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共35页。
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1. 歼20是我国最先进的隐形战斗机,说它能“隐形”是指( )
A. 雷达难以发现它 B. 肉眼难以发现它
C. 它的颜色与天空颜色相同 D. 它随时能变成跟周围环境相同的颜色
2.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配送机器人已被广泛使用,用户可通过人脸识别、输入扫描取货码等多种方式取货。如图是某款机器人正在送货的情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机器人旁边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B. 行人都能看见机器人,是由于阳光在它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C. 用户进行人脸识别时,摄像头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 阳光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3. 2018雅加达亚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再展雄姿,关于以下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起后静止在台上,此时运动员所受的压力和地面对运动员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排球场上,运动员将飞过来的排球打回去,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C. 箭离开弓弦后,能飞行相当远的距离,是因为箭还受到向前的动力
D. 自行车运动员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会用力捏闸,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4. 物理老师引导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佔测,以下是同学们交流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下列估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70℃ B. 一名普通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0N
C. 家用电风扇的额定电流约为20A 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45km/h
5. 如图所示,使用同一滑轮的甲、乙两种装置,匀速提升重均为10N的A、B两物体,已知滑轮重1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手的拉力F乙=10N
B. A物体受到的合力与B物体受到的合力相等
C. 若A、B两物体都被提升0.5m,则手的拉力F乙做的有用功比较多
D. 若A、B两物体都被提升0.5m,则手的拉力F甲做的功比F乙做的功多
6.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内能和热值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 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
7. 如图光路图能说明人看到筷子插入水杯中时的情形的是( )
A. B.
C. D.
8. 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非常重要,如图是我国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在图中①、②两处分别安装电灯或开关,①处应装开关,②处应装电灯
B. 若发生甲、乙两图中的触电事故,空气开关会跳闸
C. 若a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
D. 用试电笔的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时,手指不能触碰笔尾金属帽
9. 如图所示指尖陀螺是目前很流行的一种玩具。该玩具中间是轴承,轴承内有滚珠,边上有三个用密度较大的金属制作的飞叶,拨动飞叶后,飞叶可以绕轴在指尖上长时间转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手指拨动飞叶后,飞叶能继续转动是因为飞叶具有惯性
B. 轴承内有滚珠,利于减小摩擦
C. 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飞叶转速越快,陀螺的惯性越大
10. 下列的工具中,在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普通剪子
B. 剪线头用的剪子
C. 开瓶盖的起子
D. 裁纸用的铡刀
11. 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的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体积是75cm3 时,液体的质量是 100g
B. 图象可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不成正比
C. 由图象可知液体的密度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
D. 此液体的密度是 0.8g/cm3
12. 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尾的“棍子”叫做磁异探测器,它能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艇的存在,下图中与磁异探测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甲图中电磁铁通电,衔铁被吸引 B. 乙图中电流通过,小磁针偏转
C. 丙图闭合开关,导体小棒运动 D. 丁图左右摆动导体ab,电流计指针偏转
13. 如图所示,将均匀长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ρ甲”、“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
(4)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分解为七种单色光,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组成。
此题是光现象中的综合题,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等;分析时要分清选项是哪类光现象,并深究其成因,就可解答。
3.【答案】D
【解析】解:
A.运动员所受杠铃的压力和地面对运动员支持力,二力的大小不相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排球场上,运动员将飞过来的排球打回去,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故B错误;
C、箭离开弓弦后,不再受到向前的动力,但由于惯性能继续飞行相当远的距离,故C错误;
D、用力捏闸,使行驶中的自行车更快停下来,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辨别、力的作用效果、惯性以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一定综合性,但难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解:A、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70℃。故A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B符合实际;
C、家用电风扇的额定电流约为0.2A。故C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1.1×3.6km/h≈4km/h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5.【答案】B
【解析】解:
A、乙滑轮是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使用该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拉力等于物体和动滑轮总重力的一半,即F乙=12(G+G动)=12(10N+1N)=5.5N,故A错误;
B、因为使用两滑轮分别匀速提升A、B两物体,所以两物体所受的合力都为零,故B正确;
CD、两物体的重力相同,都被提升0.5m,由W有用=Gh可知,甲乙装置所做的有用功相同;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甲做的总功等于有用功,即W甲总=W甲有;
用乙装置提重物时,需提起动滑轮做额外功,即W乙总=W乙有+W动,
所以手的拉力F甲做的功比F乙做的功少,故CD错误。
故选:B。
(1)动滑轮是轴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
(2)匀速运动所受合力为零;
(3)甲乙装置所做的有用功相同,用乙装置提重物时,得提起滑轮所做额外功较多。
此题考查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6.【答案】B
