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算筹和( )是我国古代人民的计算工具。
A.算盘 B.筷子 C.石子
2.黄霏霏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cm,黄霏霏的身高是( ).
A.一定是145cm B.一定比145cm矮 C.可能比145cm高,也可能比145cm矮,还可能等于145cm
3.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厘米.
A.3 B.4 C.9
4.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4.5×1.9=85.5 B.6.35×2.3=14.605 C.0.24×0.71=1.704
5.积是三位小数的算式是( )。
A.2.18×0.04 B.36×0.002 C.3.6×9.8 D.10×0.1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把0.456先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又缩小到所得数的,这个数现在是4.56。 (____)
7.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10厘米的小棒一定能拼成一个等腰三角形。(______)
8.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梯形. (__________)
9.0.8和0.80都是一位小数,因为0.80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_______)
10.用长度是9cm,12cm和3cm的小棒首尾连接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根据15×▲=18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中的数。
5×▲=(________), ▲×(______)=1800
12.小红和小李分别从一座大桥的两端同时相向出发,往返于两端之间,小红每分钟走65米,小李每分钟走70米,经过5分钟两人第二次相遇,这座桥长(______)米。
13.计算96+720÷(35-26)时,先算(____)法,再算(____)法,最后算(____)法,最终的结果是(____)。
14.将9.1537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____),保留两位小数约是(______)。
15.2.96m=(________)mm 3.75t=(________)kg 525cm=(________)m
16.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把a(b+c)改写成(______)。
17.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厘米,它的内角和是(_____),它的每一个内角都是(_____)。
18.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的度数是110度,这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如果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7厘米、8厘米、7厘米,这是一个(______)三角形。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直接写出得数.
0.3×100= 0.3÷10=
0.05×1000= 480÷6÷8=
8-0.8= 206÷100=
20.用竖式计算。
708×54= 34×930= 285×46=
520×19= 392×50= 900×95=
21.计算
185﹣(95﹣45)
810÷(5×18)
1+64÷1.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作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23.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画对边的平行线与垂线。
24.画出下边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
(1)超市购进15箱苹果和15箱橙子,一共需要多少元?
(2)学校买回18箱橙子和12箱苹果,一共需要多少元?
26.育才小学新建一幢4层教学楼,每层有6间教室,每个教室里放25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
27.人民小学举行跳绳比赛,下面是5位同学的成绩表.
姓名 | 李林 | 张华 | 赵平 | 黄玲 | 朱敏 |
成绩(下) | 118 | 120 | 94 | 130 | 103 |
(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把下面的统计图填完整.
跳绳比赛成绩统计图
(2)本次跳绳比赛第1名是( ),第2名是( ),第3名是( ).
(3)估一估,他们5人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是( )下.
28.学校舞蹈队女生有48人,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3人。学校舞蹈队男生有多少人? (用方程解)
29.某超市举办“迎六一”的促销活动,一种冰激凌“买5送1”。这种冰激凌每盒5.8元,妈妈买了12盒,花了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A
【分析】根据史书的记载和考古材料的发现,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cm,径粗0.2~0.3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
【详解】A.算盘可以用来计算。
B.筷子可以用来吃饭。
C.石子在古代可以建房子,打猎。
故答案为:A。
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这种计数法遵循一百进位制。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记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夏阳侯算经》说: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
2、C
【详解】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某个同学的身高可能等于平均数,也可能大于或小于平均数.
3、B
【分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由此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即可.
【详解】第三条边的长度大于6-3,小于6+3,所以可以是4厘米.
故答案为B.
