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梅县数学四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梅县数学四下期末经典试题
一、认真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0.23= 7.5+3.5= 2.4×5= 8×0.4= 0.8+3.2=
22-2.5= 3.26×1000= 9.3+7= 7.3-0.6= 2+0.1-2+0.1=
2.列竖式计算.
152×69= 450×20=
3.05-1.48= 0.36+21.5=
3.用简便方法计算。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从8.53里面拿出53个百分之一,还剩8个百分之一。(______)
5.7元9分和7.9元一样多。( )
6.一个数乘小数所得的积一定比这个数小。(________)
7.480500000=4.805亿。 (___)
8.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________)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下面用简便方法计算不正确的是( )。
A.255-99=255-100-1 B.32×99=32×100-32
C.25×28=25×4×7 D.38.4-3.4-6.6=38.4-(3.4+6.6)
10.一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一定( )
A.大于90度 B.大于60度 C.不小于60度 D.等于60度
11.把91÷7=13,85-13=72,72×5=360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A.85-91÷7×5 B.(85-91÷7)×5 C.85-(91×÷7×5)
12.5.4和5.6之间的小数有( )个.
A.一 B.二 C.无数
13.下面几组小棒中,可以拼成三角形的是( )。(单位:厘米)
A. B.
C. D.
四、快乐填空。
14.将1273618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把改写后的数精确到百分位是_____.
15.推算。
(1)18×50=________ (2)18×500=________ (3)180×50=________
16.3.5扩大到原来的_____倍是350,28缩小到原来的是_____.
17.先用小数表示下面各种物品的价格,再比较大小。
5元3角 6元1角 10元6角7分 7元3分
_____元_____元_____元_____元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小军在计算68×(☆+2)时把算式抄成68×☆+2,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值相差(______)。
19.0 乘任何数都得(__________);0 加任何数都得(__________);0不能作(_________).
20.王可同学参加学校独唱比赛,五位评委的打分分别为98分、100分、96分、92分、97分。根据比赛规则,去掉一个最低分,再去掉一个最高分后,王可的平均得分是(________)分。
21.205克=(__________)千克 2米8厘米=(__________)米
0.6分=(__________)秒 5元4角=(__________)元
22.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56.90,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
23.李师傅每时加工28个零件,加工了时,一共加工了(______)个。
五、作图题。
24.画出下面各物体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25.画出轴对称图形。
26.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再画出整个图形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
六、解决问题
27.暑假里15位家长带着25个小朋友打算去公园游玩。根据公园门票价目表(如下),请写出至少两种购票方案,并比较怎么买门票最省钱?
价目表 | |
成人 | 10元/人 |
儿童 | 5元/人 |
团体(20人及20人以上) | 8元/人(不分成人儿童) |
28.中山公园动物表演门票有两种购票方案。
(1)现有成人7人,儿童3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2)现有成人3人,儿童7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3)现有成人5人,儿童5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29.学校食堂买进大小两种包装的大米各5袋,小袋每袋重35千克,大袋每袋重105千克,共买大米多少千克?大袋比小袋共多多少千克?
30.一个成人10天大约需要多少克食盐?合多少千克?再估一估,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千克食盐?
参考答案
一、认真计算。
1、0.77;11;12;3.2;4
19.5;3260;16.3;6.7;0.2
【详解】略
2、152×69=10488 450×20=9000
3.05-1.48=1.57 0.36+21.5=21.86
【解析】略
3、459;49000;7200;600
【分析】(1)根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2)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4)将24改写为4×6,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
=59+(328+72)
=59+400
=459
=(8×125)×49
=1000×49
=49000
=(146-46)×72
=100×72
=7200
=25×4×6
=100×6
=600
此题是考查四则混合运算,要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灵活运用一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4、×
【详解】略
5、×
【分析】先把7元9分的单位换算成元,再和7.9元进行比较。
【详解】7元9分=7.09元,7.09<7.9,所以7元9分比7.9元少,题干说法错误。
所以判断错误。
本题考查的小数比大小,在比大小之前要先把两个小数的单位进行统一,才能进行比较。
6、×
【分析】根据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数大,举例说明即可。
【详解】如:4×2.5=10,10>4,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了小数乘法,关键是明白小数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
7、√
【解析】略
8、√
【详解】根据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图形平移后的形状、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故答案为√。
平移就是物体在直线方向上的移动,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9、A
【分析】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去选用合适的运算定律从而让计算变得简便。
【详解】A.255-99=255-100-1,本题只是255减去99,但该题目的简便方法却减去了101,所以错误,应该为255-99=255-(100-1)=255-100+1
B.32×99=32×100-32,将99看成100-1,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可得。
C.25×28=25×4×7,将28分解为4乘7,再用乘法结合律可得。
D.38.4-3.4-6.6=38.4-(3.4+6.6),连续减去两个数字等于减去这两个数字的和。
故答案为:A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在去掉括号时括号内数字的运算符号要改变。
10、C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可以进行假设验证,如果最大角小于60度,则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180度,据此选择即可
解:假设三角形的最大角小于60°,则不能满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相矛盾,
所以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角一定不小于60°,即等于或大于60度;
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的内角是180度.
