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龙岗中学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word
展开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
语文学科试题
(分值:150分 时长: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百代皆沿秦制”,建筑亦然。它的体制、风貌大概始终没有脱离先秦奠定下来的这个
基础规范。秦汉、唐宋、明清建筑艺术基本保持了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
这个艺术风格是什么呢?简单说来,是作为中华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首先,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伊斯兰建筑、哥特式
教堂等等。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大概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人世的、与
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宗庙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
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
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
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
适与环境的和谐。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
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在这里占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就整体
建筑群来说,它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
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即使像万里长城,虽
然不可能有任何严格对称之可言,但它的每段体制是雷同的。它盘缠万里,虽不算高大却连绵于群山峻岭之巅,像一条无尽的龙蛇在作永恒的飞舞。它在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 间中的绵延,成了我们民族的伟大活力的象征。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享受游乐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
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论语》中有“山节藻棁”
“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复。“金铺玉户”“重轩
镂槛”“雕梁画栋”,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由印度传来的宗教性质的宝塔,正如同传来的雕塑壁画一样,也中国化了。这便使它大
不同于例如吴哥寺那种繁复堆积的美。如果拿相距不远的西安大小雁塔来比,就可以发现,
大雁塔更典型地表现出中国式的宝塔的美。那节奏异常单纯而分明的层次,那每个层次之间
的疏朗的、明显的差异比例,与小雁塔各层次之间的差距小而近,上下浑如一体,不大相同。
后者尽管也中国化了,但比较起来,恐怕更接近于异域的原本情调吧。
第 1页 共 8 页
随着晚期封建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
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盘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
建筑,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
了。但在建筑中,它们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线索,仍然是把空间意识
转化为时间过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
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材料二:
在讲为什么我们要保存过去时代里所创造的一些建筑物之前,先要明了:建筑是什么?
最简单地说,建筑就是人类盖的房子,为解决他们生活上“住”的问题。那就是:解决
他们安全食宿的地方、生产工作的地方和娱乐休息的地方。“衣、食、住”自古是相提并论
的,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需要。为了这需要,人类才不断和自然作斗争。
建筑又是艺术创造。人类对他们所使用的生产工具、衣服、器皿、武器等,从石器时代
的遗物中我们就可看出,在这些实用器物的实用要求之外,总要有某种加工,以满足美的要 求,也就是文化的要求,在住屋也是一样。从古至今,人类在住屋上总是或多或少地下过工
夫,以求造型上的美观。自有史以来无数的民族,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同时在建筑
艺术上,是继续不断地各自努力,从没有停止过的。
建筑活动也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如宫殿、庙宇、民居、仓库、
城墙、堡垒、作坊、农舍,有的是直接为生产服务,有的是被统治阶级利用以巩固政权,有
的被他们独占享受,在封建时代建筑的精华是集中在宫殿建筑和宗教建筑等等上,它是为统 治阶级所利用以作为压迫人民的工具的。
不同的民族的衣食、工具、器物、家具,都有不同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特征。无论是哪一
种工艺,包括建筑。不论属于什么时代,总是有它的一贯的民族精神的。
以上几点,不但说明建筑是什么,也说明它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从考古角度