【解析】解:A、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A错误;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故B正确;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或具有多少热量,故C错误;
D、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只有在质量相同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故D错误。
故选:B。
(1)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2)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内能的大小与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
(3)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4)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和燃料的密度、是否燃烧、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和燃料的种类有关。
本题考查内能、热量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燃料的热值理解,综合题,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插入水中的筷子,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变浅。此时看到的像是筷子的虚像。
A、图中光线没有发生折射,故A错误;
B、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正确;
C、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但图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错误;
D、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而图中的光线的传播方向错误,故D错误。
故选:B。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要知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
A、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接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所以①处应装电灯,②处应装开关,故A错误;
B、甲、乙两图中的人都触电了;甲图中人站在绝缘的板凳上,人体同时接触一根火线和一根零线,这时人体相当于用电器,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不会过大,空气开关不会跳闸;乙图中人站在地上接触到火线,火线、人和大地形成回路,属于漏电,空气开关不会跳闸,故B错误;
C、若a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能工作,但外壳不能接地,若外壳漏电,人接触金属外壳,会有电流流过人体,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用试电笔的笔尖接触被测导线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帽,故D错误。
故选:C。
(1)家庭电路中,开关应接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
(2)空气开关跳闸的原因:电路中的电流过大;
(3)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时,把金属外壳接地,即使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漏电,人体被接地的导线短路,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使用试电笔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一定不要接触笔尖金属体。
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的连接、试电笔的正确使用、空气开关的作用、安全用电的常识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题。
9.【答案】D
【解析】解:A、没有拨动陀螺飞叶时,人不在对陀螺有力的作用,但陀螺因为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继续转动,故A正确。
B、轴承内有滚珠,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有利于减小摩擦,故B正确;
C、飞叶被拨动后旋转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飞叶转速变快,但质量不变,所以飞叶的惯性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2)在同等情况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转动速度无关。
本题以学生们熟悉的手指陀螺为内容,考查了力学知识在其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与实际的联系,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10.【答案】B
【解析】解:ACD、普通剪子、开瓶盖的起子、裁纸用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CD错误;
B、剪线头剪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正确。
故选:B。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11.【答案】D
【解析】解:
(1)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0时,即没有液体时,质量m=40g,即量杯的质量为40g;
当液体体积为25cm3时,液体的质量为60g−40g=20g,则液体的密度:
ρ=mV=20g25cm3=0.8g/cm3=0.8×103kg/m3;
当液体的体积V1=75m3时,由ρ=mV得,液体的质量:
m1=ρV1=0.8g/cm3×75cm3=60g,故A错误,D正确。
(2)由图象可知,液体的质量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密度是一个定值,所以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液体的密度不会随体积的增大而减小,故BC 错误。
故选:D。
(1)首先根据图象求出量杯的质量,然后根据液体一定体积对应的质量(减去量杯的质量即为液体的质量),利用公式ρ=mV可求出液体的密度,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液体的体积是75cm3 时液体的质量。
(2)分析图象,得出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关系,根据密度的特性得出其随体积的变化关系。
读取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计算,是本题的一大特点,形式较为新颖,即考查了密度的相关计算,同时更考查了对图象的认识,值得我们关注,这也是我们应该锻炼的实验能力。
12.【答案】D
【解析】解:磁异探测器将潜艇经过海域引起的磁场强弱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说明有感应电流产生,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A、图中是电磁继电器,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衔铁被吸引,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故A不合题意;
B、图中的实验是奥斯特实验,小磁针偏转,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折射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
C、图中闭合开关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不合题意;
D、图中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ab左右摆动时,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能产生感应电流,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磁异探测器最终将信号转换为变化的电流,因此是一个发电机,分析下面四幅图,找出发电机的原理即可。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能从题意中分析出该装置利用了发电机的原理,再同相关的实验装置相对应即可。
13.【答案】C
【解析】解:已知ρ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多校联考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下列的数据估计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