11、B
【分析】观察这三个算式,发现第一个算式的商13是第二个算式的减数,第二个算式的差72是第三个算式的因数,因此可以将参与运算的数进行替换。
【详解】发现第一个算式的商13是第二个算式的减数,此时可以把第二个算式的减数13替换成91÷7,两个算式合并成85-91÷7=72;再看合并后的算式的结果是第三个算式的因数,此时可用85-91÷7替换成第三个算式的因数72,则有85-91÷7×5=360,因为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最后算乘法,所以要添上小括号,变成:(85-91÷7)×5=360。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把三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用式子替换数时,要注意运算顺序要相同,这个时候需要加括号。
12、C
【详解】略
13、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A.9+6<18,不能拼成三角形。
B.9+9>9,能拼成三角形。
C.8+4=12,不能拼成三角形。
D.2+7=9,不能拼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四、快乐填空。
14、127.3618万 127.36万
【解析】略
15、900 9000 9000
【分析】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b倍,积扩大或缩小ab倍,据此解答。
【详解】(1)18×50=900
(2)18×500=9000
(3)180×50=9000
故答案为:(1)900;(2)9000;(3)9000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或除以几,所得的结果是用原来的积乘几或除以几。
16、100 0.028
【详解】略
17、5.3 6.1 10.67 7.03 5.3元 6.1元 7.03元 10.67元
【分析】(1)把3角换算成元数,用3除以进率10得0.3元,再和5相加即可;
(2)把1角换算成元数,用1除以进率10得0.1元,再和6相加即可;
(3)把10元6角7分换算成元数,先把6角换算成元数,用6除以进率10得0.6元,再把7分换算成元数,用7除以进率100得0.07元,再相加即可;
(4)把3分换算成元数,用3除以进率100得0.03元,再和7相加即可;
把单位统一后比较小数的大小即可。
【详解】5.3元 6.1元 10.67元 7.03元
5.3元<6.1元<7.03元<10.67元
故答案为5.3,6.1,10.67,7.03;5.3元,6.1元,7.03元,10.67元。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8、134
【分析】首先应用乘法分配律,把68×(☆+2)展开,然后用它减去68×☆+2,求出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值相差多少即可。
【详解】68×(☆+2)-(68×☆+2)
=68×☆+136-68×☆-2
=136-2
=134
答:这样计算的结果与正确值相差134。
故答案为:134。
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19、0 任何数 除数
【详解】略
20、97
【分析】由题意知,共有5个得分,要求王可同学最后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分,先求得去掉一个最高分(100)和一个最低分(92)后3个得分的和是多少,再除以3即可。
【详解】(98+96+97)÷3
=291÷3
=97(分)
答:王可的平均得分是97分。
故答案为:97
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总数量和总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1、0.205 2.08 36 5.4
【解析】略
22、56.904 56.895
【分析】近似数是56.90,也就是小数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字。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分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百分位进1;若千分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分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
【详解】“四舍”得到的56.90最大是56.904,“五入”得到的56.90最小是56.895。
故答案为:56.904;56.895。
灵活应用四舍五入原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小数精确到哪一位,就要看下一位上的数字。
23、28
【分析】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知,李师傅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乘以加工时间等于他一共加工的零件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8×=28(个)
故答案为:28。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用字母表示表示数知识的掌握,注意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并且把数字放在字母的前面。
五、作图题。
24、
【分析】此立方体图形由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能看到4个正方形,分两层,下行3个,右行1个,右对齐;从左面能看到一列2个正方形;从上面能看到一行3个正方形。
【详解】画出下面各物体从前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
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25、解:
【解析】【考点】作轴对称图形
【分析】轴对称的画法:数出或量出图形的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所给图形的顺序连结各点。
26、
【解析】略
六、解决问题
27、购票方案:(列出的两种方案中必须含有第(3)方案)
(1)只买团体票:8×(25+15)=8×40=320(元)
(2)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10×15+5×25=150+125=275(元)
(3)组合买票:8×(15+5)+5×(25-5)=160+100=260(元)
因为260最小,所以第三种方案最省钱。
【分析】可以分为只买团体票、成人和儿童分开买票、组合买票,三种买票方式。分别计算出每种买票方案的价钱,比较大小,选择最省钱的一种。
【详解】(1)只买团体票:8×(25+15)=8×40=320(元)
(2)成人买成人票,儿童买儿童票:10×15+5×25=150+125=275(元)
(3)组合买票:8×(15+5)+5×(25-5)=160+100=260(元)
答:15位家长带5位小朋友买团体票,剩下的20个小朋友买儿童票最省钱,为260元。
本题考查的是方案的选择,要根据价目表尽量选择花钱少的方案,算出的总价钱才是最省钱的。
28、(1)选方案二合算; (2)选方案一合算; (3)选方案一合算
【解析】(1)方案一:7×30+15×3=255(元)
方案二:(7+3)×25=250(元)
255>250 选方案二合算。
(2)方案一:7×15+3×30=195(元)
方案二:(3+7)×25=250(元)
195<250 选方案一合算。
(3)方案一:5×15+5×30=225(元)
方案二:(5+5)×25=250(元)
225<250 选方案一合算。
29、700千克 350千克
【解析】(35+105)×5=700(千克)
(105-35)×5=350(千克)
答:共买大米700千克,大袋比小袋共多350千克。
30、60克;0.06千克;2.19千克
【分析】成人每天大约需要6克食盐,10天大约需要10个6克,即6×10=60克=0.06千克;一年有365天,需要365个6克,即6×365,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详解】6×10=60(克)=0.06(千克)
6×365=2190(克)=2.19(千克)
答:10天大约需要60克,合0.06千克,一年大约需要2.19千克食盐。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2022-2023学年黄梅县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黄梅县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岷县数学四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岷县数学四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四下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四下数学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