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23+陕西-2023年中考地理乡土地理专题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3+陕西-2023年中考地理乡土地理专题复习,共13页。
陕西乡土地理知识要点简称:陕或秦行政中心:西安行政区划:全省设10个省辖市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有3个县级市、78个县和26个市辖区,1140个镇,74个乡,206个街道办事处。① 西安,简称“镐”,古称长安、镐京,是陕西省省会、特大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西安市位于渭河流域中部关中盆地,北临渭河和黄土高原,南邻秦岭。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区、杨凌区和三原、泾阳、兴平、武功、扶风、富平等县(市)相邻。② 宝鸡古称“陈仓”、“雍城”,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地处陕、甘、宁、川四省(区)结合部,处于西安、兰州、银川、成都四个省会城市的中心位置,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在此交会,是中国境内亚欧大陆桥上第三个大十字枢纽。东连咸阳,南接汉中,西北与甘肃省的天水和平凉毗邻。秦岭南屏,渭水中流,关陇西阻北横,渭北沃野平原。③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东邻省会西安,西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④ 渭南市隶属于陕西省,古称下邽、莲勺,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东濒黄河与河东古邑运城、陕州故地三门峡、帝尧都邑临汾相毗邻,西与千年帝都西安、咸阳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为界,北靠桥山与革命圣地延安、铜川接壤。是陕西省的“东大门”,早在秦汉之际,渭南就已享有“省垣首辅”,“形胜甲于三秦”的美誉。⑤ 铜川原称同官,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接交地带,与延安、渭南、咸阳3个地市毗邻。⑥ 延安市简称“延”,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省会西安以北371千米。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⑦ 榆林,古称“上郡”,始于春秋战国,兴于明清,明朝九边重镇“延绥镇“(又称榆林镇)驻地,有“小北京”之美称,康熙皇帝赐“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 ,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⑧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河谷盆地居中。因境内土壤含硒元素丰富,又被誉为“中国硒谷”。⑨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东、北与安康市、西安市、宝鸡市接壤,西南与甘肃省、四川省毗邻。⑩ 商洛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临河南省,东南临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别与陕西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地处秦岭山地,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⑪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区或杨凌示范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与武功县大庄镇以漆水河为界,南与周至县哑柏镇隔渭河相望,西与扶风县绛帐镇接壤,北依湋河与武功县武功镇、扶风县杏林镇相邻,是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人口民族:人口3644万人,汉民族占99.51%,境内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水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占0.49%。地理位置: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全省纵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是新亚欧大陆桥和中国西北、西南、华北、华中之间的门户,周边与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重庆8个省市接壤,是国内邻接省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接西部的区位之便。地形地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是陕北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巴山区。气候:气候差异很大,由北向南渐次过度为温带、暖温带和北亚热带。地跨北温带和亚热带,整体属大陆季风性气候,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河湖:陕西省黄河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渭河,三级河流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长江流域内主要河流有二级河流汉江、嘉陵江,三级河流丹江、旬河、牧马河。资源: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92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57种,水气矿产3种。该省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资源分布广泛,金属、非金属矿产特大型、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富矿少,中低品位矿多,单一矿少,共伴生矿多。旅游景点:陕西可看到古代城阙遗址、宫殿遗址、古寺庙、古陵墓、古建筑等,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乾陵、茂陵、阳陵、黄帝陵、法门寺等,西安城墙、西安碑林、西安钟鼓楼、大小雁塔等。在陕西,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各地的博物馆内陈列的西周青铜器、秦代铜车马、汉代石雕、唐代金银器、宋代瓷器及历代碑刻等稀世珍宝,闪烁着耀眼的历史光环,昔日的周秦风采、汉唐雄风从中可窥一斑。自然景观方面,有位于华阴市的西岳华山、宝鸡眉县的太白山,还有西安周边的临潼骊山华清池、终南山、翠华山,秦晋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等。典型例题: 2021年12月3日,陕西文化旅游数字产业平台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个文旅行业数字资产保护运营平台、文化创意数字开发平台,也是讲好陕西文化故事、打造陕西文旅元宇宙的数字产业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利用数字产业特点,深度挖掘陕西历史文化内核。下列文化不属于陕西省的是( )A.历史悠久的炎黄文化 B.周礼秦制汉风唐韵文化C.红色革命文化和厚重的黄土地文化 D.火锅文化和码头文化2.陕西文旅元宇宙的数字产业平台,可以让游客在网上和景点更好地体验陕西文化魅力,这样( )A.