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案 第2章 第4节 第2课时 光的色散与物体的颜色
展开第二课时 光的色散与物体的颜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色散,知道白光是复色光。
(2)确认红外线、紫外线的存在,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
(3)了解物体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有序探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光的色散现象和物体的颜色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主动探究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愉悦之情,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和乐于动手实践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三棱镜对白光的折射作用。
(2)物体颜色的成因。
【难点】
理解白光的色散现象和规律。
教学过程
知识点一 光的色散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63~6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单色光: 不能再分解 的光,如红光、绿光、蓝光等。复色光: 由单色光混合而成 的光,如白光(太阳光也是一种白光)等。
2.太阳光被分解成 红 、 橙 、 黄 、 绿 、 蓝 、 靛 、 紫 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教师点拨】
通过三棱镜的光线都向底边偏折。太阳光是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七种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从小到大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
【跟进训练】
1.天地万物五光十色,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B.通过三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C.光的色散的实质就是复色光被分解为单色光
D.白光是单色光
2.夏天雨后,天空会出现绚丽的彩虹,这是 光的色散 现象。弧形彩虹的外侧是 红 色,内侧是 紫 色。
知识点二 物体的颜色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64~6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 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 决定的。白色物体 反射 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 吸收 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2.光的三原色是 红 、 绿 、 蓝 。
【教师点拨】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而颜料的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跟进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白纸上写红色的字,在红色灯光下能轻松辨认
B.白纸在绿光照射下,仍然是白色的
C.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用红、蓝、绿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的
D.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B.将光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会混合出黑色
C.将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在一起会混合出白色
D.将颜料中的蓝、黄颜料按适当比例混合在一起可得到绿颜料
知识点三 看不见的光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66~67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红外线具有 热效应 。太阳的热主要是通过红外线的形式传达到地球上的。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且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 越强 。 红外线探测器 、 红外线照相机 、红外线夜视仪等都是利用红外线识别 不同温度 的物体。
2.紫外线有化学作用、生理作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常用于 杀菌消毒 、 鉴别纸币的真伪 等。适量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健康,但过量的紫外线照射会使人皮肤变黑,诱发皮肤癌。
【教师点拨】
大气层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地球的保护伞。
【跟进训练】
1.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能被肉眼看到
B.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较强
C.物体在常温下不会辐射红外线,只有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才辐射红外线
D.红外线能使荧光粉感光,能用来鉴别钞票真伪
2.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温度越低的物体,产生的红外线越强
B.紫外线具有灭菌的作用,可杀灭细菌
C.红外线可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
D.电视机的遥控器就是利用的紫外线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相应练习部分,并预习下一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