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区附属中学分校高一(下)5月检测化学考试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区附属中学分校高一(下)5月检测化学考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5月检测考试化学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1. 有、、三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中,极为负极;、相连后,同时浸入稀,极发生氧化反应.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B. C. D. 2. 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 减小的是 ( )A.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 向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变黄
C.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
D. 向溶液中通入,生成黄色沉淀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硬度大,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 B. 显酸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C.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 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4.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 、、、
C. 、、、 D. 、、、5. 在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中,正极发生的反应是( )A.
B.
C.
D.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有较强还原性的、等气体
B. 浓硫酸与单质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
C. 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含的浓硫酸中,加热得到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D. 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与其不反应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石墨燃烧是放热反应
B. 石墨和分别在足量中燃烧,全部转化为,前者放热多
C. 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相同
D.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8. 天然气中含有有毒气体,用下图所示流程可实现天然气在氧化亚铁硫杆菌菌作用下催化脱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过程的降低,过程的升高
B. 该脱硫过程可以在中性环境中进行
C. 该脱硫过程不需要补充溶液
D. 该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 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的量
B. 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的生成
C. 中选用溶液吸收多余的
D. 为确认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10. 已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是吸热反应
B. 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C. 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D. 反应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11.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 :蒸馏水,洗气
B. :饱和溶液,洗气
C. :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D. :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12. 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一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原溶液中含有把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具有漂白性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向盛有片的试管中加入稀,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固体片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变蓝是催化剂,可增大与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13. 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如图所示,滴管与瓶口接触处垫一小块滤纸使滴管与瓶口留少量空隙,依次观察到如下现象:滴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液面下降;随后滴管内的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滴管内的液面再次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现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
B. 产生现象的原因是与水反应
C. 产生现象的原因是铜与稀硝酸反应
D. 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只有14. 下列可被工业上采用的冶金方法是( )A. 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制铝 B. 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镁
C. 电解氯化钠溶液制钠 D. 高温下用还原氧化镁制镁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8分)15. (6分)工业上通过高温分解的方法制备,化学方程式为:,为检验高温分解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检验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将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中。
装置试管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填标号。
水 溶液 溶液 溶液
装置的作用是防止尾气污染环境,试管中应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若装置试管中溶液改为酸性溶液,可以观察到溶液紫色褪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16. (13分) 为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研究者提出若干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
下列物质中,能吸收的有 ______ 填序号。
氨水 酸性溶液 溶液 溶液
向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高温时将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取还原剂将烟气中的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原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以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控制溶液的,将烟气中的、转化为、,均为放热反应。
溶液吸收烟气中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
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图,的脱除率高于,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写出种即可。
烟气中和的体积比为:,时的脱除率见图,则此吸收液中烟气转化生成的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 。
17. (14分) 浩瀚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粗盐精制。
过程除去粗盐中的、、杂质时,粗盐溶解后加入沉淀剂:
过量的溶液
过量的溶液
过量的溶液,过滤除去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盐酸。
加入沉淀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
B.
C.
加入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
海水提镁。
过程中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 。由无水获得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海水提溴。
主要工业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海水中的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
吸收塔中将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提取溴的过程中,经过次转化的目的是 ______ 。
工业上也可用溶液吸收吹出的。补全以下化学方程式: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18. (13分) 建筑工地常用的因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已知:淀粉遇变蓝色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用双线桥标出上述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反应,可用试纸和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实验,以鉴别和,实验可选用的物质有:水 淀粉碘化钾试纸 淀粉 白酒 食醋,下列合适的组合是________填字母。A. C. 某厂废切削液中,含有的,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采用,能使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 19. (12分)按要求填空:在、、、、、、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____。 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 ;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 ___________。用双线桥标出方程式 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失电子与得电子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
、、、、、组成的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中,体系中部分离子数目随时间变化如图。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负极上易失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中,极为负极,该装置构成原电池,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相连后,同时浸入稀,该装置构成原电池,极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则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故选C。
2.【答案】 【解析】解: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向硫酸酸化的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消耗了氢离子,变大,故B错误;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生成蓝绿色沉淀,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向溶液中通入氯气,生成黄色沉淀和盐酸,溶液酸性增强,溶液减小,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选:。
3.【答案】 【解析】解:、具有良好的导光性,可用来制造光导纤维,与硬度大无关,故A错误;
B、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与 显酸性无关,故B错误;
C、具有漂白性,可用于纸浆漂白,与具有氧化性无关,故C错误;
D、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除去食品袋中的氧气,所以铁粉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故D正确;
故选:。
4.【答案】 【解析】解:.、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反应生成难溶物和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
5.【答案】 【解析】解:该装置属于原电池,作负极、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故选A.
