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扬州江都区2021-2022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

    扬州江都区2021-2022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第1页
    扬州江都区2021-2022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第2页
    扬州江都区2021-2022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扬州江都区2021-2022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扬州江都区2021-2022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第一次月考测试及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 水是生命之源,5%,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都区某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题 2021.10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1.“强富美高”的新江都建设离不开化学。通过学习化学,你认为下列措施不科学的是
    A.增加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B.推进能耗双控,鼓励节能提效
    C.开新能源汽车,限传统汽油车 D.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合理利用
    2.下列我国古代生产工艺(或技术发明的使用)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A.使用火药 B.活字印刷 C.烧制瓷器 D.冶炼青铜
    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
    A.常温下 N2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人工固氮和制作霓虹灯
    B.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照明弹
    C.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作制造人造舞台云雾和人工降雨
    D.氧气有助燃性,可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4.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调味用的食醋 B.取暖用的煤炭 C.温度计中的水银 D.炒菜用的铁锅
    5.下列有关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A.加热面粉、葡萄糖后都得到黑色残渣,说明它们的组成里都有碳元素
    B.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有的由一种元素组成,有的由多种元素组成
    C.酒精、葡萄糖的组成元素一样,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一样
    D.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但它们性质差异很大,这是因为它们结构不同
    6.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不会影响地球环境
    D.空气中敞口放置的饼干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加热碳酸氢铵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碳酸受热分解
    8.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
    A.质量减少 B.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质量增加 D.质量不改变且能增大化学反应的速率
    9.下面四位同学的做法符合实验室规则的是
    A.小明做实验太投入,让同学帮带午饭在实验室里面吃
    B.小雪进实验室做氧气的制备时,药品进入眼睛后迅速揉眼睛,之后用大量水冲洗
    C.小刚做完实验后,看到剩余的药品无毒,就直接倒入了下水道中
    D.小轩实验完毕后,将所用器皿洗涤干净,放回规定的位置
    10.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 C.验满 D.收集气体
    11.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12.进行科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科学探究的过程包含: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
    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进行化学实验④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⑤得出结论,正确步骤是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3.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
    C.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14.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15.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表明玻璃仪器已洗干净
    B.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D.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自己
    16. 水是生命之源。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B.正极所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是氢气
    C.b中产生的气体可支持燃烧
    D.实验过程中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
    17.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最经济最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该氢能源的循环体系能够实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水 氢气+氧气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解水催化剂
    18.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既可以采用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上述两种方法的共同点主要有
    A.采用二氧化锰均可改变其反应速率 B.反应都不需加热
    C.都利用含氧物质分解来达到目的 D.两种方法所需仪器相同
    19.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编号
    药品

    块状大理石、10% H2SO4溶液

    块状大理石、7% HCl溶液

    大理石粉末、7% HCl溶液
    A.实验Ⅲ对应的如图变化曲线为甲
    B.实验Ⅰ和Ⅱ对比,可说明酸的种类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C.实验Ⅱ和Ⅲ对比,可说明参加反应的固体的颗粒大小会影响反应的速率
    D.实验Ⅱ和Ⅲ完全反应后,最终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等的
    20.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等体积两瓶CO2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数据如图),然后换算出瓶内空气体积分数(按照O2占空气的体积按1/5计算),最后推算得到实际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含CO2气体较纯
    B.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约为87.5%
    C.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CO2体积分数为94.2%
    D.排空气法收集CO2时,将燃着小木条置于瓶口熄 灭,说明集气瓶中CO2含量为100%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21.(13分)(1)化学世界绚丽多彩,请根据所列物质的颜色,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A.淡蓝色 B.绿色 C.黑色 D.白色 E.无色 F.紫黑色 G.黄色 H.银白色
    ①高锰酸钾固体 ▲ ; ②纯净的镁条 ▲ ; ③五氧化二磷 ▲ ; ④稀盐酸 ▲ ;
    ⑤四氧化三铁 ▲ ; ⑥碱式碳酸铜 ▲ ; ⑦液氧 ▲ ; ⑧硫粉 ▲ 。
    (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仪器的名称:
    ①取用粉末状固体的仪器为  ▲  ; ②夹持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用  ▲  ;
    ③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  ; ④给烧杯、烧瓶等加热时需要垫  ▲ 。
    (3)下列化学仪器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填序号,有几种写几种,多填少填均不得分)
    A.锥型瓶 B.量桶 C.研钵 D.托盘天秤 E.铁夹台 F.长劲漏斗
    中国节水标志
    22.(10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扬州时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扬州被誉为“中国运河第一城”。保护、节约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1)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正极与负极气体体积比约为 ▲ ,加入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 。
    (2)在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处处离不开水。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 ▲
    A.防止水龙头滴漏 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 C.使用节水器具 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3)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其中活性炭主要起 ▲ 作用,用紫外线代替氯气对水进行处理,其作用是 ▲ 。生活中常用滴加 ▲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生活中常用的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
    (4)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问题。
    固体B
    液体C体B
    液体D体B
    自来水体B
    操作①
    操作②
    操作③
    长江水
    加A物质
    静置




