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花湖镇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花湖镇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花湖镇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一、快乐填一填。
1.在下面数线上描点表示出906000和960000。
2.在 里填上“>”“<”或“=”。
0.2米_______2厘米 1.25×0.86 ______0.86 10.1×0.1 ______10.1+0.1
0.700 _______0.70 2.7×1.2________1.2 1.5+0.9_________3-0.6
3.把0.6扩大到它的100倍是(______),把30缩小到它的是(______)。
4.把0.32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_______),把(_______)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0.1.
5.根据42×15=63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420×15=(________) 84×15=(________)
42×30=(________) 420×150=(________)
6.下图是四年级两个班的跳绳比赛记录,按要求做题。
(1)每班各(________)名学生参加比赛。
(2)一班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次。二班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次。
(3) (__________)班的综合成绩要好一些。
7.两根小棒分别长4厘米和8厘米,再有一根至少长(__________)厘米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了.(小棒长度均为整厘米)
8.6020克=(______)千克 405厘米=(______)米
9.根据如图汇率图,10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______元,796元人民币可以兑换______港币。
1美元=6.617元
1港币=0.796元
10.在横线上填上“>”,“<”或“=”.
54070800000________5470800000
48万________480001
24×9________205
1×10________1×9+1.
11.3t800kg=(______)t 4.26m2=(______)m2(______)dm2
5kg45g=(______)kg 2m7cm=(______)m 1元6角4分=(______)元
二、公正小法官。
12.大于0.995而小于0.997的小数只有0.996。 (____)
13.3.68平方米=3平方米6平方分米8平方厘米。 (___)
14.0.05里面有5个十分之一. (____)
15.小刚的位置是(3,5),小芳的位置是(4,5),他们是同桌。(______)
16.0乘任何数等于0,0除以任何数也等于0。(____)
17.如果一个数是奇数,另一个数是偶数,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是1。 (_________)
18.一个小数的位数越多,它的计数单位就越大。(______)
三、精挑细选。
19.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是9.08.原来这个小数是( )。
A.90.8 B.9.08 C.0.908
20.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21.只用一副三角板,不可以拼出( )度的角。
A.105 B.125 C.15
22.从上面看不能得到下面图形的是( ).
A. B. C.
23.下列三组线段中,( )组中的三条线段可拼成一个三角形。
A.2cm、2cm、3cm B.2cm、3cm、lcm C.lcm、1cm、3cm
24.小明的语数英三科平均分是92分,科学95分,那么小明的四科平均分( ).
A.比92分高 B.比92分低 C.不能确定
25.我国有13亿人口,每人节约1分钱就是( )万元。
A.130 B.1300 C.13000
四、我是神算手。
26.直接写出得数.
10×40= 24×20= 80×50= 241-78-22=
300×12= 40×16= 5×120= 25×4÷25×4=
27.用竖式计算。
(1)9.1×0.45=
(2)17.35-9.06=
(3)4.97+8.85=
五、动手实践。
28.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并把整个图形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5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9.在下面的点子图上按要求画图。
要求:画一个直角梯形,其中有一个内角是135°,在直角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将梯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
30.作图题.
(1)将下图中三角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6格.
(2)将下图中梯形沿A点顺时针旋转90度.
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
31.买1个文具盒比买8本练习本还贵11.4元。每本练习本0.45元,每个文具盒多少元?
32.某电子厂的9名工人每天共能生产576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求在5天内生产3840个零件,那么需要多少名工人?
33.妈妈到超市买菜,买荤菜用去28.35元,买素菜用去14.6元。付款时用手机扫码领红包,优惠了1.28元,妈妈实际花费了多少钱?