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B.加速了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C.更好地保护了陕西文化 D.会降低陕西文化的研究水平3.陕西省简称秦或陕,行政中心位于具有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古都西安。下面对陕西地理特征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A.陕西地形地貌复杂,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主要地貌特征B.陕南主要是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关中及陕北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C.黄河、长江两条大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汉江都在陕西,分水岭大体以秦岭为界D.秦岭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人口地理分界线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4.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 )A.甲地区为半干旱地区 B.甲地区植被为常绿阔叶林C.乙地区为亚热带地区 D.乙地区的河流结冰期长5.材料说明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有( )①调节气候②提供矿产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西安是我们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下列对西安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宝塔巍巍,延河滔滔 B.河流稀少,但降水丰沛C.气候湿润,但农业落后 D.地形平坦,人口众多下图示意陕西关中地区出现的“关中八大怪”中的两种民俗——房子半边盖、秦腔不唱吼起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挡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映了半边房能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说明当地( )A.降水较少 B.高温多雨 C.暴雨频发 D.冬雨夏干8.下列关于秦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语调高亢激昂 B.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C.起于西周,历史悠久 D.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9.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早春时节的陕西省,自北向南,黄土高原大雪飘飞,关中平原小麦滴翠,陕南山地鲜花怒放……泾河与渭河的交汇,诞生了成语:泾渭分明。泾河的清与浊,常常随着季节发生交替变化。夏季的丰水期,两条河的含沙量都很高,界线不明晰。”材料二: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是由渭河冲积形成。关中平原人口稠密,也是陕西省农业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材料三:图1我国局部地区3月16日沙尘天气分布图、图2陕西地图、图3引汉济渭工程图。(1)陕西省北部地表特征为_____________,解决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工程措施有___________(任举一例)。(2)泾河夏季含沙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图2所示,陕西省的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4)从人类活动角度分析,关中平原水资源短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5)长江沿岸的合肥、南京等城市被沙尘席卷时,汉中、安康却可以继续安享好天气。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1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20年4月20日,引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调研,对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做出重要指示。秦岭平均海拔2000左右挡住了南方暖湿气流的北上,也阻断了北方干燥气流的南下,使其山脉两侧气候有很大不同。材料二:陕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北地区,陕南主要指关中平原以南地区,两地在农业生产、饮食、习俗,民居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1)黄土高原位于____(山脉)以西,秦岭以北,主要包括陕西和山西等省,其地表形态特点为____。(2)剖面图二中的①②③三地,表示黄土高原的是____,①和②对比,冬季更温暖的是____。(3)陕南传统的民居凛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等,共同特点是一般屋顶坡度较大。陕北典型传统民居是____。(4)黄色是黄土高原的主色调经过数十年生态治理,现已披上了绿装。当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请说出进行生态治理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是____。
参考答案:1.D2.C【解析】1.陕西地跨西北和西南,处于黄河中游和汉江中上游,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国历史的“周秦汉唐”四个鼎盛王朝皆在此定格。这里浓缩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周礼秦制利国,汉风唐韵兴邦。陕西省位于黄土高原,有厚重的黄土文化。陕北是中国现代革命圣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3年,留下了大批宝贵的革命文物、革命纪念地和丰富的精神财富——陕北革命精神,故ABC正确,火锅文化和码头文化说的是重庆市,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要是保护生态环境,而题干中主要是关于文化旅游方面的知识,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A错误;陕西文化旅游数字产业平台的设立目的就是讲好陕西文化故事、打造陕西文化旅游,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故B错误;只有更好的研究陕西省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推广,所以陕西文旅元宇宙的数字产业平台不会降低陕西文化的研究水平,故D错误;陕西文旅元宇宙的数字产业平台,可以让游客在网上和景点更好地体验陕西文化魅力,避免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不文明的旅游行为破坏陕西省的文化,故C正确。故选C。【点睛】陕西省,简称“陕”或“秦”,省会西安,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截至2011年,陕西有各类文物点3.