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2章复习提升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1、2章复习提升,共9页。
第1、2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1.(2022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月考)如图四个方框代表乳酸菌、衣藻、蓝细菌和酵母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结构或物质。阴影部分可能包含( )A.染色体 B.核膜 C.RNA D.糖原易错点2 细胞鲜重和干重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2.图甲是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是有活性的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A.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A、B化合物依次是水、蛋白质B.若图乙表示动物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c依次是O、HC.若图乙表示植物细胞的元素含量,则b是OD.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A是蛋白质易错点3 无机盐的功能3.(2022湖南益阳箴言中学月考)离开人体的红细胞在含有0.9%的氯化钠的溶液中才能保持生物活性,若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若将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红细胞会因为过度失水而皱缩,因而丧失输送氧气的功能。所以医生给脱水病人补充水分时,必须注射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C.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D.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易错点4 细胞内有机物的推断4.(2022山东济南章丘四中月考)甲图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乙图表示由四个单体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乙A.若甲图中的②大量存在于皮下和内脏器官周围等部位,则②是脂肪B.若甲图中④在植物叶肉细胞中广泛存在,则④可能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C.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D.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5种5.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及其组成的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①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其可能具有催化功能B.若②为储能物质,则其可能是脂肪、淀粉或糖原C.若③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是DNAD.若①③共同构成的结构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则其可能分布在细胞核中易错点5 从能量角度辨析糖类和脂质6.(2022安徽池州一中月考)根据表中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彻底氧化分解时的差异进行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部分元素的比例氧化分解CO最终产物产生的水量脂肪75%13%CO2,H2OX糖类44%50%CO2,H2OY 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少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较多易错点6 种子发育、成熟、萌发等过程中化合物的含量变化7.(2022安徽宿州砀山中学月考)某科学研究小组测定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相关物质干重的百分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种子中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是 。 (2)据图分析,在6~20天内小麦种子中淀粉含量上升的原因是 。 (3)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做了如下实验,请填充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步骤,并写出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原理:还原糖 ,颜色深浅与还原糖含量成正比。 实验步骤:①取三份等量的分别发育至6、12、18天的小麦种子,各加入适量蒸馏水,研碎、提取、定容后离心得到还原糖制备液;②取3支试管,编号A、B、C,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还原糖制备液;③在上述试管中加入 ; ④将A、B、C三只试管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颜色变化。预期结果: 。 实验结论: 。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1、2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1.C 真核生物中含有染色体和核膜,即衣藻和酵母菌中含有,乳酸菌和蓝细菌中没有,A、B不符合题意;RNA是所有细胞生物都含有的核酸,C符合题意;糖原是动物细胞含有的多糖,D不符合题意。易错警示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酸。2.C 若图甲表示细胞干重,则A是蛋白质;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A是水。无论植物活性细胞还是动物活性细胞,图乙中a、b、c依次为O、C、H。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A正确;若图乙表示动物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c依次是O、H,B正确;若图乙表示植物细胞的元素含量,细胞内a、b、c仍依次为O、C、H,C错误;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即干重)化合物含量,则A是蛋白质,D正确。易错警示 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错误认识(1)误认为生物体干重下,细胞内没有水一般情况下,鲜重→干重,生物体(细胞)大量失水(O和H所占比例减少),生物体(细胞)中仍含有较多水。(2)误认为人体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人体活细胞(鲜重)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而不是C;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3.A 红细胞在含有0.9%的氯化钠的溶液中形态不会改变,在蒸馏水中红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涨破,在浓盐水中红细胞会因为失水而皱缩,这说明一定浓度的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的形态和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A正确。归纳总结 无机盐的生理作用(1)无机盐以化合态形式构成复杂有机物。(2)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和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4.D 先结合元素组成分析出可能代表的物质,再结合其结构和功能逐项分析。图甲②可能是糖类或脂肪,再结合脂肪具有保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推测②是脂肪,A正确;④可能是叶绿素,其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B正确;乙图中若单体是氨基酸,则为四肽,该化合物彻底水解需要3分子水,所以水解后的产物中氧原子数增加3个,C正确;乙图中若单体是四种脱氧核苷酸,则为DNA,该化合物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A、C、G、T,共6种,D错误。5.C ①是大分子且含N、S,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脂肪、淀粉和糖原是储能物质,且组成元素是C、H、O,B正确;只含C、H、O、N、P,且彻底水解产物含糖类,该物质是核酸(DNA或RNA),C错误;①③可以组成染色体,染色体分布在细胞核中,D正确。误区警示(1)常见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叶绿素:含N、Mg;血红蛋白:含N、Fe;甲状腺激素:含I。(2)有机物氧化分解过程,相当于体内的“燃烧”①彻底氧化分解,类似于体内“完全燃烧”,有机物变成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②不彻底氧化分解,类似于体内“不完全燃烧”,产物有部分有机物。(3)有机物水解是大分子有机物变成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如淀粉初步水解产物是麦芽糖,彻底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核酸初步水解产物为核苷酸,彻底水解产物为五碳糖、碱基和磷酸基团。6.A 掌握脂肪和糖类的元素组成及两者中氢氧含量比值的差异。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其与相同质量的糖类相比,氢的含量高于糖类,氧的含量低于糖类,故其彻底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和生成的水较多,释放的能量也较多,A错误。7.答案 (1)先增加后保持稳定 (2)还原糖不断转化成淀粉 (3)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等量且适量的现配的斐林试剂 A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深,其次是B试管,C试管中砖红色沉淀颜色最浅 在测定的时间(6~18天)范围内,随着小麦种子的成熟,还原糖含量逐渐减少解析 (2)种子成熟的6~20天内,还原糖含量逐渐减少,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蛋白质的含量基本不变可知,在种子成熟过程中,还原糖转化成了淀粉。(3)结合该实验的自变量(不同成熟期的种子)、因变量(还原糖的含量)、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及掌握还原糖检测的实验是解题的关键。实验原理和步骤参见答案,并注意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根据预期的实验结果可得到在测定的时间(6~18天)范围内,随着小麦种子的成熟,还原糖含量逐渐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