34.王小军参加4门学科测试,语文得了93分,其余3门学科的平均分是89分。他这4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35.(1)图中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2)先把图中的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3格。
(3)把右面的图形补全,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参考答案
一、快乐填一填。
1、
【分析】观察数线可知:一个格子代表1万,906000在90万与91万之间,960000=96万,据此描点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的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数线上每个单位长度为1万。
2、> > < = > =
【分析】此题考察单位换算、小数乘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大小。一个数乘比一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一个数乘比一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计算小数加、减法比较大小,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1)1米=100厘米,0.2米=20厘米,20厘米>2厘米;
(2)1.25×0.86 与0.86比较,1.25>1,所以1.25×0.86>0.86;
(3)10.1×0.1小于10.1,而10.1+0.1>10.1,所以10.1×0.1 <10.1+0.1;
(4)0.700=0.70;
(5)2.7×1.2与1.2比较,2.7>1,所以2.7×1.2>1.2;
(6)1.5+0.9=2.4,3-0.6=2.4,所以1.5+0.9=3-0.6。
故答案为:>;>;<;=;>;=
一个数乘比一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一个数乘比一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3、60 3
【分析】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把0.6扩大到它的100倍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是60,把30缩小到它的也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即3。
故答案为:60,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4、32.5 6.8
【解析】略
5、6300 1260 1260 63000
【分析】由积的变化规律可知,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相应扩大几倍;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10倍,那么积扩大100倍。
【详解】420×15=42×10×15=630×10=6300 84×15=42×2×15=630×2=1260
42×30=42×15×2=630×2=1260 420×150=42×10×15×10=630×100=63000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积的变化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6、5 145 146 二
【分析】此题先从复式统计图中得到各班参加比赛的人数,一个条形表示一个人,据此可看出各有5人;再根据“总分÷人数=平均成绩”计算出各班的平均成绩;综合成绩好的班就是平均成绩好且学生之间成绩悬殊小的班。
【详解】根据图例,一个条形表示一个人,据此可看出两班各有5人;
一班的平均成绩:(138+151+134+163+139)÷5
=725÷5
=145(分)
二班的平均成绩:(142+145+147+150+146)÷5
=730÷5
=146(分)
综合成绩好的班就是平均成绩好且学生之间成绩悬殊小的班,可以看到二班学生成绩之间悬殊小,而且二班平均分比一班高,因此二班综合成绩要好一些。
故答案为:(1)5;(2)145;146;(3)二
此题考查的是复式统计图,关键是知道复式统计图便于比较数据的大小,知道平均成绩的计算方法。
7、5
【详解】略
8、6.02 4.05
【分析】克换算成千克,要除以他们之间的进率1000;
厘米换算成米,要除以他们之间的进率100。
【详解】(1)6020÷1000=6.02,所以6020克=6.02千克;
(2)405÷100=4.05,所以405厘米=4.05米。
故答案为:6.02;4.05。
单位之间的换算,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要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9、6617 1000
【分析】1美元=6.617元,则1000美元=6.617×1000元=6617元。0.796元=1港币,0.796×1000=796,则796元=1000港币。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0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6617元,796元人民币可以兑换1000港币。
故答案为:6617;1000。
理清美元和元、港币和元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
10、> < > =
【详解】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看位数,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那么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11、3.8 4 26 5.045 2.07 1.64
【解析】略
二、公正小法官。
12、✕
【解析】略
13、╳
【解析】略
14、×
【详解】0.05里面有5个百分之一,也就是有5个0.01,
所以0.05里面有5个十分之一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用数对表示位置,要记得在数对中左边的数字表示第几列,右边的数字表示第几行。
根据数对的含义,小刚的位置是(3,5),表示的是第3列,第5行;小芳的位置在(4,5),表示的是第4列,第5行。
【详解】因为小刚和小芳在同一行,紧挨着的两列,根据位置空间分布,两个人是同桌。
所以判断正确。
16、×
【详解】略
17、×
【解析】略
18、×
【分析】对于一个小数,位数越多表示它的计数单位就越小。
【详解】举例:0.5和0.05,第一个计算单位是0.1,第二个计算单位是0.01,显然数位越多,计算单位越小,所以判断错误。
本题考查了小数的位数与计数单位的问题,一个小数位数越多表示它的计数单位就越小。
三、精挑细选。
19、C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两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相当于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求原来的小数,只有把后来的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缩小10倍)即可。
【详解】9.08÷(1000÷100)
=9.08÷10
=0.908
原来这个小数是0.908。
故答案为:C
此题考查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或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20、A
【解析】略
21、B
【分析】一副三角板各角的度数是30度,60度,45度,90度,因而把它们相加减就可以拼出的度数,据此得出选项。
【详解】已知一副三角板各角的度数是30度,60度,45度,90度,
可以拼出的度数就是用30度,60度,45度,90度相加减,
45°+60°=105°
45°﹣30°=15°
显然得不到125°。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角的计算,关键明确用一副三角板可以拼出度数,就是求两个三角板的度数的和或差。
22、C
【详解】不同的立体图形,观察的位置相同,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可能相同.A、B选项从上面看都能得到所给图形,只有C选项从上面看得到的形状与所给图形不一样.所以本题选择C.
