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地——2022-2023学年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极地——2022-2023学年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位于南温带的科学考察站是,维尔霍扬斯克,罗斯海新站位于,符合极地保护精神的科考项目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二)极地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目前,各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科学考察站。右图示意部分科学考察站在南极洲的位置和部分南极野生动物。据此完成1~2题。1.图中位于南温带的科学考察站是( )A.中山站 B.昆仑站 C.长城站 D.泰山站2.南极科学考察队在户外考察时,有时会遇到企鹅、海象、海豹等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具备的特点有( )①善于飞翔②有较厚的皮毛③有较厚的脂肪层④有五彩斑斓的羽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0年6月20日,北极圈以北的维尔霍扬斯克被监测到38℃的气温,创下北极地区新的高温纪录。下图为北极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维尔霍扬斯克( )A.无极昼极夜现象 B.6月份正值暖季 C.处于北温带 D.无常住居民4.北极地区气温升高可能引发的问题是( )A.海平面下降 B.沿海低地被淹没C.北极航线可通航范围减小 D.北极熊栖息地范围扩大5.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保护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我们应该( )A.倡导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B.积极探索北极环境,大量开采油气资源C.将北极熊带到国内,改善其生存环境D.禁止所有人员进入北极地区,恢复极地生态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下图示意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读图完成6~8题。6.罗斯海新站位于( )①南寒带②南极点的正北方向③南温带④南极点的东南方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罗斯海新站建站时遇到的困难可能有( )①烈风咆哮②冰雪弥漫③极端严寒④水资源缺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对南极地区的考察和研究,正确的是( )A.保护北极熊、驯鹿等动物 B.开采煤炭等矿产C.进行冰川、气象等科学研究 D.促进南极地区经济发展北极科考题材纪录片《光语者》记录了我国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的工作和生活。图1为北极地区图,图2为黄河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9~10题。9.黄河站工作人员所需果蔬均需外运,这是因为( )A.该地气候寒冷,无法生产 B.该地没有土地资源C.为了节省科学考察费用 D.临近海洋,运输便利10.符合极地保护精神的科考项目是( )A.记录夏季气温,拟建避暑胜地 B.观测动物迁徙,制定捕猎计划C.勘探矿产资源,建立工业基地 D.监测海冰动态,研究气候变化11.读极地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面四幅图是我国北方某地区—楼房一年四季正午影子变化图,判断我国科考队员最好应在____图所示季节到南极地区考察。(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烈风,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____(选择序号填空)。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3)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考察站是____,南极地区的考察站中,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方向。两极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其中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____。(4)我国一般选择11月—次年3月份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试分析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南温带的纬度范围为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由图可知,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与南回归线之间,属于南温带,C正确;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位于南极圈以南都属于南寒带,A、B、D错误。故选C2.答案:B解析:合所学知识可知,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不具有有五彩斑斓的羽毛,也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企鹅体形肥胖,大腹便便,挺胸凸肚,步履蹒跚。企鹅长有很厚皮毛和皮下脂肪层,具备高强的御寒本领,这是为了适应南极地区寒冷的气候,也是海象、海豹等野生动物的共同特点,②③正确,B正确。故选B。3.答案:B解析:维尔霍扬斯克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地处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每年6月至8月为北极地区的暖季;当地有少量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无常住居民,B正确。故选B。4.答案:B解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使得北极冰川融化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北极熊栖息地范围缩小,北极航线可通航范围扩大,B正确。故选B。5.答案:A解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排放过量。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大量开采油气资源会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极地生物生存环境独特,不可人为改变;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是科学探究的理想地带,应当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科学考察与旅游活动,A正确。故选A。6.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圈以内,属于南寒带。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南极点上看,四周都是北方,所以罗斯海新站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7.答案:A解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所以建站时遇到的困难可能有①烈风咆哮,②冰雪弥漫,③极端严寒,A正确;南极地区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水资源多以冰川形式存在,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8.答案:C解析: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极地区,A错误;南极地区的利用仅限于和平目的,科考不是为了开发矿产资源,B错误;南极地区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C正确;南极地区目前仍无常住人口,对南极地区的考察和研究,是为了认识南极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并非促进南极地区经济发展,D错误。故选C。9.答案:A解析:黄河站工作人员所需果蔬均需外运,这是因为该地气候太过寒冷,无法满足蔬菜的生长,A正确。故选A。10.答案:D解析:符合极地保护精神的科考项目是监测海冰动态,研究气候变化。建避暑胜地、制定捕猎计划、建立工业基地都会破坏极地的生态环境,不符合极地保护的精神,D正确。故选D。11.(1)答案:甲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每年的1、2月份的暖季是南极洲科学考察最佳时间,此时间南极圈是极昼期。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科学家到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是斜射,影子长,故选择甲图。(2)答案:酷寒;干燥;②③;解析: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因为南极地区是陆地,地势比北极地区高,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所以比北极地区寒冷.②③是正确的。南极地区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南,北极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北,以及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并不是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的原因,①④错误。(3)答案:黄河站;东南;企鹅;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我国在北极地区建立的考察站是黄河站,南极地区的考察站中,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两极地区生物资源丰富,其中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被称为南极的主人。企鹅长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和密实的羽绒,具备高强的御寒本领。(4)答案:南极洲的暖季是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该季节是去南极洲考察的最佳时间。解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到南极地区考察,应选择11至次年3月,即我国的冬季,此时段南极地区为暖季,气温较高,且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察。所以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这样正好在南极的暖季进行考考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022-2023学年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洲大陆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开普敦市水库长期“靠天补水”,加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非洲四大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欧洲西部——2022-2023学年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该地区可能是,意大利的首都是,A国电力能源结构中比重最大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国——2022-2023学年地理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图中可看出美国,关于美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美国小麦和玉米主要种植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