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洋流课后复习题,共4页。
1.东亚地区的海雾( )
A.自东北向西南海雾发生频率逐渐增多
B.自沿岸向海洋海雾发生频率逐渐减少
C.海雾发生频率对海洋航行的影响较小
D.海雾发生频率与沿岸地区的洋流无关
2.图中洋流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下图中a、b为流经图示海区的洋流。读图,完成3~4题。
3.M地沿海海域因( )
A.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4.M处的气候向低纬度延伸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
A.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B.受西风的影响
C.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D.受海洋的影响
“南极辐合带”是南半球较高纬度海区冷海水与较暖海水相遇的“极地锋带”,两侧海水温度、盐度差异明显。下图为南半球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受洋流影响( )
A.①处夏季大雾弥漫
B.②处沿岸气候暖湿
C.③处渔业资源丰富
D.④处海水温度较高
6.与南极辐合带成因类似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7.南极辐合带的位置随季节发生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气候变化
C.海陆分布 D.洋流流向
[2023·山东青岛期中]北冰洋与周围海域的表层物质、能量交换,对其永久性海冰分布有重要影响。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受风向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最为明显。下图示意北冰洋永久性海冰分布情况。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北冰洋90°W~90°E一线两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的差异主要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海气热量交换不同
C.陆地径流热量影响
D.洋流输送热量多少
9.表层海水经由甲海峡进入北冰洋最多的时段为( )
A.12~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读图专项练(十) 洋流分布图的判读
1~2.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从海雾发生频率空间分布图可知,自东北向西南海雾发生频率逐渐减小,A错误;自沿岸向海洋海雾发生频率逐渐减少,B正确;海雾发生会对海洋航行安全产生影响,威胁船只安全,C错误;海雾的形成与沿岸地区的洋流有密切联系,东亚地区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D错误。故选B。第2题,图示洋流为日本暖流,由南向北流,B、C错误;暖流从温度高的海域流向温度低的海域,D为寒流,A正确,D错误。故选A。
3~4.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据图中经纬度和山脉走向可推知,M位于秘鲁沿海,a为秘鲁寒流,为上升流,在其作用下,形成了著名的秘鲁渔场。第4题,M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受秘鲁寒流减湿作用影响,该处的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度延伸分布。
5~7.答案:5.C 6.C 7.A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处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这里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对沿岸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夏季气温高,不易出现大雾天气,A错误;图中②处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气候干燥少雨,B错误;图中③处位于非洲西南部海域,这里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补偿上升流,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C正确;图中④处洋流是西风漂流,西风漂流是寒流,海水温度较低,D错误。应选C。第6题,由材料可知,南极辐合带是由于冷暖性质不同的海水相遇形成的。赤道低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主要为地表温度高,气流上升所致,A错误;副热带高压带是在动力作用下,气流下沉形成的,B错误;副极地低压带是来自低纬的暖气团和来自高纬的冷气团相遇形成的,C正确;极地高压带是高纬度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的,D错误。应选C。第7题,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南极辐合带是暖流和寒流交汇地带,其位置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A正确;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气候变化对南极辐合带位置变化影响不大,B错误;海陆分布变化极其缓慢,对南极辐合带位置变化不会产生影响,C错误;图中南极辐合带两侧的洋流流向始终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D错误。应选A。
8~9.答案:8.D 9.C
解析:第8题,北冰洋90°W~90°E一线靠近白令海峡的一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比斯瓦尔巴群岛一侧较大,靠近白令海峡的一侧海域相对封闭,低纬度洋流难以流入,而斯瓦尔巴群岛一侧,大西洋间的通道有北大西洋暖流进入,使温度较低的海水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海水温度高,海冰融化的多,故选D。第9题,太平洋流入北冰洋海水量受季节性风向影响最为明显,图示甲海域夏季以东南风为主且楚科奇海域夏季极地东风势力较弱,年内流入北冰洋海水量最多,6~8月为北半球夏季,表层海水经由甲海峡进入北冰洋最多,故选C。
