻粮产量增加和产业转型无关,排除AB两项;上海地区种植的蔬菜主要供给上海市民,与满足民族工业需求无关,排除C项。4.C 据材料可知,绅商主张拆除城墙,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下绅商要求减少阻碍、自由发展的诉求,故选C;材料未体现外国势力的干预,排除A;城墙并非在外国侵略者要求下拆除,排除B;拆除城墙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不足以说明封建统治力量在城市不断弱化,排除D项。5.B 据材料可知,电车作为近代城市公共基础建设的组成部分,遭到各界强烈反对,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观念陈旧,表明城市近代化与旧观念的冲突,故选B;城市建设总体上对市民有利,排除A;旧的商会组织阻碍社会进步只是表象,本质是其观念陈旧,与城市近代化存在冲突,排除C;材料没有进行横向对比,无法体现北京城市化发展速度,排除D项。6.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同在山西北部,明朝时期属于长城沿线重要军事城市,拱卫北京。清朝疆域扩张,长城的防卫作用削弱,大同的军事地位下降,A项正确;材料与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发展无关,排除BC两项;商帮在明朝时期就非常活跃,与材料所述变化不符,排除D项。7.C 古代雅典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结合所学可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影响了城市的设计布局,同时城市的这种布局也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二者形成互动效应,C项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错误,均排除。D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8.D 从材料可以看出,意大利的城市发展存在严重的问题,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粮食供应问题,说明当时意大利的城市经济存在结构性问题,故选D;英国和荷兰在16世纪尚未崛起,排除A;材料粮食供应日渐缩小涉及供应方面,粮食消耗增加人口增加均与此无关,排除BC两项。9.C 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出台一系列法案治理环境卫生,这与其城市化推进时间高度一致,可见城市化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故选C;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排除A;材料与民主政治体制无关,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英国政府对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无法说明政府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的调整,排除D项。10.答案 示例论题: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深受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影响。阐述:19491957,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开展,城市尤其是工业城市迅速崛起,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提升至15.4%19581960,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我国开展了大炼钢铁运动,大量农村人口流进城市,致使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畸形发展。19611965,伴随着八字方针的提出,我国对工业问题也相继进行了调整,主要表现为精简工业和城市人口,促成了政策影响下的逆城市化现象。1978年至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成为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使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结论:由此可知,国家制度和政策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有着深远影响。解析 解题首先要提取信息拟定论题。通过对材料的解读可知,表中是对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描述,主要涉及了城市化的推动因素、阶段特征、发展趋势等。其次是结合中国现代史的具体史实进行阐述。由于设问并没有说明不准运用材料,所以表中材料也可作为史实支撑。最后,论题建议采用陈述句,言简意赅,突出主题。论点要体现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