该装置属于原电池,作负极、作正极,负极反应为,正极反应为,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即可解答,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 【解析】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等气体,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有较强还原性的、等气体,故A正确;
B.浓硫酸与单质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在此反应中,浓硫酸只表现强氧化性,故B错误;
C.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反应生成二氧化硫,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不再和反应,故C错误;
D.浓有强氧化性,常温下遇到铁、铝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故D错误。7.【答案】 【解析】解:石墨是碳单质,碳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石墨和分别在足量中燃烧,全部转化为,石墨放热多,故B正确;
C.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相同,金刚石燃烧放出的热量多,故C错误;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故D正确; 故选:。
8.【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天然气催化脱硫,通过读图可知脱硫过程: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脱硫过程间接氧化是解答关键,侧面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和理解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过程反应:,过程的降低,;过程反应:,过程的升高,故A正确;
B.由过程反应:和过程反应:可知,该脱硫过程不可以在中性环境中进行,故B错误;
C.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氧化硫化氢,自身被还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铁,为催化剂,该脱硫过程不需要补充溶液,故C正确;
D.总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故D正确。 9.【答案】 【解析】A.在加热的条件下,当铜丝与浓硫酸接触时才能反应,当往上抽动铜丝时,铜丝与硫酸不接触,反应停止,故可通过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的量,故A正确;
B.具有漂白性,品红能被二氧化硫漂白,可用品红溶液验证的生成,故B正确;
C.为酸性气体,具有污染性,可与碱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可用溶液吸收多余的,故C正确;
D.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中,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生成是硫酸铜,试管中含有大量水,不会生成白色固体,溶液呈蓝色,为确认生成,应用胶头滴管将处试管中的液体取出少量,滴入水中,观察溶液颜色,若溶液显蓝色,证明有硫酸铜生成,反之则无,而不应将水加入过量的浓硫酸中,故D错误。故选D。 10.【答案】 【解析】解:、反应物能量大于生成物,反应吸热,故A正确;
B、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如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吸热,不需要任何条件,故B错误;
C、生成物能量高于反应物,故C正确;
D、反应吸热,反应物键能大于生成物键能和,故D正确; 故选:。
11.【答案】 【解析】A.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则用水洗涤后再干燥可除杂,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氯化氢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洗气,可除去杂质,故B正确;
C.加入过量溶液,引入新杂质钡离子,故C错误;
D.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反应后过滤可分离,故D正确。 12.【答案】 【解析】A.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操作和现象可知原溶液中含有,故A正确;
B.高锰酸钾被二氧化硫还原,溶液褪色可知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
C.浓硫酸使蔗糖中、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故C错误;
D.、氢离子、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解,与催化剂无关,故D错误。 13.【答案】 【解析】A.用内置有螺旋状铜丝的胶头滴管小心吸取一滴管浓硝酸后迅速插入细口瓶中,铜和浓硝酸发生反应浓,生成的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气体,因滴管内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所以液面下降,现象中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为,故A正确;
B.产生的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从方程式可知,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无色气体,气体体积减少,滴管内压强减小,所以现象为滴管内液面上升,气体变成无色,故B正确;
C.,生成的硝酸与内置的螺旋状铜丝反应,稀,因滴管内有气体生成,压强增大,所以液面再次下降,故C正确;
D.最终可能有硝酸剩余,所以最终瓶内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可能有硝酸,故D错误。
故选D。 14.【答案】 【解析】解: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所以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故A错误;
B.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电解,所以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镁,故B正确;
C.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得不到单质钠,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制备,故C错误;
D.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制镁,不能用氢气还原制备,故D错误. 故选B.
15.【答案】;
溶液;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性质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明确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的性质及检验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解答】
高温分解产生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检验高温分解产生的气体,需要先用中试剂检验三氧化硫,所选试剂能够与三氧化硫发生反应产生明显现象,如白色沉淀,但不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然后用中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若品红褪色,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硫;最后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据此分析解答。
装置中用于检验三氧化硫,选用的试剂能够与三氧化硫出现明显现象,但不能与二氧化硫反应,选项中水与三氧化硫反应没有明显现象,硝酸钡和氢氧化钡都能够与二氧化硫反应,所以只能为溶液,故选,
故答案为:;
为防止尾气污染环境,在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溶液;
酸性溶液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而本身被还原为锰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6.【答案】 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与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 : 【解析】解:为酸性氧化物,能与碱性溶液和碱性氧化物反应,氨水、溶液均可吸收,同时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氧化生成硫酸盐,亚硫酸的酸性小于盐酸,故不能用溶液吸收,
故答案为:;
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的排放,高温时将转化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取还原剂将烟气中的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原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溶液吸收烟气中,溶液吸收烟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中,的脱除率高于,可能的原因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与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
故答案为: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与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
烟气中和的体积比为:,时脱硝的脱除率为,脱硫的脱除率,结合电子守恒计算得到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
电子转移总数,
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
故答案为::。
17.【答案】 石灰乳 熔融 对溴元素进行富集 【解析】解:选除去镁离子,选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选碳酸钠除去过量钡离子及钙离子,过滤后加盐酸至中性,蒸发分离出,且碳酸钠一定在氯化钡之后,则加入沉淀剂的顺序或,
故答案为:;
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和,
故答案为:;
过程中加入的试剂是石灰乳,便宜易得,由无水获得的化学方程式是熔融,
故答案为:石灰乳;熔融;
海水中的被氧化的离子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吸收塔中将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是,
故答案为:;
提取溴的过程中,经过次转化的目的是溴元素进行富集,
故答案为:溴元素进行富集;
工业上也可用溶液吸收吹出的,由电子及原子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18.【答案】
【解析】解: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氧化剂是。
氮元素从价降低为价,碘元素从价升高为价,用双线桥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为。
鉴别和,可根据在酸性条件下将氧化为碘单质,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来检验,可加入醋酸酸化,用到的物质有。
将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化铵中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氯化铵作还原剂。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19.【答案】、、;、;;
【解析】、、中元素的化合价都是最高价态,所以都只有氧化性;
、中的化合价都是最低价态,所以都只有还原性;
、中的化合价是中间价态,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中只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没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不符合守恒规律,故答案为:;该反应中,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价变为价,所以氯酸钾是氧化剂,中元素化合价由价升高到价,被氧化,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根据得电子与失电子个数相等,则反应中失电子与得电子的原子个数比是:,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用双线桥表示为,
故答案为:;
发生的反应,元素由价降低为价即发生还原反应,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体系则还要发生氧化反应,即,元素由升高为,发生,由得失电子守恒及质量守恒可知,该反应为。
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共10页。
这是一份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文件包含979439313725096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pdf、230677023665200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