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4206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4206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4206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湖北黄冈中考物理07-22历年真题(含答案解析)
- 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学生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08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08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学生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200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学生版) 试卷 0 次下载
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07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考点】9E:超声波与次声波.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A、超声波是声音的一种,可以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B、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声波,人耳听不到;
C、声音都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
D、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解答】解:A、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声波,声波可以在空气中才传播,所以A是错误的;
B、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声波,超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听不到,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所以B是错误的;
C、不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都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C是错误的;
D、声波除了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声的产生、传播、超声波、声与能量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此题的难点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超声波,知道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3分)2007年5月23日,重庆开县义和镇兴业村小学校舍遭遇雷电的袭击,7名小学生因雷击死亡,44名学生受伤。关于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雷电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
B.雷电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但不会影响电器的正常工作
C.雷电电流、电压都很小,托持续时间也很短
D.在野外,雷雨发生时,可以到大树下躲雨
【考点】D1:电磁波的产生;EI:能量转化的现象;IV:安全用电原则.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天空中的云有的带正电荷,有的带负电荷,当带有正负电荷的云朵相遇时,就会释放出大量能量,从而产生雷电,释放的大量能量会使空气振动,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也会有电流经过,从而对人类带来危害。为了防止这些能量对人类的伤害,因此要想法把这些能量转移走或避开,是此题的入手点。
【解答】解:A、雷电释放大量能量会使空气振动,提高周围物体的温度,所以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说法正确;
B、雷电会产生强烈的电磁波,用电器会接受电磁波产生电流而影响正常工作;该项说法错误;
C、空中的云带有大量的正电荷和负电荷,正负电荷的云朵相遇时产生雷电电流、电压都很大;该项说法错误;
D、在野外,雷雨发生时,因为树比较高,而且树上带有水,树木就成了导体,容易将雷电引下来,人在树下避雨就可能会触电;该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现象,要理论联系实际,多观察、多分析,在分析中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此题还考查预防雷电的措施,雷电产生时释放的能量是雷电对人类造成破坏的根源,因此要从转移能量入手来理解此题。
3.(3分)如图是张敏同学拍摄的安溪凤城铁索桥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要使铁索桥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铁索桥靠近些,再拍摄
B.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A6:光的反射现象;AE: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B8: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1)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满足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的调节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3)桥在湖中的倒影应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解答】解:A、张敏同学拍摄的安溪凤城铁索桥风景相片,要使桥的像更大些,必须将照相机靠近桥,照相机镜头向外伸像就会变大,A的说法是正确的;
B、铁索桥在湖中的倒影等同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错误的;
C、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是错误的;
D、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是倒立放大的虚像是错误的。
故选:A。
【点评】照相机应用的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随之减小。
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的传播规律有沿直线传播、发生反射、发生折射。
4.(3分)下图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 B.剥核桃壳的核桃夹
C.钩鱼者手中的鱼竿 D.撬钉子的钉锤
【考点】7O:杠杆的分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可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比较判断是什么杠杆,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
【解答】解:A、开瓶器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B、核桃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C、钓鱼竿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符合题意;
D、撬钉子的钉锤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找到支点,然后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5.(3分)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同学们发表议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B.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C.其它条件相同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D.一根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考点】C9: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CA:通电螺线管的磁场;CE: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CQ: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A、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可以使放在磁场中的小磁针发生偏转;
