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时2 耳和听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42292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时2 耳和听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42292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耳的结构,听觉的形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6.1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课时2 耳和听觉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耳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2.概述听觉的形成过程。3.说出耳聋的可能因素及预防措施等,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耳的卫生保健,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4.培养学生不屈不挠、拼搏向上的精神。教学重点:1.耳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1.耳的结构和功能2.听觉的形成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耳的结构图、视频《千手观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指导学生观察教材P83插图,分析并讨论问题:(1)身后的汽车鸣笛,如果听不到声音会有什么后果? (2)电话响了,如果听不到可能会错过重大事情。(3)听不见同学交流,能很好的参与讨论吗?(4)听不到音乐,还能按节奏做广播体操吗?你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这和我们身体的哪一结构有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1.观察四幅图片并展开讨论。2.理解听觉的重要性。联系实际生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描述耳的结构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2.听觉的形成过程。3.说出保护耳和听觉的方法。学生理解学习目标。使学生知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耳的结构1.对照课本图“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了解耳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讲授:外耳:耳郭(也叫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和外耳道(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中耳:鼓膜(能随声波振动,把声波传入鼓室)、鼓室(由咽鼓管通到咽部)和听小骨(传导声波振动到内耳)。鼓膜能随着外界空气的振动而产生共振,再把振动传给后面相连的听小骨。 内耳:半规管和前庭(有感觉头部位置的感受器,能维持身体的平衡,把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会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耳蜗(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中耳传来的声波,把振动转变成相关的神经冲动)。2.提问:(1)耳郭有什么作用?将手作环状放在耳后,会感觉声音变响,是什么原因?(2)有人晕车、晕船,这与身体的哪部分结构有关系?(3)经常有小孩子对着别人的耳朵大声说话,结果造成别人听觉受损,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3.教师总结并完善学生对以上提问的答案。4.介绍咽鼓管的作用。教师总结:咽鼓管连接咽部和鼓室,所以叫咽鼓管。咽鼓管使中耳内的空气跟外界空气相通,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才能很好地振动。咽鼓管平时封闭,吞咽和打呵欠时张开。5.教师再次总结耳的结构如下:写板书 外耳:耳郭、外耳道耳 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 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 1.读图并观察耳的结构,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作标记。 2.结合教材分析: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因为手比耳郭大,能收集到更多的声波。3.学生总结:前庭和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头部位置和速度的变化。4.学生讨论:听觉受损,可能是鼓膜被振破。5.学生读图,记住咽鼓管连接的是哪两个部位。 6.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 使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耳的结构,便于学习。 用提问方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通过回答问题掌握知识内容。 再次强调知识点。听觉的形成播放一段音乐并出示听觉示意图,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1.请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教师总结:外界的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传导振动)—耳蜗(感觉细胞,产生声音信息)—听觉神经—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听觉2.拓展思考:咽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得中耳炎,为什么? 1.学生先简单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2.学生分析并回答,如:当咽喉部有炎症未及时治疗时,病菌会通过咽鼓管扩散到中耳,引起中耳炎。 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耳的卫生保健1.噪声:影响人们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影响: (1)噪声会影响人的情绪;(2)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听觉会受到影响;(3)突然暴露在极强的噪声下,鼓膜会破裂,甚至会因此失去听觉。2.为了保护耳和听觉,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总结:(1)不随便用尖锐的器物挖耳,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2)用耳机听音乐时,音量要小,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3)遇到巨大声响时或乘飞机在起降过程中,要张开口或做吞咽动作,使鼓室内外气压平衡,以防鼓膜被振破。(4)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不让脏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拓展:助听器和人工耳蜗(能辅助听力) 1.学生总结顺口溜:张嘴不堵耳,堵耳不张嘴。 2.学会关心爱护失聪人员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对耳的保护意识及养成干净卫生的习惯。 使学生树立关爱残疾人的意识。其他感觉器官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分析以下问题:1.请列举人体的其他感觉器官。教师总结:味觉器官主要是味蕾,内含味觉细胞。溶解于水或唾液中的化学物质能透过味孔,使味蕾兴奋,再经过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而产生味觉。基本味觉分甜、咸、酸、苦四种。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尖两侧的舌外侧后部对咸味最敏感,舌外侧中部对酸味最敏感,舌根侧对苦味最敏感。拓展:辣属于味觉吗?答:辣属于痛觉,不属于味觉。2.请分析皮肤有什么作用?教师总结:皮肤感觉: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冷、热、痛、触、压等。学生读图并回答:鼻、舌和皮肤鼻——嗅觉 舌——味觉(酸、甜、苦、咸) 皮肤——触觉(冷、热、痛、触、压等)使学生加强对自身其他感觉器官的认识和了解。课堂小结1.本节课主要学习了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耳的卫生和保健。2.播放《千手观音》视频。我国著名艺术家邰丽华是一位失聪人员,但却克服困难完成了人人知晓的《千手观音》,我们身体健康,更应该为美好的人生而奋斗,希望将来能有一番作为!1.学生谈收获和体会。2.学生学习邰丽华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总结重点内容。巩固练习1.每年春节刚过时,那鞭炮齐鸣的声音好像还在我们的脑海中会响.下列关于听觉的形成顺序中,正确的是( C )①与听觉有关的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皮层的听觉能区 ⑤内耳内的听觉感受器 ⑥鼓膜.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2.人体形成视觉的部位在( A )A.视觉中枢B视网膜C.视神经D.晶状体3.当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嘴或者闭嘴同时堵住耳,目的是为了保护耳的( C )A.耳郭 B.半规管 C.鼓膜 D.内耳4.某人听力严重下降,经医生认真检查,发现这位病人双耳没问题,那么,发病的部位可能在( B )
A.耳蜗 B.大脑的一定区域 C.中耳 D.鼓膜分析并思考问题,共同完成检测练习。巩固课堂知识。作业布置质量监测第2课时阅读课本《角膜移植、捐献和人造角膜》选做:描绘一幅耳的结构图。完成作业。加强对学习内容的掌握,并使学生能在头脑里形成耳的结构轮廓。板书设计: 一、耳的结构 外耳:耳郭、外耳道耳 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 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二、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传导振动)—耳蜗(感觉细胞,产生声音信息)—听觉神经—大脑的特定区域—形成听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