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生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下列选择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共有30个选择题,每一选择题2分,共60分)
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 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 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 玉米的圆粒和黄粒
【答案】B
【解析】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详解】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属于一对相对性状,B正确;
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不符合“同种生物”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B。
2.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亲本采取的措施是 ( )
A. 母本在开花前人工去雄 B. 母本在开花后人工去雄
C. 父本在开花前人工去雌 D. 父本在开花后人工去雌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豌豆是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植物,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在受精前(即开花前)人工去雄,然后授以父本的花粉。
故选A。
【点睛】
3. 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欲知一株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最简便的办法是( )
A. 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
B. 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
C. 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
D. 让它进行自花授粉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让它与另一株纯种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无法判断,A错误;
B、让它与另一株杂种高茎豌豆杂交,如果该高茎豌豆为显性纯合子,后代全为高茎,如果该高茎豌豆为杂合子,后代高茎:矮茎=3:1,可以判断,需要对母本去雄,较麻烦,B错误;
C、让它与另一株矮茎豌豆杂交,如果该高茎豌豆为显性纯合子,后代全为高茎,如果该高茎豌豆为杂合子,后代高茎:矮茎=1:1,可以判断,需要对母本去雄,较麻烦,C错误;
D、让它进行自花授粉,如果该高茎豌豆为显性纯合子,后代全为高茎,如果该高茎豌豆为杂合子,后代高茎:矮茎=3:1,可以判断,较简便,D正确。
故选D。
4. 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
A. 环境条件的影响 B. 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
C. 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D. 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测交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型及其比例。
【详解】A、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但主要取决于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A错误;
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隐性纯合体,只提含隐性基因的配子,与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无关,B错误;
C、由于测交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所以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决定了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C正确;
D、另一亲本是隐性纯合体,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D错误。
故选C。
5. 高粱有红茎(R)和绿茎(r),如果一株高粱穗上的1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植株和240株绿茎植株,则此高粱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Rr×Rr B. Rr×rr C. Rr×RR D. RR×rr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一株高粱穗上的1000粒种子萌发后长出760株红茎植株和240株绿茎植株”,可知760:240≈3: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Rr×Rr。
【详解】A、Rr×Rr→后代为RR:Rr:rr=1:2:1,即红茎:绿茎=3:1,这与题干相符,A正确;
B、Rr×rr→后代为Rr:rr=1:1,即红茎:绿茎=1:1,这与题干不相符,B错误;
C、Rr×RR→后代为RR:Rr=1:1,表现全为红茎,这与题干不相符,C错误;
D、RR×rr→后代均为Rr,表现为红茎,这与题干不相符,D错误。
故选A。
6. 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 Fl显隐性之比为1∶0 B. F2显隐性之比为3∶1
C. F2的基因型之比1∶2∶1 D. 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去,杂合子(Aa)产生配子比例是1:1。
【详解】A、显性纯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杂交,F1(Aa)全显性(显隐性之比为1∶0),未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A错误;
BC、显性纯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杂交,F1(Aa)全显性,F1自交得到的F2基因型为1AA:2Aa:1aa,显隐性之比为3∶1,可间接说明F1产生了数目相等的两种雌雄配子(A:a=1:1),间接体现了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BC错误;
D、F1与aa测交,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最能直接证明F1产生了数目相等的两种雌雄配子(A:a=1:1),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D正确。
故选D。
7. 某同学在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 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20个
B. 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20个
C. 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匀小桶中的彩球
D. 在抓取10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
【答案】D
【解析】
【分析】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20个,表示两种雌配子的比例为1:1,A正确;
B、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20个,表示两种雄配子的比例为1:1,B正确;
C、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动小桶,使桶内小球充分混合,然后随机抓取两小桶中彩球各一个并配对,模拟受精作用,C正确;
D、实验中重复次数越多,误差越小,结果越准确,抓取10次后记录并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例,误差较大,D错误。
故选D。
8. 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与双隐性类型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 )
A. 一种 B. 二种 C. 三种 D. 四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测交的定义:为测定杂合个体的基因型而进行的未知基因型杂合个体与有关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测交可以检测待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DdTT个体能够产生DT、dT两种配子,并且比例为1:1;双隐性个体的基因型为ddtt,只能产生dt一种配子。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DdTt:1ddTt,因此,子代基因型有2种,B正确。
故选B。
9. 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
A. 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 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 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纯合子是指遗传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AA、aa,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是指遗传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Aa,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不发生性状分离。
【详解】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可能是杂合子,如AA×aa→Aa,A错误;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如Aa×Aa→AA、Aa、aa,B错误;