B、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C、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在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D、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解答】解:A、奥斯特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所以A是正确的;
B、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在两端,和条形磁铁比较相似,所以B是正确的;
C、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电流越大,电磁铁的慈祥就越强,所以C是正确的;
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会产生感应电流,所以D是错误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以及电磁感应现象,是一道学科综合题。
6.(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D.用电子邮件可以传输文字,声音文件,但不能传输图象文件
【考点】D2:电磁波的传播与应用;DD:信息与信息传播.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传递信息的区别;②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③电子邮件可以传输文字,声音文件,以及图象文件等。
【解答】解:A、固定电话的听筒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信息。故A错误。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移动电话是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因为移动电话既能发出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故C正确。
D、用电子邮件可以传输文字,声音文件,也能传输图象文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信息的传递工具,传递信息的方式和载体是不同的了解。
7.(3分)关于汽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总是有害的
B.紧急刹车时,摩擦力的主要作用是改变轮胎的形状
C.汽车沿直线匀速上坡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废旧轮胎没有回收价值,可以直接烧掉
【考点】6F:力的作用效果;6Q:平衡状态的判断;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物理情景,利用对应的物理知识确定选择项的正误,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解:A、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在很多情况下是有益的,如:主动轮与地面间的摩擦是汽车前进的动力;前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改变汽车前进的方向。故A错误。
B、紧急刹车时,地面对轮胎的摩擦力阻碍了汽车向前运动,它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所以摩擦力主要作用不是改变轮胎的形状。故B错误。
C、汽车沿直线匀速上坡,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汽车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正确。
D、直接焚烧废旧轮胎,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污染大气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物体之间的摩擦分为两种情况: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人们一般对摩擦有一个片面的认识:摩擦都是阻碍运动的,它提供的力都是阻力。在很多情况下,摩擦力是对人类有益的,是一种动力。可以这样说,没有摩擦力人类将寸步难行。
8.(3分)关于分子动理论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一定加剧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时,就没有斥力
D.0℃的冰没有内能
【考点】G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G4:内能的概念.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除了温度以外,还有物体的质量、体积和状态。
温度越高,内能变大,根据能量守衡,内能转化为动能释放出去,分子运动越剧烈。
物质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且很难被压缩。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解答】解:A、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要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分子运动一定加剧。该选项符合题意。
C、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关于内能的概念,历年来都是学生考试的一个难点。考点非常多,包括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都有哪些,区别内能与温度、热量这三者的概念,掌握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了解改变内能的方式等等。
9.(3分)小文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方法克服重力做功多
B.乙种方法更省力
C.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
D.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不等
【考点】EB:功的大小比较;EE:功的原理;F2:机械效率的大小比较.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要么省力,要么省距离。而且,使用机械之后,不仅不能省功,反倒要多做功,也就是多做一部分额外功,这就导致用了机械比不用机械时,机械效率更低。而甲图中的斜面就是一种可以省力的机械。
【解答】解:A、克服重力所做的功,就是W=Gh,也就是重力乘以重物被举高的高度,所以不管哪种方法,克服重力做的功都是一样的。故此项与题意不符。
B、乙图是直接搬重物,所以人用的力就等于重物的重力;甲图是利用斜面来搬运重物,而斜面是省力费距离的一种机械。故甲是更省力,此项与题意不符。
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比率。而使用机械(甲图的斜面就是一种机械)与不使用机械(乙图)相比,多了机械带来的额外功,所以甲图的机械效率是更低的。此项与题意不符。
D、由C项的分析可知,甲的机械效率比乙低。此项与题意相符。
故选:D。
【点评】本题的核心在于对功的原理理解的考查。甲图是使用机械,乙图是不用机械,然后在做功、省力、机械效率等几个方面对两图进行比较,核心还是在于使用机械不省功。
10.(3分)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D.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
【考点】1H: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1M:液化及液化现象;85: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冻土”区路基在火车驶过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路基的温度升高,“冻土”中的固态水熔化使路基变软。要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就要让路基的温度不升高,要将克服摩擦做功产生的内能转移出去。
【解答】解:A、路基变软是因为“冻土”熔化而形成的;
B、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路基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冻土就不会熔化;
C、液化要放热;
D、铁轨铺在路枕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
故选:B。
【点评】此题是物态变化的一个灵活应用题。考查了我们分析物理现象的能力。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6分)
11.(4分)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 远视 (近视、远视)眼,可以用 凸透 镜来矫正。小凡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 B 区看书,通过 A 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
