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全册复习练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4050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全册复习练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440508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全册复习练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展开2022-2023学年下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期末复习检测
一、单选题
1.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身心会发生一些变化。面对这些变化,下列同学的表现值得肯定的是( )
A.小美脸上长痘痘了,她不愿接受这一生理变化
B.小华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想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C.小浩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却又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
D.小玲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又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2.长期以来,不少家长对孩子最高的评价就是“乖”和“听话”,如“这孩子真乖”“要听话啊”……对于“乖”和“听话”,下列态度正确的是( )
A.值得提倡,可确保孩子尊重权威
B.大胆抛弃,它让孩子缺乏创新精神
C.辩证看待,既应遵守规矩也要有批判精神
D.坚决支持,有益于培养遵规守纪的好习惯
3.“宣和通宝”不是北魏孝文帝时期的货币,“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背景是北宋,那时还无法造出能装人的大缸……近年来,不少学生敢于质疑,边学边思考,纠正了不少错误。这说明学习过程中要( )
①勇于质疑权威 ②善于合作交流 ③敢于打破常规 ④勇于否定一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青春的飞翔、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强等良好的品质。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自信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与活力
②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
③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④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所有自信的人必定能够取得成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中医认为: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体验能够激活生理感觉,影响生理功能。这启示我们( )
A.要学会消除情绪对自己的一切影响
B.人难免有喜怒哀乐,不要对情绪太在意
C.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无法调控
D.要善于将情绪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
6.下列情境中,小明调节情绪的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①进入考场后,感觉紧张,便用深呼吸做调整——放松训练法
②面对疫情居家隔离,感到心情烦闷,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我看书学习的好机会吗?”——转移注意法
③线上模拟测试成绩不理想,心情很不好,于是独自去足球场踢足球,踢得大汗淋滴——合理宣泄法
④遇到烦心事,通过听音乐进行自我调节——转移注意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经中国政府不懈努力,被加拿大非法拘押1028天的孟晚舟最终顺利回到祖国;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后,中国迅速展开并圆满完成了撤侨行动。网友们纷纷为祖国点赞:“生在华夏,何其有幸!”“此生无悔入华夏!”下列诗句与这些点赞语所流露的情感相一致的是( )
①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②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我的语文老师很严厉,每次我的作文都要被要求反复修改,刚开始时真的很烦恼。但是每次她找我谈修改意见时,总是那么和蔼,那么语重心长,总激励我说我的文笔很好,如果从哪个角度再作一些修改,文章就更完美了。她的这些激励又让我很感动,所以现在我也变得喜欢写作了,虽然写了肯定要修改,但是有语文老师的鼓励,我也不害怕了。”这说明
A.情感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B.情感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C.与老师建立情感对我们学业很有帮助
D.反复修改让我的作文越来越好了
9.小刚同学是校篮球队队员,每周都要进行训练。临近期末,各个学科的复习任务较重,小刚感到篮球训练占用了不少学习时间,就萌生了退队的想法。而他是篮球队的主力,一旦退队就会影响整个队的成绩。对此,你会如何劝说小刚( )
①调整自己的节奏,保持集体旋律的和谐 ②自觉地让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③与队友重新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 ④把自己的学业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这是因为( )
①个人的发展有利于集体共同目标的实现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③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④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有利于集体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漫画中的学生应该 ( )
①理解学校要求的合理性
②学会接纳不同风格的老师
③积极遵守和维护集体规则
④树立个人利益至上的观念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社会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下列对法律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B.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
C.法律保护着我们的权利
D.法律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3.近期,“高铁霸座”、“公交坠江”等一些既违背道德又违背法律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关于法治中国建设的思考。有专家指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构建与时代相匹配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是因为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4.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在“家庭保护”“网络保护”章节也明确了各方面的职责和义务。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需要( )
A.家长切实负起监护责任,禁止未成年人使用网络
B.政府加强监管,落实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C.青少年逃避限制,用其他途径实名注册
D.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放弃追求经济利益
15.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实施严重犯罪的案件时有发生。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的相关规定作出修改完善,明确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修正案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出调整,旨在( )
①提高青少年的法治观念
②削减青少年超越法律的特权
③更好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④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6.青春期的我们思想和精神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某班同学据此组织了一次探究交流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下是两位同学的一些表现:
同学 | 表现 |
小雨 | 学习探究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 |
小飞 | 帮班级公众号设计了与众不同的标志 |
(1)请判断上述两位同学的表现分别是哪种思维的表现。
材料二 王磊认为,凡事只要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就可以了。对父母和老师的现点,我们没有必要质疑,循规蹈矩就可以了。
(2)王磊认为没有必要质疑父母和老师的观点,你同意吗?为什么?
