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泗水县初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考试用时60分钟,共50分。2.答第Ⅰ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否则,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1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Ba137;Mg24;Na23一、选择题(1—4题每题1分,5—10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个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 B.铜离子使人中毒 C.煤的气化 D.生石灰做干燥剂2.经“敲打”合成的三角烯(C22H14),其分子具有良好的对称性,在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三角烯由36个原子构成 B.三角烯属于有机物C.三角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78g D.三角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2∶143.我国古代制取黄铜的原理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小 B.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C.气体产物中可能含有CO D.黄铜是锌、铜组成的复合材料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B.硫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将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则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5.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图2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1∶1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每一步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B.C. D.7.图1为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图2为硝酸钾的某实验过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和NaC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c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C.℃时,和NaCl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晶体的质量D.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中溶液浓度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8.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操作:打开活塞向锥形瓶中滴加Y后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X是固体,Y是水,Z是水,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B.X是可能变质的NaOH固体,Y是稀盐酸,Z是水,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NaOH已经变质C.X是,Y是NaOH溶液,Z是溶液,观察到溶液倒流入锥形瓶中,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能与氢氧化钠反应D.X是铜,Y是稀盐酸,Z是水,观察到水中有气泡冒出。9.向一定质量、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三种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两种C.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D.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10.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②c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d点溶液的④c点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⑤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的质量分数一直在减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4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11.生活处处有化学,请根据要求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用于处理酸性废水的碱是__________________;(2)农业上用作波尔多液成分的盐是__________________;(3)最不稳定的氮肥是__________________;(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12.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上图A中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3)已知碘元素跟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请写出碘和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13.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已知: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流程中部分操作及试剂已省略。(1)“操作I”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滤渣中除泥沙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②结束后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实验室有一包粉末状固体,老师说可能含硫酸铜、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X,得到无色溶液A。气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2)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硫酸镁溶液,产生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液B。根据操作(1)和(2)的现象可知原固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若向滤液B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3)另取少量固体,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滤液C,向滤液C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的溶质肯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兴趣小组的同学确定了该固体的组成。15.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随着化学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请结合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高分子材料充斥于我们的生活,请用化学方法判定羊毛衫的真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化工厂有大量的酸性废水,为将其处理到中性之后再排放,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你认为的最适宜的物质_______。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 c.氧化钙 d.碳酸钙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1分)16.(一)某学习小组仿照拉姆塞发现稀有气体的实验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并制备少量氮化镁。(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装置已略去,忽略气体密度变化;假定每步都恰好完全反应)已知:①点燃或加热时,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固体(其中氮元素为-3价)。②装置丁内收集到气体的密度为ρ g/mL。部分实验步骤:Ⅰ.装入药品,连接装置,点燃甲处酒精灯,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Ⅱ.点燃丙处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Ⅲ.停止通入空气,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实验测得数据:装置甲、丙硬质玻璃管内固体质量分别增加g、g;装置乙质量增加g;最终装置戊量筒里水的体积为V mL。回答问题:(1)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2)装置甲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步骤Ⅰ中点燃甲处酒精灯,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5)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用、、、ρ、V的代数式表示)。(二)小苏打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浸泡蔬菜以杀死虫卵,清除农药等。小苏打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而变质()。小明对厨房里的小苏打取样探究。【做出猜想】猜想1:该样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猜想2:该样品是;猜想3:该样品是、的混合物。【查阅资料】①受热不分解;②溶液中与不反应。【定量探究】取该样品g在一试管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冷却至初始温度称量,试管中物质质量为g。【讨论交流】测得,可以确定猜想______(填“1”“2”或“3”)不成立。【定性探究】ⅰ.另取一定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BaCl₂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ⅱ.待上述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反思与评价】(1)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实验ⅰ、ⅱ,可以断定最初猜想__________________(填“1”“2”或“3”)正确,实验ii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涉及过滤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a.使漏斗下段管口正对烧杯中央b.玻璃棒末端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漏斗中滤纸边缘高于漏斗边缘d.过滤器中的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四、计算题(17题每空1分,18题4分)17.新冠病毒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消毒杀菌。戊二醛(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一”、“=”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1)戊二醛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2)______g戊二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0g18.某兴趣小组发现实验室有一瓶忘了塞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为探究该溶液的变质程度并测定溶液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Ⅰ.取20.00g该溶液,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1.97g。Ⅱ.向滤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镁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若g,则a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2)若g,原溶液中的氢氧化钠为____________(填“未变质”、“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3)计算原溶液中碳酸钠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答案一、选择题1-10 A B C A C C D C D C二、填空题11、(1)(2)(3)(4)12、(1)53(2)CD(3)NaI13、(1)引流(2) (3)(4)蒸发结晶14、(1)(2) (3)先无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4)NaOH NaCl15、(1)取一段纤维,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为真。(2)d三、实验题16、(一)(1)O2(2)红色固体变黑色(3)(4)除去空气中的氧气,防止与镁反应。(5)(二)猜想一: 讨论交流:1(1)复分解反应(2)(2)b四、计算题17、(1)5∶8∶2(2)5018、(1) NaCl (2)全部变质(3)5.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