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150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150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1509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共13页。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一、积累运用(19分)
初一年级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活动,下面是小金同学准备的发言稿,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3题。(6分)
2022年10月17日,我们全体初一年级同学在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举行建队仪式。公园景色美不胜收,远处轻jié( )的鸟儿从广场窜入林间深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是为了纪念20世纪50年代为国家统一和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无名英雄而建。我们寻觅他们的魂灵,回想他们为了实现国家统一,毅然奔赴战场,不禁感慨万分。今天让我们为先烈们献上鲜花,齐诵铭文,声震云xiāo( ),在这秋色中缅怀先烈们!
1.下列加点字读音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窜入(cuān) 寻觅(nì) 感慨(gài)
B.窜入(cuàn) 寻觅(nì) 感慨(kǎi)
C.窜入(cuān) 寻觅(mì) 感慨(gài)
D.窜入(cuàn) 寻觅(mì) 感慨(kǎi)
2.根据拼音,在这段文字括号中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捷 霄 B.婕 宵 C.捷 宵 D.婕 霄
3.庄严肃穆的建队仪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纷纷写下了感受。下列感受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面对纪念碑上的浮雕,我明白了作为一名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自豪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
B.同学们齐诵铭文,表达着对先烈们的敬意,让静谧的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变得人声鼎沸。
C.看着美不胜收的公园景色,听着老师的介绍,我恍然大悟:锦绣山河是先烈们拼命守护的东西,美好的今天正是这份坚守的续章。
D.作为班级代表,我小心翼翼地将鲜花放在纪念碑前,将自己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都寄托在这鲜花中。
4.阅读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读书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一天天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分)
5.《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力、最权威的字典。时隔多年,《新华字典》第12版“上新”。新在哪里?班级以此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9分)
(1)阅读下面材料,概括《新华字典》第12版新在何处。(2分)
据介绍,第12版《新华字典》增补了100多个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新词,包括“初心”“二维码”“点赞”等。另外,增补了50个字词新义新用法,包括“卖萌”“拼车”等。
(2)班主任介绍《新华字典》新变化后,又向同学们讲解了两种常用的检字法。下面是班主任出示的板书——“检字法”框架图。请根据你对检字法的了解,将该框架图转换成一段文字。要求:语言简洁流畅,顺序合理。(4分)
(3)有同学认为,如今互联网非常发达,在网上查找汉字更方便,用《新华字典》已经过时了。对此,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默读下文,完成6— 9题。(14分)
童年的春节
冰 心
①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作“春节”的。
②那时我家住在烟台海军学校后面的东南山窝里,附近只有几个村落,进烟台市还要越过一座东山,算是最冷僻的一角了,但是“过年”还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③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
④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哧哧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⑤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枚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圆,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⑥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节目大多是“跑旱船”和“王大娘锔大缸”之类,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
⑦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⑧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
⑨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黏,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画的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⑩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选自《文学少年》,有删改)
6.读全文,用思维导图对文章内容进行梳理,请补全空缺处。(3分)
(1)
(2)
(3)
7.描写方法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精选动词,流露出愉快心情。本文中也有这种方法的使用,请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妙处。(3分)
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
8.文末所写的“这一夜的滋味”包含了哪些滋味?(4分)
9.感受了冰心童年的春节,我们不禁会联想到自己春节时的趣事。请你写出一件,并分享当时的感受。(4分)
(二)学完本单元内容后,同学们进行了拓展阅读,并对下文的开头、主旨和文中的关键句做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10—13题。(14分)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①“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刮,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三十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在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
②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③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一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
④这首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时期。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不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先生”该多好啊。好在哪儿,不知道。
⑤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想蹦蹦跳跳的念头……
⑥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
⑦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是放学路上。
⑧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⑨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⑩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于我而言,啥都没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
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我越来越觉得如今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
那天,忽然收到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三十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的嗓门,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喊。