考虑各时代的建筑问题时,实物得到保存,就意味着各时代所产生过的文化证据得到保存。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西主要建筑分别给进入建筑的人造成安适和谐与渺小恐惧的感受,是因为供养对象
截然不同。
B.同为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的建筑,大雁塔比小雁塔更中国化,更典型地表现出中国式
宝塔之美。
C.明清的文人园林从形式上打破了中国建筑的对称性,但本质上未违背中国建筑的实践
理性精神。
D.建筑不仅仅是宫殿、民居、城墙、园林……,还是一项艺术创造、一种民族文化的重
要的代表。
第 2 页 共 8 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方哥特式教堂内高大空阔,凸显对上帝的敬畏膜拜;中国宫殿建筑则是平面铺开的
群体,主要供人游玩享乐。
B.曲径通幽的园林,结构对称的屋宇,自由和整齐两种风格的建筑物并存,是中国儒道
互补传统在建筑中的体现。
C.了解了“建筑是什么”,方能了解本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进而才能更好地保护过去
时代里所建造的那些建筑。
D.建筑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体现,人们保护好本民族的古建筑,
可以使其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3.下列选项中有关建筑的言论与两则材料的观点最一致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一名建筑师,您会为现在而设计,并意识到过去,为未来基本上是未知的。
B.建筑师用这种不合理的想法来度过一生,即您可以与重力作斗争。
C.文明改变了人的住房,但并没有同时改变住房里的人。
D.中国的建筑千篇一律,你看都是千篇一律,同时千变万化。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据报道,国内某高校惊现复刻版金字塔,校方称其与古埃及金字塔几乎相同。对这一举
动,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加以分析。(4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仲尼之将丧
冯 至
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
笔的时候了。那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
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
的《易经》整理一番;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咳,
他们真是可怜,像是船没有舵,荒野浓雾中没有指南车呀。哪知到了现在,转瞬间就快要两
年了,《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春秋》,也有刻在竹板儿上的,也有涂在一卷一卷的
树皮上的,错错乱乱地在他的房里堆积着,向来不曾有过一个人来过问。就是那张古琴,伴
着他流浪他乡,十四年总在身边的,现在挂在壁上,不但着了许多灰尘,并且结上许多蜘蛛
网了。他每每在黄昏时节,倚着窗子望落日,领略着自然间的音乐,正在忘机物我、融会一
切之际,房子里便会发出来一种苍茫的音调,使他回转头来,目光懒懒地落在那张琴上,他
这般伤感地自语,不知说了多少次了:
——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远方,只剩下这张琴,寂
寞无语的琴……
二十年前,奔走齐鲁之间,追慕着古代的风光,正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
热衷的时期。一天独自一个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齐鲁俱磅礴于茫茫大气之内,自
己不觉得胸怀高朗:
——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
第 3 页 共 8 页
现在呢,泰山依旧是那样嵯峨,可是旧日的气概一点也没有了,耳边只是缠绕着一个樵
夫的哭声,凄凄婉婉地。心里忽地一片苍凉,宇宙都似乎冰化了一般,一个久已消逝了的豢
山樵夫的影子,犹如白衣的神显现在黑漆的夜色中,又回到他的意念之内了。
他的头脑眩昏,目光放出许多火花——泰山也似乎旋动起来,地在震动,远方的河水在
沸腾……他颤着……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
杖,被掷在一边,颓然坐在阶上了。两手托着颐。
——赐呀,你来了?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他远远望见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渐渐辨别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归来的游子 一般,两目射出消逝了的旧日的光芒,迎上去,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
——赐呀,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子贡见他先生的神色、言语都与往日不同,木鸡般愕然地立着了!使他忘记了种种的繁 文,善于辞令的子贡,一个字,都不知怎样说才好。
——先生……
——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你说它有时要崩颓吗?
——先生……
——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你好久不到我这里来了……
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经过,顺便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
的意见。哪知出乎意料,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先生,可是病……
——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止一次了。你说,前面
的泰山,有崩堕的那一天吗?
