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山东省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山东省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一、神奇小帮手。1.求下面各角的度数。 ∠C=________ ∠A=________ AB=AC,∠B=________2.一个数同0相乘,积是(______);0除以一个(______)的数,商是(______)。3.在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它的顶角是(________)。4.一个梯形的上底是5厘米,下底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上底延长3厘米,这个梯形会变成一个(______)形;如果上底缩短5厘米,则会变成一个(______)形。5.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或小数。6.丽丽把1瓶果汁倒入4个小杯,1个中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中杯容量是小杯的2倍,如果都倒入小杯,1小杯的容量是这瓶果汁的(________)。7.3.6比(______)多1.58;1.9比4.4少(______).8.9.974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_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___.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9.0.58和0.58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等。(______)10.王悦语、数、英三门功课的总成绩是275分,她每门功课的成绩都会在90分之上. (__________)11.如果一个数是奇数,另一个数是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1。 (_________)12.10942500000≈110亿(______)13.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______)14.0.8×7÷0.8×7=1。(______)15.加法只能用加法验算,减法只能用减法验算。(________)16.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________)17.等边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_____)18.甲组的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比乙组大,说明甲组每个人的成绩比乙组每个人的绩都要好。(________)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将大长方形看作“1”,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 )。A.2 B.0.3 C.0.2 D.0.420.0.05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 )。A.扩大到原数0.05的10倍 B.是原数0.05的C.是原数0.05的 D.扩大到原数0.05的100倍21.下面简便计算不正确的是( )。A. B. C.22.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5页,6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列式正确的是( )。A.15×6÷9 B.15×6×9 C.15÷6×9 D.15×6-923.水果店有7箱苹果,如果从每箱中取出12千克,那么7只箱子里剩下的苹果质量正好等于原来4箱苹果的质量,原来每箱苹果有( )千克。A.21 B.28 C.8424.儿童节商店开展促销活动,一支铅笔卖0.35元,李老师买了100支,一共需要付( )元.A.0.35 B.3.5 C.35 D.35025.6.58-(0.56+2.58)与( )的计算结果相同。A.6.58-0.56-2.58B.6.58-0.56+2.58C.6.58+0.56-2.5826.751×8的积的末尾有( )个1.A.1 B.2 C.327.下面各数中的“2”表示的意义和其他两个数中的“2”表示的意义不同的是( )。A.5.42 B.0.02 C.0.67228.要使,里有( )种填法。A.6 B.5 C.4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29.直接写出得数。1.3×2= 7.4-5= 3.5×10= 2.5×4=9.3+7= 5×0.25= 3.86×10= 1.1-0.2= 30.解方程。+9.2=82.6 -2.6×8=45 13÷4=91 31.用简便方法计算. (1)2.39+14.4+0.61 (2)25×4+125×4五、操作题。32.(1)把①号图形先向下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7格.(2)把②号图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3)画出③号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六、解决问题33.一条步行街用了860块60cm×60cm的花岗石地砖,地砖每块25元,铺地砖人工费和其他材料费一共需要2300元。铺这条步行街一共需要多少钱?34.李老师为四年级买了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需要付多少钱?35.商场运来一批衬衫,每箱18件,其中男衬衫15箱,女衬衫23箱.(1)一共运来衬衫多少件?(2)已经卖出男衬衫165件,女衬衫235件,还剩多少件?36.小冬的体重是33.12千克,小民比小冬轻2.15千克,盼盼比小民重3.8千克。盼盼的体重是多少千克?37.红旗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共有学生160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多20人。三年级和四年级各有学生多少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各有学生______,______人。
参考答案 一、神奇小帮手。1、75° 48° 32° 【分析】第1个图: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内角和减去其中的两个角即可求出另一个角。第2个图: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角已知,一个角是90°,用内角和减去这两个角,即可求第三个角。第3个图: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两个角相等,内角和减去已知角再除以2即可。【详解】(1)180°-40°-65°=75°;(2)180°-90°-42°=48°;(3)(180°-116°)÷2=32°。故答案为:75°;48°;32° 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等腰三角形的特性。2、0 不为0 0 【分析】根据有关0的运算计算方法进行解答。【详解】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所以一个数同0相乘,积是0;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是0。