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第1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第2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共10页。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评价检测(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40)1.(2017·北京房山区期中)以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是 (  )A.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0 m/sB.高速公路对小客车的限速为120 m/sC.正常成年人鞋子的长度约为42 cmD.活动铅笔细笔芯直径约0.5 mm【解析】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 m/s左右,A错误;高速公路对小客车的限速为120 km/h,B错误;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为2530 cm,42 cm太大,C不符合实际;活动铅笔细笔芯的直径约为0.5 mm,D正确。2.(2017·马鞍山期中)小新三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 cm,48.15 cm,48.15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48.14 cm    B.48.17 cmC.48.15 cm    D.48.16 cm【解析】D。课桌的宽度为L==48.16 cm,故选D3.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以沉舟比喻静止的旧事物,在物理上若说沉舟是静止的,则所选参照物为  (  )A.流水    B.千帆    C.河岸    D.飞鸟【解析】C。沉舟相对于流水、千帆、飞鸟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而相对于河岸的位置不变,故若说沉舟是静止的,则所选参照物为河岸。故选C4.(2017·长春期中)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如果战斗机在加油时,2 s内飞行了0.4 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 (  )A.50 m/s     B.100 m/sC.200 m/s    D.400 m/s【解析】C。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时,它们相对静止,它们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相等,加油机的速度v===200 m/s。故选C5.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正在进站的火车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运动的顾客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解析】C。本题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正在进站的火车、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的速度越来越小,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而绕地球转动的卫星做的是圆周运动,也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随商城扶梯运动的顾客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属于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6.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一段路程,它的速度愈来愈大,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 m,所用时间是2 s,那么这个物体在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A.等于1.5 m/s     B.大于1.5 m/sC.小于1.5 m/s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解析】C。本题考查了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加速通过一段路程,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 m,用了2 s,则该物体在最后2 s的平均速度:v===1.5 m/s,由于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5 m/s,故选C7.(2017·济南质检)如图所示,7D电影是在立体影片的基础上增加了运动座椅,随着影片的播放能让观众跟随座椅一起感受到颠簸、震颤等效果,大大增加了观众身临其境的观影融入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B.以人为参照物,座椅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座椅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解析】D。在7D电影播放时,座椅上的人与座椅一起运动,座椅和人相对地面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座椅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AC错误;7D电影播放时,座椅上的人与座椅一起运动,座椅与人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人为参照物,座椅是静止的,以座椅为参照物,人也是静止的,B错误,D正确。选D8.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为 (  )A.一定是图线a   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   D.可能是图线c【解析】D。本题考查对s-t图的认识。由题,甲比乙先运动2 s,甲运动6 s,所以乙运动时间t=4 s,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 m,所以乙运动的路程可能是s=s+2 m=6 m+2 m=8 m,也可能是s=s-2 m=6 m-2 m=4 m,由速度的公式v=可得乙的速度可能是v===2 m/s,也可能是v===1 m/s。由图线a,s=8 m,t=4 s,所以图线a表示的速度va==2 m/s;由图线b,s=6 m,t=4 s,所以图线b表示的速度vb==1.5 m/s;由图线c,s=6 m,t=6 s,所以图线c表示的速度vc==1 m/s。由此可知,ac都有可能是乙的s-t的图线,D选项说法正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2,26)9.(2017·安徽安庆模拟)微电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线宽在1微米左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宽已降到0.13微米,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微米,50纳米,合________米。【解析】根据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分析答题,1 nm=1×10-9m,50 nm=50×10-9m=5×10-8m答案:5×10-810.2016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的举行时间为319~27日。如图为用刻度尺测量冰壶的高度AB如图乙所示,其高度为________cm。冰壶投掷出去后继续往前运动,此时的冰壶相对于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解析】由图示刻度尺可知,其分度值为1 mm,冰壶的高度为13.40 cm-2.00 cm=11.40 cm。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冰壶是运动的。答案:11.40 运动11.如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至少需要______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是________的。【解析】本题考查对限速标志的理解和速度的计算。B表示的含义是:限制汽车速度不超过5 km/h;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需要的时间为:t===72 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而是运动的。答案:限制汽车速度不超过5 km/h 72 运动12.(2017·黔西南期中)坐在运动着的直升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做的是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解析】坐在运动着的直升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直升机为参照物,楼房顶部相对于直升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是运动的;此时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机是向下的运动。答案:直升机 向下13.行驶中的卡车速度计指针如图所示时,车速为__________km/h;按此速度匀速行驶360 km,所需时间为________。【解析】根据题图可以看出此时汽车的速度v=72 km/h;根据公式v=可知,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60 km所用的时间是t===5 h答案:72 5 h14.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_______s,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__。 【解析】由题图知,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t=3×0.1 s=0.3 s,s=30 cm=0.3 m,平均速度v===1 m/s。在相同的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大,故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答案:0.3 1 大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7)15.(12)(2017·石家庄期中)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________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李强同学在乘长途汽车旅行时,注意观察公路旁边的里程碑,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观察次数12345里程碑示数20 km30 km40 km50 km60 km记录时间8h20min50s8h35min00s8h50min50s9h05min20s9h20min05s(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8h35min00s时里程碑示数是________km,8h50min50s时里程碑示数是________km(2)从记录数据可以看出,汽车做的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3)这辆汽车在该同学观察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解析】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刻度尺测量小车的路程s,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v=求出平均速度。(1)从表格中可知:8h35min00s时里程碑示数是30 km,8h50min50s时里程碑示数是40 km;(2)由表格可知,在通过10km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是:8h35min00s-8h20min50s=14min10s、8h50min50s-8h35min00s=15min50s、9h05min20s-8h50min50s=14min30s、9h20min05s-9h05min20s=14min45s;由此可知,在通过相等路程内,所用的时间不相等,由此可知,汽车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3)该同学观察这段时间内这辆汽车通过的路程s=60 km-20 km=40 km,时间t=9h20min05s-8h20min50s=59min15s=0.9875h;则平均速度v==40.5 km/h。答案:刻度尺 秒表 (1)30 40 (2)不是(3)40.516.(15)(2017·安徽合肥瑶海区期中)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 cm30 cm45 cm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要完成该实验,需要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停表。(2)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方法1:v===方法2:v==[++]÷3=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方法1”或“方法2)(4)在甲实验中,为了测量铅笔沿硬纸板下滑的平均速度,应使纸板较长且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角度。(5)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 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解析】(1)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v=;所以实验中所需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相同的路程(15 cm)内,所用的时间不相同,所以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方法1计算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正确;方法2是三个速度加起来被3除,得出的是速度的平均值,错误。(4)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滑下时所用的时间长一些,便于记录时间。(5)乙实验的物体是自由下落,下落时间短,如果增长玻璃管的长度,可以增加下落时间,便于测量。答案:(1)v= 刻度尺 (2)不是(3)方法1 (4)小 (5)加长玻璃管的长度四、计算题(7)17.(2017·阜阳期中)如图所示的是“BRT”样车,车辆配备了智能化的车辆调度和信息服务中心,可以通过GPS全球定位功能全程跟踪记录,并实时传递每台营运车辆的各种信息。若“BRT”在某一地段运动时,先以60 km/h的速度运动80 s,后停车12 s,再以50 km/h的速度运行0.5 km,求“BRT”在这一地段的平均速度。 【解析】v=可知,车的路程:s=s1+s2=v1t1+s2=60km/h×80×h+0.5km=km,车的总时间t=t1+t0+t2=t1+t0+=80s+12s+=92s+0.01×3600s=128s平均速度:v==14.32m/s。答案:14.32m/s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