——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颓的,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
——赐呀……
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
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子贡站
立在先生的身旁。等到浮云散开了以后,一只雄鸡高踞在树巅,叫起来了。
——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
——先生,是一只雄鸡。
——啊,一只羽毛灿丽的雄鸡呀!他抬起头,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假如仲由还在,恐
怕又要把它射下来,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来供我的馐馔。可怜他金星随着
太阳一般,傍着我车尘劳碌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
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
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
够用我一天,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四海之大,没有一个地方,容
我的身躯,终于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我这儿时的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泪
便落在襟前了!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儿时
第 4 页 共 8 页
的门巷变成一片瓦砾,生遍了鬼棘向我苦笑。父母的坟茔已经被人踏平。我哪里还有读易奏
瑟的心情呢。
我为什么回到这个故乡来呢?我早就应该……我为什么不死在匡人手里?为什么不死
在陈蔡人的手里?那时候的死,是怎样地光荣!怎样地可以自傲!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身
边,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的悠扬,怎样的美
丽呀!现在,不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
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
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抑郁,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
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子贡终于不大了解先生的这种心情上的骤然的改变,想用旁的话把先 生的话岔开,却寻不着适当的话。
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悄悄使人听到
万籁中极细微的呼吸……
正是傍午的时分。
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
(有删减)
【注】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仲由,姓仲,名由,字子路。颜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三人
都是孔子的弟子。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琴”伴随孔子流浪他乡十四年,是孔子为实现理想积极奔走却失败告终的见证,
也是他理想受挫失落时的慰藉。
B.文中画横线的两处文字内容几乎相同,但前者是孔子的想象,表现对子贡到来的期盼,
后者则是现实,有埋怨之意。
C.“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说明孔子
虽身在故乡,内心却是孤独的。
D.“泰山”寓意孔子的人生,泰山的嵯峨表现孔子心境的苍凉,泰山的崩颓暗示他政治
理想的破灭,预示其人生将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孔子对生命将尽的感叹,也表达了对许多未完成之事的担忧,
和无人过问的孤独。
B.子贡是一个锱铢为利、整日忙碌的商人。他不能完全理解老师的思想,他的形象反衬
出仲尼对理想的执着。
C.在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孔子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而现在,孔子潦倒落
魄,两者间形成对比。
D.小说中的对话没有用引号,而大量使用了破折号,行文简洁生动、蕴含良多,体现了
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8.本文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分别是如何塑造仲由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
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9.作者结合《史记·孔子世家》《论语》等相关记述进行再创作,使作品达到历史真实与
艺术真实的有机融合。请你结合本文分析作者如何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6分)
第 5 页 共 8 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三十六年,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文公弟叔詹曰:“重耳贤,且又同姓,穷而过君,
不可无礼。”文公曰:“诸侯亡公子过者多矣,安能尽礼之!”詹曰:“君如弗礼,遂杀之; 弗杀,使即反.国,为郑忧矣。”文公弗听。
三十七年春,晋公子重耳反国,立,是为文公。秋,郑入滑,滑听命,已而反与.卫,于
是郑伐滑。周襄王使伯服请滑。郑文公怨惠王之亡在栎,文公父厉公入之,而惠王不赐.厉公
爵禄,又怨襄王之与卫滑,故不听襄王请而囚伯服。王怒,与翟人伐郑,弗克。冬,翟攻伐 襄王,襄王出奔郑,郑文公居王于氾。三十八年,晋文公入襄王成周。
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
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 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
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愿也。”乃自杀。郑
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
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姞
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 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节选自《史记·郑世家》)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答案相对应的
字母。(3分)
时A兰B事C晋D文E公F甚G谨H爱I幸J之K乃L私M于N晋O以P求Q入R郑S为T太U子。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反,通“返”。和《齐桓晋文之事》“则盍反其本矣”中的“反”意思相近。
B.与,指亲附。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吾与点也”中的“与”意思不同。
C.赐,指恩惠。与《烛之武退秦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赐”用法一致。
D.蚤,同“早”,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公子重耳过,文公弗礼”,就是《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无礼于晋”,是秦晋
联军围攻郑国的主要原因之一。
B.郑国攻打滑国时,周襄王派伯服为滑国说情,郑文公不仅没有听从襄王的讲情,反
而还扣押了伯服,惹恼了襄王。
C.晋国希望抓住叔詹羞辱并杀死他,因此联合秦国一起攻打郑国,国难当头,叔詹主
动赴死,以解决郑国此次危机。
D.郑国的公子子兰能够回国,并被郑文公立为太子,是因为外有晋文公武力胁迫,内
有大夫利用母族优势进言帮助。
第 6 页 共 8 页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四十一年,助楚击晋,自晋文公之过无礼,故背晋助楚。(4分)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4
分)(《鸿门宴》)
14.选文中晋国撤兵的原因,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有何异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15~16题。
念奴娇·秣陵吊古①
屈大均②
萧条如此,更何须,苦忆江南佳丽。花柳何曾迷六代,只为春光能醉。玉笛风朝,金笳霜夕,吹得天憔悴。秦淮波浅,忍含如许清泪。
任尔燕子无情,飞归旧国,又怎忘兴替。虎踞龙蟠那得久,莫又苍苍王气。灵谷梅花,
蒋山松树,未识何年岁。石人③犹在,问君多少能记?