4、B
【分析】算式是否正确可用估算进行判断。将三个选项分别估算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根据分析:
选项A:4.5×1.9<5×2=10<85.5,所以此答案是错误的;
选项B:6.35×2.3≈6.5×2=13<14.605
6.35×2.3≈6×2.5=15>14.605,所以此答案有可能是正确的;
选项C:0.24×0.71<0.25×0.8=0.2<1.704,所以此答案是错误的。
根据三个选项进行判断,只有B可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乘以小数的估算,一定要把每个选项都计算出来后再进行判断。
5、B
【分析】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据此对每个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A、2.18×0.04积是四位小数;
B、36×0.002积是三位小数;
C、3.6×9.8积是两位小数;
D、10×0.1积是一位小数。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的是两个小数相乘,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可以根据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来判断。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解析】略
7、×
【分析】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题。
【详解】5厘米+5厘米=10厘米,不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三根小棒组不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
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等腰三角形,不能只看数值,关键是看是否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8、×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平行的一组对边不相等;或由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意义判断,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详解】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因此,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9、×
【详解】略
1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9+3=12,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所以用长度是9cm,12cm和3cm的小棒首尾连接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故答案为:×。
此题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60 150
【分析】根据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15×▲=180,5×▲其中15缩小的3倍,所以积也缩小了3倍,则5×▲=60;
积扩大了10倍,则因数扩大了10倍,▲没变,所以是15扩大了10倍,则▲×150=1800
故答案为:60;150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于乘法算式中积与乘数之间扩大或缩小的关系,让积与乘数同时扩大或缩小是解题的关键。
12、225
【分析】题目中有两个关键的字眼“往返”,这不是一般的行程问题,简单应用“路程=时间×速度”就行。题目中还有个重要的条件“两人第二次相遇”,从给出的条件可得:两人相遇时共走的路程是这座大桥的3倍。相遇时的路程由“路程=时间×速度”就可以求出。再除以3,就是大桥的长度了。
【详解】(65+70)×5÷3
=135×5÷3
=675÷3
=225(米)
所以这座桥的长度是225米。
故答案为:225。
既然是相向出发,为何要“往返”于两端之间?带着问题继续分析,5分钟后,两人相遇,却又是“第二次相遇”,它代表什么?原来是表示两人的路程和是大桥长度的3倍,到此,豁然开朗!就不难列出最后的算式了。
13、减 除 加 176
【解析】略
14、9.2 9.15
【分析】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去掉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二位小数也就是去掉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并对去掉尾数最高位进行“四舍五入”,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将9.1537保留一位小数约是9.2,保留两位小数约是9.15。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四舍五入法”求小数近似数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5、2960 3750 5.25
【分析】m和mm之间的进率是1000,t和kg之间的进率是1000,cm和m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96m=2960mm;3.75t=3750kg;525cm=5.25m
故答案为:2960;3750;5.25。
本题考查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6、ab+a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详解】a(b+c)=ab+ac
故答案为:ab+ac
本题考查的是乘法分配律,牢记定理是关键。
17、 30 180° 60°
【解析】略
18、钝角 等腰
【解析】略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30 0.03 50 10 7.2 2.06
【详解】略
20、38232;31620;13110
9880;19600;85500
【分析】整数乘法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详解】708×54=38232 34×930=31620 285×46=13110
520×19=9880 392×50=19600 900×95=85500
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
21、135;9;34
【解析】试题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3)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解:(1)185﹣(95﹣45)
=185﹣50
=135
(2)810÷(5×18)
=810÷90
=9
(3)1+64÷1
=1+2
=34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
【解析】略
23、见详解
【分析】(1)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直线外一点重合,过直线外一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直线外一点重合,过直线外一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
【详解】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24、
【解析】略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1524元
【解析】(1)15×(46+54)=1500(元)
答:一共需要1500元。
(2)18×54+12×46=1524(元)
答:一共需要1524元。
26、600张
【分析】每层有6间教室,那么4层就有4×6=24间教室,一个教室里放25张课桌,那么24间教室就放24个25,再用24乘25即可解答。
【详解】4×6×25
=24×25
=600(张)
答:一共需要600张课桌。
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能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27、;黄玲、张华、李林;1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给出的数据,化成条形统计图即可;
(2)比较统计图中直条的高矮,找出前3名即可;
(3)求出总数量,然后除以5即可.
解:(1)统计图如下:
(2)由统计图可知:
本次跳绳比赛第1名是 黄玲,第2名是 张华,第3名是 李林.
(3)(118+120+94+130+103)÷5,
=565÷5,
=1(下);
答:他们5人跳绳成绩的平均数是 1下.
故答案为黄玲、张华、李林;1.
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画法,以及平均数的求解方法.
28、17人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解设学校舞蹈队男生有x人,舞蹈队女生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3人,说明男生人数是“1”倍数,那么可列方程3x-3=48。
【详解】解:设学校舞蹈队男生有x人。
3x-3=48
3x=48+3
3x=51
x=17
答:学校舞蹈队男生有17人。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弄清题意。即全面分析已知数与已知数、已知数与未知数的关系。特别要把牵涉到的一些概念术语弄清,如同向,相向,增加到,增加了等。
(2)引进未知数。用x表示所求的数量或有关的未知量。在小学阶段所遇到的应用题并不十分复杂,一般只需要直接把要求的数量设为未知数。
(3)找出应用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找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并写出答案。检验时,一是要将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二是检查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的要舍去,保留符合题意的解。
29、58元
【分析】冰激凌“买5送1”,则买6盒冰激凌需要花费5×5.8元。妈妈买了12盒,12÷6=2,也就是妈妈买了2个6盒冰淇淋,则需要花费2×5×5.8元。
【详解】12÷(5+1)×5×5.8
=12÷6×5×5.8
=2×5×5.8
=10×5.8
=58(元)
答:妈妈买了12盒,花了58元。
明确买6盒冰淇淋只需要花费5×5.8元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西藏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神奇小帮手,我是小法官,快乐ABC,勤奋的你来算一算,操作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日喀则地区萨迦县2022-2023学年三下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日喀则地区萨迦县2022-2023学年三下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心思考,我会选,认真辨析,我会判,仔细观察,我会填,认真细致,我会算,动手操作,我能行,生活问题,我会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