【考点】BB: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要抓住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解答】解: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由题意可知: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B区相当于凸透镜,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B区看书,通过A区看同学。
故答案为:远视;凸透;B;A。
【点评】本题考查了远视眼成因和矫正方法。
12.(4分)如图电路中,R1=10Ω、R2=20Ω,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示数为6V,则A1的示数是 0.6 A,A2的示数是 0.9 A.5min R1消耗的电能 1080 J;R2的电功率是 1.8 W。
【考点】IH:欧姆定律的应用;J3:电功与电能的计算;JA:电功率的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开关闭合后,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电流表A1测量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总电流,通过电阻R1的电流根据公式I=可求,
通过电阻R2的电流根据公式I2=可求,电流表A2的示数等于电阻R1的电流与电阻R2的电流之和。
已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和电阻R1两端的电压,5minR1消耗的电能根据公式W=UIt可求。
已知R2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所以R2的电功率根据公式P=UI可求。
【解答】解:通过电阻R1的电流也就是A1的示数I1===0.6A,
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0.3A,
使用电路总电流也就是A2的示数I=I1+I2=0.6A+0.3A=0.9A,
5min R1消耗的电能W=UI1t=6V×0.6A×5×60s=1080J,
R2的电功率是P=UI2=6V×0.3A=1.8W。
故答案为:0.6;0.9;1080;1.8。
【点评】本题考查电流、消耗电能和功率的计算,关键是明白电路的连接情况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难点是知道电流表和电压表是测量哪一个用电器的电流和电压,这也是本题的重点。
13.(4分)在四川邛徕窑遗址中出土了一种唐朝“省油灯”。这种省油灯的灯盏是铜质的,在灯盏下增加了一层夹层,又叫夹层灯。夹层留一小孔,可以从小孔向夹层中加水。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 热传递 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 蒸发 ,增加耗油量。在夹层中加水,降低油温,达到省油的目的,这是利用水的 比热容大 特性。为了更省油,请对这种灯提出一个合理的改进意见 在灯盏上加盖 。
【考点】1K:蒸发及其现象;GA: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GE: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表面空气流速和液体的表面积;
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温度变化不大。
【解答】解:灯点燃后会加热灯盏,灯盏的热量会转移给油,使油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加快油的蒸发,容易耗油;
如果在夹层中加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使油的温度升高的较慢些,所以相对耗油量就少些;
为了省油,也可以给灯盏加盖,可以减少表面的空气流速,这样会降低油耗;
也可以用瓷质灯盏代替铜质灯盏,这样可以降低油的温度,减小蒸发速度,降低油耗;(能减小油蒸发的意见均可)
故答案为:热传递,蒸发,比热容大,在灯盏上加盖。
【点评】此题考查了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蒸发现象及水的比热容等知识的实际应用,会利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14.(4分)如图是某家用燃气热水器结构原理图,微动开关K与活塞相连,活塞与水管相通。淋浴时,打开淋浴阀,喷头有水喷出,根据 流速大压强小 的规律,活塞应向 右 (左、右)移动,由电磁铁的磁力把燃气阀打开,同时电子点火,燃气进入灶头燃烧,有热水流出;洗完后,关闭淋浴阀,热水器熄火。若热水器各部件完好,水压正常,打开淋浴阀后,电子点火器能点火却无火焰,原因可能是 无燃气 。(能写出一点即可).该热水器适用水压:0.05×103~0.4×103kPa,若用水塔供水,则水面离热水器至少 5 m。
【考点】89:液体的压强的计算;8K: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会进行液体压强的计算。
【解答】解:淋浴时,打开淋浴阀,喷头有水喷出,此时水管中的水流速增大,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此时活塞右边的压强小,由于左边的压强大于右边的压强,故活塞会向右移动。
电子点火器能点火却无火焰,原因可能是没有燃气了,无法燃烧。
由题意知,应用最小水压去算水面和热水器的高度,最小水压是0.05×103kPa=0.05×106Pa,
根据P=ρgh得:h===5m。
故答案为 流速度压强小,右,无燃气,5
【点评】本题体现了物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是有用的。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39分)
15.(3分)一根绳子系着一个泡沫小球,悬挂在一个带电体A右边,小球静止时与带电体A等高且不接触。请画出小球受力示意图。
【考点】6H:力的示意图与图示.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首先判断小球的受几个力,然后把判断出的这几个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力要在同一作用点,绳子拉力方向沿绳子方向,带电体对它的引力水平向左,重力竖直向下,最后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这几个力。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小球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它受到三个力,分别是:带电体A对它的吸引力、自身的重力、绳子对它的拉力。
作用点都在小球的球心,具体画法如图所示:
【点评】受力示意图要能体现出物体受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画示意图时,不同力的大小要用线段长度来区分。
16.(3分)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所示,请画出这束光传播的大致路径。
【考点】A8:作光的反射光路图;AN:作光的折射光路图.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所要求的光路图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光线垂直射向水面,此时光线的方向是不变的,垂直射入是折射的一个特例。
②光在水中射到平面镜上被反射,反射要遵循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被镜面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此时水中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空气中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①首先,光线垂直射入水中,此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②其次,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③最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和光的反射定律。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即折射角和入射角都是0°。
17.(5分)某市油菜获得大面积的丰收,种植大户王叔家长10m,宽8m的仓库中堆了1m厚的菜籽,王叔请小燕帮他估算这些菜籽质量。小燕将菜籽样品带到学校,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a.将托盘天平放到水平台上,把 游码拨到标尺的“0”点上 ,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在左右两盘中分别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将菜籽倒入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使用游码,使天平平衡。结果如下图所示,菜籽质量为 72 g。
c.将菜籽全部倒入量筒中,轻敲量筒壁,使菜籽表面 水平 ,读出体积为80cm3。
d.计算出菜籽密度为 0.9×103 kg/m3,王叔家仓库菜籽的总质量为 7.2×104 kg。