【注】①秣陵:今南京。②屈大均,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③石人,指明皇陵前的石雕人像。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篇“萧条”二字奠定悲凉的基调,“苦”字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B.“花柳”句借景抒情,写秣陵繁华胜景使人迷醉,导致了六朝的灭亡。
C.玉笛、金笳声声,秦淮微波荡漾,视听结合,烘托了深沉的兴亡之叹。
D.燕子飞归故国,化用前人诗句,赋予燕子新的内涵,拓展了词的意境。
16.本词与《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结尾,在手法运用与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特别提到了君主要善于用人和善于纳谏,他认为,只
要能做到“ , ”,那么,有智谋的人、勇敢的人、
仁爱的人、诚信的人都会竭尽全力贡献力量。
(2)儒家特别重视“名”,孔子曾教导子路“正名”是为政之始。在《答司马谏议书》
中,王安石也用“ , ”二句,强调“名实”的重要作用。
(3)“舟”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诗词的常见意象。很多诗人借它抒发孤独衰
老之感,比如说:“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故乡隐藏着作家的童年、成长与最初的感知。一旦作家激活与故乡有关的记忆,一个个
精彩场景随机迸发,立即将故乡变为鲜活的文学现场。放眼中外文学史,不少 ① 的作家,
第 7 页 共 8 页
都创建了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文学共和国”。
优秀的作家 ② 能从故乡汲取养分,创造出大量原创性的文学景观。(1)根据鲁迅
在绍兴的生活经验,虚构出一个愚昧落后的“鲁镇”。(2)莫言从高密的民间文化中获得大量素材,创建了一个“东北乡”,(3)他的作品充斥着乡土气息和象征意味。(4)很多 作家虽然没有特意设定一个地理名称,(5)但在构建场景时依旧一如既往地把故乡当作原
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无论一个人走到哪里,故乡对他的影响始终 ③ 。如果作家
割裂了与故乡的联系,其作品必定缺少血肉与灵魂。
1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独树一帜 往往 如影随形
B.独辟蹊径 往往 形影不离
C.独树一帜 时时 形影不离
D.独辟蹊径 时时 如影随形
19.第二自然段有三处语病,请指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3分)
20.请指出画线句的修辞手法,再写出一句使用该修辞的诗句,并对此加以赏析。(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① 。膳食中钠盐摄入过多,容易增大血容量,并“抬高”血压;同时,钠离子的大
量摄入,会促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出一种特殊的因子。在这种因子的“煽风点火”下,血 管细胞兴奋性容易“失控”,结果表现为动脉收缩,血压增高。
血压升高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适当控制盐的摄入, ② 。应该怎样控制
盐的摄入呢?首先是替代法,即在烹调时多用醋、柠檬汁、姜等调味品,以替代一部分盐和酱油;二是借助限盐勺,帮助量化和控制用盐量; ③ ,如火腿肠、腌酱菜、豆腐乳等, 这些加工食品多为高盐食物,尽量少吃。
21.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煽风点火”“失控”的引号作用相同。请简要说明。(3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员,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4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知善知恶是良知。——王阳明
我可以咬住舌头,缄口不言。但是,我却不能使我的良知沉默不语。——泰戈尔 一个有良知而纯洁的人,觉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乐的事。——托尔斯泰
古今中外,人们对“良知”的讨论对当今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观点和思考。
第 8 页 共 8 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联考
语文学科参考答案
1.A 2.B 3.D
4.材料一首先提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延续着秦以来的实践理性精神的观点,然后具体分析对这一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材料二在提出 “建筑是什么”的问题之后,对建筑的生活功能、美学意义、社会价值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建筑是什么”以及保存古建筑的意义。(共4分。两则材料的论证思路各2分)