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中国首位,著名的有:长城、秦始皇兵马俑、乾陵、茂陵、阳陵、黄帝陵、法门寺等,西安城墙、西安碑林、西安钟鼓楼、大小雁塔等。在陕西,仅有名有姓的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被誉为“东方帝王谷”。3.D【解析】【详解】陕西地形地貌复杂,有秦岭山地、黄土高原、关中平原、盆地等主要地貌特征,故A正确。陕南位于秦岭以南,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关中及陕北位于秦岭以北,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故B正确。黄河、长江两条大河的最大支流渭河、汉江都在陕西,分水岭大体以秦岭为界,故C正确。秦岭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一线,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4.C5.C6.D【解析】4.读图可得,甲位于秦岭以北,干湿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AB错误;乙位于秦岭以南,该地属于亚热带,该地区河流无结冰期,C正确,D错误。故选C。5.秦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东西跨度大,气候差异大。秦岭重要的生态作用有: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提供矿产是秦岭的经济价值,①③④正确,②错误。故选C。6.宝塔巍巍,延河滔滔是对延安的描述,A错误。西安境内河流有渭河、泾河、黑河、灞河、沣河等,河流众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B错误。西安位于关中平原,地势平坦,耕地资源丰富,属于半湿润地区,农业发达,C错误。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城市,位于关中平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D正确。故选D。【点睛】秦岭地处我国南北方交界地带,兼备南北方气候特征;东西跨度大,气候东西差异显著;纬度较低,水热充足;地形起伏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气候复杂多样,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生存条件;山区人口密度较小,受人为干扰较少,保护了物种多样性。7.A8.B【解析】7.根据题干可知,陕西关中地区的半边房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说明当地降水较少,水资源比较短缺,故选A。8.秦腔的表演技艺朴实、粗犷、豪放,语调高亢激昂,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技巧丰富,故A项说法正确;我国的四大国粹是指中国武术、中国医学、中国京剧和中国书法,故B项说法错误;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故C项说法正确;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故D项说法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点睛】陕西关中地区由于深居内陆地区,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较少。秦腔别称“梆子腔”,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9.(1)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打坝淤地(2)流经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量大、水土流失加剧(3)沿渭河分布(4)人口稠密、农业发达(5)北部是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沙尘南下【解析】【分析】本题以陕西省为材料,考查陕西省三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要知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1)陕西省北部是黄土高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该地区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解决这一问题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有打坝淤地、缓坡修梯田等。(2)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夏季时由于流域内降水增加,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3)由图可以看出,陕西省的城市分布特点是沿河分布,河流沿岸地形平坦、水源充足。(4)从人类活动来看,关中平原由于平原面积广、耕地多、有水源灌溉,农业发达、人口和城市密集,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短缺严重。(5)长江沿岸的合肥、南京受沙尘席卷时,汉中、安康却可以继续安享好天气,主要是汉中、安康北部是秦岭,阻挡了沙尘南下。【点睛】10. 太行山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① ② 窑洞 建梯田、修挡土坝【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以黄土高原为材料,考查黄土高原的范围、民居和水土流失治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详解】(1)黄土高原包括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主要包括陕西和山西等省,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2)剖面图二中的①②③三地,表示黄土高原的是位于秦岭以北的①,秦岭以北的①黄土高原和秦岭以南的②四川盆地对比,冬季更温暖的是纬度更低、受冬季风影响较小的②四川盆地。(3)陕南传统的民居凛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等,共同特点是一般屋顶坡度较大。陕北由于黄土层厚,黄土具有直立性特点,典型传统民居是冬暖夏凉的窑洞。(4)黄色是黄土高原的主色调经过数十年生态治理,经过多年的不断改造,退耕还林等,现已披上了绿装。当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是建梯田、修挡土坝,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 【点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2+山西-2023年中考地理乡土地理专题复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E,37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河南-2023年中考地理乡土地理专题复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鹅之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达标测试卷(四)广西乡土地理,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柳州是广西的工业重镇,广西各地特色美食丰富多样,读图可知,柳州的气候类型属于,图示景观所在地的主要地貌类型是,流经图示地区的著名河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