C、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如Aa×Aa→AA、Aa、aa,C错误;
D、纯合子只产生一种配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D正确。
故选D。
【点睛】
10.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直接原因是
A.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B.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 染色体的复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最终染色体的数目减少一半。
【详解】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不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A错误;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B正确;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不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C错误;
D、染色体复制不会改变染色体的数目,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1.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 形态大小相同 B. 所含基因相同 C. 减数分裂时可以联会 D. 含有等位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形态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A错误;
B、同源染色体所含基因不一定相同,也可能是等位基因,B错误;
C、同源染色体的两两配对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同源染色体所含的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D错误。
故选C。
【点睛】
12. 卵细胞和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
A. 染色体复制 B. 细胞质的分裂 C. 纺锤丝的形成 D.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
【答案】B
【解析】
【分析】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比较内容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形成部位
精巢
卵巢
过 程
变形期
无变形期
性细胞数
一个精母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
细胞质的分配
均等分裂
不均等分裂
【详解】A、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B、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分裂都是不均等的,而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B正确;
C、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中都有纺锤丝的形成,C错误;
D、卵细胞和精子的形成过程中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染色体着丝粒的分裂,D错误。
故选B。
13. 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以证明是( )
A. 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B. DNA是遗传物质
C. 在不含DNA的生物中,RNA是遗传物质
D. DNA和R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染色体,A错误;
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B正确;
C、肺炎双球菌中含有DNA,所以没有证明在不含DNA的生物体内,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C错误;
D、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证明R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4.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噬菌体DNA分子应该选用的放射性元素为( )
A. C B. P C. S D. N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该实验的掌握程度。
【详解】标记物质转移途径是标记其特有的元素或结构,对于噬菌体DNA特有的元素通常是P元素。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 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时,翻译的过程发生在( )
A. 细胞核 B. 核糖体 C. 细胞质基质 D. 内质网
【答案】B
【解析】
【分析】翻译时,以mRNA为模板,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在酶的作用下,合成多肽链。
【详解】A、细胞核是DNA复制、转录的场所,A错误;
B、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B正确;
C、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C错误;
D、内质网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D错误。
故选B。
16. 人体内性染色体成对存在于 ( )
A. 精子 B. 卵细胞 C. 口腔上皮细胞 D. 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人体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22+XX或22+XY。由于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所以细胞中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次级精母细胞已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已分离,所以也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只有口腔上皮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含有一对性染色体。
故选C。
17. 下列有关等位基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是基因突变形成的 B. 控制相对性状
C. 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 D. 所含遗传信息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等位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详解】A、对于真核细胞来讲,基因突变可以产生等位基因,A正确;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B正确;
C、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 ,C正确;
D、等位基因是不同基因,所含遗传信息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18.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 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由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当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先把两对基因拆开,AA×Aa其子代基因型有:AA、Aa;同理,Bb×Bb子代基因型有:BB、Bb、bb。把控制每对性状的基因分开分析,可知AA与Aa交配,后代不可能出现含aa的子代,即:aabb、aaBB、aaBb,即D不可能出现。
故选D。
【点睛】
19. 已知水稻高杆(T)对矮杆(t)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现将一株表型为高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高杆:矮杆=3:1,抗病:易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以上两株表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B. 以上后代群体的表型有4种
C. 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 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表型为高杆抗病的植株基因型为TtRr,其花粉有四种:TR、Tr、tR、tr。授给另一株表型相同的植株,基因型为TtRr,所得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高杆:矮杆=3:1,抗病:易感病=3:1。
【详解】A、子代中高秆:矮秆=3:1,说明两亲本的基因型都为Tt,同理分析R、r基因,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由上述分析可知,两亲本的基因型均为TtRr,A错误;
B、以上后代群体有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4种表型,B正确;
C、两亲本的基因型都为TtRr可以通过TTRR×ttrr或Trr×ttRR两种不同的亲本杂交组合获得,C正;
D、两亲本基因型都为TtRr,对于T、t基因,子代中有TT、Tt、tt3种基因型;对于R、r基因,子代中有RRRr,rr3种基因型,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子代中有3×3=9种基因型,D正确。
故选A。
20.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