感动之余,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们那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
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挂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改)
10.【梳理内容】同学们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梳理,请你帮助完成下面表格。(3分)
放学
路上
时期
形象
经历
“我”的心情
从前
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
(1)
现在
(2)
(3)
11.【关注开头】小金认为文章的开头很有特点。你认为本文以歌词开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12.【把握语句】小语从文中找到了一些关键语句,请你从多种感官的角度对第⑧段画线句进行赏析。(3分)
13.【探究主旨】读完文章,小文重点关注文章主旨,提出了一个疑问:“放学路上”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她解答疑惑。(4分)
(三)整本书阅读。(4分)
14.读《朝花夕拾》,消除了我们与经典的隔膜,拉近了我们与鲁迅的距离。在这十篇散文中,我们看到的是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是饱含深情的鲁迅,是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是幽默的鲁迅。
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相关篇目及内容,任选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4分)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8题。(9分)
【甲】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选自《十二章》)
【乙】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 二十篇也。
(选自《宋史·赵普传》)
15.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下列加点词语。(3分)
文言句子
方法
解释
晚年手不释卷
成语推断法:爱不释手
(1)
及次日临政
查阅词典法:①站在高处向下看;
②统治,治理;③到,到达;④面对,碰上
(2)
(填序号)
处决如流
课内迁移法:逝者如斯夫
(3)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从这句话中悟出什么道理?(2分)
18.赵普晚年对《论语》手不释卷,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赵普为什么乐于读《论语》。(2分)
三、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在成功的路上,一路有你。有你的教诲,你用你的智慧启迪我去求索;有你的扶助,你用你的真情温暖我的内心;有你的警醒,你用你的经验校正我的航向。你有不同的名字:父母、师长、朋友……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答案
1.(2分)D
2.(2分)A
3.(2分)B
4.(4分)(1)(2分)删去“一天天”。
(2)(2分)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意思对即可)
5.(9分)(1)(2分)第12版《新华字典》增补了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新词;(1分)增补了字词新义新用法。(1分)
(2)(4分)常用的检字法有两种,即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音序检字法适用于知道字音,不知道字形和字义的情况,(1分)这种情况可首先查拼音首字母,然后查拼音音节,最后根据音节对应的页码查找汉字,确定字形和字义;(1分)部首检字法适用于知道字形,不知道字音和字义的情况,(1分)这种情况可首先查部首,然后查除部首外的部分的笔画数,从而找到该汉字,最后根据该汉字对应的页码确定字音和字义。(1分)
(3)(3分)示例:我认为不过时。《新华字典》是我们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它权威、规范,是读书识字最好的工具书;而在网上查找出的汉字严谨性有所欠缺,错漏难免。所以用《新华字典》并不过时。(观点1分,理由2分;言之有理即可)
6.(3分)(1)福州的春节 (2)农民们来耍的花会 (3)姥姥家的糖、点心和灯笼(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7.(3分)通过“系”“挽”“装”“蒸”等动作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的忙碌和食物的诱人,(1分)表达了“我”对童年春节的眷恋和怀念。(1分)(意思对即可)
8.(4分)①对春节美好时光的不舍、依恋;②对美好时光逝去的落寞、伤心;③对即将来临的学习生活的惆怅。 (每点2分,任写两点;意思对即可)
9.(4分)示例:有一次春节,我向妈妈学习包饺子。捏的时候一使劲,肉馅从饺子皮左边冒了出来,我赶忙把饺子皮左边捏住,可是右边又冒油了。最后我不得不再拿一张饺子皮补住,饺子也就变成了一个肉“汤圆”。虽然包饺子失败了,我懊恼了许久,但和家人一起包饺子的温馨时光让我感到很快乐。(事件与春节相关,且叙述完整2分,感受1分,语言简洁流畅1分;言之有理即可)
10.(3分)(1)期待、快乐
(2)像贵重行李,直接被运回了家
(3)遗憾、惋惜(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
11.(4分)①以《读书郎》歌词开头,引出下文“我”对童年放学路上的快乐时光的回忆;②与下文现在孩子“消逝的放学路上”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③歌词语言活泼有趣,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每点2分,任答两点;意思对即可)
12.(3分)示例:从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的角度,(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放学路上的有趣见闻,(1分)表现了“我”的兴奋心情,表达了对儿时放学路上的怀念。(1分)
13.(4分)“放学路上”既指过去放学路上丰富多彩的见闻,也指无忧无虑的童年,以及和谐融洽的社会环境。(2分)作者借消逝的“放学路上”,表达对儿童失去童年的自由与乐趣的惋惜和思考。(2分)(意思对即可)
14.(4分)示例:①具有战斗精神的鲁迅,如《》中,鲁迅坚决捍卫白话文,对虚伪的封建孝道进行猛烈抨击。②饱含深情的鲁迅,如《阿长与》中,鲁迅深情回忆了保姆阿长,表达了对这位普通劳动妇女的敬意和怀念。③富有童真童趣的鲁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在百草园拔何首乌,摘覆盆子,雪地捕鸟……生活充满了乐趣。④幽默的鲁迅,如《藤野先生》中,鲁迅用“实在标致极了”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极具幽默感。(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15.(3分)(1)放开,放下 (2)② (3)像,如同(每小题1分)
16.(2分)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罔”“殆”1分,大意1分)
17.(2分)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一去不返。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进步,不荒废人生。(意思对即可)
18.(2分)《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个人修养、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论述,(1分)对他处理政务帮助很大。(1分)(意思对即可)
19.(40分)【佳作示例】
一路有你
人生漫漫,成长的路上总是充满困难和坎坷,当我跌倒时,当我止步不前时,总有一个身影陪伴着我,不离不弃。
我挥动着球拍,终于还是打丢了最后一个球,我输了。输了比赛,输了荣誉,也输了信心。
我还没从球赛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期中考试的失利又一次让我措手不及。我的心如一粒被撒在黑暗谷底的种子,看不到一丝阳光,只有无尽的冰冷与凄凉。【点评】运用比喻手法,把失败时的心情比作黑暗谷底的种子,点明困境,为下文写自己重新振作做铺垫拿到成绩单,回家的路上,我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泪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突然,我似乎感觉到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轻轻地,非常温柔,像一阵风,一扫而过。“败了就败了,不要自暴自弃,别忘了你的目标!”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触动了我的心。转过身,我隐约看见你走向远处的身影,若有所悟。
一天晚上,我又一次复习到深夜,强打起精神,却还是不免昏昏欲睡,眼前模糊不清,我仿佛又看到了你。熟悉的声音又一次在我的耳边响起:“要努力哦!成功绝不是偶然,没有努力怎能实现目标?”你又一次点醒了我。顿悟!我又拿起了笔,眼前的字句变得清晰起来。
时光流逝,考试将近。
考试前一天夜晚,虽然还是有几分紧张,但考试已经不那么令我畏惧了。早早地,我躺在床上,甜甜地入睡。隐隐约约,我又看到了你熟悉的身影:“祝贺你,其实你已经成功了!”我终于释然,自信又一次盈满心中:“朋友,你到底是……”阳光变得柔和,我看到了一张和我一模一样的脸庞。“我其实就是你自己。”
或许,我们就是自己最贴心的朋友,一路伴我们走过坎坷和泥泞,给我们信心和勇气,给我们指引和激励,永远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