【考点】2M:固体的密度测量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天平调平时先调游码再调平衡螺母,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再根据密度和总体积算出总质量。
【解答】解:a、天平调平时先调游码,把游码拨到标尺的“0”刻度线上。
故答案为:游码拨到标尺的“0”刻度线上。
b、物体质量m=(50+20+2)g=72g。
故答案为72。
c、固体放入量筒读数时应保持水平。
故答案为:水平。
d、密度。
总质量M=ρ×V总=0.9×103×10×8×1kg=7.2×104kg。
故答案为:0.9×1037.2×104
【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固体密度的测量及其计算。
18.(5分)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已知小灯泡标有“3.8V”字样。小刘同学正确连接好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你根据小刘同学的实验电路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实验过程中,小刘同学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请分析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之一: 灯丝断路 。
(3)排除故障后,小刘同学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9 W。
(4)假若电压表15V量程损坏,3V量程能正常使用,电压电压为6V且稳定不变,仍利用现有器材完成实验,你认为应如何操作? 用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示数为2.2V,读出此时电流表读数 。
【考点】JF:电功率的测量实验.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由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方法:画出电源符号,从正极开始,按照电流方向,依次连接各元件的符号,到电源的负极,最后把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
(2)灯泡不亮可能是灯泡断路或短路,灯泡断路时,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灯泡短路时,电路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电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测量导线电压,示数为0。
(3)知道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根据P=UI计算额定功率。
(4)电源电压为6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当灯泡电压为3.8V,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2.2V<3V,可以利用0~3V量程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解答】解:(1)画出电源符号,根据实物连接图,从正极出发,依次画出开关、电流表、灯泡、滑动变阻器的符号,到电源的负极,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如图。
(2)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应该是灯泡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3)P=UI=3.8V×0.5A=1.9W。
(4)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电压表选择0~15V,但是0~15V量程坏了,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要使灯泡电压 为3.8V,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6V﹣3.8V=2.2V,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示数为2.2V时,灯泡正常工作。
故答案为:(2)灯丝断路;(3)1.9;(4)用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示数为2.2V,读出此时电流表读数。
【点评】本题涉及到由实物图画电路图的方法,根据灯泡发光情况、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情况判断电路故障,功率的计算,出现电压表的量程损坏问题如何处理,这四个问题是比较典型的类型习题,一定要掌握。
19.(10分)在生活、生产中我们常遇到下面事例:打夯时夯锤被高高抛起又下落,砸在工作面上;打桩机打桩时重锤被高高拉起又下落,打在桩面上…
(1)请你再举一个类的事例: 铁匠将铁锤举高后打击铁块来改变铁块的形状 ;
(2)这些事例涉及到的共同物理知识是: 利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
(3)小军看到打桩机,思考“重锤对地面打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并提 出猜想一:打击力的大小与重锤的质量有关。请你另提出一个猜想二:打击力的大小与 举高的高度 有关;
(4)小军找来排球和足球模拟“打桩”来验证猜想一。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a.用台秤分别称出排球和足球质量m1、m2;
b.在光滑平整的地板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叠放一张复写纸。将排球从纸的正上方一定高度静止下落,排球打在复写纸上,在白纸上留下打击的复写印迹。记为“印迹l”;
c.换用足球从另一高度落下,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到足球打击的“印迹2”;
d.如何利用台秤较准确地测出排球和足球的打击力F1、F2的大小?小军有点为难,请你完成测出F1、F2的方案: 将排球和足球印迹纸分别放在台秤上,并分别用排球和足球用手下压到与印迹完全相同,读出台秤的示数,就得到F1、F2的大小 ;
(5)请对小军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估: 没有控制两球下落高度相同或测量F1、F2时不易操作或没有进行多次测量等 。
【考点】2P: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同时要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掌握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质量和物体被举的高度。知道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则重力势能越大。
在设计实验时,需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要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之间的关系,需要控制物体的高度。
在分析的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解:(1)打夯时夯锤以及打桩机打桩时重锤在工作时,都要被举高然后落下,砸在物体上。
故答案为:铁匠将铁锤举高后打击铁块来改变铁块的形状(或其它合理的都可以)。
(2)打夯时使地面的形状发生变化;打桩机打桩时,将桩打入地面,使地的形状发生变化,都是利用力改变物体的形状。并且两种情况夯锤、打桩重锤都要被举高而具有了能量,所以也用到了重力势能的知识。
故答案为:利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
(3)由于物体要被举高,所以猜想打击力还与物体举高的高度有关。
故答案为:举高的高度有关。
(4)要想使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则使其作用效果相同就可以。
故答案为:将排球和足球印迹纸分别放在台秤上,并分别用排球和足球用手下压到与印迹完全相同,读出台秤的示数,就得到F1、F2的大小。
(4)该同学在c中,换用足球从另一高度落下,重做上面的实验。得到足球打击的“印迹2”;没有控制高度相同,同时他采用的这种测量力的方法不易操作。
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应进行多次测量。
故答案为:没有控制两球下落高度相同或测量F1、F2时不易操作或没有进行多次测量等。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势能的理解及影响因素,同时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在做题过程中要善于总结规律,找出共同点。
20.(6分)小明同学注意到新闻节目中经常报道国际原油价格涨至多少美元一桶,又报道我国进口原油价格每吨提高多少元。他想知道原油的单位“桶”和质量常用单位“吨”之间有什么关系。经过努力,小明设法获得“胜利原油”样品若干,并将密度为0.6×103kg/m3.体积为200cm3的立方体木块放入原油中,木块漂浮在油面上,经测量木块有的体积露出油面(g=10N/kg)。
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
(2)原油的密度。
(3)若每桶原油的体积为m3,1t原油等于多少桶?