A. 12.5% B. 25% C. 75% D. 50%
【答案】A
【解析】
【详解】假设白化基因为a,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是白化患者,则该夫妇基因型都是Aa,子代为1AA:2Aa:1aa,子代患病概率为1/4,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1/4×1/2=1/8,A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21. 鼠粗毛(R)对光毛(r)为显性,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将粗毛黑鼠与粗毛白鼠杂交,产生后代中有:28只粗毛黑鼠;31只粗毛白鼠;11只光毛黑鼠;9只光毛白鼠。则亲本的基因型最可能为( )
A. RRBb×RRbb B. RrBb×Rrbb C. RrBb×RRBb D. RrBB×Rrbb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鼠粗毛(R)对光毛(r)为显性,黑毛(B)对白毛(b)为显性,将粗毛黑鼠与粗毛白鼠杂交,后代粗毛:光毛≈3:1,黑鼠:白鼠≈1:1,则亲本的基因型最可能为RrBb×Rrbb,B正确。
故选B。
22. 包括中国在内的的六个国家共同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伟大壮举,我国已单独完成水稻基因组序列,假如你是某果蝇科研小组成员也想完成果蝇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数应该是( )
A. 2 B. 4 C. 5 D. 8
【答案】C
【解析】
【分析】基因组计划:目的是测定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详解】果蝇共8条染色体,且含有性染色体,XY染色体之间含有非同源区段,想完成果蝇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染色体数应该是4+1=5条。
故选C。
23.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他们将完成育种科学家交给的某些作物种子搭载实验任务。经过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作物种子内的DNA发生变化,进而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方法属于( )
A. 杂交育种 B. 诱变育种 C. 单倍体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杂交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诱变育种原理为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经过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作物种子内的DNA发生变化,即发生了基因突变,故该育种方法为诱变育种,B正确。
故选B。
24. 杂交育种运用的变异原理是( )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结构变化 D. 染色体数目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详解】A、基因重组是杂交育种的原理,A正确;
B、 基因突变是诱变育种的原理,B错误;
C、 染色体结构变化是诱变育种的原理,C错误;
D、 染色体数目变化是单倍体变异和多倍体变异的原理,D错误。
故选A。
25. 关于基因突变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B. 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 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 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突变指基因结构中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是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是在生物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作用发生的,基因突变率低,存在利少害多性。
【详解】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A正确;
B、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这会导致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正确;
C、引起基因突变的原因包括内因(生物内部因素)和外因(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C正确;
D、基因突变的突变率是很低的,并且大都是有害的,D错误。
故选D。
26. 在基因工程研究中,不同来源的DNA分子之间的连接靠的是
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DNA连接酶 C. DNA聚合酶 D. 质粒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基因工程中,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DNA连接酶能在具有相同碱基末端的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详解】在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都一般需要同一种限制酶切割,然后通过DNA连接酶连接两种不同DNA分子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7. 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和生物进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B. 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C. 基因频率的改变一定产生新物种
D. 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生物发生了进化,就一定存在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B正确;
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不一定产生新物种,C错误;
D、只要生物发生了进化,不论新物种是否形成,都有基因频率变化,D错误。
故选B。
【点睛】
28.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 (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 B. 生殖隔离
C. 自然选择 D. 地理隔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故选C。
29. 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的是( )
A. 自然选择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变异 D. 自由交配
【答案】D
【解析】
【分析】群体中的基因频率能保持稳定的条件:
①群体是极大的;
②群体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③没有突变产生;
④没有种群间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
⑤没有自然选择。
【详解】随机交配对基因频率没有影响,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和自然选择,D正确。
故选D
30. 下列关于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捕食者选择被捕食者 B. 被捕食者选择捕食者
C. 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D. 单向选择,独立进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1、共同进化是指生物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生物之间是共同进化的,因此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是相互选择(即捕食者选择被捕食者、被捕食者选择捕食者),共同进化的,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总分为40分)
31. 假设下图是某二倍体雄性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
(2)该细胞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_____条形态各异的染色体。
(3)若②上带的基因B,⑤上的相同位点上出现的基因为b,说明基因发生了_____(不考虑交叉互换)。
(4)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称为_____。
(5)这种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染色体_____个。
【答案】(1)次级精母细胞
(2)3 (3)基因突变
(4)精(子)细胞 (5)6
【解析】
【分析】 减数分裂图像辨析:①先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②再按染色体行为划定时期:MⅠ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M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M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MⅡ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MⅡ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MⅡ后期着丝点分裂。
【小问1详解】
该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且为雄性动物的细胞,因此为次级精母细胞。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该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3条形态各异的染色体。
【小问3详解】