    操作①的名称是 ▲ ;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
    A.吸附 B.沉降 C.电解 D.消毒
    23.(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并按要求填写相关的空格:
    (1)加热碱式碳酸铜: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2)常温下无绿色植物时,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  ;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集气瓶底要留少量水或细砂,目的是  ▲   ;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目的  ▲ ;铁丝的末端要系上火柴梗,目的是  ▲ ;做该实验时,未能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可能原因是 ▲  (写一点即可)。
    小妮同学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会火星四射进行探究。下表是她将不同含碳量的铁丝(铁丝直径均为0.4mm)放入氧气中燃烧时的实验现象的记录。请你分析完成表:
    物质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
    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
    少量火星
    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通过以上实验,说明铁丝燃烧时是否出现火星与 ▲ 有关。
    24.(5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选用了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如图)和量程体积足够大且润滑效果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将足量的白磷(40℃时就可以燃烧,燃烧产物与红磷相同)放入试管后,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打开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后,观察现象。
    (1)正式开始实验前,该兴趣小组同学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实验前要检查  ▲  。
    (2)实验中,大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时的现象  ▲  ,此时反应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  。
    (3)实验后,理论上可观察到针筒活塞会从原来的20 mL刻度处慢慢向左移到约 ▲ 处。
    (4)实验结束后发现针筒活塞停在10 mL处,则所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 ▲ 。
    25.(9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一)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形碳、过渡态碳和晶形碳三大类,如图1。




    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16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18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硝酸钾共熔后产生二氧化碳,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
    图2 图3
    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目前,我国已形成碳纤维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应用等产业链,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城分布如图2。







    科学界不断研发出新型碳材料,碳气凝胶就是其中一种。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环境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三种碳气凝胶样品,比较其对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他们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了上述样品对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图3。图中选择性值越高,表明碳气凝胶对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材料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城越来越广泛。
    (1)金刚石属于 ▲ (填序号)。
    A.无定形碳 B.过渡态碳 C.晶形碳
    (2)由图2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填序号)。
    A.石墨是一种含铅的物质 B.二氧化碳属于纯净物
    C.用石墨制金刚石是化学变化 D.碳材料其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4)对比图3中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 。
    (二)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碳纳米材料,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mm厚的石墨包含
    300万层石墨烯。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之一是低温扩张法,把石墨粉、钠、液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装置中进行剥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再放入烘箱内烘干即得石墨烯。制得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越大,质量越好。科学家测定了烘干温度对制得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的影响如图所示。石墨烯具有强度高、透光率高、导电性强、韧性好的特点,是构成其它新型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
    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固体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随着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发,石墨烯必将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
    (1)石墨烯属于 ▲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主要利用石墨烯的具体性质是 ▲ 。
    (3)由图可知:制备石墨烯时最佳的烘干温度是 ▲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界中不存在石墨烯 B.石墨烯可以制备多种新型碳材料
    C.碳纳米管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5)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两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 。
    26.(13分)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2
    a
    b
    图1
    A B C D E F







    (1)实验室常选用A装置,用一种白色固体与一种黑色粉末混合加热以制备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 ;为回收再利用其中的黑色固体,可以采用下列物质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
    ①加足量水溶解 ②过滤 ③洗涤 ④烘干
    (2)若要收集干燥的O2,适宜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图1中的 ▲ ;若选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后应 ▲ ;(填字母)
    A.先熄灭酒酒精灯,再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B.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熄灭酒酒精灯
    (3)正常空气中CO2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 ;若选用图2装置收集CO2,则气体从 ▲ 端通入(填“a”或“b”),此时验满的方法为 ▲ ;若用该装置检验CO2,瓶中需装入的药品是 ▲ ,气体从 ▲ 端通入(填“a”或“b”),如果含有CO2,则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 。
    (4)实验室用块状电石与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率,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图1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 。
    (5)小军用图1中的C装置制取CO2气体时,发现关闭活塞后固液无法分离,请你分析原因不可能是 ▲ 。(填序号)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盐酸已消耗完全C.盐酸浓度过大 D.大理石颗粒变小掉到塑料板以下


    江都区某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练习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A
    C
    C
    C
    C
    D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C
    A
    A
    C
    C
    B
    B

    第Ⅱ卷 非选择题(60分)
    21.(13分)(1)F H D E C B A G (2)药匙、坩埚钳、胶头滴管、石棉网 (3)C
    22.(10分)
    (1)2 :1,增强水的导电性。 (2)B。
    (3)吸附(或吸附异味和色素), 杀菌消毒。 肥皂水 加热煮沸
    (4)过滤, 烧杯、玻璃棒、漏斗(或普通漏斗) C。
    23.(10分)
    (1)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符号表达式也可) 分解反应
    (2)二氧化碳+水 碳酸 (符号表达式也可)
    (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符号表达式也可) 化合反应
    防止高温的熔化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增大受热面积; 引燃铁丝;
    氧气浓度不够高(或铁丝温度不够高、未等火柴梗快要燃尽时就伸入集气瓶中,合理即可)。
    24.(5分)
    (1)装置的气密性。
    (2)白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放出大量热,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也可) (3)8 mL(或者7.4mL)。 (4)16.7%
    25.(9分)
    (一)(1)C (2) 工业应用 (3) BCD
    (4)温度越高,压强越小,碳气凝胶对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
    (二)(1)纯净物 (2)导电性强 (填“物理性质”、其它性质的不给分)
    (3)225(225到235之间的数字可酌情给分) (4)A (5)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二氧化锰
    加热

    26.(13分)(1)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符号表达式也可) ①②③④
    (2) D B
    (3)0.03%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 +二氧化碳 (符号表达式也可)
    a, 将一根燃烧着的木条伸到导管口b处,若木条火焰立即熄灭,表明CO2已收集满,
    澄清石灰水, a, 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符号表达式也可)
    (4)B
    (5)C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城区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城区九上化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如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