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实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实验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91 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初三年级质量监测(三)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霓虹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是因为充入了空气成分中的(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氮气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杵磨针 B.烧制瓷器 C.石蜡熔化 D.活字印刷3.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金属铜 B.硫酸铜 C.石墨 D.蒸馏水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pH B.取用液体药品C.取用固体药品 D.加热溶液5.每年4月是甲流高发时期,及时洗手消毒可有效预防。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增大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强C.洗手液c呈酸性 D.洗手液d和a混合后的溶液pH一定等于76.在粗盐提纯实验时,下列操作会引起计算产率偏大的是( )A.蒸发后所得精盐潮湿 B.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导致食盐飞溅C.粗盐未完全溶解时就过滤 D.蒸发皿上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7.科研人员制备了一种新型纳米催化剂,在其表面发生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 B.该反应中共有2种氧化物C.生成物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4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或现象记录中正确的是( )A.配制溶液时,将药品转移至试剂瓶过程中有药品洒漏会导致浓度降低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在瓶口有大量白烟C.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D.加热蒸发皿中的食盐水进行结晶时,待水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D.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则铁的表面的铁锈也起保护作用10.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操作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和固体取样,分别加入溶液,观察现象B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过滤C检验中混有气体将气体通入溶液,观察现象D除去稀盐酸中的稀硫酸加入过量溶液,过滤A.A B.B C.C D.D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19题4分,共40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氯离子:_______;(2)氯气:______;(3)氯化氢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12.电池的研发和使用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1)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如图所示,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2)锂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把锂作为合金元素加到金属铝中,就形成了铝锂合金,它的硬度比纯金属锂的硬度______。13.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防护期间,人们广泛使用医用口罩和消毒液进行防护。(1)口罩的隔离层可以阻挡大颗粒物,其防护原理与化学中的__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相似。(2)医用口罩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到了聚丙烯无纺布,聚丙烯无纺布属于______(填选项)A.天然材料 B.金属材料 C.合成材料(3)医院使用了大量“84”消毒液,工业上可以用电解氯化钠的稀溶液并搅拌的方法直接制备“84”消毒液。氯化钠稀溶液通电时可以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氯气被溶液完全吸收后即可制得“84”消毒液。请写出通电后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4)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可以提高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抵抗力。下表是小明家里今年某天午餐的食谱:主食米饭副食红烧牛肉、炒鸡蛋、咸味花生饮品蛋花汤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分析,该食谱中还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_。14.某品牌矿泉水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钙”和“钾”指的是_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2)可以用______来检验该品牌矿泉水是否属于硬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3)净化水时,常用到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______。15.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请结合下列实验,回答相关问题:每10mL含量钙≥200uP钾≥15Up偏硅酸≥180uP实验一 比较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 实验二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三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1)实验一中,用胶头滴管滴入的液体是___________。(2)实验二中,能观察到燃烧现象的是_____(选填“a”、“b”或“c”)处。(3)实验三中,通过对比试管d和e中的现象,说明铁生锈要与________接触。16.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图中甲仪器的名称为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作发生装置,与装置B相比其优点是______。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17.下图是A、B、C三种固态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2)从混有少量B的A中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3)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A.得到的三种物质的溶液质量大小关系是:B>A>CB.都得到饱和溶液C.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物质D.得到的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C>B>A E.A和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18.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1)测定溶液的pH变化,甲同学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滴入另一种物质中,图1中a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和分子有__________。(2)测定混合过程中的溶液温度变化,乙同学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该反应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猜想二:有和 猜想三:有和(4)同学们讨论后一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粉末、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粉末。(5)红棕色粉末溶解,____________溶液中有,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猜想二正确。【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6)【评价与反思】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7)方案一中的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_______。A. B. C. D. E.稀氢氧化钠溶液19.实验室用稀盐酸和锌粒制取氢气,产生氢气的质量如图所示,求消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盐酸的质量为多少克?(写出完整计算过程)化学答案1-5 CBDCA 6-10 ADCBC11.(1) (2) (3)12.(1)6.491 (2)金属 (3)大13.(1)过滤 (2)C (3)14.(1)元素 (2)肥皂水 (3)煮沸(4)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15.(1)澄清石灰水 (2)a (3)空气16.(1)长颈漏斗(2)A 分解反应(3)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 b(4)F17.(1)B>A=C (2)降温结晶 (3)CD18.(1)氢氧化钾() (2)放热 恰好完全反应(3)(4)溶液为无色,不为碱性,不含有氢氧根离子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5)硫酸钾中也含有硫酸根离子,也能够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6)ABDE19.解:设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为x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力旺实验初级中学中考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课内填空,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