因为0不能做除数,所以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而这个不是0的数只有跟0相乘才得0,所以商是0。故答案为:0;不是0;0。 本题是对有关于0的运算的考查,须熟练掌握与0相关的运算。3、84°【分析】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可知,它的顶角是180°-48°-48°。【详解】180°-48°-48°=132°-48°=84°所以它的顶角是84°。故答案为:84°。 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灵活运用性质解决问题。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4、平行四边 三角 【分析】根据梯形的定义可知:梯形的两个底互相平行且不相等,如果将上底延长3厘米,则上底变成5+3=8厘米,与下底相等了,由此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上底缩短5厘米时,5-5=0,即上底缩为一个点,此时梯形变为三角形。【详解】5+3=8(厘米),则上底与下底相等,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所以这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当上底缩短5厘米时,5-5=0,即上底缩为一个点,此时梯形变为三角形。 此题考查了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与性质的灵活应用: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还考查了三角形的特点。5、【分析】根据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可知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据此互化得解。【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此题考查分母是100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要记住: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反过来百分之几就用两位小数表示。6、【分析】根据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中杯容量是小杯的2倍,将1个中杯和1个大杯都换算为以小杯为单位,即1个中杯=2个小杯,1个大杯=3个小杯,再加上原有的4个小杯,即共可以倒满小杯:4+2+3=9(个)。据此解答。【详解】1个中杯=2个小杯;1个大杯=3个小杯;这瓶果汁刚好可以倒满小杯:4+2+3=9(个)。则1小杯的容量是9小杯果汁的,即1小杯的容量是这瓶果汁的。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等量代换的思维以及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是求出这瓶果汁正好倒满几个小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进而解答。7、2.02 2.5 【详解】略8、10.0 9.97 【解析】略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9、×【详解】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相等,故错误。10、×【分析】总数反应一组数据的总和,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各个数据的大小,由此即可进行判断.【详解】王悦语、数、英三门功课的总成绩是275分,则她每门功课的成绩可能都高于90分,也有可能有的高于90分,有的科目低于90分,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11、×【解析】略12、×【解析】略13、×【详解】略14、×【分析】0.8×7÷0.8×7,只含有乘除法,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求出结果,然后再判断。【详解】0.8×7÷0.8×7=5.6÷0.8×7=7×7=49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小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只含有一级运算的,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15、×【分析】根据加法、减法之间的关系,加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也可以运用加数交换验算;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减数+差=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详解】加法的验算方法:①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②也可以运用加数交换验算。减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①减数+差=被减数,②被减数-差=减数。所以加法、减法的验算都有两种,原题说法错误。故判断错误。 本题考查加减法验算的认识,根据加减法和各部分的的关系即可解答。16、√【分析】0乘任何数都得0,而0不能做除数,则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详解】根据分析可知,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故答案为√。 熟练掌握0在乘除法中的特性,注意0不能做除数。17、×【详解】【解答】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分析】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但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18、×【分析】平均数反映的是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不能反映每个数据的具体情况,据此判断即可。【详解】甲组的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比乙组大,不能说明甲组每个人的成绩比乙组每个人的绩都要好。故判断错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平均不代表个体。 三、快乐ABC。(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9、D【分析】把大长方形表示“1”,则每一个小长方形表示0.2,则半个小长方形表示0.1;据此可以得出: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0.2+0.1+0.1=0.4,由此解答。【详解】0.2+0.1+0.1=0.4故答案为:D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意义的理解,明确每个小长方形表示0.2,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C【分析】0.05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则0.05的小数点最终向左移动一位。根据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可知,0.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是把0.05缩小到原来的。