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新教材精创】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新教材精创】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第1页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新教材精创】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第2页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新教材精创】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第3页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新教材精创】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第4页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新教材精创】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第5页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新教材精创】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第6页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新教材精创】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第7页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新教材精创】高中政治新教材同步备课(选择性必修2)第8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备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探究活动一,民事法律关系就在身边,实战演练,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认同: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每个公民认真学习民法知识,提高法治素养。 科学精神: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法治意识: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把法治作为工作、生活的准则和指南,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公共参与: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议题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关系
    民法: 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民法: “从摇篮到坟墓”的关怀
    1、作用: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民法典总则》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1、作用: 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特点: 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民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
    小赵初中毕业便开始打工,今年已经17岁,每月有3000元收入。不久前,小赵想出资入伙几位成年同事新开的小店。他们说小赵尚未成年,入伙也没用,这个说法对吗? 探究1 (辨析与评价·科学精神)怎样评价小赵同事的观点?为什么? 探究2 (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分析小赵的入伙行为中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这个说法不对。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能够自己工作谋生的,是法律“眼中”的成年人,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可以实施相应法律行为并为此承担责任。小赵已经17岁,打工的收入足够小赵的日常生活,出资入伙后,可以和其他成年同事一样成为合伙人,享有相关权利。
    民事主体:小赵和合伙同事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共同所有权——大家合伙开的小店民事法律关系内容:合伙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1、含义: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借贷、继承、转让、赠与等
    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等人格利益
    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等
    (1)主体: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公民)、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2)客体: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格利益。
    (3)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两者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例1 下列哪些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1)甲与网友相约在咖啡厅见面(2)甲男与女乙的婚姻关系(3)母亲与孩子达成了每天由自己烧饭、孩子洗碗的协议(4)乙与孤儿院达成了收养一名孤儿的协议(5)甲赠与其18岁的侄女乙一台电脑
    (1)“相约见面”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法律只调整重要的、典型的社会关系)(2)婚姻关系以男女平等为原则,属于民法调整范围(3)“烧饭、洗碗”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4)“收养协议”属于《收养法》(民法的组成部分)的调整范围(5)赠与合同的订立过程受民法调整
    民法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议题二:民法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教材P5-探究与分享请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①“拾金不昧”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若据为己有则构成“不当得利”)。②明确特定金额作为报酬的寻物启事,在法律上构成“悬赏广告”,具有法律约束力。③当事人小林接受或放弃报酬都是行使权利的方式。④小林是否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民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文明 和谐 平等 诚信
    独立人格 平等地位 权利明确 财产稳定 交易安全
    民法的施行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议题三:民法的施行需要遵循基本原则
    小学生童童(7岁)偷偷用压岁钱到某商店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了一台游戏机。童童父亲知道后便到商店要求退货,遭到售货员的拒绝,童童父亲将商店告上了法院。探究1 (解析与论证·科学精神)售货员的做法违反了民法的什么原则?
    提示:公平原则:售货员无视童童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况,损害了童童的利益,违反了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售货员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卖游戏机给小学生,违反了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售货员在家长不在场的情况下卖游戏机给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小学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违反了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原则。
    提示:判定这是一种无效民事行为,商店应退货并返还货款;商店同时违背了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和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应该降低其信用评级。
    探究2 (预测与选择·公共参与)如果你是法院的审判人员,你准备怎么裁决这一纠纷?
    1.必要性 (1)社会成员的私人利益之间以及私人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可能形成各种利益冲突。 (2)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2.调整范围: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1.必要性2.调整范围:3.具体内容(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4)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提醒:《民法典》先后用18个条文专门规定“绿色原则”,确立“绿色制度”,衔接“绿色诉讼”,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绿色体系”,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民法制度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世界先河注入“绿色基因”,将生态文明熔铸其中,无论是“绿色原则”的创制,还是“绿色条款”的体系化设计,民法典都为世界贡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
    平等强调权利义务形同,没有特权;公平强调程序上的不偏不倚和结果上的公平合理。
    探究 (辨析与评价·科学精神)【小组讨论】3分钟父母是否有权自主决定自己孩子的姓名?
    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要求:对民事主体滥用权利、违反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必要的限制;保护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张扬社会正义。
    1.我国法律规定,幼儿园、中小学校内部,中小学校进出口通道向外延伸50米范围内的商店不得经营烟草。这是因为(  ) ①中小学生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②商家要遵循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进行经营活动 ③烟草消费破坏环境,违背绿色原则  ④在影响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区域内经营烟草,违反了公平原则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一个母亲给儿子打电话:“你爸爸生病了,你作为唯一的儿子不能不管啊!”“妈,你不要打电话来了,我和他早就断绝父子关系了,我没有义务赡养他!”你如何看待这个儿子的观点?
    提示:在现实中,虽有一些成年子女与父母闹矛盾后签订断绝父母子女关系的协议,人为排除了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但从法律上讲,因签订的“断绝父子关系”协议有违公序良俗,属无效民事行为,不具法律约束力。儿子已然有义务赡养自己的父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选项中属于民法调整的是( )①甲买彩票中奖后与税务机关发生的税收关系②甲经过招标向某政府机关提供设备有偿维修服务③甲男与乙女的婚姻关系④甲赠给其18岁侄女乙一台电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可以成为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①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 ②某中外合资企业 ③某大学财务科  ④康师傅方便面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我国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①为自然人,②为法人,③不是独立的法人,不具有民事权力能力,④属于客体。
    3.某网络音乐直播平台主播向其粉丝索要“打赏”。13岁的中学生小S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妈妈微信钱包中的25万元陆续转账给该主播。下列对此事认识正确的是(  )A.网络主播公开向粉丝索要财物,构成诈骗罪B.家长疏于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只能承担损失C.小S与主播是自愿交易,愿打愿挨,无可厚非D.小S未满18周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家长可通过法律渠道追回钱款
    【解析】 题目中,因小S是13岁的中学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故对于他转账给主播的钱家长可通过法律渠道追回,D入选。A、B、C均说法错误,排除。
    4.甲、乙双方连续几年订有买卖交流电机的合同。有一次签订合同时,在标的物一栏只写了“电机”两字。当时正值交流电机热销,而甲方供不应求,故甲方就以直流电机交货。就民法的基本原则而言,甲方违反了(  )A.自愿原则 B.诚信原则C.绿色原则 D.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解析】 诚信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在本题中,根据前几次合同的履行,甲、乙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实际上是默认的“交流电机”。甲方为了自己的盈利违背了诚信原则。
    5.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这体现了我国民法(  )①强调为了国家利益需要个人利益作出必要的牺牲 ②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 ③坚持平等原则 ④坚持诚信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侧重公民利益的保护,不是国家利益的优先,排除①。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是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目的,②入选。“征收、征用”是国家以平等的身份对公民进行的购买活动,体现了平等原则,③入选。材料未体现诚信原则,排除④。

    相关课件

    高中人教统编版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图文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子议题一,子议题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议学情境,议学材料,民法含义,知识拓展,案例分析,议学提示,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