(3)青春期我们应该怎样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
(4)请你设计一条鼓励创新的宣传标语.
17.材料 美术家在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中,可以勾勒出更加秀美的图景。作曲家在恋爱中往往可以谱出更加美妙的旋律,文学家在体味到人生百味之后,更能够写出名垂千古的作品。
(1)上述材料说明,情感具有什么作用?
(2)情感还有哪些作用?
18.材料一 学校举行春季运动会,班主任刘老师要求同学们积极报名。可是,班上那么多同学却没有愿意主动参加的,有的借口学习忙,有的借口身体差,有的借口无爱好特长…认为运动会这事与自己无关。在比赛前夕,班主任刘老师只能强硬要求某位同学参加某一项比赛。
材料二 小明向班主任刘老师反映:班上最近出现了一个小群体,他们有自己的圈子,当小群体成员有人被欺负时,他们就群体出现,不顾校规校纪,结伙去收拾对方,打架斗殴。并且,班级有什么事情,不管班级利益,合他们的意他就参加,不合意就捣乱,班委干部对他们十分头疼。
根据上述两段材料的描述,你分析这个班集体出了什么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整改建议。
19.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近年来,北京市数量庞大的超标电动自行车如脱缰野马,成为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社会各界要求对电动自行车加强管理的呼声日益强烈。经充分调研论证,凝聚共识,2018年9月28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当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条例》规定,电动自行车需登记挂牌才可上路,凡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不能上路行驶。《条例》的出台不仅让车主有了合法身份,也让政府的交管部门摆脱了“无法可依”的尴尬。
(1)为减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应该提高哪些道德素质?
(2)从法律的作用角度,思考《条例》的出台有哪些价值。
(3)从法律特征角度,材料体现了法律的什么特征?
(4)从《条例》的出台看法律与公民生活的关系,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1-15DCAAD CBABC ABDBB
16.(1)独立、创新
(2)不同意。
①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要有批判性思维;
②培养批判精神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③培养批判精神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④对于父母和老师的观点有不正确的地方,能够表达不同的观点,我们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当然,对父母和老师的观点有质疑,提出时还要考虑他们的感受,批评时对事不对人,有利于解决问题。(结合材料即可)
(3)①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
②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前提下,敢于打破常规,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③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④创造离不开实践。社会实践是创造的源泉,我们要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4)示例:①凝聚青春力量,实现创新发展;②创新与实践是迈向新时代的通行证;③在创新中成长,在创新中成才。
17.(1)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2)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情感伴随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我们的情感才可能更加丰富、深刻,我们的情怀才可能更加宽广、博大。
18.问题: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是班级中出现不能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材料二反映的问题是集体中出现小群体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
建议: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并愿意放弃或牺牲一些个人利益。从长远看,坚持集体主义是对个人利益的最大保护;坚持集体主义并不意味着只顾集体利益,不顾个人利益,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需要从多方面周全地考虑并作出妥善处理。“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19.(1)责任意识、公德意识、规则意识,生命意识等。
(2)①《条例》的出台具有警示作用,警示路上行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②《条例》的出台具有惩罚功能,依法惩处交通违法行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①法律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我们的生活与法律密不可分;②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的未来生活;③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期末复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复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全册复习练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这是一份期末全册复习练习卷-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