【详解】0.05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一位,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是原数0.05的。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扩大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缩小原数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21、A【分析】本题根据运算定律对各个选项中的算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根据减法的性质,变形为234-(100-1)可知,234-99=234-(100-1)=234-100+1=134+1=135所以此选项不正确。B.根据乘法结合律,把24拆为4×6可知,25×24=25×4×6=100×6=600所以此选项正确。C.把99看作(100-1),再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可知,25×99=25×(100-1)=25×100-25=2500-25=2475所以此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 熟练正确的掌握各种简便运算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2、A【解析】略23、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水果店有7箱苹果,如果从每箱中取出12千克,那么拿出来(12×7)千克苹果。现在7只箱子里剩下的苹果质量正好等于原来4箱苹果的质量,说明少了3箱苹果的质量。拿出来(12×7)千克苹果等于3箱苹果的质量,每箱苹果的质量可以求出。【详解】(12×7)÷(7-4)=84÷3=28(千克)故答案为:B。 此类题目先找到改变量,再找不变量,最后思考每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24、C【分析】用一支铅笔卖的钱数乘买的支数即可求出一共需要付的钱数.【详解】0.35×100=35(元)故答案为C.25、A【解析】略26、C【分析】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积后再确定乘积末尾1的个数,不能只根据因数末尾1的个数来确定积末尾1的个数.【详解】751×8=6111,积的末尾有3个1.故答案为C.27、C【分析】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小数各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详解】A.5.42的2在百分位上,表示有2个百分之一;B.0.02的2在百分位上,表示有2个百分之一;C.0.672的2在千分位上,表示有2个千分之一;故答案为:C。 解答此题的方法:确定所问数在哪个数位上,在哪个数位上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8、B【分析】,说明29是通过原数“四舍”而来,也就是□≤4,可以填写0、1、2、3、4五种填法,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4,可以填写0、1、2、3、4五种填法。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的是对“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理解,该题是“四舍五入”法的逆用,已知近似数来求原数,也要会用。 四、勤奋的你来算一算。29、2.6;2.4;35;10;16.3;1.25;38.6;0.9【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详解】1.3×2=2.6 7.4-5=2.4 3.5×10=35 2.5×4=109.3+7=16.3 5×0.25=1.25 3.86×10=38.6 1.1-0.2=0.9故答案为:2.6;2.4;35;10;16.3;1.25;38.6;0.9。 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30、x=73.4;x=65.8;x=28【分析】(1)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9.2求解;(2)先计算出2.6×8的积,再两边同时加上2.6×8的积求解;(3)两边同时乘以4,再同时除以13求解。【详解】+9.2=82.6 解:+9.2-9.2=82.6-9.2=73.4 -2.6×8=45 解:-20.8=45 -20.8+20.8=45+20.8x=65.8 13÷4=91解:13÷4×4=91×413=36413÷13=364÷13=28 此题考查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或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31、(1)解:17.4(2)解:600【解析】【考点】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解答】(1)2.39+14.4+0.61=14.4+2.39+0.61=14.4+3=17.4(2)25×4+125×4=(25+125)×4=150×4=600故答案为(1)17.4(2)600【分析】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公式表示为: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 =a×b+a×c. 五、操作题。32、(1)、(2)、(3)答案见下图:【详解】略 六、解决问题33、23800元【解析】25×860+2300=23800(元)34、109.4元【解析】72.9+56.5=129.4元129.4>100129.4-20=109.4元。35、(1)684件 (2)284件【解析】(1)(15+23)×18=38×18=684(件)答:一共运来衬衫684件.(2)684﹣(165+235)=684﹣400=284(件)答:还剩284件.36、34.77千克【分析】要求盼盼的体重,需要用小民的体重加3.8千克,小民的体重是33.12﹣2.15=30.97千克,据此解答。【详解】33.12﹣2.15+3.8=30.97+3.8=34.77(千克)答:盼盼的体重是34.77千克。 本题的重点是求出小民的体重,再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式解答。37、三年级70人;四年级90人;70;90【分析】三年级和四年级共有学生160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多20人,三年级人数=(160-20)÷2,四年级人数=160-三年级人数。【详解】三年级人数=(160-20)÷2=140÷2=70(人)四年级人数=160-70=90(人)答:三年级有70人,四年级有90人。 本题是典型的和差问题,牢记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三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谨慎判一判,仔细选一选,认真填一填,细心算一算,动手操作,想一想,解一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莱阳市赤山初级中学数学五下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推敲,细心判断,反复思考,慎重选择,用心思考,认真填空,注意审题,用心计算,看清要求,动手操作,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