23、A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
A、2+2>3,能围成三角形;
B、1+2=3,不能围成三角形;
C、1+1<3,不能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A。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24、A
【解析】略
25、B
【解析】略
四、我是神算手。
26、400;480;4000;141;
3600;640;600;16
【详解】略
27、(1)4.095;(2)8.29;(3)13.82;
【分析】在小数的加减计算中,可以先把小数点对齐,即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
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积,然后数出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即可。
【详解】(1)9.1×0.45=4.095 (2)17.35-9.06=8.29 (3)4.97+8.85=13.82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计算时要仔细、认真。
五、动手实践。
28、
【解析】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先找到所给图形的关键点,也就是图形的顶点;然后数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到关键点的对称点;最后按所给图形的顺序连接各点,就画出了所给图形的另一半.平移的方法:先确定图形的几个关键点,把这几个点分别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5格后描出各个点,最后根据原图形的形状连接各点.
29、
【分析】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360°-90°×2-135°=45°,说明这个直角梯形的锐角等于45°。所以画一个直角梯形,使它的下底长度-上底长度=梯形的高,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梯形;然后再从内角为135°角的顶点向下底作一条垂线段,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直角梯形概念和四边形内角知识的掌握,以及根据要求动手作图的能力。
30、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平移作图的方法进行作图即:把三角形的各顶点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6格,顺次连接各顶点即可;
(2)根据图形旋转的方法,先把与点O相连的两条边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再把其它两边也顺时针旋转90°,最后再连接起来即可.
解:由分析画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旋转的方法的灵活应用.
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
31、15元
【分析】先根据总价=数量×单价,计算出8本练习本的价格,再加上11.4元,即可解答。
【详解】0.45×8+11.4
=3.6+11.4
=15(元)
答:每个文具盒15元。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先求出8本练习本的价格。
32、12名
【分析】用生产零件总个数除以工人总数,求出平均每个工人每天生产零件的个数。5天内生产3840个零件,则平均每天要生产3840÷5个零件。再用平均每天生产零件个数除以平均每个工人每天生产零件个数,即可求出需要工人人数。
【详解】(个)
(个)
(名)
答:需要12名工人。
本题考查归一问题,先求出单一量,再用除法求出计算结果。
33、41.67元
【分析】先把买素菜和买荤菜的钱数相加,求出需要的总钱数,再减去优惠的钱数,就是妈妈实际花费的钱数。
【详解】28.35+14.6-1.28
=42.95-1.28
=41.67(元)
答:妈妈实际花费了41.67元。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加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4、90分
【分析】根据其余3门学科的平均分是89分,可求得其余3门学科的总分为89×3=267分,再根据语文得了93分,进一步求得四科的总分数,进而用总分数除以科数即得平均成绩,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89×3+93)÷4
=360÷4
=90(分)
答:他这4门学科的平均成绩是90分。
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解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35、(1)A(3,4)
(2)(3)如图:
【分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表示出A的位置;
(2)根据旋转的特征,三角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根据平移的特征,把旋转后的三角形的各顶点分别向右平移3格,依次连结即可得到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
(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右边画出左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结即可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详解】(1)图中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
(2)(3)如图:
此题考查的知识有:作平移后的图形、作旋转一定度数后的图形、数对与位置、补全轴对称图形,解题的关键是找到图形对应的特征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花湖镇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认真读题,准确填写,反复比较,精心选择,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花湖镇小学数学五下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花湖镇小学2023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