【考点】2A:密度的计算;8O: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8S: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知道木块的体积和密度,利用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求木块受到的重力,再利用漂浮条件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知道木块受到的浮力和排开原油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原油的密度;
(3)知道桶的容积,利用密度公式求一桶原油的质量;再求1吨原油等于多少桶。
【解答】解:(1)∵木块漂浮,
∴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G木=ρ木gV=0.6×103kg/m3×10N/kg×200×10﹣6m3=1.2N;
(2)∵F浮=ρ油gV排,V排=×200cm3=×10﹣6m3,
∴ρ油===0.9×103kg/m3;
(3)每桶原油的质量:
m=ρ油V桶=0.9×103kg/m3×m3=150kg,
1吨原油等于多少桶:
n==6.67≈7(桶)。
答:(1)木块受到的浮力为1.2N。
(2)原油的密度为0.9×103kg/m3;
(3)1吨原油等于7桶。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比较多,密度的计算、重力的计算、浮力的计算(漂浮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属于难题。
21.(7分)你见过戴着面罩或墨镜的工人进行电焊作业吗?电焊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产生高温,将焊条熔化,从而使两金属部件焊接在一起。电焊机工作时有很大电流,但不会连续工作,所以导线中会产生迅速变化、时断时续的电流。
(1)电焊机输出电压40V、输出功率2000W,某种橡皮绝缘铜芯导线在常温下安全载流量(长时间通电时的最大安全电流)如下表,从安全角度考虑,计算说明应选择哪种导线作为电焊机的输出导线?
导 线 规 格
导线横截面积S(mm2)
2.5
4
6
10
安全载流量I(A)
28
37
47
68
(2)焊条熔点为1100℃,比热容为0.4×103J/(kg•℃).假设电流放出的热量全部被焊条吸收并使焊条升温,电焊机工作4s,可使一根质量为20g的焊条全部熔化吗?
(3)电焊机工作时会对周围的居民或行人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请指出其中的两点。
【考点】GG:热量的计算;JA:电功率的计算;JK: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1)知道电焊机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利用P=UI求电焊机的工作电流;
(2)电流通过电焊机做功,消耗电能全转化为内能,利用Q=W=Pt求电流做功4s放出的热量,这些热量被焊条吸收,又知道焊条的质量、比热容和焊条的初温,利用吸热公式求焊条的末温,判断是否熔化;
(3)从电焊机工作时发出强光、电磁波、电路中有强电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答】解:(1)电焊机工作时电流:
==50A,
由表可知,应选横截面积为10mm2的导线;
答:应选横截面积为10mm2的导线。
(2)电焊机工作4s产生的热量为:
Q=W=Pt=2000W×4s=8000J,
∵Q=cm△t,
可使焊条升高的温度为:
△t===1000℃,
∵气温(初温)不会高于100℃,所以焊条的末温低于1100℃,
∴焊条不会全部熔化;
答:电焊机工作4s,不能使一根质量为20g的焊条全部熔化。
(3)电焊机工作时会对周围的居民或行人的生活的影响:
①电焊机工作时有强光,会造成光污染;
②电焊机工作时会产生电磁波,被电视机等用电器接收,影响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电功率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涉及到保险丝的选择、电焊机工作时对环境的影响,反应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学是为了用”的教学思想,有意义!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11/4 11:09:27;用户:丶沐沙;邮箱:UID_CAE1F67E83831A1C520FA15D4547275E@qq.jyeoo.com;学号:276659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9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8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3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物理试卷(教师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实验与探究,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