若②上带的基因B,⑤上的相同位点上出现的基因为b,不考虑交叉互换,则说明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小问4详解】
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称为精细胞或精子。
【小问5详解】
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等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因此这种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染色体6个。
32.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下图是一个白化病的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
(1)5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
(2)如果7号与一白化男子婚配,所生孩子中,患该病的概率为_____。
(3)如果9号与一正常女子(来自世代无此病的家族),所生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为_____。
(4)假设5号和6号如果再生一个男孩,该男孩是白化病的几率为_____。
【答案】(1) ①. Aa ②. AA或Aa
(2)1/3 (3)0
(4)1/4
【解析】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小问1详解】
5号和6号为正常人,生出9号白化病个体,则5号和6号个体的基因型都是Aa,7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或Aa。
【小问2详解】
如果7号(1/3AA、2/3Aa)与一白化男子(aa)婚配,所生孩子中,患该病的概率为=2/3×1/2=1/3。
【小问3详解】
如果9号(aa)与一正常女子(来自世代无此病的家族、说明基因型为AA),所生孩子患白化病的几率为0。
【小问4详解】
假设5号(Aa)和6号(Aa)如果再生一个男孩,该男孩是白化病(aa)的几率为1/4。
33. 果蝇中,红眼基因(A)与白眼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与残翅基因(b)位于常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亲本中雄性的基因型是______,雌性的基因型是______。
(2)雌性亲本产生的正常卵细胞中,与A组合的基因应为______。
(3)若用雄性亲本测交,则后代中表现型为红眼长翅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______。
(4)如果让后代中的红眼残翅雄果蝇与红眼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眼残翅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答案】 ①. BbXAY ②. BbXAXa ③. B或b ④. 1/4 ⑤. 1/8
【解析】
【详解】(1)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与眼色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红眼长翅的雌果蝇(B_XAX-)与红眼长翅的雄果蝇(B_XAY)交配,后代雄果蝇中长翅:残翅=3:1,因此确定亲本均为杂合子(Bb×Bb);又因为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由此确定母本基因型为XAXa,根据分析,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Y和BbXAXa。
(2)雌性亲本(BbXAXa)产生的正常卵细胞过程过程中等位基因发生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与A组合的基因应为B或b。
(3)由于雄性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Y,与bbXaXa进行测交,则后代中表现型为红眼长翅(B-XA-)的个体占后代总数的比例为1/2×1/2=1/4。
(4)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Y和BbXAXa。如果让后代中的红眼残翅雄果蝇bbXAY与红眼残翅雌果蝇1/2bbXAXA或1/2bbXAXa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眼残翅(bbXaY)所占的比例为1×1/2×1/4=1/8。
34. 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_____,②是_____。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
(3)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则③中至少含_____个碱基。
(4)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过程。
【答案】(1) ①. 核糖体 ②. 转移RNA##tRNA
(2)GCU (3)180
(4)翻译
【解析】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该图示表示翻译过程,其中的①是核糖体,②是tRNA,③是mRNA,④是氨基酸。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所示结构是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②是tRNA,是转运氨基酸的工具。
【小问2详解】
mRNA上三个相邻碱基成为密码子,据图可知,携带丙氨酸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CGA,组成该反密码子的三个碱基能与构成丙氨酸的密码子的三个碱基互补配对,据此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
【小问3详解】
在翻译时,位于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构成1个密码子,决定1个氨基酸,因此若图中④含60个组成单位(氨基酸),则③中至少含3×60=180个碱基。
【小问4详解】
该图表示的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过程。
35. 现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两种品系的小麦,要利用这两个品系的小麦培育出矮杆抗病的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要求的矮杆抗病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
(2)如果利用单倍体育种法,应该首先让这两种品系的小麦杂交,所得到的杂交后代(F1)基因型是_____。
(3)利用F1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基因型为_____。
(4)产生幼苗后还要用一定浓度药物_____处理,这种处理的原理是_____。
【答案】(1)ddTT
(2)DdTt (3)DT、Dt、dT、dt
(4) ①. 秋水仙素 ②. 抑制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
【解析】
【分析】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以恢复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符合要求的矮杆(隐性)抗病(显性)小麦的基因型是ddTT,以保证能稳定遗传。
【小问2详解】
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两种品系的小麦杂交后代(F1)基因型是DdTt。
【小问3详解】
由(2)可知,F1基因型为DdTt,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其可产生配子DT、Dt、dT、dt,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相同基因型的幼苗。
【小问4详解】
花药离体培养后所获得的幼苗为单倍体幼苗,其长成后植株弱小,且高度不育,故需在幼苗时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为利用秋水仙素抑制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
36. 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差。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原因是_____。
【答案】(1)基因突变
(2)97% (3)不再使用杀虫剂
(4) ①. SS ②. 不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下,持续自然选择使R基因频率会越来越低
【解析】
【分析】①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②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等。
③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④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小问1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蚊子中本来没有R基因,所以R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可以让生物产生新的基因。
【小问2详解】
根据题意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和1%,可推出RR的基因频率为95%,则R的基因频率=95%+4%×1/2=97%。
【小问3详解】
根据进化论观点,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1967年中期停用杀虫剂后,RR基因型频率下降,SS型上升,说明不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低。
【小问4详解】
由⑶可知,不再使用杀虫剂,SS型适应环境,RR型不适应环境,持续自然选择使R基因频率会越来越低,从而导致SS基因型频率最高。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8页。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pdf、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生物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