5.国内某高校建造复刻版古埃及金字塔引来媒体和市民的批评是因为:(1)建筑是艺术创造,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的成功,不应在中国被盲目复制。(2)建筑要体现民族性格或民族特征,金字塔体现的古埃及民族性格与特征,与中华民族性格与特征不完全一致。(3)建筑活动要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金字塔是埃及法老制度的产物,和中国当下的经济文明等都不相符合。(4)建筑要体现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建筑一直在对“实践理性精神”加以传承和创新,盲目建造复刻版金字塔有违这种精神。(共4分。每点2分,答对2点即可)
6.D 7.C
8.本文通过孔子的回忆,以代表性事件、典型动作和孔子的评价,表现仲由的忠诚、勇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通过子路的神态、语言和孔子的点评,表现子路的轻率急躁和不谦让。(共6分。每点3分,手法2分,性格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得分)
9.①历史真实:暮年的孔子及其所经历的事和著述;艺术真实:暮年孔子的所思所想,所见的具体场景及动作、语言、神态等画面。②心理描写的运用,把曾经经历的事或正在经历的事通过心理活动融合在一起。现在所见的意象引出回忆,通过回忆把自己经历的事和现在的感想结合,由见到的雄鸡想到仲由;由曾经所见的场景,想象现在见到的情景,由孔子曾经登临泰山,想象他现在登临泰山的心情。③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生动刻画历史中的孔子理想受挫回到鲁国的情景。(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H K O 11.C 12.C
13.(1)(文公)四十一年,(郑国)协助楚国攻打晋国,因为当年晋文公途经郑国,郑国没有礼遇他,因此郑国背弃晋国协助楚国。(共4分。译出大意1分,补全主语(郑国)1分,“自”“无礼”各1分)
(2)做大事不必理会细枝末节(1分),行大礼不用回避小的责备(1分)。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1分),我们是鱼肉,何必告辞呢(1分)?(共4分)
14.同:秦国退兵,秦晋联盟被拆散。(1分)异:相比《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在权衡形势后无奈退兵,选文中晋文公将子兰送回郑国并立为太子,获得间接控制郑国的巨大政治利益满意而归。(2分)(共3分)
15.B
16.①本词结尾两句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向明孝陵旁历经风雨、至今仍在的石人石马发问,抒发了诗人物是人非、世事沧桑之感。②《桂枝香·金陵怀古》结尾三句化用杜牧诗句,讽喻统治者的荒淫享乐,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6分。每条3分,手法1分,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
17.(1)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 (2)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3)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共6分。每空1分)
18.A
19.(1)将“鲁迅”移到句首
(3)“充斥着”改成“充满了”
(5)删去“依旧”或“一如既往地”
(共3分。每处1分,只指出错处,未修改正确则该处不得分)
20.比喻(1分)诗句:略(2分)鉴赏:略(2分)
21.两处引号均表示特殊含义。(1分)“煽风点火”本来是比喻鼓动别人做坏事,这里特指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的特殊因子具有促使血管细胞更加兴奋的作用。(1分)“失控”本来是表示失去控制的意思,这里是表示血管细胞的兴奋性会远远超过正常状态。(1分)(共3分)
22.① 食(钠)盐的摄入量与血压高低相关 ②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③三是尽量少吃加工食品(共6分。每空2分)
23.这是一则多材料作文,材料的核心是良知,王阳明辨明良知的本质,泰戈尔、托尔斯泰探讨良知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可以从良知的本质、价值,获得方法等角度展开论述。
参考立意:
明辨善恶,方可获得良知;
用良知守护美好心灵;
人人皆有良知,社会更加美好;
摒弃丑恶,坚守良知,是人生快乐之源。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滨海县东元高级中学,盐城大丰区新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滨海县东元高级中学,盐城大丰区新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龙岗中学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中学、龙岗中学等五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