1.东亚地区的海雾( )
A.自东北向西南海雾发生频率逐渐增多
B.自沿岸向海洋海雾发生频率逐渐减少
C.海雾发生频率对海洋航行的影响较小
D.海雾发生频率与沿岸地区的洋流无关
2.图中洋流与下列四幅图所示一致的是( )
下图中a、b为流经图示海区的洋流。读图,完成3~4题。
3.M地沿海海域因( )
A.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B.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C.拉布拉多寒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D.加那利寒流与南赤道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
4.M处的气候向低纬度延伸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
A.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
B.受西风的影响
C.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D.受海洋的影响
“南极辐合带”是南半球较高纬度海区冷海水与较暖海水相遇的“极地锋带”,两侧海水温度、盐度差异明显。下图为南半球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5~7题。
5.受洋流影响( )
A.①处夏季大雾弥漫
B.②处沿岸气候暖湿
C.③处渔业资源丰富
D.④处海水温度较高
6.与南极辐合带成因类似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压带
B.副热带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极地高压带
7.南极辐合带的位置随季节发生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气候变化
C.海陆分布 D.洋流流向
[2023·山东青岛期中]北冰洋与周围海域的表层物质、能量交换,对其永久性海冰分布有重要影响。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受风向的季节性变化影响最为明显。下图示意北冰洋永久性海冰分布情况。据此完成8~9题。
8.影响北冰洋90°W~90°E一线两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的差异主要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海气热量交换不同
C.陆地径流热量影响
D.洋流输送热量多少
9.表层海水经由甲海峡进入北冰洋最多的时段为( )
A.12~次年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读图专项练(十) 洋流分布图的判读
1~2.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从海雾发生频率空间分布图可知,自东北向西南海雾发生频率逐渐减小,A错误;自沿岸向海洋海雾发生频率逐渐减少,B正确;海雾发生会对海洋航行安全产生影响,威胁船只安全,C错误;海雾的形成与沿岸地区的洋流有密切联系,东亚地区寒暖流交汇形成海雾,D错误。故选B。第2题,图示洋流为日本暖流,由南向北流,B、C错误;暖流从温度高的海域流向温度低的海域,D为寒流,A正确,D错误。故选A。
3~4.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据图中经纬度和山脉走向可推知,M位于秘鲁沿海,a为秘鲁寒流,为上升流,在其作用下,形成了著名的秘鲁渔场。第4题,M处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受秘鲁寒流减湿作用影响,该处的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度延伸分布。
5~7.答案:5.C 6.C 7.A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①处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沿海,这里有东澳大利亚暖流流经,对沿岸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夏季气温高,不易出现大雾天气,A错误;图中②处位于南美洲西部沿海,有秘鲁寒流流经,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气候干燥少雨,B错误;图中③处位于非洲西南部海域,这里有本格拉寒流经过,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补偿上升流,海底营养盐类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C正确;图中④处洋流是西风漂流,西风漂流是寒流,海水温度较低,D错误。应选C。第6题,由材料可知,南极辐合带是由于冷暖性质不同的海水相遇形成的。赤道低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主要为地表温度高,气流上升所致,A错误;副热带高压带是在动力作用下,气流下沉形成的,B错误;副极地低压带是来自低纬的暖气团和来自高纬的冷气团相遇形成的,C正确;极地高压带是高纬度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的,D错误。应选C。第7题,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南极辐合带是暖流和寒流交汇地带,其位置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A正确;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气候变化对南极辐合带位置变化影响不大,B错误;海陆分布变化极其缓慢,对南极辐合带位置变化不会产生影响,C错误;图中南极辐合带两侧的洋流流向始终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D错误。应选A。
8~9.答案:8.D 9.C
解析:第8题,北冰洋90°W~90°E一线靠近白令海峡的一侧永久性海冰分布面积比斯瓦尔巴群岛一侧较大,靠近白令海峡的一侧海域相对封闭,低纬度洋流难以流入,而斯瓦尔巴群岛一侧,大西洋间的通道有北大西洋暖流进入,使温度较低的海水与温度较高的海水交换多,海水温度高,海冰融化的多,故选D。第9题,太平洋流入北冰洋海水量受季节性风向影响最为明显,图示甲海域夏季以东南风为主且楚科奇海域夏季极地东风势力较弱,年内流入北冰洋海水量最多,6~8月为北半球夏季,表层海水经由甲海峡进入北冰洋最多,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